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心游铜钹山散文

心游铜钹山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9W 次

偷得一日闲,邀俩三粒好友,“云游”铜钹山,亲近自然,在山水之间修复自我,清静内心。穿越时空,与古人约会,与天地对话,悠游我心。

心游铜钹山散文

深秋的九仙湖,空气格外清爽。天空像洗过的玻璃,碧透,离天更近了。偶有‘‘碧空野鹤穿眼过’’的美景,虽不见九仙,却有淡淡仙气。

站在湖边,先入你眼帘的,是对岸矗立的巨大岩石。有几十丈高,四周 壁立,周边也没有其他岩石衬托,显得有点孤单,但孤单得帅气。岩顶有两三个球场那么大,长满树木,我从来没上去过,也算是原始森林吧。虽不知道长什么树,却有‘‘林深绿意浓’’的遐想。巨大的岩体写个大大的‘‘寿’’字,可谓匠心独运,天然雕饰。我不知其名,就称‘‘寿山岩’’吧。这便是景区的标志。

说起玩石,要数宋代大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了。为造艮岳,他把千疮百孔的太湖石,玩得身价百倍,至今的太湖石每天还演义着点石成金的故事。皇家园林,汉武帝的上林苑可谓宏大,清代的圆明园可谓洋气,徽宗的艮岳可谓精致。艮岳完成,引来百兽奔走,百鸟来朝。青山绿水,繁花竞放,宛若仙境。可惜一场黄河水,将艮岳淹埋在开封城下。宋徽宗玩完了雕栏玉砌大宋江山,也玩完了自己。留下“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悲剧。而这“寿山岩”玩得恰到好处,有点仙风道骨。

泛一叶小竹排,轻飏于碧波之上。无拘无束,无遮无拦。仰观碧空万里,俯瞰澄明千丈。既有凭虚凌空,羽化登仙的惬意,又有下临无着,万劫不复的惊悸。在这一惊一喜中参悟人生。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包容的,水是灵动的。老子曰“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千变万化,仪态万方,遇柔则刚,遇刚则柔,驰骋于天地之间,天下最刚强者莫能敌。而九仙湖的水,更显细腻,温柔。手划绿波,嫩嫩的,滑滑的,如少女肌肤。掬上一口,甜甜的,鲜鲜的,如初月乳汁。透过碧波,鱼儿悠游于水草之间,忽上忽下,忽来忽往,自得其乐。犹如现在的我,忘了忧愁,忘了烦恼,也忘了自己。

湖边是万山竹林,远远望去,绿波荡漾,浪及山峰。沿着悠长悠长的小路,弯曲在竹林深处,消失在万木丛中。我是在和上天捉迷藏,此时的我,唯有手机才能钓出,真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静。但不寂寞,秋蝉还是在高枝上“知了,知了”的自吹,小鸟拿着话筒跳来跳去的,唱着婉转的歌。我禁不住学一声鸟叫,抖落满身的惆怅,让心底开出自由之花。躺在柔软的竹叶上,轻闭双眼,听,风从竹梢走过,细细的,密密的,如细雨入水;沙沙的,艳艳的,如春花别枝。在这恍兮惚兮中,仿佛从历史深处飘来嵇康的《广陵散》,细如丝,轻若梦。时而慷慨而悲凉,时而从容而凄婉。诉说旷达而无奈的人生。

魏晋时期,干戈扰攘,朝纲混乱,政治动荡。文人无法施展才华,避世山林,寻找精神寄托。嵇康的琴声,阮籍的长啸,向秀的书声,刘伶的酣醉······这“竹林七贤”,便在天门山的竹林中,怒放无奈的生命,放飞疲惫的灵魂。中国旧时文人,不外乎有三条出路。一是不问政治,隐居山林,穷极一生,悲极一生,如嵇康,陶潜。二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虽能名垂青史,但结局往往令人扼腕,如屈原,范仲淹。三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如王维,白居易。白居易自“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后,少了政治锐气,多了隐逸情致。莫名其妙的官运亨通,官至河南尹,正三品。过着“出门朝堂,回家山林”的生活。中唐流行蓄伎养伶,白居易随波逐流,“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能歌,小蛮善舞,二人是他家养的伎伶。完美地化解了仕与隐的矛盾,后人也难以超越。郑板桥把“难得糊涂”作为在官的座右铭,更多的只是隐忍。曾国藩把“花未完开,月未圆”作为人生最高境界,也是个“忍”字。哪有白居易的超然,洒脱。

离开竹林,驱车红豆衫。下面山涧深深,上面丛林茂密,车在飘带似的山路上蜿蜒起伏。直至此路不通时,才下了车。一进景区,一棵高大红豆杉挡住去路,合抱的躯干参天,树冠如盖,其间点缀红豆,宛如大大的圣诞树。我惊叹于这名贵红豆杉,在这深山中得以千年。庄子《山木》篇有:庄子进山,看见一棵大树,砍伐者不去砍伐它,因为它没用。庄子出山,朋友杀鹅招待,童仆杀了一只不会叫的没用的鹅。弟子惘然,问庄子,“大树没用享天年,鹅没用而被杀,我是做个有用的人,还是做个没用的人呢?”答曰“大智若愚。”可谓直木先伐,甘泉先竭。而这红豆杉,也许是藏在深山人未知,才得以天年吧。

漫步在弯曲的石阶上,游目四方,不远处,一处大大的绿色吸引着我。走上前去看,是苔藓。绿绿的逼你眼,厚厚的积着,茸茸的延伸,用手轻按,跳出几颗晶莹的.水珠。那是山泉的滋润,才有如此繁茂。明代文震亨人造苔藓难以企及,文公《长物志》记载,一个小童,一只小炉,五六十粒米,两碗清水,煮成米汤,清可鉴人,泼在石板上,一场雨后,便长出鲜嫩的苔鲜。而眼前的苔鲜,漫过峭壁,包裹树干,缠绕虬枝,挂满树冠,简直是个苔鲜世界。若文公有知,定会移居此处。

翻过山岗,眼前出现一幅精美的世界。在这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地方镶嵌着一个古老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我仿佛回到东晋,误入桃花源,追寻陶渊明的遗踪。走进村落,弯曲的水泥路,干净亮丽,屋舍井然有序,门前挂着玉米,笋干,红辣椒。坡上晒着南瓜干,红薯片,萝卜片。这晒的是丰收,晒的是恬淡的生活,晒的是古老的文化传承。屋檐下摆着唐朝的风扇,辕犁,塘边的水车。远处的密林里,传来铿锵的榨油声,这声音经过几千年积淀,显得更加悠扬深远。山坡上牛羊悠闲觅食,树阴下牧童尽情玩耍。村民热情请我们喝茶,品尝野蜂蜜,介绍家制腊肉,野生香菇。大家拿了点山货,恋恋不舍地离开村落。而那淳朴的民风,热情,豪爽的性格,让我难以忘怀。

登上悟道尖,看云卷云舒,万山起伏。雾气从山涧升腾,斜阳在云外映照。站在山巅,有“谁与同住,明月清风我”的心旷。悟道祠漂浮于岩石之上,被雨水冲刷过的院墙,浓淡不一,成了泼墨山水。有名山大川,亭台楼阁,虽是写意,却也浑然天成。墙角,一株绿藤伸向墙外,高高的龙头,独钓风月。祠边有口水井,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离天近的地方,竟有一眼清洌香甜的泉水。井边有几棵茶树,信手摘几芽嫩茶。用此井水泡上一壶,过二道,倒入杯中,有淡淡的绿意,品上一口,满嘴青鲜,神韵俱佳。虽天下名茶,也莫能敌。院墙外是一道狭狭长廊,悬浮于空中。下面灌木丛生,而紫薇花开得热闹,三五成群的蝴蝶翻飞其间,其中有两只立在紫红的花蕊上,真有“粉蝶逐花立,蜻蜓点水飞”的奇景。我不禁大声问,你们是梁祝吗?现在过得好吗?他们仿佛听见了,款款飞去。

面对苍茫大地,芸芸众生,不知情为何物。有人因情而幸福,有人因情而痛苦,有人为情而守望,有人为情而痴狂,“人生自是有痴情,此恨不关风和月”。万丈红尘中,有人认为爱情是凄美的,唯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凄”,才有“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唯有“生不能同床”的“凄”,才有“死化蝶”的“美”。如果这就是爱情,那我不敢享受,也不想享受。诗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这么简单,朴素,自然而又寻常,既有花前月下的呢喃,又有风清月朗的温柔。这才是至纯至真的爱,人间之大爱,延及千秋万代。

踏着淡淡的月色,回到蜗居的蜂房,等候下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