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瓜田李下成语典故

瓜田李下成语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W 次

瓜田李下成语典故1

瓜田李下成语典故

据说有一次唐文宗李昂问工部侍郎柳公权说,近来外间对朝廷的措施,有什么批评和不满意的地方?柳公权说:「自从你派郭昄做了邠宁(今陕西邠县)的主官以后,虽然有些人赞成,但亦有部份人士表示坚决的反对。」

「那为什么呢?」唐文宗显得有点不高兴,停了一停,又说:「郭昄是尚父的从子,太皇太后的季父,一向做官清廉,没有过失,如今我放他到邠宁去做一个小小的主官,这难道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柳公权说:「按照郭昄以往对国家朝廷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放他到邠宁去当主官,原是十分合理合情,无可非议的。只是议论的人说,因为郭昄曾进献了两个女儿,才得到这份官位的'。」唐文宗于是向他说明郭昄的两个女儿进献入宫,仅仅是为了参见太后,并不献给他做妃子的。可是柳公权说:「瓜田李下的嫌疑,怎么能够使家家户户每个人都明白呢?」

柳是当时的名书法家,他那时所说「瓜田李下」一语,就是根据古乐府「君子行」里面的两句诗文所引申而来的,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说:在瓜田里最好不要蹲下来穿鞋子,在李树下最好不要整理帽子。因为当你在低头穿鞋时,就很容易被人误会你在偷瓜,当你在举手整理帽子的时候,就很容易被人怀疑你是在摘李子。

因此,后人便把处在某种容易让人误会,或嫌疑的场合,名之为「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成语典故2

典源出处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作曹植作,无“嫂叔……独难”四句。

释义用法

古诗 《君子行》 中道,在瓜田中经过时,不要弯下身提鞋,在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端正帽子,免得让人怀疑是在摘瓜、李。后以此典指人要尽量避免嫌疑,也以“瓜田李下”借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事情

用典形式

【远瓜李】 唐·白居易:“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李园冠】 唐 ·郑愔:“将调梅铉实,不正李园冠。”

【正冠避李】 南朝梁·戴暠:“探甑不凝尘,正冠还避李。”

【李下也整冠】 宋·黄庭坚:“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