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最新关于春节黑板报的资料【2016】

最新关于春节黑板报的资料【2016】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93K 次

  春节日历:“年三十”、“除日”、“除夕”

最新关于春节黑板报的资料【2016】

农历年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又称“除日”、“岁除”、“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的一年自此而始,旧的一年至此而终,这是旧岁向新年转换的关键时刻,节俗活动也最为丰富。

贴春联、包饺子、滚汤圆自然是要做的,此外还要摆供桌,贴神祃,挂家谱。另有许多细节活,如缸里要打满水,灶里要抱足柴,院里院外要扫除干净等等。到了晚间,要关上大门,前横一根“拦门棍”,据说可将鬼怪挡在门外;院中还要撒上芝麻秆,俗称“撒岁”,据说可防扫帚星(姜子牙的老婆);要悬挂灯笼,俗称“高照”,据说可使新年里生活更美好。当然,除夕活动的重中之重还是吃年夜饭和守岁。年夜饭,也叫年羹饭、分岁筵、团年饭,讲究菜品丰盛,全家聚饮,其乐融融。守岁就是“三十晚上熬一宿”,烛火彻夜长明,人们通宵不睡,或聊天,或游戏,坐等旧年的离去,新年的来临。

俗话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赶三十晚,赶的就是那顿全家团聚的年夜饭,赶的就是全家人围炉夜话一起辞旧迎新的温馨。如今远离故乡的人是越来越多,赶三十晚的人也越来越多。

  过大年

年,本意是五谷成熟。《左传》说的“大有年”就是大丰收。可见过年的主题是喜庆丰收,吃喝玩乐,欢度农闲;阖家团聚,尊老爱幼;一年一岁,辞旧迎新。

我小时候最喜欢到姥姥家过年,从北京坐蓝呢帏子的骡拉轿车,到无极县的大户李家,一路可看雪景。我的外祖父是前清举人,大舅是将军,二舅经商,家母和姨妈是“五四”新女性,五姨烫了发,被老举人一耳光打到东瀛,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她们“自由恋爱”的郎君,是教授、校长、洋博士。这个书香门第、土洋结合的大家族,在过年的规矩上却完全遵从民风民俗。

新年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先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世态民情。灶王爷是监管灶火的神仙,家家都把彩色木刻的灶王爷画像贴在厨房。吃,乃人间头等大事,宏观是“民以食为天”,微观是“粒粒皆辛苦”,吃得好不好,有无饥馑灾荒或奢侈浪费?实在是玉皇大帝最关心的民情。老百姓既要祈福,又惧天谴——我吃饭掉米粒儿,大人都说是作孽,莫非他们就没浪费过粮食?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给灶王爷吃关东糖,粘住他的嘴,方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种高粱饴糖又甜又黏,倒是我们小孩子最爱吃,那时候还没有巧克力呀。

二十四要大扫除,家家扫房,擦洗用具,把铜盆铜壶铜火锅铜蜡台铜帐钩铜门环擦得金光锃亮,紧扣着除旧迎新的主题。再就是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包括买鞭炮烟花,蒸馒头,冻豆腐,包出很多饺子冻起来,过年时随吃随煮,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四,家里就不动刀剪了。

贴春联是李家的拿手好戏,文化人多,个个写得一手好字。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宅院,房多门多,需用许多春联。大门上的木刻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不变的,新刷一道红漆而已。粮仓贴“五谷丰登”,骡马厩贴“六畜兴旺”。后花园的门上贴着“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影壁墙上的“御风”、“报国”,与时事相关,有新意。老举人亲笔写了“还我河山”的横幅贴于中堂,因为日寇侵占我国东三省,又在华北驻军,民间抗日呼声甚高。

除夕是最重要的日子口,在外地读书、经商、工作的年轻人都要赶回家团聚,带来各地土特产:金华火腿、南京板鸭、西湖龙井、绍兴糟蛋、贵州茅台、北京蜜饯、天津年画,摆在堂屋,由老举人分赐各房晚辈。团圆饭摆了好几桌,酒菜甚丰,六碟八碗,六顺八发。有几道必备的菜:大鲤鱼,象征年年有余,读书人鲤鱼跃龙门。四喜丸子,福禄寿喜,大团圆。年糕,年高,尊老的意思。桂花莲子羹,怜子,是爱幼。全家福火锅,是人丁兴旺,生意红火的象征。

饭后陪长辈守岁,年轻人讲外地见闻,报喜不报忧。爱京剧的拉琴清唱,喜“围城”的故意让长辈赢,讨老人欢心。子时一到,鞭炮齐鸣,燃放烟花。这时要吃饺子。老举人说:“饺子来源于交子,子午之交阖家吃饺子,年年祥和。”二舅也帮腔:“我国最早发行的纸币名曰交子。饺子形如元宝,吃饺子,财源恒通。”此后开始拜年,先拜老祖,再拜父母,兄弟妯娌互拜,我们小孩子磕头最多,得的压岁钱也多,衣兜里塞满了银元。

年初二,老祖在家接受本族晚辈拜年。初三初四,亲朋好友互相拜年。初五又叫“破五”,家里动刀剪,妇女动针线,商店开张,年轻人也陆续离家,新年的高潮基本过去。但是,直到正月十五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吃元宵,这个新年才算过完,农村开始备耕活动。回想起来,过年也是尊老爱幼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