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苏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苏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4W 次

 第一部分(共16分)

苏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威尼斯商人(节选)》中安东尼奥慷慨( )正义,忠于友谊;《<陈毅市长>选场》中陈毅胸怀宽广,高瞻( )远瞩;《一厘米》中陶影含辛茹( )苦,任劳任怨……这些人物使我们充分感受到无法抗拒的剧本魅( )力!

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甘霖 侧隐之心 充而不闻 中流砥柱 痛心疾首 深居简出

矜持 万恶不赫 忐忑不安 一窃不通 才疏学浅 侃侃而谈

错别字

改 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过了这么些年,在尤斯顿车站的月台上邂逅,他显得那样壮实……

(2)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

(3)头天晚上,我们为他饯行。

(4)莫非神秘的发迹使他神经错乱了?

4.妙笔点评《水浒传》。(2分)

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3分)

(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2)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3)力尽不知热, 。( 《观刈麦》)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 》)

  第二部分(共5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_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_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___________ (4)平居无私书 ___________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故人亲党皆绝之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奉命于危难之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5分)

(1)【甲】文第2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___________,包拯告诫后世子孙要__________。(各用一个4字短语回答)(2分)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子夜昙花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文章有删改)

13.在“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一句中,“奋发”与“无常”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根据你的体会,分析“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这句话的含义。(4分)

15.文中赞美了昙花的精神品质,请分条概括。(4分)

16.本文标题为“子夜昙花”,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