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精]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

[精]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78K 次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在寒假里,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傅雷家书》这本书籍。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傅雷家书》整本书的内容都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字里行间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教导,都体现的浓浓的父爱。其中主要讲了傅雷在国外学习期间给儿子和弥拉写的书信内容。这些信是从1954年傅雷远赴波兰留学时开始写的,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在这整整十二年间写了上百封信件给儿子,贯穿儿子留学,结婚生子的这几个人生重要阶段。也同时对儿子全方面的教育和认知。一封封书信中表达浓浓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本书也对我有很深的感触,我的爸爸也经常是长时间出差在外,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天为公司里的事担忧,白头发也是一根一根的'增多。虽然我很心疼爸爸,但多少有些不理解,和爸爸的关系渐渐疏远。但我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虽然爸爸不善表达,但仍然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爱护我们,让我多了一份理解与包容:理解了他们平日中的严厉和责骂声,包容了他们平日里的疏远。毕竟父爱如山,我们身后总是有一种力量去激励鼓励我们,更是无声、深沉的;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的情感总是能包容我们所有的任性,使我们总是感到爱的源流。

总之,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的,往后的学习旅途虽漫漫,但一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以后的道路铺上一片蓝天!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是不可耻的事。

——题记

这是我读完《傅雷家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感情”是这世界上最奇妙的一件事,或许外严,或许内慈,却都是内心真情的流露。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爱”。在这180多封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溢满了浓浓的父爱。是一个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章。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点点滴滴的回忆就像日夜更替,反复循环;有父亲对儿子的鼓励——肯定的'赞赏给了儿子信心;更有父亲的嘱咐——对远在他乡的儿子千叮万嘱……这种种父子间的情感在“抵万金”的家书中展露得淋漓尽致。只有那如海的深情才能一封家书长达7000多字啊!

翻阅着一封封家书,如同在读家中的长辈给自己寄来的一封封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深切的关爱,以至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了主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在这日益信息化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还秉承着这种维系感情的方式呢?

傅聪和傅敏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一个如此爱他们的父亲,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虽然他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可能他不善表达爱意。他不会帮我买漂亮衣服;他也不会对我说“生日快乐”;更有甚者,考试失利时,他还会严厉的批评我。但他并不是不爱我,他会在责骂我之后,偷偷溜进房间看看我;星期五回家,他会买一大堆我爱吃的菜,让我打牙祭;我生病时,他更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我。父亲,他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感谢傅雷,是您,让我读懂了父爱。父爱就像一本家书,你不用多问,你也不必多说,只要用心感悟,读上千年你也不会厌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这本书是我读过所有书中最真实,最能体现父母深情,苦心的一本书。从最开始的致歉,到后来的无论是生活上的琐事,还是艺术的指导,这位父亲无不表现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他放心不下远在千里之外儿子的每一个消息。但对于我来说,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傅雷教给孩子,同时也是教给我们大家的: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和掌声簇拥时,仍得保持谦卑。不畏惧孤独,勇攀艺术的`高峰。以及他说: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是啊,只有内心丰富的人,对所有事情都充满热衷的人,才会真正孤独。这个父亲就像朋友一样,每次都会在儿子大起大落时告诫他些至真道理,我认为这是他给予孩子的,给予我们的最大的财富

我收获最大的还是肖老师给我们上课。

肖老师的课开场了,很自然,让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他的课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了解了他对孩子的细心,耐心和苦心,而傅雷就像所有父亲的缩影一样。肖老师在课上提到傅雷不仅在生活中帮到儿子傅聪许多,在艺术上傅雷更像位知心的艺术讨论者在面对儿子,同时也给儿子许多启示。肖老师细微的讲解,似是能将我们拉进书中畅游,身临奇境一般感受了书中的氛围。上完这堂课,更增加了我对傅雷的了解,增加了对肖老师的敬佩。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我庆幸我能听到肖老师的课!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楼适夷曾这样评价《傅雷家书》: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这一百多封家书,不仅仅是信件,更是傅雷深沉如山的拳拳父爱,儿子小有就,他欢喜自豪;儿子遭受挫折,他满怀忧虑;儿子骄傲自满,他谆谆教诲。对儿子傅聪而言,傅雷首先是一位父亲,然后是一位朋友,最后才是一位学者。作为父亲,傅雷教育儿子为人处世的准则;作为朋友,他担心儿子的日常起居、感情生活;作为学者,他与儿子探讨音乐上的专业问题。毫无疑问,傅雷是一位严格的父亲,知心的朋友,渊博的学者。

这不由让我想起我的`父亲。如果说我家像一个戏台,母亲总是唱红脸,父亲却总唱白脸。曾几何时,我厌烦甚至怨恨过他,因为他如此的“不近人情”。

还记得我刚踏入二中校门时,不熟悉环境。很快迎来了我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懵懵懂懂地走进考场,考了年级560名,一共1200名学生,明知道没有付出努力,只是运气原因却依然居功自傲,向父亲报喜。我本来学习不是特别好,我原料想父亲会高兴地夸奖我,不料父亲却面无表情,只是冷静地叮嘱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你前面还有多少让你超越的人,而我沉浸在众人的鲜花与掌声中,全然将良言警句丢在脑后,变得更加松懈。

教育方面,父亲与傅雷一样严格而理性,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用理性遮掩住自己的期盼,直到孩子踏上成功之巅。我立于山巅,众生仰望,父亲是那个沉默的人;当我跌入深谷,所有人都怀疑我时,父亲是那个拉我一把的人。

父亲拳拳似海深,我庆幸在我成长路上读了《傅雷家书》,是他让我理解了父爱,理解了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父爱总是难以摸索,而《傅雷家书》中展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爱意,即使作为旁观者的角度,用“冷读”的方式,仍能感受到,跨过千里万里,父子之间的浓浓关心,相信它会给我关于父爱的所有解答。

细读家书,信中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无过于傅雷先生在儿子傅聪失意时写下的一段话:“人的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素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选自1954.10.2

确实,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停留在高潮或低潮,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沉沉浮浮中流逝的,这时,我们好像总是缺了一股劲——家人的引导。这并不难想到,傅聪的成功,离不开他父亲傅雷对他的谆谆教诲,他的父亲关心他的方方面面,关心艺术,理财,爱情,哲学,文学,健康等。这些信息,散落融入在每一篇家书中,真挚而情深,仿佛让人可以看到一位用心良苦的.父亲和一位遵父教诲的儿子的亲切对话,这一封封家书,也贯彻了这对父子的十二年岁月,化作灯火辉煌,陪伴傅聪度过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变为刀锋划破了沉郁的低谷,透出了波涛汹涌后的风平浪静与阳光灿烂。

我想,大抵每个父亲都是如此吧,用各种方式关爱着孩子。我的父亲,严肃而沉默,偶尔在微信上问我的学习和生活。言辞简单,带些笨拙的温柔。他不像傅雷那样学识渊博,他很普通,普通到好像仅仅因为身上的担子和“父亲”这两字才变得强大起来。我知道,父亲是爱我的。沉默的父爱往往难以读懂。但我觉得,读懂父亲的爱也是成长重要的一步。天下的父亲,往往不像母亲那样天天守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爱,一直很安静。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傅雷,曾是一个很暴躁的人,妻子和儿子一旦做了错事,哪怕一点点小事,就会遭到他的毒打,知道他40岁时父性才觉醒。

《傅雷家书》中的种种事情大到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无不细致,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关怀,从这些家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极为严格的人,有时还有些刻薄,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这也凸显出他爱国,令人钦佩。

《傅雷家书》中那一封封信,谁能想到傅雷是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写下的这些信,那个时代的生活,无人能忍受,但是这位父亲仍然不忘教育他的儿子。他是一位多么称职的父亲。虽然他自己含冤而死,却始终没有抱怨,而是告诉他的`儿子,要好好做人,报效祖国,将来成为国之栋梁,让国家富强起来。这一封封家信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和对祖国的热爱与敬畏,并且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学会自我反省;做人要正直善良,真诚待人……

这一封封书信,不仅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关爱,还是他对自我的反省,像他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哪怕是我或是已经进入社会,或是到老年的人,恐怕也很难做到这样。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今天我有幸阅读了一位父亲给孩子的深情家书。这份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这一封封家书中既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至爱深情,又蕴藏着一个中国学者对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良师,处处给孩子提出宝贵的人生建议。傅雷是一位父亲,更是一位益友,时时与孩子做亲切的交谈。她将自己独特的父爱在家书中娓娓道来。

傅雷是一位好父亲,他不仅把人生经验传授给了傅聪,还教会了傅聪如何为人处世。他如同一束光,在黑暗时,为孩子指引方向;在寒气逼人时,给予孩子温暖;在心灰意冷时,给予孩子安慰;读完这本书,我心生感慨,父爱是多么伟大啊!小时候,它化作一个雄厚的肩膀,一个坚强的后背,给予你安全感。长大时,它又化作指向标,为迷失的你指引方向。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第一页傅雷对傅聪的忏悔。他让我想起平时父母对我的'训斥,虽然在心里也暗暗恨过他们,但看过这份家书以后,明白了他们是为了我好,他们在暗地里也心疼过我们,只是他们经历过了贫困生活,不想让我们的未来像他们一样经受饥寒交迫,所以他们严格要求我们,希望未来的我们可以选择人生,而不是被人生选择。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很多。原来他们的严格只是另一种方式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悔。读着满载亲情的一封封信,字里行间蕴含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呵护,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我便认真地用心聆听着,体会着。

我从信中看出,傅雷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

傳雷,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写在纸上的也是些家常活。他用笔无拘无束地书写着心中的一切,心中所想所念的,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

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傳聪的音乐学习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是反反复复要他有领悟作品本身,这也是凡事要多问“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和对祖国的热爱与执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傳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远不止这些,我想,我大概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不会忘记这些字句,不会忘记那样的一个父亲。或许我做不到傅聪那样成功,但却可以尽我所有的力量,让父亲不至于失望,让他可以如傅雷一般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

读了傳雷家书后,我也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也让父母更了解自己和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这周周末,我读了一本好书《傅雷家书》,读后收获颇多。

其中一段文字令我记忆深刻,回味无穷:“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式、手段,还是有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这段文字虽朴实但饱含着真情实感,饱含着傅雷对儿子的殷切的期盼。从“讲话的方式”可以看出,傅雷的细致以及对儿子教育之严格。在傅雷的眼中,做人一直是放在首位的。他教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可以说,傅雷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典范,是天下父母仿效的榜样。

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只要求学习成绩。我们家附近住着一个小姐姐,她的父母是高中教师,对她的学业水平要求格外严格。每次放假,她就像一直被束缚在笼中的小鸟,不能出家门,不但要完成家作,还要完成父母给她的额外作业。

在他们家中,学习是首要任务。虽然小姐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也许是因为这样,她也变成了一个骄傲自满、轻视他人的人。

学会做人,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傅雷对儿子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育,不但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也让我们懂得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他们的爱,用金钱无法买来,却如金子般宝贵。但是最优秀的父母不仅仅是给予孩子最深情的爱,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再次翻开《傅雷家书》,傅聪在精神消沉时,傅雷告诫傅聪: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只有庸碌和超然的人的人才不会浮沉。我再看看自己,我看到了一个在寒假中颓废的自己。别人是在消沉中奋起,而我却是在玩乐中逐渐颓废自我。

有时我会望向窗外,过去的点滴在脑海中渐渐浮现,我寻找着以前的记忆,我看到了刚放假前立誓在寒假逆袭的`我,再看看这几天放假的我,我完全违背了刚放假前的誓言。我想了半天,一股惭愧感渐渐涌上心头,寒假不过弹指一瞬,如果我现在还不反省自己不改变自己的话,我恐怕又将颓废一个假期。

于是我翻开《傅雷家书》,将书中那些傅雷告诫傅聪的句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我似乎看明白了傅雷的意思,我又没办法将他读透,但我一定要改变现在这个颓废的自己。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泪,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反复将这几句话看来看去,寒假算不上高潮也算不上低潮,但是我却不能在寒假中颓废了自己。

假期确实是用来休息的,可是我的身份毕竟是学生,我不能让娱乐冲昏了头脑,不能让颓废吞噬了身心。颓废,滚开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不得不说傅聪有如此开明、大度、博学、慈爱的父母是幸运的,傅老先生的每一封信都表达着最儿子的思念与关切,不仅在艺术学术文件与儿子交流切磋,在生活细节上发现了儿子的问题便立刻指正,耐心教导。或许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一样,希望能与儿女在精神与生活上一起进步,但能有傅老夫妇这样修养及知识底蕴的父母毕竟是少数,或许是接受国外文化较多的缘故,他们对儿子的爱的表达相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父母要直白得多,对儿子的赞美与思念时刻流露;当然他们对儿子的性格、缺点也十分了解,时刻叮嘱。

傅聪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毋庸置疑,但作为子女,他身上反应了许多年轻人的.毛病。比如没有及时回复交代父母前信提到的问题,经常需要父母再三催促回信,这跟现在许多孩子不爱给父母打电话一样。人非圣贤,傅聪在父母的教导下终于也从懵懂少年走到为人夫为人父,虽然与父母聚少离多,但有父母的信一直激励,也是他一直在异国他乡求知的坚强后盾吧。

尤其佩服的是两位老人的格局,在傅聪逐渐进入中年后,父亲多次劝他减少演出次数,多多修养身心,出去散散心,享受宁静的生活,钱财够用就好,不要盲目追逐。我想傅家后人,继承这样的家风,必不会随波逐流,成为追名逐利之辈。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翻开这本书,一个关心孩子又不失严肃的父亲的形象映入我的眼帘。傅雷不仅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个博学、睿智的学者,更是一名伟大的父亲。

翻看着一封封家书,我发现傅雷并不是以一个长辈对小辈的方法教育傅聪,而是以一个朋友的形式与傅聪谈心,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儿子成长,同时也教导儿子如何对待生活“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他总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教儿子如何做人。如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人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终于在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培养了两个优秀的'人才:著名的钢琴大师——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这一家的成就着实让人羡慕,但和傅雷一家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么都尽量满足,长期以往,使孩子养成了惰性,并不懂得去珍惜:需要什么,只要开口就好了,父母一定会满足的。正是这种思想习惯促使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啃老族”,甚至还发生了父母不满足孩子,孩子就对父母拳脚相加的事例。发生这种事,我不禁为这些父母感到可悲,更对他们的做法感到质疑,如果这些家长一开始就不轻易满足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心仪的东西,事情不会这个样子吗?在这一点上傅雷一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孩子不是溺爱他,给他更多的磨砺才能更好的帮助他成长。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人的生命是有局限性的,而人的事业却是永无止境的。教育儿女,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

当儿女离开父母时,父母总是不舍的,就像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当儿子遇到感情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会鼓励他面对,父母会关心他的身体,让他时刻铭记他是一名中国人。亦师亦友,是傅聪的父亲;多愁善感,是傅聪的母亲。

在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又是如何?父母一天天变老,我们一天天长大。谁能料到中间会发生什么事,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吧,毕竟有人管着你、关心你、照顾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即使你犯了错,他们会包容你;即使你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们还会鼓励你积极面对,给予你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父母的呼唤。807班李雨萱

与母亲共读《傅雷家书》,我的感触很深,信中,傅雷对于儿子傅聪的.关心无微不至,对于他学习,感情上的见解,也很独到,不单单是从父亲的角度所提,更多的是从朋友的角度过来人的角度,来帮助傅聪。

傅雷所表现出来对儿子的爱,就如大山一样,给人以踏实和稳定。他能从更大的角度给傅聪提出建议,区别于母爱,父爱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更让人感动和回味。

读完后,我与母亲,也同样收获颇多,我们学习了傅家父子那样的相处模式。像朋友,像师长那样倾听对方,给予其精神上的帮助,和学习上的建议。不再被传统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处要求所束缚。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4

《傅雷家书》,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多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之间的私人情感和生活琐事,所以,外人读起来不免十分乏味。全书不多的几处亮点有:傅雷夫妇谈论傅聪的感情问题时,艺术第一,恋爱第二的原则;傅雷夫妇谈论川剧时,傅雷对中国戏剧的精辟分析;傅聪与傅雷谈论诗时,傅雷对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词人的分析;傅聪与傅雷谈论王国维《人间词话》时,傅雷关于赤子之心的阐释。

其次,《傅雷家书》涉及时间只是1954年到1958年,全书结尾,傅雷开始受批判、傅聪就要波兰留学期满回国、傅敏被下放北京山区。至于后来,傅聪从波兰到英国,以及1966年傅雷夫妇上吊自杀的'结局,后人已经难以想象!《傅雷家书》的缺失,对于研究和了解傅雷来说,实在是最大的遗憾!

再次,《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傅聪之间关于音乐的讨论,也多是泛泛之谈,对于学习音乐、钢琴的人,或许有用,外人则不甚了了。如果说有人非要看傅雷关于艺术的书,我还是推荐傅雷翻译的、丹纳写的《艺术哲学》,这才是我看过的最高价值的书!

最后,我实在是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向小学生推荐《傅雷家书》?封面上学生读本四字,纯属误导,应该是大学音乐学生读本,还差不多!卖书也要有良心!以后,再有人推荐《傅雷家书》给小学生、中学生,愿他她被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