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美丽的温塘村散文

美丽的温塘村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5W 次

山连山,岭连岭,起伏不平。汽车行驶在弯弯的山路上,来到了一条弯弯的小河边,小河旁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温堂村。

美丽的温塘村散文

温堂村有七个居民小组,一千八百多口人,有14家大中型企业,另外还有几家小作坊。豪华的住宅搂鳞次栉比,村路整洁平坦,路两边绿树傲然,华丽的路灯高悬,这儿能和大都市比美,这儿就是巩义市新中镇温堂村。

温堂村地处山区,十年九旱。杨脸一线天,周围都是山,多见石头少见人。迈步走进院,左边是鸡窝,右边是猪圈。是呱鸡不下蛋,兔子不拉屎的穷山僻壤。农民们靠天吃饭,打出来的粮食连三个月都吃不上,生活极端贫困,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因为穷,村里的男孩子娶不来媳妇。当地流传的'歌谣:“温堂村,穷山村,有女不嫁温堂村,本村姑娘往外跑,外地姑娘不进村。温堂村,光棍村,男人成群少女人。”昔日的温堂村是萧条冷落的。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温堂村,1998年,张子梁同志从部队转业后,回村接任温堂村党支部书记,看到乡亲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张子梁是寝食不安,他想,没有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村民们口袋里没有钱,就留不住本村的姑娘,也引不来外地女孩。张子梁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改变温堂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呢?怎样才能叫群众富起来过上好日子呢?琢磨来琢磨去,要想让群众富起来,靠种几亩薄地是不行的,必须得有企业。想到这里,张子梁眼前一亮,自己上小学时村里就有一个橡胶厂,学校也有一个橡胶厂,我们村是有橡胶业制造基础的。经过深思熟虑,张子梁召开了村委扩大会议,提出办橡胶厂的想法,党员干部一致表示同意,有办法的村民开始搞起来家庭小作坊,生产橡胶垫。慢慢地由小作坊发展成为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由制作橡胶垫发展到作汽车轮胎,温塘村的工业形势蓬勃发展,经济收入大大提高,外地青年男女纷纷前来温塘村打工,从此告别了光棍村。

2003年郑州市搞扶贫开发建设,从山上搬迁下来108户人家,共计300多口人,落户到温堂村,组成第七居民小组,每户国家补助四千元钱,村委花了40多万元买了一块地,给搬迁户每户批二分宅基地,统一规划,盖起了连体全封闭式的上下两层小楼,每户总建筑面积260平方米,新型居民小区开始建设。搬迁户经济困难,建房没有资金,张子梁决定先由村委会负担,工人们上班挣工资再慢慢还,村委会还给搬迁户准备了室内外墙面钻,一排排,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搬迁户们心里乐开了花。村里有这样的好干部、好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村民们有了希望、有了奔头。他们攒足了劲,加足了油,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关系相当密切。

2008年,温堂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由郑州市拨款给村里安上了路灯,搞乡村绿化,名贵的花草树木也搬进了温堂村,给温堂村曾添了一道亮丽风景——温塘村更加美丽。

2009年,张子梁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2012年,温塘村被评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模范村。

给我印象最深的,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年轻的企业家,温塘村村长,远通橡胶厂厂长雷银峰,他今年41岁,年轻有为,长得很帅气,任村长已经13年了。

走进远通橡胶厂,院内原材料摆放得荆条有序,车间里机器轰鸣,马达飞转,工人们正在生产大型装载机五菱铲车车轮胎,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一只轮胎价值四千多元,经济效益很高,远通橡胶厂资产达到四千多万元。温堂村的橡胶生产业能够生意兴隆,发展壮大,长久不衰,靠的就是信誉和把好质量关。一副长联醒目的写在车间正面墙上:“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人人把关稳如泰山。”时时提醒工人们要注意安全,把好质量关,把好质量关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根本。他们的生产理念是:安全在心中,生产在手中,责任在心中。”只有一千八百多口人的温堂村,年产值3.5亿元人民币,人均收入超过万元以上,实现了小康的生活水平。村民们高兴地说:“是党的好政策、是张子梁书记和村长雷银峰带领我们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