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4W 次

二月里的春花未现,二月里的雪花却飘了,二月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写下了自己的情感。下面是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欢迎参阅。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1:二月兰

农历二月十六是个极为平常的日子,我很庆幸自己诞生在这一天!因此时正是二月兰盛开的季节。今年农历二月十六恰逢“三八”妇女节。这双重的节日,我觉得有必要为自己、也为二月兰写些文字。那些植根心底的有关二月兰的记忆,在我的眼前忽而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自我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便与二月兰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仿佛给我的生命里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不管是看到她那娇艳的花朵,闻到她那迷漫于空气中的清香,或听到有关“兰”的字眼,我就会联想起二月兰。这不仅因为我的学名中有“兰”这个字眼,更主要的是我常把兰与一切美好的象征连在一起,如蕙质兰心等。于无形中,我的心里就会生起一种淡泊宁静、温馨之感。那荡涤着岁月长河的记忆中,二月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坦然面对。她不与迎春花争春,不与夏荷争艳,不与秋菊斗荣,不与冬梅傲雪,不与百花争宠。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里,二月兰总是默默无闻地彰显着生命的坚贞和不屈。二月兰不仅谦逊质朴、进取向上,还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十年前。春寒料峭的二月,在路旁、田边或荒坡上,二月兰随处可见。在春风浩荡中绽开着兰紫色的或淡红色的小花,那青绿色的茎叶,心形的叶片,与花儿的色调搭配得鲜明突出、浑然天成。她的花枝是自下而上开放的,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二月兰耐寒性强,每到冬季绿叶铺地,煞是好看。

年少时,早春二月农家闹蔬菜荒,唯有挖野菜食用。傍晚放学后或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常不约而同地各自提着小竹篮,拿着小铲子到淠河大堤上挖荠菜或采摘二月兰。我一边行走,心里一边还在想着,待挖回菜后便可吃上一餐母亲包得香气扑鼻的荠菜饺子,还可享受到一餐蒜蓉凉拌兰花菜、浇手工制作小磨麻油的美味。在宽阔的乡间大道上,男孩们提着篮子飞快地冲锋在前,女孩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一对对羊角小辫在春风中飘荡。远远的便可望见淠河大堤上,五颜六色的小野花争奇斗艳,随风飘来阵阵清香。那一团团、一簇簇兰紫色的二月兰分外耀眼,其间夹杂着些许白色小花,犹如给青草覆盖的绿色大堤上镶嵌上了美丽的图案,她宛若一幅绝美的画卷。

卧在二月兰丛中的荠菜偌大水嫩,由于堤坡的土质坚硬根茎又粗又香。只一会儿的功夫,我们便把小竹篮盛得满满的。竹篮的一侧堆放着香荠菜,另一侧堆放着稚嫩、喷香的二月兰。而我篮子里的菜总是沉甸甸的,因我在挖菜时会时不时地把菜往下摁一下,同样大小的篮子菜盛得会多些。这时,会有人提议斗“荠菜锅子”。这个提议是我们最开心的一项集体娱乐活动。大伙们一窝蜂似地挎着篮子上了大堤。到了堤上,我们女孩从不和男孩在一块斗锅子。男孩分为一波,女孩分为一波。几个人围着一团先用小铲子画一个圆圈,再七手八脚地用小铲子在坚硬得地面上挖一个底尖口大、形状如锅的圆圆小坑;有的在衡量着尺度,距离菜锅子六尺开外画一道横线。每人从自己的篮子里抓一把菜放进锅内,挨个排队站在横线外把小铲子往锅里投,谁能投中这锅菜就属于他(她)的了。往往我不经意的一投反而投中了。有的伙伴使足了吃奶的力气,由于用力过猛反而把小铲子扔得远远的。这时会惹来大伙一阵哄笑。输了的伙伴也有绝招,临回家时把自己篮里的菜用手往上蓬松一下,这样菜篮子就会显得满满的,还特意嘱咐别人不准在其父母面前告状,以免相比之下受到父母的责骂。而男孩们挖得菜锅子比较大,里面装的菜也多。有的男孩斗到最后连一棵菜都不剩,想必回家后免不了会受到父母的体罚。通常在这个时候,我则愿匀些给他们以免些皮肉之苦。

当夕阳西下时,我站在淠堤上,只见淠堤内外,二月兰绿叶晶亮欲滴,一片片兰紫色的花雾和白色的花烟笼罩在彤红的晚霞下,亦如蓝紫色的海洋。这片花的海洋在蓝天白云下与清凌凌的淠河水交织在一起,气冲霄汉。此时,晚霞染红了水面,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伙伴们尘灰蒙垢、天真无邪的脸蛋,那五颜六色的身影,象一只只彩蝶在这片花的海洋中穿梭、嬉戏,又如一个惬意、纯真而绝美的画卷,美不胜收,蔚为壮观。那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淠河堤外为防洪抗灾筑起了一道石墙,固若金汤;堤内杂草丛生,当年随处可见的野生二月兰已了无踪影。她多么渴望着能早日回归大自然。也许她此刻正在某个角落翘首期盼着星火燎原的那一天到来。而我沉浸于记忆深处的那番二月兰璀璨夺目的盛景再也寻她不见了。所见的只有在绿化带区花坛及花卉盆景或做为地被植物人工培植的二月兰了。那个坚强的生命,也会被蹂躏、践踏,可她依然沉默不语,笑对春风,在逆境中生长怒放。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堀起总是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在自然界中,人们不仅要注重生态的平衡,更应当注重原生态的培育与发展。诸多的野生植被如二月兰一样正在濒临灭绝,它们多么渴望能给予它们自繁的空间,从而给世界带来美,给人类带来欢欣和安谧。今天是我的生日,时光穿梭了整整四十九年。我童年的伙伴们,不知你们此时身在何方,可曾记得那片二月兰?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2:二月兰

三月,二月兰开满了水杉树林。

来游赏的人挤挤碰碰,他们关闭了都市的吵杂到郊区的宁静来走走停停。生活本需要景色,需要一起才会有了爱。

去年,我约她来,她没来。

今年,我做了个休闲的人,一样的去爱,生活需要想象,我不爱生活我真怕生活狠抛弃了我。

这是个播种的季节,春风手舞足蹈的欢跑在田野,树林,穿梭在人们之间。当看着春风培育的花朵开到最热烈底样子的时候,我就认定这是个好日子了,我心甘情愿了。看着这些娇嫩的面孔,我的家,还有个这样好听朴实的名字----二月兰。

我随着你春风,从南走到北,在这我不想走了。

清晨,露水挂在草尖,阳光出来你就抬起头,花也笑了,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你,是多么的欢喜呢。我把对你说的话清晨讲一遍,在日落讲一遍,只对你讲。

我守着日子守着你老去,眼里有你妩媚的脸,仟窕的身姿,你美丽的腰带一起随风飘舞。

过去,这片水杉林是片杂草地,小时候玩耍的时候会到里面捉蚂蚱。前几年后勤部门撒了二月兰的种子,也没会想到成了南京春天梅花过后的又一个景点。

虽然二月兰就开在我家的后面,可要我去看的日子却没得空,在这个季节我都是出差在外地,今年特殊还没行程。

天说下雨就会下雨,泥地会很烂,如果你愿意爱我的话,去年,就会雨带来花。我也想让你看新疆冬天里的雪花,也想让你看云南阳光裹在轻纱薄雾里的花。

如果你也能爱上它,在我不在的时候去看看它。

只怪我把落花无辜的沾了雨水,就再也不会回来,随着云层翻过高山,在北方飘下冬天冰冷的雪花。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3:认识二月兰

人见人爱二月兰,扎根吴桥遍地花。

五年前,朋友从秦皇岛给我捎来几十粒种子,经过两年试种观察,觉得这东西确实美观,泼辣,适应性强,是个很好的绿化材料,起初在武装部大量繁殖,去年收获了五六十斤种子。在城建局、开发区、环保局、杂技大世界等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第一次大面积试种,现在正处于开花期,收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邻村的许多农民弟兄,向我要种子的、要小苗的几乎络绎不绝。百度、翰林苑、永和几个小区的许多居民栽到花盆里,春节前后在室内开了花,那一盆盆浅蓝色的小花,真的为居室增色不少,获得了一致好评。

二月兰,别名:诸葛菜、菜籽花。相传诸葛亮当年屯兵时,发现了这个野生植物可以代食,开始大量种植,因此,诸葛菜的名字流传至今。

二月兰,不仅仅是观赏植物,还是很好的野菜和牲畜饲料。幼嫩的茎叶可做汤和凉拌菜,还可做鸡猪鹅兔等家畜饲料。

二月兰,适应性极强。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分布广泛。我县,除少数重碱地以外,到处都可种植。它的种子发芽不整齐,这一缺点反而成了优良特性。去年在接连水淹三次完全断苗的情况下,居然第四次又出全苗。又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月兰,不仅可以单独种植,还可在林地、沟坡、路边、地埂随处种植。在林地树下也能生长良好,它的耐寒性极强,树木落叶后和发芽前,是二月兰的两个生长旺季,充分利用林地阳光,照样生长旺盛。

二月兰是装点路边的好材料,通常路边杂草丛生,影响景观。只要在立秋前,把二月兰种子撒在路边杂草当中,因为它耐寒性极强,入冬前,杂草枯萎它旺长,早春,杂草尚未发芽它又旺长,下年照样开花繁盛。

二月兰,也是盆栽观赏的好材料。把花盆装满培养土,撒上几粒种子,露天摆放,秋雨过后自行出苗,任其生长。大雪节前后搬到室内养护,春节前即可开花繁盛。那盈尺绿叶、浅蓝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清香,既赏心悦目,为居室增色,又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因此,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

二月兰,自繁能力极强,一次播种连年受益。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株二月兰可收获种子3—5克,如果不加管理,种荚自然爆裂后,在周围一平米内,除了它的幼苗几乎没有别的杂草,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控制杂草能力。如果稍加管理,疏除过密小苗,即可连年受益。

二月兰,省工省力投资小。在精细整地的情况下,每平米用种两克即可全苗。它的千粒重3.5克,只要精细整地,每亩用种50克足已,粗放播种每亩用种也不过一公斤,就可以保证全苗。

二月兰花遍地锦,婀娜多姿傲初春。

谁给小城添秀色,诸葛武侯念到今。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4:草长莺飞二月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题记

故乡的二月山绿水清,春风轻吟着一首甜甜的春天的歌,在柿子林的枝头荡着秋千。空气中在处处弥漫着春草的清香气,让人心清神怡。迎春花开满了崖边山坡,黄艳艳的一丛一丛的,惹人喜爱。林间,绿草茵茵,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开得正艳,红黄紫绿,让人目不暇给。成群的鸟儿,在绿树的枝头,唧唧喳喳的,像似在召开一个盛大的演唱会。不一会鸟儿婉转悠扬的歌声,便响彻林间。

小河清清,涓涓细流在绿林间轻轻流淌。清澈的河水里,小鱼儿悠闲地游动着,优美的身影,在水中自由自在舞动。河岸上绿草肥美,绿树婆娑,野花遍野。温暖的阳光,洒下金子一样的光芒,涂抹在这绿色的河岸上,把个春天的美景演绎到了极致。

小路蜿蜒如飘带,在绿草间伸向远方。绿云般的麦子覆盖了路两边的坡地,偶尔春风从柿子林吹来,麦田绿波荡漾,煞是好看!路的一侧,老屋在绿树的掩映里依稀可见,像似安详的农人静静坐在,守候着自己春天的绿地。

白云悠悠,点缀在蓝天,犹如春姑娘的美丽的衣裙,在春风中飘逸洒脱。几只纸风筝,如大鸟一样地在蓝天中飞着,给这美丽春景又增添无尽的情趣。让我不由的想起那首名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记得幼时,每次,我在河边玩,母亲站在老屋门口,用她你浓重的乡音喊我乳名:“——梅儿!回来吃饭喽。”尾音拖得很长。太像天空中纸风筝的尾巴,长长的划破蓝天在风中飘扬。任你跑再远,那极有穿透力声音,也会随风飘来。

那日,我的几个小伙伴,都在放风筝。望着他们漂亮的风筝,我羡慕不已。于是偷了家里的几根竹篾,一张大白纸,跑到河边想自己做一个风筝。然而风筝做好了,却飞不起来。自己便和自己生气了。母亲喊我吃饭,那悠长的乡音在初春大地,和春风一起赛跑。我就是不应声。害的她亲自跑到河边来找我。我狠狠地把风筝扔在地上,和母亲赌气。

母亲却笑了,说:“你先把风筝拿上,跟我回家吃饭,下午我一定让它飞上天。”回到家,母亲把我做的风筝拆了,说重给我做个蝴蝶样的,说着她熟练捆扎起风筝的骨架,然后开始糊纸,不一会儿,一个大号蝴蝶的雏形便展现在我眼前。母亲要来我的彩笔,给蝴蝶画上彩色的翅膀。母亲说,她小时候外婆会扎许多种的风筝,什么燕子呀,老鹰,鸽子,蝴蝶等等。个个形象逼真,飞在天上人见人爱。亲戚朋友们都上门来讨要,忙的外婆是不亦乐乎啊!她这点手艺,就是那时给外婆当下手学的。母亲说着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一改原先她那沉默寡言的样子。像似这小小的风筝,把她也带回了那久远的童年时光。

风筝飞起来了,带着母亲和我的笑声,在蓝天中越飞越高。像似捎上我的五彩的梦,飞上了云端,耳边像有风声呼呼,顿时身子也飘飘然了。美丽的蝴蝶,在天空翩翩起舞。犹如欢乐的我,在母亲那浓浓爱的牵引下,在童年的天空,无忧无虑飞翔。这个早春二月,也深深铭刻在我童年记忆里。每每,想起这些,欢笑便爬满我的'脸颊,暖暖的温馨也溢满心间。

如今,离开故乡许多年了。又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时,母亲仍在扎风筝吗?我想,故乡绿草青青、花海如潮的春天里,一定有一个蝴蝶一样的风筝在蓝天中飞翔。

哦!我眼前又浮现出故乡的二月天里,那只蝴蝶风筝,在蓝天中越飞越高的样子……

  描写早春二月的散文5: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龙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天刚蒙蒙亮,我便早早的起来了,并不是有什么要急着做的事情,而是从小就养成了这一天要早早起来的特殊习惯,起来后还不能在床上、过去是在炕上穿衣服,要把腿放在地上穿衣服,听老人们讲,这一天起得早,在地上穿衣服,人会勤快一年!不管这个古老传说是真还是假,人勤劳总比懒惰强,所以,小的时候,每年这一天,爸爸妈妈就要早早把我们叫醒,是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勤快人,男人勤快要立业养家的。慢慢的这个特殊的习惯便保留了下来,到后来我们长大了,到这一天自己便主动地早早地起来,冥冥之中还是有一种希望和期盼。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古老的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月二,民间也叫“踏青节”,从这一天开始,大地阳气上升,青草野菜开始发芽放青,人们开始到户外郊游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就是描写二月二游人踏青的热闹景象。

随着这个传说的发展,二月二早已形成了一个节令,二月二是正月过后人们过的第一个节日。小的时候,随着春节和正月的一天天过去,我们最盼望的就是二月二这个节日了,这一天,大人们要给我们“蒸龙蛋”吃,其实就是菜团子,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起来,蒸“龙蛋”的材料也在发生着变化,到了现在,在我们家还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龙蛋”的皮儿是粘面,馅儿是酸菜肉馅儿!这一天吃“龙蛋”就是图个吉利。所有的菜馅儿都是头一天准备好的,因为这一天不能动刀,老人们说动刀会伤着龙头的,这一天自然也不能做针线活儿了。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二月二日这一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打我记事儿的时候起,每年的这一天,爷爷便早早地起来,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敲打着房梁,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敲过梁,虫子蚂蚁不下房”。过去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房土炕,房盖儿都是苇芭和泥土,自然容易生虫子,像蜈蚣蝎子这样的虫子如果爬到炕上会蜇伤人的,为了检验这个习俗是否灵验,二月二过后,我们每天都会看看有没有虫子从房上爬下来,也许是灵验吧,还真没有虫子下来!

敲完房梁后,爷爷还要用草木灰围着水缸蜿蜒地一直洒到大门外。爷爷说这是引龙,头一天要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二月二这天不能往水缸里倒水,说是怕砸到龙头,这一天要是谁家挑水了,水缸一到夜晚人静的时候就会有“吱吱”的响声,是龙没有引出去。虽然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小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怕龙在水缸里,有时不敢往缸里看,怕看到龙在里面!其实这个习俗自古就有,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求一年能风调雨顺。

这一天除了大人们搞的蒸“龙蛋”、敲房梁、引龙这些习俗和活动让我们兴奋和好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那就是,二月二这一天要剃头,称为“剃龙头”,图的还是个吉利,所以每到这一天,理发店都要特别忙,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那时候大人们是不允许孩子们正月里剪头的,说是正月里剪头死舅舅,所以都赶到二月二这天剪头了。

这些美好的传说和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最让我感同身受的还是勤劳立业养家。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崛起和腾飞,无处不体现着勤劳的民族传统。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生活能像龙抬头一样,一天天好起来,靠的也是勤劳。

小的时候,我们家人口多,姊妹六个(姐姐后来去世了)加上父母共八口人,就父亲一个劳动力,那年月收入很低,往往是父亲劳动一年,挣的工分儿到年底连全家八口人的口粮都销不到家。在我们家,爷爷和父亲这两代人是最勤劳的,这在我们村里是人人都称赞的,爷爷去世的时候78岁,直到去世的前七天,还仍然在生产队劳动,正是有父辈们的勤劳,才撑起了我们这个人口多的大家庭,度过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的困难时期。有大人们的影响,我们姊妹从小就在父母的组织下学习搞副业来补充家庭生活,从编织苇席到打草袋、草绳,农村的副业项目没有我们不会的,从放学拾柴到冬天去苇塘挠苇叶子等,没有什么活儿我们没干过的。

那时候,每年的寒假都是我们姊妹搞副业最繁忙的时候,因为眼看就到年底了,家里一切都等着用钱,我们能挣点儿是点儿。那时打草绳是最累的,草绳车是靠人来蹬的(那时还没有电动的),我和三个弟弟两人一副架,每天早早起来,自己给自己定任务,天天都开展劳动竞赛。这一冬下来,我们每个人都累得脱了相,个个儿小脸儿煞白,因为一冬没有出屋,每天都是穿个单衣,那还是一身汗水。但尽管这样,等到年底卖草绳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很甜的,效益好的时候,到过年了,父亲就多给我们点儿零花钱,那时候心里是美滋滋的!

有一年是我们最灰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打的草绳父亲托人在大洼卖了个好价钱,父亲也说等卖完草绳过年多给我们点儿零花钱,我们都十分高兴地盼望着,其实我们最高兴的是,能多卖点钱给姐姐治病,那时姐姐已经重病二年了,父亲一个人在医院护理姐姐,家里已经没有人在生产队劳动了,什么地方都需要钱啊。可下盼到了出售的日子,我们帮着装好车就在家里盼着父亲的回来,这一天姐姐的精神状态也很好,跟我们不时说笑着。到了晚上父亲终于回来了,我们看着父亲进到院子里,并没有高兴的样子,反倒一脸的沮丧,一生不吭地坐在了炕上,母亲反复地问,这才知道,原来草绳卖了800元钱,这可是那个时候的天文数字啊,父亲把卖草绳的800元钱揣在兜里,在去市场准备给姐姐卖点什么的时候,被小偷给偷走了,父亲在那呆呆地一直呆到晚上,才沮丧地回来。我们听了都大哭了起来,这在我们家简直就是天塌了下来,我长这么大从没看见父亲哭过,这时父亲也流下了眼泪。悲痛过后,父亲就是父亲,转过来安慰我们,嘱咐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了年儿,我们接着干。说是这样说,这一年我们谁的心情都没好过。

生活的轨迹也像龙蜿蜒崛起一样,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波折,但只要昂起了头,勤奋前行,前景总是美好的。

我的一生没有从父辈那里继承一点点财产,继承来的就是父辈的那种辛勤劳作、勤俭持家的精神,正是这点传统,才使我们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靠我们自己的双手,从白手起家,到实现温饱,到我们现在能够过上比较令人羡慕的生活;从无房到租房,到盖起了民房,到住上了楼房;从没不起一辆旧自行车,到骑上摩托车,到购买了汽车,这一步步,自然有党的好政策和社会的进步,更主要的还是靠人的勤奋努力。

中国的传统习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给我们了一笔精神财富。二月二龙抬头,多么吉祥的谚语,愿我们所有的人秉承龙的精神,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