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回忆逝去的竹编生活散文

回忆逝去的竹编生活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38K 次

霹雳横空

回忆逝去的竹编生活散文

薄刃中卷起古老的平沙落雁曲

惊落满天的雪花

你气定神闲沙场秋点兵

朝阳般的希望遮掩眉间的菊瓣

嗤声索索

你剑影绰约刀魂成舞

情丝缠绕成春天的新柳

白发倾诉着眉间的沧桑

一青一白幻化成翻飞的彩蝶

轻灵谈笑

拇指间犹如吐丝的春蚕

缓缓流淌着惊涛骇浪中的淡定

你用竹子的香

来主宰生活的味

——《篾匠》

看朋友写的一首小诗《篾匠》,回忆起曾经的编织生活,想起父亲破竹篾的样子,不能忘怀。因此自己写几句蹩脚的诗句,送给我的父亲,祭奠那些单纯的时光,那种生活已经永远地留在记忆里了。

一把竹刀在我的父亲手里仿佛长了眼睛,生了灵气,真的是出神入化。父亲破篾时,根本不用眼睛看手指头,细如发丝的竹丝就连绵不断地涌出,而且竹丝很光滑。用父亲的话说叫做“回刀”,等到编织的时候,根本不容易在手上扎刺。一根粗大的竹子,在父亲手里不消半个时辰,就会变成青白两种竹篾。父亲好像不觉得累,那眼神简直是在享受。其实这种手艺,除了靠膝盖紧紧卡住光滑的竹子,还主要靠手腕的力度,尤其是拇指捏刀的劲,才能保证竹子薄厚的均匀,粗细的均匀。

一根竹子经过反复的破,就会变成整整齐齐的两种丝。父亲总是很自豪地抖落身上的碎屑,仔细地盘起竹丝,一圈又一圈地细致地盘绕,根本不会凌乱,等到编织时,打开仍然很整齐,一根一根很顺畅地可以揪出来。

那时,我也想学父亲,可是手腕没有力,根本拿不起刀。就连父亲破开的我们叫做“经”的稍宽一点的竹篾,我都破不开。在村里,这种活大多是男人做的。女人会做都是被逼出来的,我的奶奶也会,大多数女人是做编制的活。

我编篮子的水平也算相当高超了,速度快,而且编制的形状也好看。每年的暑假,坐在树阴底下,边听收音机,边编织,一上午几乎不站起来,能编织很多个。编织竹篮的工序很多,竹篾是纬线,还需要宽一点的经线,然后开始打底,也就是编织篮底,然后才开始编织上边。编织够一定的深度,需要锁住篮沿,这里需要带青的那种稍微硬一些的竹篾,然后需要串篮的袢带,这项工序也是很费力的。需要事先破好的竹袢带,根据篮子大小宽窄不等,但是都是一个竹子的完整长度。下一道工序就是在篮底部加些保护的措施,插上一下比袢带窄一点,软一点的竹篾,横着竖立着都需要插,也就是从篮子的一头到另一头,穿过篮底,插进编制的细竹篾中,增强篮底的结实程度。所有的工序结束,篮子才彻底编制好。

那年月,村里每家都以编篮子谋生,大街上,房前屋后经常看见一排排男女老少坐在那里,有破各种各样竹篾的,有编织的,尤其是一整排漂亮的姑娘,玉指翻飞,笑语不断,真的是很吸引人的风景啊!她们也是织女啊,用竹丝编织着自己的七彩梦。

想起来,很诗意的美,其实竹编是很辛苦的。经年累月,竹刀在手里挥动,竹丝在眼前飞舞,坐在凳子上,很少起来活动一下,时间久了多数人会腰疼。再看看双手,常常是伤痕累累,不是刀子的划痕,就是竹子的划痕,柔嫩的手在竹子的摩擦中,会长出很多肉刺,还时不时地被竹的刺扎进去,然后得拿个绣花针把竹刺跳出来。挑刺可是一项很有技术的活啊!我最怕给父亲或者奶奶挑刺了,他们的手太粗糙,满把手都是老茧子或者干裂的缝隙,我的眼睛再怎么好使,都看不到那比发丝还细的刺,经常是针把手指戳了个小窟窿,鲜血染红了指头,刺仍然没有出来,父亲会摸摸再摸摸,叹口气。然后去找邻居有经验的大婶,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只好忍着疼痛了。这种感觉我也是经常体会的,十指连心啊!眼看着自己的手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不再莹润,也没有了如葱的水灵,像一张破抹布,尤其是冬天,惨不忍睹,我就烦死了这种生活,说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的,这么繁琐,赚得钱又那么少,以后的年轻人是不会干这样的活的。

说这话的时候,我上高中,没有几年光景,我的话一切都成真了。如今,整个村子只有一两家老人还在编织篮子,我家早已不做了,我却经常会想起。妹妹仅仅比我小两岁,她就编织得很少,她手慢,而且编织的形状也不好看。父亲最喜欢我编织的样子了,妈妈在课余编织,慌慌张张的,干活只讲麻利,不求质量,也不受父亲喜爱。父亲天生心思谨慎,做事精细,工作之余没有什么爱好,打牌喝酒下棋什么的都没有,一回到家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就不起来了。家里的编织活爸妈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做的,经常是在晚上,我们姊妹三人入睡后做。天天熬夜,如今父亲还留下了失眠的毛病。后来有了电视,爸妈从来没有专门看过电视,手里都是做着活听电视。在村里,我家是做得最慢的,父亲总是羡慕别人卖那么多篮子。

等到我放假时,我就可以帮父亲了。初中以后,我就不喜欢和辍学的孩子一起玩了,呆在家里时间多,除了看家里的报刊书籍以为,就是做编织的活了。当然,也得看我心情好不好,那时我太任性,爸妈一旦“得罪”我,我就扔篮子撂挑不干了。生气过了,抱怨过了,就重新在椅子上坐下来,跟弹琴一样抚弄竹篾。

有我的加盟,我们的成品数量蹭蹭蹭地上涨。奶奶夸我心灵手巧,不是吹的,我编篮子的速度和质量都是上乘的,大拇指和食指拿捏着竹篾,小指勾起篮底的经线,飞一样地划过。有一次为了赶一批活,我和爸爸两天之内做了二十个,急于干活,晚上熬到两三点,竟然不觉得累,大脑依然兴奋,手指却无法伸直了,关节都发疼,腿也麻木了。至今我还记得那些冷冷的又暖暖的冬夜,那种滋味就像饮了存放经年的美酒。这样的夜,在竹子环抱的小村,几乎家家的灯都是这样亮着的。

竹编制品真的很多,单单我所见过的就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竹篮、竹筐、竹篓、竹梯子、竹凳、竹椅子、竹躺椅、竹沙发、竹床、竹茶几、竹耙(就是猪八戒的武器)、竹门帘、竹凉席等等。说来也奇怪,在我们博爱县,只有两个乡镇产竹子,我所在的镇和另外一个镇。博爱县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竹子就生在广袤的土地上。竹子有很多品种,我的家乡的竹子叫做“斑竹”,顾名思义就是上面有斑点,关于这还有个美丽忧伤的传说呢。据说是娥皇女英在大禹去世之后,日夜哀哭,眼泪感染了竹子,上面才斑斑点点。县里每个村子所编织的.产品都不同,我们村里就编织篮子和躺椅两种。而我家只编织篮子,因为躺椅更麻烦,除了必须的工具之外,还需要手劲,都是男人做的。我父亲还有自己的工作,不能专职编织,编篮子的话,妈妈可以帮忙,倘若躺椅,妈妈就很少能够帮忙了,我当然也帮不上了。

书归正传,篮子有很多种类,圆形的,长方形的,还有一种镂空的“花篮”。我家编的是长方形的,当地俗称“马头篮”(以前我也没有深究过这个名字,现在想来,估计是形状像马头得名吧),底部完全是长方形,篮子外形四角分明,拐角处略微圆弧,从底部开始往外扩张,也就是有个肚子,可以盛很多东西,实用性强,而且篾细,密不透风,装细小的东西都不会漏掉。不仅适用美观,而且环保,没有一点污染。按照大小分,当时卖的主要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底部的长短和篮子的深度是一致的,来决定篮子的型号。小的六寸半,中号七寸半,大号八寸。尺码必须得标准,这也是衡量价钱的标准之一。按照颜色分,就是纯青色的或者纯黄色的。竹子的里部刚刚破开时是白色的,破的篾放一段时间,就变黄色了。我们习惯叫做黄色。为了美观,不可以两种颜色交织,青篮比黄篮结实,价格也贵些。

我们不用斑竹编,因为上面有斑点,编青篮颜色不好看,而且斑竹性硬。我们用的是从四川卖过来的竹子,叫做“变竹”或者“甜竹”,我没有研究过竹子的品种,当时就是这么叫的,不知道是否是这两个字。这些竹子粗细正合适,碧绿无暇,破的篾柔软适中。

首先是准备材料的过程,第一部就是上一篇说的破篾了,一根竹子变成细面条一样的丝,青黄两色分别盘起来备用。

然后另外一根竹子,先截够袢带的长,剩下的末梢部分用作经,也就是编制时的经线。袢带的长也是根据篮子的大小而定的,袢带必须带竹的外皮,大约有中指那么宽,篮子越大也得越宽些,还得保证厚度,基本就是竹子本身的厚度,但是要刮得光滑,竹节部分刮平整,两头要尖尖的,方便往篮子里串。

然后,是准备经了,经分长经和短经,长经是两倍篮子深度再加上篮底的长,短经是两倍篮子深度再加上篮底的宽,但是都得长出来一部分,以便锁沿时往里边折叠。经都是竹子内层的白色部分,大约两三厘米宽,根据竹子粗细而定,没有特别严格尺寸。但是要用刀破得很软,还得保持薄厚均匀,就像宽面条一样。剩下要准备的是“强”,就是保护竹子底部和外部的部分,和袢带一样必须要用竹青,比袢带软些,薄一点软一点。分长短和拐角三种。长的和长经一样长,短的和短经一样长,拐角的介于两者之间。

经用的是竹白,竹青部分可以用来做锁沿的篾,这种篾就像吃的饸饹面一样粗细,坚挺还得柔软,长度就是篮子边沿一圈的距离,略长些。

以上就是一个篮子必须的材料。

准备工序很繁琐吧,并不是要先准备好才可以编。一个家里人多的话,可以分工。剩下的就是编织了,编织其实是最慢的。我们一般编篮子,最少以二十个为一组拿出去卖,准备材料的话,就是按照篮子的多少而定。

必须得先从底部开始编,严格有尺码,比如六寸半长,三寸宽的话,就得有一把尺子放在手头来衡量。底就是用上边的经编织的,六对短经,九对长经,取其中间部分编织,经与经中间部分用细篾隔开,或者经截成底的长短,一里一外交错而成。如果没有见过,所有的编织都是一个道理,经纬交错而成。

底是一个平面,得把它竖立起来,变成立体的。先把底部和细篾放在水里一小会,让它柔软。然后,就开始编织了,端坐在椅子上,腿部要盖个围裙之类的布,防止磨损衣服。先把细篾穿进去,同样地一里一外交错编织。熟手都是用六根篾,生手可以用三根,每根篾不能重复,只能交错。编织两圈之后,把底的根部朝身子外边弯,让它弯成弧形,但是不能硬折,否则,会折断的。这就需要技巧和经验了,左手手指在里边垫住,右手用力弯。边弯边竖起来,继续往上边编织。由于经比较长也湿润,缝隙也小,会很磨手的,编得时候也相应慢一些,转着圈编,当编有两根手指那么宽时,得把每四个角的八对经分别分开,分开的每一根独立起来,和原先的依然交错编,然后在每一根跟前再插入一个事先备好的经。分开是为了拐角圆滑弧线流畅,插如新的是为了加强拐角的力度,保证和原先的一样都是两根。随着经往外的扩张,篮子的雏形会越来越明显,再编一根手指时,需要变换编织方法。原先的六根篾是按照先后顺序编的,这时需要掐断三根篾,每个拐角处掐断一根,慢慢减少,不会有突兀之感。一圈转过来,就剩余三根篾了,要把最后边的一根先编,这样循环着三根篾就会绞在一起,很明显的凸显出来较大的空隙,是为了以后串袢带和“强”用的。这样的花型需要编四圈。编到这里叫做“抽底”,可以放过一边,抽底的时候可以专门抽底。

接下来就开始编了,和抽底一样,六根篾,依然交错循环往复,篾如果没了,就接上一根就行了,转圈的同时,要保证篮子的形状,篾的松紧流畅很关键。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篾,小指每隔开一对经挑起下一对经,刷刷刷,快速地挑起一排,然后篾直接放进去,再往下排列整齐,掌握好力度,才能保证篮子的形状,不能缩进去,也不能过分扩张,还要注意四个角分明。这个编织部分俗称“编框”,熟手基本三十到四十分钟编一个,具体时间根据篮子大小不一样。也是需要准确的深度,倘若七寸半深,编到七寸时就开始变换花型,和抽底的做法一样。就是需要多绞两三圈,目的也一样,只有篾虚起来,才能有空隙串袢带和“强”。

接下来开始锁沿,把没有编织完的直立起来的经,用剪子剪到一定的长度,然后掐掉每一对中柔韧性不好的那一根,将留下的那一根撕开,尽量细但是不能折断。然后,把一个经先弯下来插在前边的经跟前的空隙里,如此插六次,再用六根上边所准备好的专门的竹篾,插进去,后边的一个绕在最前边,绕一次,弯一个经,这样一圈下来,已经看不到经了,就是人们所看到的既光滑有美观的篮沿了。

开始串篮袢带,这个工作相当耗费臂力和手劲,几乎是一个竹子的长度,在篮子底部和篮身的绞出的两个空隙中串几个来回,篮子上边必须保证合适的长度,这个高度根据篮子的大小而定,方便替挎篮。袢带折弯时需要翻转过来折,把里边的竹白折得似断非断,必须得保证竹青完好无缺。

最好,就是在插“强”,先插拐角,然后插长的,最后插短的。底部是插在篮袢带之间,篮身插在绞出的空隙中,短强还要之间往篾和经之间硬生生地插,特别需要手力。擦完之后,整个篮子的底部都是青色的,从外部根本看不到里边的底了,篮身每一对经之间的空隙也都是青色的“强”。这样保证了篮子的结实,强不坏,篮子就不会坏掉,很耐用的。

到这里,可以松口气了,篮子的编织大功告成。青黄相间,竹香暗拂,还有劳动者存留的气息,闻之沁人心脾;观之,美不胜收;用之,环保方便。

篮子散乱着是不行的,我们把四个扣在一起,二十个为一组,串连得整整齐齐,打量销往外地了,主要是山西省。

凭着一双勤劳的手,一个聪慧的头脑,小村的人就这样安静的生活着。我的爸妈算是有工资的人,那些没有工作的人完全凭着这些生活,所有的钱都是来自于竹编。谁能不尽心呢?油盐酱醋,盖房子娶媳妇的钱都是来自于此,手快的,卖得多,自然赚得钱也多些。编织赚钱其实一点都不多,扣除竹竿钱,一个人工根本划不了多少钱,在那朴素的年代,在那思想被禁锢的年代,生存就那样被束缚着。

改革的大潮涌来,生存结构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再也拿不起刀了,根本破不出那样的竹篾,也没有人静下心来学习这样的手艺。竹制品虽然被各种各样的器具所代替,但是没有哪一种比竹子更绿色更环保更对人有益了。很多竹编工艺也有了相应的机器,比如编织竹席和竹门帘。可是,我们村编织的篮子是无论如何无法用机器编织的,只能手工编织,因为编织得步骤太多,手续太繁琐。我们县里的编织技术已经申请成功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会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瑰宝该如何代代相传成了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