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盖世之才的典故

盖世之才的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1W 次

“盖世之才”比喻当代第一或独一无二的人才。

盖世之才的典故

出自宋代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便隐居在下邳。有一次,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散步,遇到一位老人,名叫黄石公。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去,然后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到桥下替我把鞋子捡起来。”张良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当张良把鞋子拾起来后,老人又让张良把鞋给他穿上,张良又非常乐意地给他穿上了。老人笑着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临走时,老人让张良五天后的黎明来桥上等他。

五天后,张良来到桥头上时,老人早就来到桥上了。老人责备张良说:“与长者相约,为什么后到呢?”然后老人又让他五天后再来。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到桥上去,但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又责备张良来晚了,叫他五天之后再来。又过了五大,张良不到半夜就到桥上去了,他等了好一会儿老人才来。这一次,老人对他非常满意,于是就把一部《太公兵法》赠给了张良。

张良得到兵书,如获至宝,回到家中不分昼夜地认真研读,苦心琢磨,后来成了刘邦得力的谋臣。宋朝苏轼在《留侯论》中,赞扬张良是“盖世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