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谈高考作文锦集六篇

谈高考作文锦集六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2W 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谈高考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高考作文锦集六篇

谈高考作文 篇1

虽说鄙人煞费苦心跳槽已是饥渴已久之事,然未见初晓。如此下去,亦难逃书写高考作文之命运。便智鸟先飞了一段。

涉猎高考作文,鄙人内心汹涌。原来高考作文很简单。你无需思考此话真假如同你可以无需思考高考作文怎么写。高考作文,无需发动你不灵光的脑袋创造俏丽骈文、唯妙比喻、波涛排比、真假拟人之类佳句。你亦无需拥有海量想象、前卫认识、另类观点。高考作文,可以无需你写,学会用就OK了!

关于抒情。抒喜情用“漫卷诗书喜欲狂”、“采菊东篱下”……抒悲情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报国用“会挽碉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信念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抱负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关于描写。写景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写人用“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花,目若秋波”……

……

关于议论。正如我要证明“高考作文,可以无需你写,学会用就OK了!”这一观点而把历史的结晶拿出来作论据一样。你也可以用“用”来议论!到这里,足以证明“用”的可能性。

上面的结晶大都产于教材。由此可证明“用”的可操作性。

《也无风雨也无情》,xx年山东高考作文,颇具“用”之模样。《太白突围》,xx安徽高考作文,颇具“用”之肌肤。此两篇产于《最新高考模版示范作文》!《犹记书香》,xx高考满分作文,全国卷,遗址“用”之血肉。《是梦境与我为邻》,xx高考满分作文,广东卷,深入“用”之骨髓。由此可证用之实用性。

上述事实证明,你确可以不“写”高考作文,学会“用”就OK了。

如果你想增强实用性,在作文中脱颖而出,就用外国结晶。例如用拿破仑“‘不可能’这三个字在我的字典里是没有的”谈自信;用诺桑。麦克伊斯文“我们赚钱只为了讨生活,我们施舍是为了过生活”谈美德;用加谬“文学不能使我们活得更好,但能使我们活的”谈文学……当然,对于整天啃教科书都难啃动的我们而言,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学会“用”,高考作文可信手拈来。但有一大禁区万不可涉足。像我这篇文章,要是出现在高考场上,绝对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倒不认为是竞争之火将之化为灰烬……

谈高考作文 篇2

不是题目告诉你要写什么,你就写什么,不赞成命题者给的材料观点,写驳论的文章,照样能得满分。

现在的高考评卷已经越来越开放,特别欣赏有自己见解的作文。驳论必须从材料中引申出来,而不能撇开材料,另起炉灶。学会了通过分析来说理,是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

驳论文怎么写

第一招

分析矛盾首先寻找材料的对立面。

第二招

分析原因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挑几个原因来写。

第三招

分析条件告诉读者,我的论点是在这些条件下才成立,别忙着反驳。

和高考作文题观点抬杠,也能得高分?至少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组、评价组组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就是这么认为的。

潘新和4日在厦门一中教授如何写议论文,他说,现在的风向标是:老老实实地顺着命题者给的材料来论证,大多也就得个四五十分,但是,和材料观点抬杠,写驳论,那么,就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高考作文满分70分)。

这其中的区别是:前者是传统的论证文只选择符合自己论点的论据,自圆其说,是不讲理的;后者是驳论文看到观点可能出现的对立面,驳人驳己,是讲理。

他因此号召高考考生们抛弃论证法来写议论文,取而代之用驳论法。现在高考作文题基本上都是以议论文形式出现。

潘新和被称为是福建语文界的三大侠客之一,因为对议论文传统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的批判而闻名。

批单纯堆砌论据不是好作文

潘新和在当日题为《议论文怎样立意、说理》的讲座中,首先痛批了20xx年福建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认为它不讲理。

当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给的是袁隆平材料,袁说: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这篇满分作文就是传统的议论文写法:作者顺着材料,首先确定自己观点:热爱便会产生创造力,接着,旁征博引正反论证观点:热爱造就创造力,今天的人没有热爱,只追求名利,因此没有创造力。

潘新和反问:热爱便有创造力?现实中,很多的热爱产生不了创造力。但是,作者不管读者信不信,片面地抓住某一观点,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视而不见。

潘新和说,这样论证性的议论文只是自圆其说,就是不讲理。

他还批评了论证法的备考方法:准备一大堆材料作为论据,再根据论点往其中套。

这点在那篇高考满分作文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到800字的作文里,作者引用了一大堆大人物的话,拼命堆砌论据。

潘新和甚至认为,它之所以能得满分,一个原因是改卷老师巨大的心理压力旁征博引的论据显示这位学生似乎看了不少的书,一些书可能连老师都没读过,所以,这么勤奋的学生,该给多少分,老师,您看着办吧。

在潘新和看来,这篇不讲理的作文,充其量也就能得四十多分。 挺有独特见解才能得高分

潘新和说,议论文不能论证,而要驳论通过分析各种矛盾等来讲道理。他以20xx年福建省高考的另一篇满分作文为例,来说明议论文如何讲理。

那年的作文题围绕着冯骥才的话展开,即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这篇被潘新和树立为正面典型的满分作文以《人生的赛跑》为题,作者首先和命题者抬杠:人生的赛跑,其实不在你跑了多少路程,而在于是否过得有意义。接着,作者一层层地讲理,例如人生赛跑有时好比雷锋和一个长寿的恶人;一些人在赛跑中懂得放慢脚步,欣赏沿路风景,远比执著于赛跑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有意义。

潘新和说,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一个信号:不是题目告诉你要写什么,你就写什么,不赞成命题者给的材料观点,写驳论的文章,照样能得满分。

潘新和说,现在的高考评卷已经越来越开放,特别欣赏有自己见解的作文。当然,他强调,驳论必须从材料中引申出来,而不能撇开材料,另起炉灶。

潘新和认为,一般论证性的议论文,充其量也就能得个四五十分,但是,学会了通过分析来说理,是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

【支招】

写议论文得眼睛带刺

如何用分析来写讲理的议论文?潘新和教了三招。

第一招:分析矛盾首先寻找材料的对立面,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例,有知识就有力量吗?许多人有知识没有力量,读死书的人,什么力量也没有。

第二招:分析原因,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挑几个原因来写。

例如近墨者黑的论题,它对立面是近墨者白,或赤,因此不能武断地说近墨者黑,那么,就要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三招是分析条件,告诉读者,我的论点是在这些条件下才成立,别忙着反驳。

总之,按照潘新和的方法,一个驳论文的构成是:开头提出揭示矛盾的论题,如创造基于热爱,但是,热爱未必就会有创造;中段分析论题,包括矛盾、原因和条件,创造也需要有天资、学识、勤奋、信心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最后得出结论,如创造需要先天、后天,主观与客观等,缺一不可,否则功亏一篑。

潘新和认为,如果学生的眼睛从此带了刺,勾住每个论题、命题观点,学会运用分析矛盾、原因、条件等方法来说理,那么,这样的驳论文肯定得高分。

【反响】

学生:这简直是颠覆

这个传授高考高分作文秘诀的讲座,照理说,应该让高三学生听,但当日参加讲座的是高二学生,有人说,怕引起高三学生思维的混乱。

当日听完讲座,一位男生说:这简直是颠覆!在被问及他是否敢用驳论法来写高考议论文时,他说,我可不敢冒这个险,要是遇上保守的.改卷老师,那不就要壮烈牺牲了吗?

老师:发散思维很重要

厦门一中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说,已尝试驳论文的写法。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戴祖武说,驳论文的实质其实就是发散思维,我们努力让学生明白:任何议论文,实际上是一道辩题,都有正方反方,当你选正方时,心中还有反方,要多层次分析论题。总之,要以理服人,赶在读者反驳论点之前,把别人可能反驳你的各种可能指出来,然后一一否定,封住他们的嘴。

戴祖武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福建高考好作文的风向标,慢慢地在朝驳论文方向变化,不再追求华丽语言和堆砌的论据。

谈高考作文 篇3

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

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xx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xx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xx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要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要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要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要说“没有钱”,要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

谈高考作文 篇4

北京高考语文阅卷已经进入尾声了。据《京华时报》消息,一名参与阅卷的老师透露,今年北京高考作文平均分为43分,其中仍不乏57以上的高分,甚至有满分的出现;另据其他媒体消息,部分省份的评卷老师出面澄清,称高考作文阅卷一般不会轻易给零分,所以高考后流传的“零分作文”绝大多数是网友恶搞的伪作。

周某清晰的记得,当初本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入尾声的时候突然横空杀出个蒋昕捷,高考作文“诚信”以一篇《赤兔之死》征服了评卷老师,之后每年的六月末七月初各省份的满分作文均会见诸报端:或措辞犀利,鞭辟入里;或引经据典,横亘古今;或天马行空,大胆创新。而在周某进入大学以后,随着互联网的盛行,虽然高考满分作文仍会于六七月份在各大媒体上准时出现,但是关注度却败给了网上流传的所谓“高考零分作文”。而细细品读这几年的所谓高考零分作文,均会发现这些零分作文乖张大胆,直言不讳,抨击丑恶,针砭时弊;直来直去的风格与满分作文的文采飞扬内涵丰富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而对社会的思考甚至远胜于满分作文。不得不承认,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之所以受关注,归根结底还是跟社会对高考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而对作文评阅而言,一个老师有一个审美观点,一篇作文如果能让所有参与评阅的老师都拍手叫绝,那这篇文章一定是有它的独到之处。因此,当分数成了广大学子的命根子的时候,如何能征服评卷老师,尤其对没有明确评判标准的作文而言,则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高考满分作文一出来,不少考生便开始争相模仿,结果这些模仿之作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人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智者,那第二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就是蠢蛋”,那样第一年蒋昕捷写了个古白话文拿了满分,第二年又有人用文言文写了个进化论题材的文章拿了满分,于是第三年就有一个考点冒出许多半文不白的文章,不仅不能征服评卷老师,反倒会让评卷老师感到厌烦,有的甚至可能连平均分四十分都不到。真正的满分作文的作者,都是对生活有着深入的思考的,这还是在于平日的积累,并不是照猫画虎就能拿个五十多分甚至满分的,照猫画虎,甚至还可能步周正龙的后尘,见笑于大方之家。

而零分作文受追捧,一方面原因是大众对高考满分作文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在于近几年有些省份的作文题本身就不知所云,这也就让网民有了恶搞的冲动,随便写一点针砭时弊讽刺社会的东西就冠以零分作文的标题来赚取点击量。其实这是最下三滥的一种标题党,是对网民不负责任的行为。何况高考本来是挺严肃的事情,被网民拿来这么一娱乐,借着网络传播的力量,很有可能使得社会进一步把高考妖魔化。这样,决定考生命运的一考在民众眼里就没有那么公平公正了,从而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

其实高考作文本身就不好写,高考满分作文更不好写,而真正的高考零分作文比高考满分作文还要不好写。过分追捧满分作文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注意是作文水平,不是写作水平,因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水平是不能代表写作水平的),只能扼杀创造力;而过分恶搞零分作文,只能妖魔化高考,通过以讹传讹蒙蔽民众的正确认知。

谈高考作文 篇5

湖北省高考考了这样一道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凭心而论,这道作文的话题指向性是非常显豁的:可直接写“母语”,也可由“母语”说开去。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道没有多大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事情果真如此吗?

笔者今年有幸参加了湖北省高考阅卷,在13天时间里,共评阅了20xx来份作文。除偶尔为一二篇优秀作文击“键”赞叹外,的时间却不得不为一些低水平(特别是偏题离题)作文黯然神伤,嗟叹不已。这些作文(大概有三分之一吧)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在此试作一小结,以为后来者戒。

一、曲解话题

什么是“母语”?简而言之,母语是一个民族(可以指某一具体的民族如满族、蒙古族等,也可以指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这既是一个浅显的常识,也是由作文材料可以导出的结论。然而,很多同学却对“母语”作了另一种解释:母语就是母亲的话。有的写母亲的某一句话给他十几年的人生以启迪;有的写家里发生了冲突,母亲的一句话使矛盾冰释;有的写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正是母亲一次次的点拨才使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茁壮成长。这类文章很多写得情真意切,颇富文采,但因为它审题立意错误,自然只能打入另册。

要消除曲解,避免似是而非的立意,应注意二点:其一,词语(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网络语言来“恶搞”,也不能用脑筋急转弯来“变形”;其二,孤立的一个词语可能是多义的,然而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往往是单一的,我们在确定义项时应紧紧抓住语境。二、断章取义

在众多偏题作文中,有一部分学生以“民族文化”、“发展”、“根”为话题,作文中只字不提“母语”。这些词语虽取自原材料,但因为不是话题中心语,因而以它们作话题自是很不恰当的。要纠正这个偏差,关键是阅读理解材料要有整体观,要审清它的范围(材料范围和话题范围),另一方面要善于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三、弄巧成拙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在立意中往往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一新,但逆反要有度。在这次考试中,有的同学提出要淡化母语的地位,甚至要让母语消亡。母语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母语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以“母语消亡”立意的学生本质上不一定是不爱国的,但宣扬让母语消亡,其贻害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写这类文章的同学要端正思想,加强修养,多读点哲学方面的书籍,让境界高远一些,视野宽阔一些,思维缜密一些。

四、暗度陈仓

有一类同学落笔点“母语”,但接下来却是写“诚信”、写“和谐”。“母语”怎么变成了“诚信”、“和谐”呢?他们的逻辑是:“母语”是“民族之根”,“诚信”和“和谐”也是民族之根,那么“母语”就是“诚信”或“和谐”。这个推理就像“苹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苹果是香蕉”一样滑稽可笑而不堪一击。

要克服偷换概念、转换话题的毛病,我们必须遵循概念同一律(即同一个词语在意义上要自始至终不变),推理要合乎逻辑、事理。

五、举棋不定

有的同学,一会儿写“母语”,一会儿写“母亲的话”,从头到尾,左摇右摆。另有一部分同学,文章写了六七百字,才发现跑了题,于是赶快围绕母语发一通议论,生拉硬扯把前后文拼在一起;时间稍充裕的同学,则硬着头皮围绕“母语”再写几百字。这样不相干的两块拼在一起,自是特别刺眼。要消除摇摆不定、仓猝补救的现象,关键在于平时就要养成审题习惯,而且要肯花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六、迷失自我

作文本应是个性化的大展示,不同的阅历、认识、情感,使学生作文千姿百态。然而,本次作文却给我们泼了一瓢冷水,首先是大多数作文的结构“惊人地相似”:前半文写母语的作用,后半部分写多元化文化下母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考生都受到原材料限制,把一篇材料作文变成了扩写,不自觉地当了命题人的传声筒。这与前些年把高考作文中提供的故事类材料扩写成小说,如出一辙。其二是很多作文的前半部分,堆砌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且又未对其进行必要的

分析,结果成了古诗名句默写大比拼,如果删去这些名言警句以及被套用的命题材料中的句子,作文中剩下来的自己的文字实在可怜得很。代圣人立言,成了时髦。当学生众口一词、千人一面,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谈高考作文 篇6

历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尽管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的思维导向不外以下三种:即哲理性、现实性和可塑性。因此,高考作文的训练指导应紧紧围绕这三性去开展。

一、题目的哲理性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和1995年的《鸟的评说》的寓言故事,都渗透了深刻的哲理性。

树木、森林和气候之间蕴含着一种朴素浅显而又深邃的哲理,这个哲理没有超过考生的生活知识及理解能力所达到的范围;《鸟的评说》同样涉及到哲学范畴的问题,潜伏着生活中深层的课题,即全面地看待人与事等。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平时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和联系性,并以小见大,见微而知著,掌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曾拟了以下题目:《从<项链>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刻舟求剑>中得到的启示》切忌形而上学看问题;《从<落叶>中悟到的》见微而知著;《中国青年为什么穿日本和服拍照》学会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题目富于现实性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很多要求考生能对生活、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有的由自然现象引向生活,有的由生活现象过渡到社会问题,有的从寓言故事引发出社会弊病,有的从生活琐事中折射出引人深思的课题。而且命题涉及到的各种门类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如1985年的作文题是关于三废治理问题,涉及到环卫方面的知识;1986年作文题触及到林业、气象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1990年的就一对孪生姑娘对玫瑰园的不同看法,写一篇议论文,联系到如何看待社会本质和主旋律的思想方法问题;1994年的《尝试》,辐射出更多的生活常识及悟出诸多的人生真谛。所以,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作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帮助学生真正地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善于采撷生活中丰富的素材,从而达到以小见大地剖析事物,反映现实生活。并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多看报,抓好写作素材的积累,使之写作视野极度地开阔起来。

三、题目的极大可塑性首先是内容上的可塑性大。

行文可深可浅,取材极其广阔,不必临场搜索枯肠。例如1988年的作文试题为《习惯》,这是继1982年之后的又一次直接命题作文,它尽管是采取了我国传统的命题方式,但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有极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其外延极为广阔,考生既可以写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写社会、民族,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既可以写日常生活中浅表性的问题,也可以触及社会中较深层性的重大命题;既可以大胆地抨击传统的陈规陋习,也可以讴歌赞美时代的新风;既可以透视社会的焦点问题,也可以赞颂改革开放后的新人新事。因此,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题目,考生完全可以自由驰骋自己的笔墨,以达到淋漓尽致的吞吐,无拘无束的歙张。其次是表达形式上的可塑性大。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行文体裁可以不拘,可以议论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只要吃透精神,把握中心,持文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至于如何运用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如何布局谋篇,便待考生随心驾驭自行安排了。199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寓言诗《鸟的评说》,这是一种一题多体,一题多向的设计,也是一种多层次的写作考查。考生可在不同的文体中,从不同的角度尽情挥洒,驾轻就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写作才能。

基于这样,高中毕业生的作文训练,就必须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抓好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要让学生触及各种文体。既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又不能忽视形象思维;既要培养顺向思维,又要倡导逆向思维;既要培养实体思维,又要注重空间思维。平时要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务必强化,作到一专、二博、三活,才有希望达到成功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