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大相径庭的典故

大相径庭的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8W 次

大相径庭的典故1

大相径庭的典故

当: 底。本义为言辞夸大得没有边际。“大相径庭”原作“大有径庭”。径: 小路。庭: 庭院。本指相差极远。“大而无当”和“大相径庭”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古代神话中有两个人,一个叫肩吾,一个叫连叔。有一天,肩吾对连叔说:“我听说楚国有个叫接舆的人,为了逃避当官,假装精神失常。有时说起话来夸大得不得了,没有一点儿事实根据(‘大而无当’),越说越离奇。我听到之后,又惊奇又害怕,犹如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有很多过激之辞,就好像山间小路和堂前庭院那样,相差很远(‘大有径庭’),一点儿也不近人情。”

后来“大而无当”也用来表示东西虽大,却不实用。如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府州郡县异同》:“何首乌有一颗至十五斤者,然枵落无味,不堪用。余曾试之,笑其大而无当也。”

“大相径庭”即由“大有径庭”而来,用来形容大不一致或彼此矛盾,不能相提并论。

大相径庭的典故2

【成语】大相径庭

【读音】da xiāng jing ting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典故】春秋时,楚国有一位隐士叫接舆,他躬耕以食,佯狂不仕,当时被人称为狂人。据《论语;微子》记载,他曾以《风兮歌》讽刺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唐代诗人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有一天,肩吾和连叔(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在一块闲谈,肩吾对连叔说:最近,我听了楚国狂人接舆的一番言论,觉得他的'话夸大而无根据,而且越说越离奇,就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又像门外的小路和堂前之地一样相距很远,真是一点也不近人情。连叔问:他都说了些什么呀?肩吾说:他说lsquo;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肌肤如冰雪,不吃五谷,只吸清风喝露水。他乘龙驾雾,在四海之外遨游。rsquo;我认为,这些话狂妄而不可信。后人将大相迳庭演化成大相径庭这句成语,本意为偏激。因为径庭有两者相距甚远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彼此矛盾,相距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