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6、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6、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5W 次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之一

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作为老师,讲课是对自己最好的一次锻炼,把握教材、教学设想、教学能力等一系列的东西都会在大脑里运转,这个运转的过程就是自身素养提升的过程。特别是作为一名业务主任为老师们上好第一堂示范课更有必要,一名领导除了要有管理能力,如果再加上过硬的业务素养会使工作更加如鱼得水。我应该向这方面努力,不管自己的领导之路有多远,干一天我要付出一天的努力,或是更多的去拼一拼,让工作更加出色。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6、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我不舍得放弃自己的至爱,在课堂里我能找到另一种快乐,这种快乐还会延续到很久。今天起,柴里学区开始了领导干部示范课的活动,作为那里的“主人”,上了第一堂课,感觉很好。这种感觉是上课的感受,是课堂上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喜悦,是与学生情感升华的甜蜜,是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幸福。总之,我喜之课来,恋之课中,怀之课味!

为了能更好得上好这第一课,我提前就做了准备,熟读课例,深挖教材,透钻教参,又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才开始设计着自己要讲的这课。也许是因为自己有想放下教本授课的念头,才有如此之大的兴趣与热情早做准备,万方储存经验,积累知识。根据这课的题目,我想着从“最后的姿势”入手,以这个知识点为教学的情感与阅读主线,引领学生在文字中品味谭千秋三次同一动作,不同语言的姿势。我还想着尽量为老师们展示常态下的课,让听者不感觉离公开课、示范课的距离如此之远,就用小黑板写了有指导性的文字,再加上配音朗读,以更快地把学生带到文字之中,带进作者的`思想之中,带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师德灵魂,感受任何人都该有的爱与责任。是啊,不管是大人,还是孩童,不管做何工作,做人做事首先要有爱与责任,这也是我在这堂教学中想要教给学生的。说到爱与责任,对自己又何尝不是,想想自己多年的工作与生活,我尽到责任了吗?也许有时会感到惭愧,也许有时会感觉欣慰,也许又也许,借着这课的例子我该反思自己。不管从前有没有,今后继续努力吧。课上我叹过学生的无语,也惊于学生的才言;我思过自己的启发,也感过学生的合作;我疑过自己的能力,也醉于学生的诵读......总之想给老师们展示一堂真实的课,一个真实的学生与我。真的,上过,才有感觉,原来我们都需要努力,我们需要加强的东西还很多,虽然我们做到了该做的,虽然我们赢得了祝贺,虽然我们也有些心理安慰,但,我们该继续努力。我要继续加强吸纳更多的文化修养,锻铸自己各种能力;学生要更多的去培养习惯、提升能力,更需要海量阅读。学习中的人,常思常学,常学常思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上完这堂课后给予我更多的思考,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工作该如何完成,哪条大路才能通向“罗马”?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之二

何谓细节?一些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所谓“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一滴水能见太阳”。一些教学细节,的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咀嚼。有时,看似不经意的一个标点,却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意,我们应善于发现标点符号中的“秘妙之处”,品其味,悟其情。

《最后的姿势》中有这样的句子:(1)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2)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3)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这些语句中多次出现了感叹号,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这些感叹号中究竟蕴藏着什么?

同学们经过一番思考,悟出了这些符号的“语言”--第一句中的感叹号,体现了当时情况的紧急,地震了,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万一塌陷了呢?太危险了!第二句中的感叹号,体现了当时谭老师心情很着急,他在为大家的安危担心,也写出了当时情况十万火急,大家晚一秒钟跑就可能来不及了!也有学生说:“我从中读出了谭老师舍生忘死的精神,紧急关头,谭老师让学生先走,自己却没有走,按理说,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脱离危险,但他没有这样做,而且,楼房坍塌的瞬间,谭老师还用血肉之躯护住了四个孩子,他太崇高了!”当时,情况越是紧急,就越能体现谭老师的崇高精神。再读读第四句,其中的省略号你又读出了什么呢?“谭老师被压在废墟下了!”“谭老师遇难了!”“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们,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你也深知:老师也是血肉之躯,难道他不会疼痛?老师也有儿女情长,他也有着深爱的妻子儿女、父母朋友,难道他不渴望美好的生活?”

“为了四个孩子的生命,我一个人付出生命,值得!”

“当时他心里什么也来不及想,他唯一想到的就是让孩子们脱险!他什么都顾不上了!”

“他也渴望美好的生活,但在那一刻,他什么也顾不上了,救了孩子们再说!还有,如果他抛下这几个孩子,自己逃生去了,他的良心会一辈子感到不安的。”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四个孩子的生命,就算死了,他也是欣慰的。”

……

就这样,借助标点,叩向文本,孩子们一步一步走进了谭老师的内心深处!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一读意蕴深!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之三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虽然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已2年多了,然而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许多感人事迹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反而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留在了人们的心里,留在了课本中,电影里……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因为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我还精心制作了课件,选择了适合学生观看的一些视频,让他们进一步感悟那灾难到来的瞬间,感悟灾难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

谭老师为学生讲的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人生的价值》,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所有的人们上了最后一课。教学时我让学生采取我们一直使用的“阅读三部曲”多次朗读课文,一点一滴细心体味,感悟课文中孕育的深刻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话,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后的人生意义。

我联系上文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的行为,感受他"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不仅让救援人员"永生难忘",也让所有的人"永生难忘"!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死死"、"飞身"、"生死攸关"等词语,去充分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深敬意。

课结束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那感人的最后的姿势让学生震惊了,他们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为那些英雄老师而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感动,纵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教学中,我虽然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来组织教学,但没有扣住“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谭老师这一撑,撑出了什么?”的课文补白,如果这样去深挖文本的话,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