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一时嘴快的抱怨都是精心设计后的卖力表演散文

一时嘴快的抱怨都是精心设计后的卖力表演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5W 次

每次抱怨之后,总会告诉自己,也或者跟好朋友讲,一不小心又嘴快了,当真如此吗?真的会有人在意另一个人身处的环境吗?抱怨时,别人的安慰,你确定真的会让自己舒服吗?

一时嘴快的抱怨都是精心设计后的卖力表演散文

昨天下午,一不小心的,在我想要融入的一个新环境里,一不小心开口说出了一句抱怨自己之前老板的话......到现在都在为这句不小心破口而出的话而后悔,而担心这边的人怎么看待我,怎么才能挽回,需要花多久才能让别人抹去这么一句话对我的坏印象......嘴贱一时爽,事后烦恼不断啊。因为还未完全离开,只是在这边实习,昨天下午那边又有些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且确实是存在已久的一种状况吧,但是事后想想,不了解内情的人,没有前情提要的话,会以为我是一个深井冰吧......

说真的,一直以来,都知道抱怨不好,也知道抱怨会不了解情况的人留下极差的印象,就算是熟人,听多了就会觉得很无聊,毕竟大家都很忙,可是为什么总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出抱怨性质的话呢?之前呢,事后懊悔责怪自己一番,然后又以人需要发泄的借口放过了自己。其实,我想,是因为扒开自己的内心,面对鲜血淋漓的腐肉,自己无法面对吧?认真想想,对自己而言,掩藏在抱怨背后的,大概是这样的一些原因和欲望:不敢或者无法改变现状的懦弱和无能、虚荣、找借口,虚张声势,心虚,急于甩锅,推卸责任,博取同情,猥琐,苟且......总之,我觉得暗藏在背后的都是属于内心的阴暗面。同时,当自己选择抱怨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恶就是,选择占用别人的时间来倾听自己的发泄。事实上,经常抱怨的人会能够平静且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抱怨吗,好像从自己的感受来讲,好像没有,也是嫌弃的,我都觉得自己好自私好坏。

为什么要抱怨呢,为什么会有抱怨的动机呢?从抱怨者的出发点来讲,是想要别人相信,其实想想是更想让别人说出从自己立场出发的话,从而让自己更加坚信:”自己是完全对的有能力的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但是总是被别人拖后腿“,想要证明自己的厉害,推卸自己的责任。事实上,这种出发点,恰恰就是因为心虚,心虚的时候就会关注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儿,想要先发制人。抱怨就是在试图让别人不要有自己想象中对自己的评价,或者说抱怨也是想让别人说出其实你很厉害你很好了之类的话,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丝丝满足。出发点,就是自己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和灵魂,对自己的状况和能力没有把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想要从外界获取精神上的自我欺骗和满足。

抱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当真如我自己所说,每次都是脱口而出,无法控制的吗?我其实觉得不是的。我觉得其实是内心先产生了抱怨的目的,然后还花时间酝酿了情绪、设计了台词、搭配了表情和语气,还预演了一下,然后按照设计好的大致情节和框架开始的卖力表演......当得到观众即倾听者的互动,我会越发激动、渲染出更加激烈的情绪,整个演出达到一种高潮.....也许恰恰是这些设计需要占据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卖力的表演让自己暂时忘记了所有,整个人全身心融入了一个角色(貌似每个人都有一种表演的天赋和渴望被关注的强烈需求)、让自己暂时忘记了依旧存在的问题.....这大概就是抱怨可以起到发泄作用的瞬间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每次进行了一场抱怨之后,我会感到很累和很空虚,暂时无法从附体的角色中抽离吧......所以抱怨之后一时之间是无法平静的,一旦抽离,好像一只泄了气的气球,发现现实依旧存在,刚刚像是一场滑稽的闹剧,又开始懊悔。

那么,抱怨起到的实际作用呢?卖力的表演真的起到了抱怨者内心真实出发点的那种作用吗?其实,感同身受实际上真的对别人要求太高了,根本做不到的'。为什么做不到,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到了,别人又不是时刻跟你的每个神经末梢连接在一起,你以为已经尽力在交代的一些前情提要,其实对于别人来说还是经过大量省略的,自然肯定就无法理解了。想想自己跟父母待的时间那么久,就算是没有离开家的时候,天天住一起的时候对方也没法完全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啊,遑论别人。那么,别人真的耐着性子听你讲,已经就是极大的善意了。可是往往我们,如果在抱怨的时候,对方没有说出很切题的安慰的话,其实内心心底是更深的孤寂和埋怨。每个人都是存储了一个大量独家先验(肯定不具有鲁棒性)的存在,你的输入,经过这些先验设计好的能量方程,输出是千奇百怪的,当然更可能的是,往往会无法收敛,别人连你的意思都没get到。说到这里,感觉是不是摆一个机器人,收集自己日常表现和话语的大量数据然后带有自己标注的label,不断地跟随自己的成长经历去train,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比较”理解自己的“人”啊?扯的有点远,总之,抱怨并没有起到当初出发点的那种在作用,还会因为每个人脑中的预处理、能量方程、后处理的不同,产生各种输出甚至无法收敛。大部分时候,其实是起到了别人对你产生反面印象的作用,毋庸置疑。于自己,产生了更加厌恶自己的情绪。

我们喜欢抱怨的人吗,不喜欢。抱怨的人,给你产生的第一印象的是什么呢?要多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消除这个负面印象呢?最终,抱怨之后的后果需要怎么样才能补救?因为毕竟没有当过领导,所以只能想一下,面对身边的人或者上司的抱怨时自己的心理吧。曾经有一个学长,在我刚到实验室还未了解情况,对新环境充满期待的时候,就以开玩笑加讽刺的形式抱怨了导师。他形容的很绘声绘色,幽默和尖锐的嘲讽以及吐槽并存吧。我当时理解了他的困境吗,没有。我对他的印象呢?我觉得一个男生怎么可以这么过分,这么尖酸刻薄的形容自己的导师呢?后来,我差不多用了一年,完全消除了个错误的第一印象。这是因为我在同样的环境待了一年多,试问生活中的其他人,怎么可能个个有机会和你在同样的环境待这么久?那个第一印象,估计很可能都就是这个人对你的永久印象了。说句题外话,甚至现在的我,变得和他差不多了,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终将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的意思么,当然此时的我确实能对学长说的完全能够感同身受了。所以说,学长当时的抱怨,在我这里的印象,用了一年才挽救回来的,但是并非人人有这种机会。现在可以反过来想想自己说出去的抱怨的话的后果了,很可怕。所以,昨晚到今天,我都在懊悔,虽然没用。我都在想,我要怎么做,才能补救那么一句话的恶劣影响?因为我真的很在意这个新环境,也很想在今后可以继续待下去。我想大概也得是我拼命工作加在今后拼命维护自己形象的情况下,过半年一年之后?但是我并不知道那句话之后我还有没有机会可以待这么久?我可不可以在这么久的时间里做到这么精心经营自己的形象不再出错?

总之,抱怨的人会给别人留下无能、不受约束的印象,同时你在抱怨的同时,别人也在怀疑你会在背后同样抱怨对方,一定会的,不用怀疑。同时,让我来想想,就算自己抱怨的目的达到了,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对,又会怎么样呢?

结合之前看过的《人性的弱点》以及身边朋友给我分享的宝贵经验,综合来想一下吧。朋友说,人都是有分享欲和教别人的欲望的,这也是《遇见未知的知己》当中作者说的内心中的“小我”想要从外界获得认可和满足的欲望吧。如果我们通过抱怨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别人也认为你强大了,还怎么能够分享给你有用的经验呢?人家说不定还会担心自己说错说得浅薄被你吐槽和抱怨呢。就算不考虑会被抱怨的前提下,人也总是对会向自己请教、向自己示弱的人更有好感的。所以说,抱怨的目的达到了,炫耀了自己的“聪明睿智无辜先见之明”等等吧,只是将别人想要对你分享的欲望隔绝了。当然,抱怨者通常是自以为用弱者的形象出现博取同理心的,可这里的弱,只是你在极力表现实际我很厉害只是境遇糟糕,境遇这种事情,别人就算很辛苦地理解了,也无可奈何对吧,只能给你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安慰了,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情况了。所以说,抱怨的目的就算达到,也是很可怕的结果。其实说起这两本书了,总归来讲,爱抱怨呢,就是我们无法探寻到自己的本真,无法建立自信,无法从内心深处涌出无限的力量,总想通过外界来获取。我们无法克制人想要显得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天然弱点,所以才会抱怨。至于为什么没办法探寻,没办法克服,还是书读得少、路走的不够长,空桶是最能叮当响的嘛。

分析了这么多抱怨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建立在抱怨的念头会产生并且将抱怨付诸行动的情况下。一直都知道这些原因和结果,可为什么还总是屡次发生?明明其实抱怨之前花了那么大力气和并不短暂的时间来设计情节语言酝酿情绪,可为什么还是收不住呢?因为当时那一刻,已经积累了抱怨的极度需求,已经顾不得各种后果了,内心在那一刻就是想要炫耀、想要展现自己的表演天赋了,想要看到自己情绪激昂地带动别人的情绪甚至增长别人的见识,顺便获取一些崇拜和同情(起码在脑海中是这么假想的,在抱怨之前,总想叫别人看看:”你看看我都经历了多么过分多么坎坷的事情?我有多么厉害?你怕是还没遇到过吧?“我相信潜意识里就这么想的,很神奇的是,人想这么多,其实只是非常短暂的一个瞬间。)

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