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电影《大火种》的观后感

电影《大火种》的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8W 次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电影《大火种》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电影《大火种》的观后感

  【电影《大火种》的观后感】

通过一本书的棱镜及其折射去认识历史和今天,电影《大火种》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走进时间的深处,看这部电影有一种昨日重现的感觉。

影片的艺术特点:一是采取抒情叙事的形式,角色生动,具有浪漫诗意的风格;二是聚焦平民记忆,点出了中心故事及其社会背景;三是截取历史的横断面,回旋开合,纵横自如却也不失谨严,给人观后产生了深刻印象。

  火种的传递

《大火种》旧典新说,运用比较丰富的电影语言和影像手段,准确表现革命、民生与人性关怀结合的理想,改变了某些主流电影呆板的表现模式。

《共产党宣言》传递的故事在广饶民间成为重要的历史与记忆,深深镌刻在几代人的心中。《大火种》中的主要角色或角色群体为了保护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在底层社会传播,与反动势力作生死决斗,显现了一种精神的话语选择的力量和浓烈的情感。

通观世界政治潮流,对比各种主义、学说,当年马克思这个“大胡子”写的《宣言》影响为什么这么大这么持久?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底层民众愿意听从革命的召唤?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在当时唤起人们蕴积心中已久的炽热情感,把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合乎民意,起到了推动政治、民心改变,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作用。

片中主角刘雨心受地下党的指派,来到家乡广饶以教书为掩护,传播革命的火种。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如何讲读《共产党宣言》维护并发扬光大?将文本心理学化,马克思变身为农民口中的“马大胡子”就亲切了许多,拉近了距离。你再说多少大道理,再读多少遍原典也没用,对牛弹琴的话弹得再好也不行。她和她周围的爱国者革命者们摸索出通俗而又实在堪称高明的做法。

在农村,知识没有吃饭重要,知识是需要办一些扫盲识字学校才能把问题解决的。对于那些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农民或未成年的孩子说来,吃饭更重要。这是他们自身的事。将革命的道理、本文知识的宣讲和民众的“穿上衣、种上地、吃上馍”的个体需要联系到了一起。这是非常有见识的行之有效的切实的做法。

梁启超曾道:“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以吃饭譬喻,就让识字不多、大道理难懂的贫苦的人们少了沮丧,多了信心,去除困惑,增添了奋起抗争的驱动力。一提以“革命拯救世界”,就立刻想到民生问题、解决吃馍馍的问题。这是《大火种》故事感人的基础与核心所在。

乱弹的段落也是片中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让人深受感染的同时,也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感慨。《宣言》在片中革命者看来“全是说的对咱穷苦人好的道理”,本土化、在地心理学化的工作就变得格外重要。除了吃饭等的譬喻,枣木杠子的乱弹的演绎,不停反证了当时有关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这样的当局者一直都在谈的陈词滥调的可笑与无力,也有效地宣传了新思想、新理念,将革命的主张通过生动的诠释化为现实与行动。这本书虽薄却不缺乏真谛;虽然没有无所不包,却顺乎潮流,不放弃说理,生动而有效的入心入脑的说理提升了激越昂扬的时代情绪。这是影片叙事表现中最生动也同样给现在的我们以启发的地方。

  底层人物的力量与信仰

影片真实而自然地展现了普通小人物们为了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心理过程,这是基于消除观众在“伟光正”的主题面前所可能具有的不信任、抵触的心理和无法言说的情绪之上的。当然,只要观众从剧中主要角色——普通小人物身上找到了同理心,就获得了对影片的信任。

对于主旋律影片来说,至为关键的是要引起观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建立一种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关系。因为观众所形成的情感体验,以及观众是否进行口碑再传播的行为意图,都是建立在对影片中的结构、人物、情节的了解、判断基础之上的。

《共产党宣言》能够引发知识分子刘雨心、农民石厚乃至童养媳出身的目不识丁的裹脚村妇姜玉兰自发地牺牲自己的生命、自由、亲人去捍卫,在于它代表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的利益,为他们指出了改变被奴役的现状获得翻身解放的方向。任何一种伟大学说的奠定和发展,惟其牢牢吸附在共同信仰的“支点”上,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这一支点就是生存的根基、生命的尊严。当姜玉兰们看到无论农民如何辛苦劳作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饱饭,整天饥肠辘辘的民众终于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穷人的真理。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有理有据的,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影片的历史叙事没有架构在描述特定的社会集团对超个体精神的普遍性追求之上,而是将社会历史进程的思考立足于真实的、感性的、异质性的个人,以便让观众从历史的质料因中提炼出动力

因。姜玉兰是历史特殊性的个性化真实存在,她在影片中虽不是最为关键的角色,却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灵魂性人物。

人既有人性善的倾向也有恶的倾向,对《共产党宣言》的感佩及对丈夫的情感信赖,让姜玉兰寻找到理性精神的支点,深刻地经历并体验普通小人物从庸庸碌碌、苟延残喘的感性生活中挣脱出来的理性的尊严。

影片具体而生动地呈现了一个感性生命被整合到理想的历史进程中的曲折心理,同时也以此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为底层社会的劳苦大众建立了一个共有的价值标准,对每个个体的利己主义秉性进行了调整和修正,召唤出具有进步意义的理性精神。正是由于无数个姜玉兰的存在,人类历史的进步、合目的性的发展才能不违背人的自然秉性得以展开。

影片没有采取全明星阵容的好莱坞大片模式,将历史图景围绕公众被鼓励去“效仿”的“大人物”而建构,却以连结到人们内心最柔软和敏感的神经的人性表达,打开情感的对接口,以期对观众的心理世界以至历史观、实践感或多或少地产生某种影响。

历史化:岁月荏苒之后的见证《大火种》在叙事策略上,有意识地以其特殊性和具体性对历史实在进行解释,揭示历史的复杂动机和原因,提供另一种选择性。历史的发展动力没有被删繁就简为某几个大人物的丰功伟业,而是无数个时代背景相同、人生命运相异的小人物“势之所趋”、“趋时更新”的巨大合力。这是一种对复数的表现主体的关注,以往凌驾于一切的绝对力量之上

的单一自我被消解,分散为平等的共同自我。现代青年人不断穿梭于历史与现实时空来缅怀先辈,成为岁月荏苒之后的见证者。

姜玉兰追忆过往,显示着历史叙事的一种新趋向:结合了影片中的行动者和影片外的创作者两种叙述/反思的视角。老年的秀兰坐在纪念馆的前面,往事涌现,情感的藕丝重现。这时,刘忠良

面带笑容出现在秀兰的面前。此外,在片子的最后段落,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前出现了历史的一幕,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革命者的丰采。这是浪漫的抒情:他们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影片显然深受记忆研究的影响,将历史回眸的目光聚焦于平民的创伤经验,显示过去的在场,让没有机会发声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而保持沉默的声音再度敞亮。以历史受害者的视角能够建构一种平民的历史,这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延伸,有助于重获观众对历史叙事的信任感。

也许时光会让你看清,哪些是值得记住的真理,哪些与真正的历史的经验相悖。影片没有表现出对既定话语的迷恋,而是有意识地用长线的历史去表现、联想,启人思考。

英雄不死,烈士的血不能白流,真正带来时光穿越之后的是一个现实的命题。有的段落让人产生理性思考,以至不能不联想到今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互信的腐败问题。

《大火种》看了以后作者确实有一种很深的感受。这部作品努力让观众看到历史的回音,几十年以至一百年后,我们出发并反顾历史,但我们不能仅仅重新回到原点之上。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牺牲了的英雄先烈以自己的鲜血去捍卫的真理不能百无一用。影片故事的戏剧性和情节性并不强,但使用电影语言(影像、画面和字幕提示等)去做生动讲述目的是回顾往事,读解历史,让后人在全面地了解这一段宝贵的史实的同时,也开启怎样正确地对待历史和反观现实的严肃命题。

看这样的影片,会坚定今日国人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不能变的信念,体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策略不能变的真义。

片中的革命者鲁真宁愿迎向敌人的屠刀,饮弹洒血,也不愿留在温柔乡,苟且一生。他们视死如归,作为烈士牺牲的壮烈一幕让人难以忘怀。宁鸣而生,不默而死,临难不屈,引起我们对无数革命先驱永久的景仰和怀念。

鲁真牺牲时,枪声响起之前,他昂首驻足,望向长空,山川为之哭泣。他的内心在为他爱的雨心、他爱的脚下的土地、河流倾诉。这时的银幕印上了历史的字迹:后人用改变的史实印证了烈士牺牲的心语和心愿。中华大地永远铭记这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幕,更提示以至高歌吟唱今日历史镜鉴与时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