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二年级《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3W 次

 教材简解:

二年级《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整首诗展现了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向盲婆婆送上心爱的蝈蝈的情景。婆婆因“盲”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灰暗而寂寞。“我”想到送一只会唱歌的蝈蝈给盲婆婆,让寂寞的她分享田园情趣,唤起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回忆,真是一首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的好诗!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感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文字的美。

2. 认识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正确书写其中的“婆、绿、邻、居”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朗读展现。

3. 通过自身体验,课文诵读,感受诗中的那份童真,激起学生的爱心。

 过程与方法:

观察书中的两幅插图,学会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想象练说,在诵读中感受诗中的欢乐的情绪,想象助人的美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关爱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

2.体会诗中人物扶弱助残,尊老敬老所表现出的善良和美好,得到助人者快乐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体会和表达助人者和得助者其乐融融的和谐诗意。

 设计理念:

1.紧扣新课标要求,将情景教学、联想教学等有机结合,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和品德教育。

2.配图朗诵。让学生产生生动形象之感。诵读更有情感,激发学生诵读情趣。

3.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

  设计思路:

于漪老师说过:“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支解,不可嚼烂,千万不能将秀气和灵气教去了。如果把灵动的、活泼的诗词教僵了,就使他们失去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入生活情境中,重视整体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并能外化为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动作。让学生在观看插图,听了范读后再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借助想象和表演,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从而达到体会感情,积累语言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那就是让小朋友们闭着眼睛做几件事,看看自己碰到什么困难了,心里又有哪些感受呢?

2、 学生交流后,老师板书“盲婆婆”这个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盲”是什么意思吗?再读“盲婆婆”,你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3、 指导识记“婆”, 女作偏旁和作底的时候,书写的变化,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刚才小朋友们读“盲婆婆”时充满了同情,但通过昨天你对第五课的预习,你有没有读出文中“盲婆婆”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紧接着问他预习时读了几遍课文,并及时给与评价。)

5、 盲婆婆的高兴来之于蝈蝈,来之于文中那位具有爱心的小朋友。老师完整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文中的生字朋友都认识了吗?我们来认一认。

绿色 邻居 田野 乐呵呵 喜滋滋

童年 带领 难忘 代替 您好 清波

2、长句检查: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1、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

 三、潜心会文

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学生读第一小节。(你读这一节有什么心情?从哪些词语知道的?)

2、引导看图,从人物的表情、神态理解“喜滋滋、乐呵呵”。你还会送一些词语给这位盲婆婆吗?学生积累词语:乐呵呵、笑呵呵、喜滋滋、美滋滋、喜洋洋、甜滋滋。

3、婆婆年纪大,又是残疾人,更是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这个小朋友是乐呵呵、喜滋滋的提着蝈蝈去看盲婆婆。

4、这儿有个词语“邻居”,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老师板书,学生书空。

4、指导朗读。

过渡: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它给盲婆婆带来了什么样的欢乐呢?

学习第二、三小节

1、学生自读二、三小节(回答问题)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指导学生联系第一小节讲讲,“绿”是一个生字,是我们要写的,你用什么方法识记它,老师板书,学生书空。什么样的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