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求新材料满分作文范文

求新材料满分作文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W 次

【名师原创】

求新材料满分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歌手一开嗓子就是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评委老师对其英文演唱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艺节目,你应该唱中国纯正的传统音乐,为何要夹杂着英语?歌手反驳道:“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本题是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围绕着评委与歌手的观点即可发表评论,可从以下角度展开——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传承、守住我们的根;从歌手的角度:文化的世界性、莫要“讨好”国外观众;从歌手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兼容性与纯正性。

【范文展示】

1.文化交融,谁能抵制

一考生

评委质疑歌手没有守住文化的纯正,歌手反驳因为“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二者的争论让我不禁想起诗人北岛对传统的描述:“传统是一张航空照片,山河都缩小成桦木的纹理。”而如今“桦木纹理”交叠呈现,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与其争论谁是谁非,还不如看清其背后的本质——文化的交融。

岂止是传统音乐可以夹杂英文演唱,就是元宵节与情人节也不期而遇了,这场相会本来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拿汤圆一手握玫瑰不知如何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呢?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呢?为何偏偏以传承文化的名义担忧“文化入侵”呢?

既然并非文化侵略,又为何要以防备之心、抵抗之意去对待呢?当有些人怒言故宫中的美国咖啡馆应“滚出故宫”时,自己是不是正将故宫留在日本相机的取景框中,又把纪念品塞进法国的名牌包里呢?那些貌似满腔的爱国血随处泼洒,是在抗拒咖啡,还是在抗拒美国呢?是不自信的病入膏肓以致将自己臆想成文化的受害者,还是前朝宫中复现前朝的闭关锁国呢?如果那些口口声声控诉着“文化侵略”的人抗拒回答这些问题,那至少应该理性地探求:如果真的是侵略,那又是什么遭到了侵略?

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大儒王国维之死。有人说,现代中国从未产生过走得这般前面又涉猎如此丰富的博学者,但王国维还是沉湖了。关于他的死,有“殉清”说,有“殉文化”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有走在前面的预见,却还是做了中道弃世的魂。如果王国维能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成为另一种文化的先驱。

文化现象与文化产物,都是由物质与精神相互依托而存,缺一不可。譬如故宫,若物质湮灭,那前朝不过是遗民早醒的梦;若精神无凭,那故宫不过是病老砖石草木的堆砌。由是以观,异国而来的文化,并未侵略哪一部分,也不能侵略哪一部分。有人或许说是异国文化挤占了本国文化的生存空间以至于侵略,而这番言论正如“异国”的小说家罗森所说,是在“信誓旦旦地保证精神存在界限”。

既然他国文化并非以侵略之姿进入,那我们又何必扮作文化的受害者,从而手持自制的正义旗,去抵抗不同姓的期许与善意呢?桦木的纹理,若是将之粉碎焚烧抛洒,又如何追求琴瑟和鸣的群英荟萃呢?

文化交融,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

【点评】

内容:对于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这一现象,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抵制,或者认为其是崇洋媚外,而本文却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看出了其实质是文化的交融,而且又得出“文化交融并非侵略,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的结论,可谓见解深刻,充满了十足的思辨味儿。

表达:文章突破了传统的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写法,而是顺着自己的意识顺其自然地表达,虽看似毫无章法,但很自然流畅,同时逻辑性极强。

特征:文章彰显了考生较强的语言功底,再加上大量的`引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模拟评分:19+19+19=57(分)。

守传统文化展民族本色

一考生

文化传承节目,法语演绎传统;名家歌手对峙,此事何去何从?以我之见,既为传承文化,盍不弘扬传统?既是华夏儿女,当展民族本色!(概述材料,亮明观点。整齐的句式让人眼前一亮)

守传统文化,不忘初心,方可诠释节目本色。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有言:“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诚哉斯言。“雷人歌手”一曲法语大唱中华名段,与节目初衷可谓南辕北辙。本为文化传承节目,而传统文化却已面目全非,空余一番喧嚣,何其悲哉,又何其痛哉!试想,若标榜传承文化的《中华好诗词》《汉字听写大会》皆“改头换面”,妄改传统,谈何正确舆论导向,又怎可弘扬精粹?媒体作为传媒中坚力量,理应坚守精神家园,展民族本色,斯世当以重任视之,方不失初心,(从节目性质分析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引用名言和对节目本质的分析紧扣论点。入情人理。有说服力)

守传统文化,展我本色,方能继任“往圣绝学”。“忘记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如此告诫。而我要说:“妄改是对文化最大的亵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渔鼓道情” 传唱的是千载历史的黄钟大吕,吟诵的是中华民族的风度气韵,彰显的是文明古国的恢宏诗篇。凡”文化遗产”,实质乃长期历史积淀下的精神结晶,如民族之琥珀,似传统之化石。对于此等瑰宝,吾辈后人理当珍之,重之,习之,传之;一味妄自改之,篡之,变之,动之,则令“遗产”难“遗”,精神难驻,岂不悲乎?(进一步从节目内容的角度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巧干表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守传统文化,成我特色,乃可屹立民族之林。阿尔伯特·哈巴德有言:“当你选择了向他人看齐,便是默许了同化与平庸。”警言之语,卓然不谬。歌手张口以法语唱中国音乐,美其名日“音乐无国界,听众遍全球”,实质却是戴他人之面具,忘真我之本色。照顾国外听众,体现全球视野,其本质无可厚非;然一味取悦他人,灭民族之风骨,堪为大祸!文化交流与激荡的时代,唯高扬民族之声,方可于汤汤洪流中屹立不倒。莫等闲,失了民族本色,空悲切!(深入思考,提出第三个分论点,从更高的角度强调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立意高远。议论深刻)

诚然,世界走向融合业成趋势,关注全球不应过度指摘;但融合绝不等同于同化,创新绝不意味着忘根!在传统文化面前,保有一份敬重;在文化发展中,坚守一种本色,方可成大事。文化工作者及中华儿女当在交融中不失本色,方为发展之正道! (辩证分析,体现思辨性)

巍巍文化丰碑,守传统成其华美;浩浩民族本色,铸本心绽其辉煌!(重申论点,再次强调这样做的意义)

得分:基础等级(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深刻6分、丰富7分、有文采5分)﹦55分

点评:

本文论证深刻、大气,文章紧扣中心,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一是从节目本身的特点上看,文化传承类节目就应该不忘坚守传统文化的初心。二是从节目的内容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应该展示传统文化本色。三是从传承文化的目的来看,就应该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色。三个方面,三个角度,三个层次,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有逻辑,有力度,有底气,不仅使论证走向深刻,更彰显了立论的高远壮阔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