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泰山可以攀爬的亲近散文

泰山可以攀爬的亲近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6W 次

从岱庙出来,天色已经很晚。虽然时近初冬,但并不寒冷。大街小巷,仍然人流淙淙;小吃街上,照旧人头攒动。我们行走在泰安城里,感觉就像是行走在熟悉的故乡小镇,朴实的山东乡音,是那般亲切悦耳。因为明天要登泰山,我们到附近的商店里去买点备品。收银的姑娘听说我们的来意,很实诚地问了一句:“怎么这个季节来爬山?”从她有点生涩的普通话里,我们听出了一种亲切的责备,那似乎是只有熟识的朋友之间才有的责备。的确,在这样的时节来登泰山,确实不合时宜,那山色林光,一定不是一年中最美的。我们笑一笑,告诉她此行主要目的并不在此。几年之后,当时的具体情节我忘记了,今天想来,她那时必然也是笑一笑,那神情,必然像极了一位朴实厚道的邻家小妹。

泰山可以攀爬的亲近散文

让我记住那句话的,是“爬山”这个词。攀登泰山,这个在我们看来近乎朝圣般的行为,在泰安人的口中,居然如此轻描淡写,绝无我们想象中的那份隆重。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行人在泰山脚下集结完毕。太阳在天空中闪烁着慈眉善目的笑容,周围原本蔚蓝的天宇,此时变得亮白。阳光十分灿烂,如早春般明媚。淡淡的清风从远方吹来,洁净的广场和道路似乎不染纤尘。

在平缓的山路上行走,胜似闲庭信步。草色依然青绿,山林郁郁葱葱,一阵清风拂过树巅,便有一片一片阳光在树叶间滚动,深深浅浅地闪烁着鲜亮的光泽。在裸露的山岩上,到处是一幅幅题字,或楷或草,行款不一。刚开始我们还有心凑近看看落款,或者辨认一下题字的内容,对书法进行一点品头论足。到后来,我们便没了这份兴致,只是远远地看看字,心里感叹,或许只有在历史如此厚重的泰山路上,才能有如此多的题字吧。不仅如此,纵观文学宝库中,那些登临泰山的游记不也是汗牛充栋吗?这样想来,那些用朱色描画过的历代先贤的题字,就像是赭青色的山岩上绽开的火红的山花,在这或急或缓的山路上蔚为风景。石级渐陡,我们便无暇顾及这些了,只觉得腿脚渐渐酸软,呼吸渐渐急促,身体渐渐沉重,到了十八盘,要想攀上那一级级石阶,简直就得手脚并用。那是真正的“爬”。

站在泰山极顶,环顾四周,莽莽苍苍的群山尽收眼底,整个齐鲁大地似乎触手可及。风从远方吹来,已经多了几分凌厉。此时,我的心中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却多了几分对浩瀚时空的敬畏。仰望无尽的苍穹,凝视脚下的土地,我感到自己仿佛一粒暂时停歇于此的草芥,一阵疾风便可以将我吹落到远处的山涧中。如果我能御风而行,一定可以看得到更多。假如我的目光可以投射到时间深处,远方那邈远的`天地之间,一定还能听到春秋战国的剑戟之声,远方那迷蒙的雾霭之中,一定还能看到历史的车轮碾压后的尘烟。两千余年的岁月,史书上写着或者没写的那些人和事,早已经掩埋于历史深处。留下的,是这座沉稳的大山,是山上苍翠的松柏,山间峭立的巨石,山下潺潺的清溪。泰山,养育了山中的鸟兽草木,养育了山脚的黎民百姓,让这方水土中的这方人绵延至今。泰山,也蕴育了以“礼”为核心的东方文明,蕴育了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走在泰山脚下,总能听到亲切的乡音,总能看到真诚的眼神。子曰:“仁者乐山。”泰山哺育的生命,怎能不心存仁厚呢。

我登过几座有名的山。相比之下,泰山不失威严之气。它高耸在华东平原上,北瞰黄河,东眺黄海,横分齐鲁,独尊五岳,无怪乎历代帝王都要登临封禅。然而,它又不失宽厚之怀。你看,1500米的高度,并非高不可攀,如果避开人工修筑的台阶,仅凭双足一杖,或许也能从山脚蜿蜒而上;而到了山顶,竟是如此一番宽阔的境地,人们在这里开辟天上的街市,休闲的脚步在这里悠然驻足。泰山,像一位仁慈的长者,以亲切随和的姿态端坐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伸开双臂拥抱着它,可以诙谐而调皮地斜睨着它,像是在至亲至爱的长辈面前撒娇。泰山,给予它的子民以可以攀爬的亲近,这,才是泰山真正令人心生温厚的地方。

我终于明白了泰安人口中“爬山”一词的内涵。爬山,不是登山,不是朝觐或者征服,而是爬上家门口那开满鲜花的山坡,享受茵茵绿草和习习微风。当尘烟散尽时,心里便有几分淡然和质朴沉淀下来,成为一道恒久不变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