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朱熹偶题的主旨是什么?

朱熹偶题的主旨是什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6W 次

偶题三首

朱熹偶题的主旨是什么?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wéi )①。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②。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③,万斛(hú )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④,一川寒碧自萦回⑤。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qióng )随处弄潺湲(yuán )⑥。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②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

③擘开:冲开。

④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⑤萦回:徘徊荡漾。

⑥筇(qió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2]

作品译文

【其一】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其二】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其三】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