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文言文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及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及翻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8W 次

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而后调任到潍县作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小题1】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A(2分)。

【小题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2分)。

【小题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牍”在语境中应译为“公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文言词语要根据语境去推断。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去任”。“去”是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在语境中应译为离开。“去任”即为离任。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体现了他有才华。从“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中可以体会到他勤政、爱民、清廉。从““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有责任感,敢于担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中的侧面描写、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翻译

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