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教案 > 《“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精选

《“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精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4W 次

  《“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之一

刚刚上完《“闪光的金子”》这一课,心情很兴奋,很激动。这节课空堂便迫不及待地来写反思了。

《“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精选

其实上这篇课文之前,我还是有点担心的,低年级对人物类文章并不是十分地感兴趣。本单元一共有四篇人物类文章,相比《学棋》、《“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闪光的金子”》是最没有趣味性的一篇文章。而且徐虎这样一个人物也是孩子们不曾熟悉,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所以,这一节课怎样让孩子能听讲就是我首先面临的问题。

孩子上课为什么不听讲,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没有听讲的习惯,属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一类,可能存在生理原因,也可能是早期教育是没有关注孩子倾听的习惯。另一种就是所学的课文枯燥,距离孩子生活远,孩子们没有兴趣,不喜欢,所以不愿意倾听。第三种就是老师上课缺乏激情,设计缺乏心意,学生产生了听觉疲劳。第四种就是老师讲课节奏过快,思维跳跃过强,部分学生跟不上,索性破罐子破摔。还有第五种就是孩子不喜欢这个老师,有逆反的抵抗情绪。

针对上面五点,我分析了一下,第一点班级存在个别学生,哪怕课文内容再精彩,老师讲得再绘声绘色,他都会走神。这存在于每一节课中,不是这节课的关键。第四点和第五点,也存在极少数孩子。但这时大班化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暂时还难以解决。而第二点是我遇到的困难:这篇文章学生不感兴趣。但是,教材在这,我们不可能因为学生不感兴趣就跳过去不学,所以,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这一课的落脚点就只能是第三点:怎样通过精心的设计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课堂上大部分孩子能够思维起来。这是我这节课的难点。

那么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儿呢?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我觉得文中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也有很多让孩子心生疑问的地方。我决定就从这些矛盾的点出发。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到徐虎那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怎样感受到呢?

我抓住了“普通”一词,几处让学生质疑,通过质疑,解疑,感受到徐虎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具体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处质疑:

文章一开头便说徐虎是上海市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那么学生是怎样理解普通的呢?学生有的说像我们一样平凡的是,有的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有的说就是没什么名气的人。那么上海市民是怎样评价徐虎的呢?学生找到了最后一句话。人们把他的一颗心称为“闪光的金子”。我告诉他们把一个人的心灵比作金子一般闪亮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与评价。学生不禁质疑: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为什么人们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一问,学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来了。

第二处质疑。

跟着第一个问题,我们开始了课文的学习。徐虎在挂出了三只特约服务箱之后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读第三小节:“他每天总是定时开箱,然后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箱,按纸条上提供的地址挨家挨户上门修理。”在理解与感受完总是、定时、挨家挨户这些词背后的意味之后。我问学生:读到这你有问题吗?结合“普通”这个词想一想。学生问:你说他是一个普通人,他除了上班还要去做这个,他不累吗?学生二问:他下班以后,七点又要去开箱修理,他不吃饭吗?不饿吗?学生三问:徐虎要是生病了,他还会定时开箱吗?

学生的问题正是文章的矛盾点,于是我让他们自己再去读读想想,有的学生说他可能吃的是盒饭,匆匆忙忙也吃不好。有的说他生病了也一定会去的,因为书上写着他每天总是定时开箱。于是我顺势引导:小朋友们问的好,你们很关心徐虎,可是徐虎的心里想的是谁?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徐虎一心为民的形象也出来了。

第三处质疑:

按理说文章到这就可以戛然而止了。但是,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适当渗透一些文章的写法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文章也正是用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去反映人物的品质。

于是,我们又走进了那个故事。故事一开头,就有几个数字:“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我让学生读这句话,你有什么要问徐虎的。学生问道:“徐虎,10点多了,人们都睡觉了,你不困吗?”学生二问:“徐虎,你上了一天班,又做了四家了,你不累吗?”这是孩子们心中的困惑,他们不相信一个普通人会有这样的力量。然而,通过事例,他们又清楚了看到,徐虎做到了,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给别人以方便。学生通过此处质疑,和后面的事例结合以及凌晨两点多钟。深切的感受到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三处质疑,处处讲孩子的思维激活,处处在撞击孩子思维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进行脑力劳动,这样他们的注意力猜能更加集中。那么这脑力劳动的源泉就是要老师去创造,抓住一个点,让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创造。这一节课除了三处质疑,有三处孩子的回答也非常精彩。

一处是在学到第三小节时,你觉得徐虎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的回答充满了个性。陈锦鹏说他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王天骏说他是一个关心别人的人。陆宁康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陈庭宇说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我觉得孩子们的回答真的非常精彩,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我特别鼓励,喜欢孩子们有不同的想法。

第二处精彩的是学到最后一小节时,文章说徐虎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我遍顺势而问:徐虎给大家带了了方便,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学生有的说给自己带来了辛苦,给自己带来了疲惫,给自己带来了劳累,有一个学生的答案很让我意外,更让我抓住了契机,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他说给自己带来了快乐。我当时一愣,随之想到了一个成语"助人为乐”。是的,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相比,那些辛苦、疲惫也就微不足道了。多好的孩子,谢谢你!

精彩三:

在学完课文的时候,魏亚楠站起来说:“老师,我想说:‘谁说雷锋已经死了,他还活在我们的心中,徐虎不就是一个活雷锋吗?’”。我激动了起来,未曾想到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会说出如此深刻的`话。

这节课让我印象深刻,更让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要去埋怨学生,埋怨教材,如果想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先从改变自己的课开始。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放开手,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赞赏他们个性的想法。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的对话,有时候,你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也许这样的课堂才能活起来。

  《“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之二

本文是由查字典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这一课,以养成学生“问题”意识为教学目标。

1、课始。提出疏通性的问题: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吗?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标题会有引号?从图上看到这个人在干活,是不是讲他干活得到很多金子呢?让学生充分时间初读,解决问题????

2、课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人们都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再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徐虎是利用休息时间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让他特别感动。指导学生找出中表示时间的词句,在数字中感受徐虎的热情服务。当有学生说到徐虎干到凌晨两点真是太感动了时,另有二位学生质疑:徐虎那一个晚上干什么凌晨两点有什么希奇,我还可以到凌晨两点才睡觉呢?课文中只是例举一个晚上的例子,是不是只是一个晚上这样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再去读书,抓住“许多年”“千家万户”等学生明白了这只是一个事例而已。这时教师简介徐虎事迹。另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徐虎利用休息时间为人们修理水电,收不收钱?学生争得很激烈,有认为收钱的,理由是这样辛苦不收钱谁干。有学生认为不收钱,收钱还叫什么“闪光的金子”呢?学生议论,最后加上我的实例:去家访时,摩托车后轮被扎了,远离小镇,打电话叫人去修,找第三家才有人愿意去。学生一致认为,收了钱,但是,他确实是方便了群众,称“闪光的金子”毫不为过。

?品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读出感动,读出自己。

3、课尾。拓展性的问题:

出示补充阅读材料《传递快乐》(内容简介):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

“终身成就奖”,它授予了一位名叫清水龟之助的小人物。他是东京一名邮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投送到每一个相关的家庭。这项工作是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就是这位长期从事着如此平淡无奇的邮差工作的他,却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这项殊荣。这是因为在他从事邮差工作的整整25年中,他的工作态度始终如他到职第一天那样认真和投入。他所经手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读后,思考:两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干出不平凡的动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