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谁有?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谁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86K 次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谁有?

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还是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倒是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另外,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而在这点上,我做的也不理想,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只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没有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秦始皇兵马俑》这篇课文写的是古代文物,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的军阵、神态,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大的发现之一。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词语丰富、段落清楚,从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来讲是训练学生丰富语言和运用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教材。但这篇课文写的是古代文物,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其见识少,缺少主观性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又是一个难点。

我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这篇课文是采取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第二课时:1、了解兵马俑的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本课的重点是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难点是课文第二段,秦始皇兵马俑军阵这一段的课文理解。所以,我在突破这个难点是作以下尝试,先让学生报名参加:①军事家、②文学家、③美术家、④导游哪个组,并给每个组出了题目:①军事家:你认为秦始皇是怎样安排军阵的?②文学家:作者在观察军阵时是怎样观察的?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下来的?③美术家:你能把这幅军阵图画下来吗?④导游:你能给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写几句导游词吗?然后分组进行活动,最后各组交流。由于是大家自己喜欢的题目,讨论时大家非常热烈,交流时也特别认真,其效果也比较好。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喜欢学的,有兴趣的参与其表现也比较积极,受到的效果也比较好。因为,我安排了四个小组,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小组中进行学习,所以,学生们学得快乐,收到的效果也比较好的。

2、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参与当军事家、文学家、美术家、导游的活动,让他们参与了活动,让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发挥,去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语文教学本身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表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如何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培养。我决心今后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尝试,是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