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天山》主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天山》主要内容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W 次

 《七月的天山》概括内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天山》主要内容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有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这两大盆地虽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自然特征却大不一样.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上才能种杆粮、棉和瓜果.准噶氽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很高山,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有一些绿洲可以种杆春小麦、棉花、瓜果等到外,这里的草场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块盆地上.

《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三是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春天的花园。这篇课文重点从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