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谈高考作文锦集7篇

谈高考作文锦集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1W 次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高考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高考作文锦集7篇

谈高考作文 篇1

一提起高考作文,无论是高三的老师,还是高三的学生。头脑里立马浮现出的,大多是如何使审题更加准确无误,如何使立意更加积极正确,如何使结构更加合理完整,如何使引用的材料符合论点的需要,等等。这些东西,当然是重要的,是高考作文必须直面的。但是整个高三,这些问题周周讲,月月讲,已经到了让师生双方都心生厌烦的地步。清醒的老师或学生也许会发问:是不是具备了以上这几条,就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了呢?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将坚决地说:不!因为,成全一篇优秀高考作文,除了上述几个条件外,还有一点必不可少,那就是,还须有一个好的语言表达。其实,文章之道虽然千头万绪,但关键就是两条:一,有一个好的内容;二,有一个好的表达。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审题不出差错的前提下,有了一个好的题材或观点,再加上一个好的表达,一篇比较像样的文章就出来了。

思想内容问题,限于篇幅,此文不赘述,下面专门来探讨一下语言表达问题。

对语言表达,可作两个层面的探究。第一个层面是表达得“对不对”,第二个层面是表达得“好不好”。所谓表达得“对不对”,就是指你想说的意思说明白了没有,语言是否简洁,有没有语病。所谓表达得“好不好”,就是你的语言有没有文采,有没有感染力。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三句意思相同而表达有异的话:

(一)研究历史无疑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无论从古代历史到现代历史,都应该研究。

(二)研究历史很重要,从古代史到现代史,我们都应该研究。

(三)研究历史很重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该研究。

第一句话,语言拖沓、哕嗦,且有语病。第二句话,应该说表达得已经正确和简洁,但谈不上有文采。而第三句话,则表达得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这三句话,已经清楚地显示了表达的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对不对”的层面,涉及的主要是语法问题;“好不好”的层面,涉及的主要是修辞问题。高考考生情况各异,语言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每一个考生首先要对自己作一个清醒准确的判断。如果原来就表达比较差,那么首先要设法解决“对不对”的问题;如果原来语言基础就比较好,那么就应该在“好不好”的层面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下面,我们就分两个不同的表达层面,或者说,从两类语言能力有别的学生出发,来探讨一下如何在高考前这段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对于语言表达较差的那部分同学来说,总的原则是要树立“想好再说,谨慎落笔”的意识。除此之外,以下几条具体的建议,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多用短句

病句常常出现在长句中。因为句子长,所以前不搭后,顾此失彼。多用短句,不仅可以避免语病,而且可以使语言显得干练、利索。

去掉可有可无的虚词缀语

这一条的作用,还是使语言简洁,并减少语病。虚词赘语多了,叠床架屋,不但无助于表意,反而容易造成病句。比如,说“他是很聪明的”,不如说“他很聪明”。再比如,“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自觉遵守‘七不’规范。”这是病句,去掉“对于……来说”,句子就通顺简洁了。

实话实说,不要绕弯子讲话

有的同学为了追求表达效果,有意拐弯抹角,故弄玄虚,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要记住,一切精彩的表达都是以准确简洁为前提的。表达能力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同学,首要的还是“返其本”,先做到准确、通顺。

换一种说法

学生作文中的不少病句,其实作者在落笔时就感到别扭,而想要修改又觉得比较困难。

这时候不如弃之重来,换一句话来说,反而能收到柳暗花明之功效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如何使自己表达得“好”。

什么样的表达算是“好”?其标准也许有一定的模糊性,很难一刀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一这个标准不在作者那里,而在读者那里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哪一种表达让读者印象深刻,过O难忘,就是好的表达。(当然,实用文体例外。)而要让读者印象深刻,你的语言就必须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富有感染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呢。这里面除了一个人天长日久积淀下来的语言素养外,有没有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要诀呢?

让我们来看下面两段文字:

(一)

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地进行着一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二)

中年是一块色彩斑驳的画布,亮丽的色调和平庸的线条在这里交织中年的行囊装着一生最多的面具:我现在既要扮演孝顺儿子,又要扮演慈祥父亲;既要争当模范丈夫,又要争当优秀教师。中年的目光不能遗漏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我既要关心妻子的血压是高还是低,儿子的考分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又要关心文坛上最近有什么新名字,教育界近来有什么新花样。生活就是这样在人民币和粉笔灰之间,在教师节的贺卡和厨房间的抹布之间,杂然展开。有时候难免感慨:生命就这样,在一根根多起来的白发和一张张少下去的日历中,悄然流逝了。

两段话意思基本相同,表达效果却大相径庭。第二段话显然更有文采,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意蕴丰富。其实,如果我们细致地揣摩第二段话,会发现它并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美轮美奂的词语。以“生活就是这样在人民币和粉笔灰之间,在教师节的贺卡和厨房间的抹布之间,杂然展开”这句话为例,人民币、粉笔灰、贺卡、抹布,这是十来岁的孩子嘴里都有的词语,为什么放在一起就能显出文采呢?

这里,我就交给你使语言表达变“好”的第一把钥匙——形象思维出文采。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以为自己作文语言平淡是因为缺乏优美新奇的词汇。其实,表达的背后是思维,两者是表与里的关系。表达得好不好,本质上取决于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一变,语言面貌全变,表达效果也大不一样。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尽可能运用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来组织思维。

深奥的定义要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

上面曾说过:表达好不好,涉及的主要是修辞问题。第二段话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比喻。比如其中第一句话里的“画布”和“线条”。比喻是修辞的核心。比喻要靠联想和想象,这就是形象思维。形容词用得多,不一定能使表达生动形象,反容易落个堆砌辞藻的恶名;而一个精彩的比喻抵得上一打形容词。“这人长着一个难看的大鼻子”,这是最一般的表达; “这人的鼻子,体积庞大,线条模糊,表面粗糙”,这是较好的表达; “这人的鼻子,就像一团被雕塑家刚刚按上去还没来得及雕刻的泥巴”,这才是最形象、最容易被读者记住的表达。所以,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

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来替代形容词。

我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

用借代的手法,使笼统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再看“杂然展开”一句。这句话的文采完全来自于修辞中的借代。人民币、粉笔灰、贺卡、抹布,都是借代。它用一个中年教师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最典型的具体事物,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了其琐碎、现实、既有辛劳又有乐趣、既有压力又有意义的生活况味。

借代是最典型的形象思维,无论是局部代整体,个体代群体,还是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都能起到使表达生动可感的作用。比如,当你想表达“我最讨厌文言文,与其读文言文还不如学英语”这个意思时,你可以想一想,换成形象思维的表达,应该怎样说?我想你不难悟出,应该是“我最讨厌文言文,与其渎之乎者也,还不如渎ABCD呢”:这一个小小的转换,就让这句话平添了一分文采,是不是?

修辞手法五花八门,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内容的,如上面所说;一类是针对形式的,主要是句式。下面,我就要交给你使语言表达变“好”的第二把钥匙——变换句式出文采。

一篇作文,如果从头到尾都是陈述句,或者都是散句,读起来肯定单调乏味。因此,变换句式的作用不可小看,它可以使作文语言活泼多变,错落有致。

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多用整句,比如排比、对偶等等

再回看关于中年生活的第二段话,就大量运用了整句。它们和散句一起,构成一种参差相间、错落有致的语言美。如果你在你的高考作文中,尤其在关键处,比如开头、结尾、中心论点句,组织一些工整而精彩的话,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多用问句

问句可以分为i种: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司以引起读者思考,设问句可以引起读者兴趣,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增加表达的力度。多用问句,就能打破全文单一乏味的语言面貌;有时候,还能使文章具有亲切感和回味的余地。

三、适当地运用特殊语序句

比如: “她轻轻地走过来了。”这是一般语序;“她走过来了,轻轻地,”或“轻轻地,她走过来了。”这是特殊语序。三句话意思和用字完全一样,但后两句由于把状语移到了特殊的位置上,强调和突出了人物的情态,读起来就别有意味。

距离高考已经时日不多,但临阵磨枪依然是有必要、有价值的。所以最后,我再给你两个如何去练习和实践的建议。一,当然是在今后写作文时,有意识地去运用上述的种种方法。尽量全面地用,反复地用,并渐渐养成习惯。二、把过去写的作文找出来,用上述方法将它改写一遍。相信只要有了得当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你一定会尝到甜头。

谈高考作文 篇2

从高考考场传出的第一道试题,从来都是作文题。高考结束后的社会舆论,也多半在作文。就连评价高考是否科学,考题是否优良,也往往用作文来说话。究其原因,除了作文是考卷中分值最大的题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在试题评判中,作文是评分误差最大的题。记得高考之前,很多学生拿着自己的作文来问我:“老师,我这篇作文高考能得多少分?”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每个有过高三语文教学经历的老师都遇到过的。有时候我真想回答一句:“看你的试卷碰在哪个阅卷人手里啦。”可是为了避免给考生带来对高考不必要的不信任感,我欲言又止。“要我给的话……”,每每回答这个问题时,我都习惯性地在分数前加上这么一个状语。看着学生离去的背影,我只有在心里祝他好运。

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说作文评判误差问题,绝不是否定或怀疑阅卷人的水平或良心,而是感慨“文章”本来的纷繁芜杂——文学主张不一,创作流派繁多,审美趣味多元。我们似乎真的很难将作文的评判统一为一个标准,但是,这绝不是我们回避探究作文评判标准的借口,也不应该是我们给作文评判误差问题披上的.遮羞布。

本文不谈文学创作本身的优劣评判问题,那涉及的是文学理论的责任;我只想谈谈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改正,或改良,或探讨的几个观念问题,供语文工作者思考。

 一、作文可以给0分吗?

我是主张作文可以给0分的。

不过,我的这一主张迄今为止只要说出,其后果就是自找没趣。得到的反对理由是:“语文是母语教学,一个高中生的作文倘若得了0分,岂不意味着他连母语都不会说了吗?岂不全盘否定了他的母语能力?”于是,我们可以看见的现象是,无论某考生的作文写得多么糟糕,只要够了字数(甚至是只要写了几个字几句话),总是能得到些分数的。这分数被戏称为“辛苦分”,美其名曰“母语表达能力基本分”。意思是说,该考生虽然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但是,他起码还是能够使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虽然文意不合题目要求,但起码所写的文句还是表达出了一些自己的意思的。

笑话!

考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如果在一份高考试卷中,考生呈现出的水平只是初中甚或更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判?一个小学生凭借他背诵的“九九乘法表”答高考数学试卷肯定是0分,可为什么他到高考语文考场里,就能凭借几个常用汉字拿上可观的“辛苦分”?

比如高考第一题字音题,题型为选择。一考生错将A选成了B,于是肯定是得了0分。

奇怪,这时候怎么就没有“辛苦分”一说了呢?这个时候怎么就可以因为考生对某个或某几个字音的误判,用0分来否定该考生所掌握的其他多得多的字音了呢?你也许会说,那是选择题,属于客观题,只有满分和0分两种评判,实属无奈。那么请问,阅读题里的主观问答题考生得0分的不是大有人在吗?为什么能因为他对某一词某一句某一段某一篇的理解有误,就用0分来否定该考生的全部阅读能力呢?

再说考卷不止作文一题,考生完全可以通过别的题来展示他的“母语基本能力”嘛。

按照考场作文评判准则来看,如果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严重偏离题意、中心绝对不明、内容非常空洞、感情明显虚假、显然不合文体、结构十分混乱、文句极不通顺、语病很多、字迹难辨。——想来几百万考生答卷中应该是有这样(或接近于这样)的文章的,不知道它在阅卷场中是否真的被按照标准得了0分。

实在是找不到不能给0分的理由。

记得我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写作部分得了0分,因为没太看懂题目要求。可是,我是会说“how are you”的啊,我是曾通过了四级考试的啊,怎么不给我一点“辛苦分”啊,哪怕就一点点呀!——然而我从没觉得委屈——我连题都没审明白,堆砌了几个单词就给我分?我还觉得害臊呢。

  二、作文评判中的“平均主义”

这里所说的“平均主义”有两层意思:1.平均分先行;2.区分度过小。

先说说第一个问题。

多数老师在评判作文的时候,习惯性地先给自己定一个分数标准,也就是先确定班级(年级或是总体考生)的平均得分,之后所给分数便“有计划”地在这个平均线上下波动。于是,各班作文得分基本相同,并美其名曰“标准统一”“评判科学”。于是,作文得分,在班与班之间成了一件“没有可比性”的东西。可是,教过书的老师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就作文水平而言,不同的班级原本相去甚远(起码是有差距的)。难怪很多学校在统计分数的时候,都要将语文总分拆分成“基础”、“作文”两个部分单独计算。某班作文分高,那肯定是老师“手松”了;某班作文分低,那肯定是老师“手紧”了。

究其原因,似乎没有答案。不过,在反思该问题的过程之中,脑海里却掠过这样令人悚然的一幕:

年级统考,试卷判完,分数昭然。

我班作文得分比其他所有班级都低。舆论哗然:“故意压分,居心叵测。”

这还好,倘若——

我班作文得分比其他所有班级都高,并因此在总分上也缩小了与别班的差距,甚或显现了优势。舆论惊然:“暗地抬分,沽名钓誉。”

在中国,凡事一旦与道德挂上钩,就没有理由可辩了。即便是事实,在面对道德舆论的时候,往往也只能闭嘴。

再谈谈第二个问题。

我没有参与过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没有切实体验,也就没有发言权。总觉得判作文是件难事。不过,一个多年参与此项工作的好友一语道破:“其实很简单,别出风头,明哲保身即可。”我不解地问,判卷子和“明哲保身”有什么关系?对曰:“别给高分,别给低分。如此,领导不找你麻烦。”我恍然大悟。

平时教学中的作文评判虽无“保身”之苦,但似乎又碍于“不要助长好学生的自满心,也不要增添差学生的自卑心”,于是,也纷纷“平均主义”起来。高的50来分,低的40来分。题目本身区分度明明是60,硬是在评判的时候被活生生地改成了10。如此分差,倒也的确有助于“打击骄傲,保护自尊”,但是,学生对于写作水平的自我认识以及由此而生的进取心,是否也一同被泯灭了呢?学生们平时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时候,宁肯问你某字的读音,也很少问一问写作的问题。一道分值最高的题,就这样被遗忘在“平均主义”的旗帜下,这不就是很鲜活的证明吗?

“谦受益,满招损。”这的确是真理。不过,不顾事实、自欺欺人地追求的所谓“真理”还是真理吗?

  三、作文评判可以“分项肢解”吗?

“分项肢解”的作文评判方式的诞生,毋庸置疑,其初衷是为了降低评判误差。的确,当一个独立项的分值限定在5分左右时,其误差自然是要比60分更小的。于是,这便被作为一个“进步”而被公认了。

只是我们没有想过,我们肢解得是否科学合理。请看评分标准:

(图略)

倘若一考生的作文正好表现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当然是篇好作文,那也很好办,依照标准,给21~25分的内容分。或者正好表现为“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文句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显然是篇差文,那也好办,依照标准,给0~10分的表达分。可是,真正的评定实践中,这样的作文是少数中的少数,多数作文是优缺点并存且各异的。比如,如果有这么一篇作文: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单薄,感情虚假。请问,怎么给分?“内容”如此,“表达”也一样。写作实践中,许多优点和缺点是可以共存在一篇文章中的。孰重孰轻?似乎从表格中难以得知。

正因为以上表格难以体现作文评判标准中的项目权重问题,所以,面对各式各样的作文,阅卷者自然也无法清晰地进行“分项肢解”。因此,实际阅卷过程中,阅卷者不会也没法按照“分项肢解”的方式去赋分,而所给分数仍然是“总体印象”分值。

事实上,我认为,作文的评判方式里,给“总体印象分”是最科学最合理的。

写作是一种创造艺术美的活动,那么,作文评判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审美判断的活动。对于一个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判断,是无法也不应该进行肢解的。断臂的维纳斯很美。然而,倘若按照“分项肢解”法,那么它将在“结构完整”上被扣除相当的分数,因为它竟然连胳膊都没有。如此评判,那当然是艺术笑话了。因此,许多“分项”是无法接受独立评判的。对于作文来说,内容和表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之间,也是不可截然分割的。

与其难以分开,不如不分。

谈高考作文 篇3

“与你为邻”这个题目看着比较虚,但给考生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

它这里实际上讲到的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在社会中他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处在人群中,他处在社会里。任何一个人,必然是和他人或事会发生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与人为邻”,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与你为邻”。这里的“你”,它可能是一个具像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能就是一个想法、一个理想。我是和理想为邻的,我是和正义为邻的,我是和尊重为邻的,我也可能是和张三、李四这样具体的人为邻的。甚至可以说我是和全球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国家为邻的等等。因为这个“邻”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个人。这是实的。虚的,比如说是一种主义、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关系、一种意识等等。

所以,我才说这个题目看起来出的很虚,但是可以讨论的空间是比较大。它实际上是在考察你的想象力。你在和不同的“邻”相处的时候,你要把握什么样的原则。想象的空间很大。比如一生中,以正义为邻,以勇敢为邻,以真诚为邻,走完自己的人生。你和正义为邻,你也是一个正义的人;你和真诚为邻,你就是一个真诚的人。

谈高考作文 篇4

历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尽管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的思维导向不外以下三种:即哲理性、现实性和可塑性。因此,高考作文的训练指导应紧紧围绕这三性去开展。

一、题目的哲理性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和1995年的《鸟的评说》的寓言故事,都渗透了深刻的哲理性。

树木、森林和气候之间蕴含着一种朴素浅显而又深邃的哲理,这个哲理没有超过考生的生活知识及理解能力所达到的范围;《鸟的评说》同样涉及到哲学范畴的问题,潜伏着生活中深层的课题,即全面地看待人与事等。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平时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和联系性,并以小见大,见微而知著,掌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曾拟了以下题目:《从<项链>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刻舟求剑>中得到的启示》切忌形而上学看问题;《从<落叶>中悟到的》见微而知著;《中国青年为什么穿日本和服拍照》学会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题目富于现实性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很多要求考生能对生活、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有的由自然现象引向生活,有的由生活现象过渡到社会问题,有的从寓言故事引发出社会弊病,有的从生活琐事中折射出引人深思的课题。而且命题涉及到的各种门类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如1985年的作文题是关于三废治理问题,涉及到环卫方面的知识;1986年作文题触及到林业、气象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1990年的就一对孪生姑娘对玫瑰园的不同看法,写一篇议论文,联系到如何看待社会本质和主旋律的思想方法问题;1994年的《尝试》,辐射出更多的生活常识及悟出诸多的人生真谛。所以,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作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帮助学生真正地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善于采撷生活中丰富的素材,从而达到以小见大地剖析事物,反映现实生活。并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多看报,抓好写作素材的积累,使之写作视野极度地开阔起来。

三、题目的极大可塑性首先是内容上的可塑性大。

行文可深可浅,取材极其广阔,不必临场搜索枯肠。例如1988年的作文试题为《习惯》,这是继1982年之后的又一次直接命题作文,它尽管是采取了我国传统的命题方式,但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有极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其外延极为广阔,考生既可以写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写社会、民族,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既可以写日常生活中浅表性的问题,也可以触及社会中较深层性的重大命题;既可以大胆地抨击传统的陈规陋习,也可以讴歌赞美时代的新风;既可以透视社会的焦点问题,也可以赞颂改革开放后的新人新事。因此,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题目,考生完全可以自由驰骋自己的笔墨,以达到淋漓尽致的吞吐,无拘无束的歙张。其次是表达形式上的可塑性大。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行文体裁可以不拘,可以议论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只要吃透精神,把握中心,持文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至于如何运用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如何布局谋篇,便待考生随心驾驭自行安排了。199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寓言诗《鸟的评说》,这是一种一题多体,一题多向的设计,也是一种多层次的写作考查。考生可在不同的文体中,从不同的角度尽情挥洒,驾轻就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写作才能。

基于这样,高中毕业生的作文训练,就必须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抓好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要让学生触及各种文体。既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又不能忽视形象思维;既要培养顺向思维,又要倡导逆向思维;既要培养实体思维,又要注重空间思维。平时要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务必强化,作到一专、二博、三活,才有希望达到成功之彼岸。

谈高考作文 篇5

一、辩证思维——引导作文正确路径

有的同学在复习语文的时候常常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语文基础知识虽多虽难,但复习起来容易操作,复习效果快而明显,可是作文训练却不好把握,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多写几篇文章对提高分数没有明显的帮助。因此,在复习中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作文训练上。其实这种思想并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固然重要,但作文分数重,对考生的心理影响较大,更不能偏废。

要想写好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能够进行准确的认识分析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议论文,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说理,说理需要认识分析,认识得越充分,分析才能越深刻,说理才能越透彻。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我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观察认识问题的能力,尽量用所学过的知识一分为二地想问题、办事情,以发展、变化、联系的观点去对待身边的事物,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健康、上进、善良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一个心智健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所谓文如其人。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写文章,会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减少审题不准的毛病,引导正确的作文路径,同时也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作文的认识层次。

进入高三冲刺阶段,我在复习语文的时候,仍然非常注意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作文训练,注意观察考试作文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尤其重视思维的准确性训练。鉴于高三复习时间紧迫,我在作文时,常常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审题上,对作文题目形成自己的认识后,把思路理清,写下提纲,交给老师批改,或与老师讨论。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同时又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思维训练,增强对作文题目的灵敏感觉,为写好一篇立意准确的好文章奠定了基础。多做这样的思维训练是很有好处的。

二、让思想变成海绵,吸纳生活的养分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中学作文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古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在的考试早就不是对教材的机械重复,所以高考语文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内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强调时代感,突出实用性,像20xx年的高考作文题“诚信”,20xx年的高考作文题“论亲疏关系”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

关注生活、文化、人生、情感是高考的要求,作文训练,更是应该关注现实生活,更有现实针对性,更关注现实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反映和解决现实的、熟悉的、带有倾向性的、典型的、具体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在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字积累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激发写作的热情,加强创造性作文训练。心中有了丰厚的积累,上到考场时才能言之有物。

我在高三复习时仍然坚持用一定的时间去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读本,丰富自己的思想,注意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认识能力。由于复习很紧张,我会见缝插针阅读报刊杂志,《读者》《青年文摘》《21世纪报》等是我的最爱,或者一些经典名著的片断,以丰富自己的阅读面,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有自己的观点,内容更充实.更有真情实感,因而更有深度和力度,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不说废话,让语言准确流畅

高考对不同表达方式运用能力的考查都作出了相应不同的要求:记叙要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要能具体生动;说明要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要能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合理。高考作文对不同表达方式的运用有各不相同的考查重点,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提高把握不同文体、不同表达方式特点的能力很有必要。

在复习中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我注意既要把握不同文体各自的写作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综合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在写记叙文时,加入较多的描写,避免了呆板呆滞;写议论文时,运用举例和说明,使文章显得充实生动。

同时在复习作文时重视语言的运用也至关重要。语言是叙事、说理、摹形、传情的工具,是写作能力中最基础、最稳定的能力,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是高考作文的重点。高考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规范”,指用字规范,合乎语法,合乎逻辑;“准确、连贯、得体”是指用词造句的技巧方面的问题。在行文过程中我注意叙述的流畅,不无缘无故堆砌辞藻,说废话、套话,尽量把自己的观点看法,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文从字顺。同时,调动平时的积累,使用贴切、生动、优美的词汇,扣题、活泼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显得更有文采,为文章锦上添花。

谈高考作文 篇6

作文批改是语文老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面对一个班几十本作文、同一个题目,对于几乎相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写出来的作文也大体相同,老师怎样批改才能避免评语的雷同?我认为写评语一定要有个标准,每篇作文的要求不同,标准也不一样。高考我在作文批改时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几个标准:

一、按照既定目标批改作文。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学期的总目标,然后在各节作文课的教学时再制定出具体目标,评语要围绕这些具体目标来写,如初一教材第一单元作文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我在制定具体目标时作了如下要求:1、立意新颖,不落俗套;2、语言有创新、有时代感;3、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色彩。每篇作文不宜提过多的要求,目标制定2—3个,学生容易接受,在写作文时也容易达到,这样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批改时也可以准确定位。

二、检查学生审题是否正确。

一篇作文一定要有文题,即使不是命题作文也可看出学生的审题水平,有了作文题目,学生应从那些方面来审题非常重要。作文应该写什么,受哪些条件限制,重点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审题时都应该考虑到,通篇的布局也体现着学生审题的思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读完一篇作文,就知道学生审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命题作文《圆》,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本来“圆”与人民币中的银元没有联系,如果将“圆”理解为银元的“圆”,写出来的作文就只有写成说明文了,可是在一次考试中有的学生就将“圆”理解为银元的“圆”了,这是审题的错误。写一篇作文的第一步出现了错误,下面的内容也就毫无价值了。

三、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

批改作文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写作方法,课本上根据内容不同,在每一单元中都侧重了几点写作方法,在实践中训练应用,评语中也要体现写作方法的优劣。在批改作文时老师切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只要学生运用的方法有助于反映主题思想,那么这种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要让学生放开手脚,灵活多样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

四、重视材料的运用。

学生作文的内容是否广泛,开合是否自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掌握材料的多寡。作文的材料有三种:指定性材料、半指定型材料和非指定性材料,学生如果能灵活运用材料,可以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教师在评语中体现这一点,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运用材料的重视。

五、写作要有文采。

一篇文章的文采决定了这篇文章的档次,如果文章的选材和立意都很新颖,可通篇都是病句,那么这篇文章也顶多划入二类作文。有了文采文章也就有了闪光点,这些文采正体现了文章的价值所在。老师可根据学生程度不同来决定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对于一个差生来说,平时的作文一塌糊涂,偶尔写了一篇稍好一点的作文,那么其中只有一两句话是本文的亮点,也可定为该篇文章的“闪光点”而给于肯定。

另外批改作文时还应注意学生应达到的起码要求,如书写规范、整洁,运用格式、标点、修改符号正确等,将这些细则都列入计分总项中,这样作文批改才能给学生一个准确评价。

谈高考作文 篇7

作文题像这样出,怎么辅导也很难有直接的作用。今年的作文题和古诗干上了,估计高中的语文老师们会让学生们开始和古诗较劲了。

当然,也有人为高考作文题叫好。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就在自己的博客里说,“北京的这个作文题很是别开生面,细中透着大气,虽然题干还值得再精雕细琢一下,但在全国各地的作文题中,仍然是最出色的。”

对于北京的作文题“细雨闲花”,还有其它作文题“失意与诗意”,“要说爱你不容易”,对于这些离社会、离生活越来越远的命题的是是非非,考生、老师、专家自有公论,我不便多加评论。但我想到了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的问题。

高考是个指挥棒。高考作文题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其导向作用无法否认。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高考作文的导向就脱不了干系了。而现实的确如此,不少在高考作文中得到了高分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其文字表达水平仍然很差。害得不少仁人志士呼吁,要在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恶补呢。

我接触过不少大学生,甚至是大学毕业生,写个请假条都不会——连个请假的理由都不知道写。有的硕士写篇论文都很困难。这些学生掌握了许多华丽的词藻,也背过了许多名人轶事,还会说许多警句名言,来点子风花雪月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就是不会写求职信、讲话稿,写个计划、总结更是空洞乏味。不少文科的学生也是如此。甚至一些高考作文分数不错的学生,写一般性的应用文也不灵光了。

应该说,这和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有直接关系,而高考作文的导向又难逃其责。高考的作文命题范围一年一变,没有一点儿继承性和关联性,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这就逼着高中的语文老师们今天练这种写法,明天练那种写法,想尽办法去迎合出题者的心思。但主动权在出题者手里,人家想怎么出就怎么出。去年是“北京的符号”,今年是“闲雨落花”,明年又是什么,神仙他姥姥也不知道。

问题是,就算是搞明白了“细雨闲花”与恬淡的人生境界的关系,又能怎么样呢?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吗?其文字表达的能力就提高了吗?说到底,作文不是用来自我欣赏的,不应该仅仅成为抒发闲情逸致的一种工具,而是社会交往与沟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这种意义上说,高考的作文题目,不应该是出题者与考生、与高中语文老师们斗智斗勇的产物,也不是出题者自娱自乐、或者看着考生着急自己偷着乐的玩物。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技能的掌握上。高中阶段,是为高等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也是一个社会的人在社会上闯荡的基础功训练、当然包括必要的书面表达能力训练的关键阶段。所以,需要警惕的是,高考作文命题陶醉于“细雨闲花”、“失意与诗意”的风雅之中。

作为大学教师,我还是拜托命题者多为高考生的今后想想。想想那些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书面表达的规律和技巧;想想那些不继续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在社会上闯荡需要掌握哪些书面表达的知识和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想必可以把作文教学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了一起。

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