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夺席谈经的典故

夺席谈经的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3W 次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立儒学为官学之后,对儒学的研究就被称为经学,意为研究经典之学。当时儒学经典主要有五部:《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我国最初的五经,除此之外,还有《论语》、《孝经》等书也是儒生必读之书。这些经典语意古奥,文字简略,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人们才能明白。

夺席谈经的典故

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同一部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就形成了不同的门派,如同样是对《易经》的解释,就有《京氏易》、《丘氏易》等许多家。不同门派之间壁垒森严,时常发生辩难。为此汉宣帝在甘露三年(前51年)在石渠阁(长安宫观名)召开专门会议,由儒生们讲解五经异同。相互讨论,胜者增立为博士,于中央太学传授本门学问。儒生们私下里也时常相互讨论,以胜者为荣。

元帝时,石显专权。石显只是一个宦官,在士林中缺少名望,因而在陷害忠良的`同时,也注意拉拢儒学出身的官僚和学士。一些唯利是图的儒生为了飞黄腾达也乐意投靠石显,五鹿充宗就是其中的一个。五鹿充宗字君孟,为人聪明狡黯,能言善辩,专攻《梁丘易》(又称丘氏易),著有《丘氏易略说》一书,巧的是元帝也喜欢《丘氏易》。

他投靠石显之后,做到少府一官(负责山林河海的税收,作为皇室专用,九卿之一),仗着自己能说会道,又身居九卿之位,是石显亲信,皇上的红人,在朝廷中常向同僚和儒生们挑战,要求辩论《易经》。朝中大臣和儒生畏于五鹿充宗的权势,都不敢应战,只在表面上应付一下就甘拜下风,唯恐在谈经过程中偶一不慎得罪于他,影响自己仕途或招来杀身之祸。五鹿充宗以为别人经学都不如他,在朝中自然洋洋得意,元帝也十分高兴。

朝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五鹿充宗骄狂的样子,想煞煞他的傲气,就向元帝推荐朱云和五鹿充宗辩论。元帝喜好儒术,喜欢朝臣谈经论道,更希望五鹿充宗获胜,便立即召朱云入朝。

朱云,字游,鲁国人,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堂堂。年轻时崇尚豪侠,重气节,最看不起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人。四十岁的突然潜心读经,先学习《易经》,后拜萧望之学习《论语》,均能融会贯通,是当时高士。应召入宫之后,朱云面对皇上和群臣不卑不亢,应对自如,儒雅之中透出一股豪气。

辩论时,双方约定,连辩五场,谁理屈词穷,谁就退席坐到下首去。五场辩论下来,五鹿充宗场场皆输,羞得满脸通红,只好次次把上位让给朱云。旁听儒生和群僚无不拍手称快,私下里说:“五鹿岳岳(头上长角的样子),朱云折其角。”元帝也为朱云的风度和谈吐所折服,拜朱云为博士。

当然,象朱云这样当众开罪了石显死党的人和朱云孤傲的性格,仕途是很难保证的。来揭秘吧据悉不久朱云就被诬下狱,并且差一点丢了性命,终元帝之世再没有做官。但学术浅薄依势凌人的五鹿充宗因此而暴露了真面目,还是大快人心的。夺席谈经也就成为美谈流传下来。

刘秀称帝不久,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发生火并。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击败、招降了赤眉军,又展开了统一关东地区的征战。至建武六年终于踏平中原,收复了关东地区,又开始把军事锋芒直指盘踞陇西的魄嚣和蜀地的公孙述。

魄嚣是天水(今甘肃天水)人,王莽末年,魄嚣随其叔父魄崔起兵,后在更始政权中任御史大夫。赤眉入关,长安吃紧时,魄嚣逃回天水,聚众盘踞,势力再度兴盛,名震陇西。他见刘秀政权日益强大,便上书表示臣服并愿意配合讨伐赤眉。而此时的刘秀则想借瑰嚣的陇道出兵伐蜀,可魄嚣不甘心屈居人下,就找借口拒绝了,后来干脆命令部将阻挡汉军入陇。刘秀大怒,从此翻了脸。

建武六年五月,刘秀与魄嚣激战于陇低,互有胜负。魄嚣鉴于自己势单力孤,就与蜀地公孙述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刘秀。建武八年,刘秀派精兵奇袭并攻下陇西要地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魄嚣闻讯大惊失色,率数万兵马拼死相争。

为了一举攻克陇西,刘秀亲自统帅大军,指挥手下名将吴汉、岑彭、耿彝等兵分九路而进,大败嚣军,接连降服十六县,魄嚣逃进了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被吴汉、岑彭等部重重包围起来。刘秀向魄嚣下诏召降,但遭拒绝。

八月,京师传来颖川被贼寇占领,河东官兵叛乱的消息,刘秀认为陇地战局已稳操胜券,便决定回京镇压叛乱。行前,刘秀给大将岑彭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西城攻克后,你便可带兵去攻打蜀地。人都是不知足的,既平陇,复望蜀。每一次出兵征战,头发胡须都要变白一些啊!”

但是,魄嚣将士一心,死命守城。岑彭、吴汉改用水攻,也未奏效。十一月,公孙述派救兵五干突然杀来,汉军大惊,未来及列阵,便匆促投入了殊死搏斗。救兵突入城内,把魄嚣救走逃往冀县。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只好从陇右退兵东归。次年,陇西缺粮食,魄嚣既病且饿,活活气死。

部将王元、周宗把他的儿子魄纯立为王,继续与刘秀对峙。刘秀趁此时机,再次亲征。大将来款等攻下落门(今甘肃甘谷)。眼见大势已去,周宗等捆住魄纯投降,陇右割据势力终于覆灭。

这样,全国只剩下盘据蜀地的公孙述了。公孙述,扶风人,王莽时做过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天下大乱后,他据成都自立蜀王。更始三年四月,即刘秀称帝前两个月,公孙述自立为天子,后又控制了益州之地,拥兵数十万之众。

刘秀曾数次派兵攻打,均未得手。建武八年围攻魄嚣时,曾拟定平陇复平蜀的计划,但失利陇西,功败垂成,直到灭魄纯后,时机才完全成熟。建武十一年,刘秀先后调集大军,由岑彭、来款统帅,由水陆两路向蜀地发动猛攻。岑彭沿江而上,势如破竹,一直打到距成都仅数十里的广阳。公孙述惊惧万分,连声哀叹:“是何神也!”来款一支迅速攻下河池等地,形成两路夹攻之势。

公孙述走投无路,派刺客用暗杀手段先后杀害了来款和岑彭,但并未能阻遏汉军凌厉的攻势。刘秀又不失时机地写信招降,许以高官厚禄。可公孙述答复道:“成败全在于天命,哪有天子投降的呢?”刘秀见他软硬不吃,便亲自赶往长安去指挥。岑彭死后,吴汉接替指挥东路军顽强挺进,在成都外与公孙述军展开激战,八战八捷,率军突入成都外城。这时,公孙述不甘失败,他把自己所有的金钱都拿出来,招募了五千人的敢死队。

公孙述亲自鸣鼓挑战,让敢死队从背后偷袭汉军,结果汉军失利,吴汉落水,危急中抓住了马尾巴,才侥幸未被淹死。建武十二年十一月,汉军猛攻成都。公孙述帅数万人决战,结果大败,他本人被刺伤而死,蜀军无主而降,吴汉尽灭公孙氏,刘秀从此实现了全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