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迦牟尼的最后一天佛典故事 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日更光泽,那无量之光像要遍满三千大千世......

  • 世间五不能佛典故事 世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助缘,不肯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给人一句好话、一个微笑,吝于布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世间事,能为的不为,不能为的为之,都是不智之举。揭弊而不能揭短。社会上有很多弊案,政治......

  • 发光的手指的佛典故事 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团」?主要是因为教团的组织严密,各项职务井然有序,让大众生活和合无诤,能够安心办道。僧团里,有一个比丘名叫驼标,他负责接待远方挂单的云水僧,驼标比丘心思细腻,慈悲柔和,寮房......

  • 愚痴念佛合掌立化佛典故事 1.清朝河北这个地方,有一位姓王的人,他生活困顿,独自住在破败的`茅棚里。2.旁人怜悯他,常施舍金钱;可是他却愚痴到钱也不会数,所以被大家嘲笑,戏称为“王呆头”。3.有一位陈道士看他可怜,把他收为弟子。4.陈道士说:“你什么也不会,就念......

  • 每天三呼快乐佛典故事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佛陀出家成道后,他的儿子罗睺罗也随他出家。佛陀的父王看见儿子、孙子都有出家了,江山无人继承,只好王族中找一位继承人,这个人名子跋谛。他当上了国王......

  • 礼佛听法容貌变美佛典故事 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生了一个女儿,名叫波安罗,面貌极丑,皮肤粗涩。公主长大以后,波斯匿王就为她找了一位穷人做驸马,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而时常大门深锁。波斯匿王告诉女婿说:「如果你出门,就拿着锁把门关起来,千万不要让别......

  • 念佛五兄弟佛典故事 有户人家,共有兄弟五个。他们的父亲是虔诚的佛弟子,知道信佛学佛好处很多,便常常苦口婆心,劝儿子们也皈依佛门。老二天性老实,对父亲极其孝顺;老三、老四温柔随和,很少与人发生争执;老五年纪最小,也最单纯。他们四人虽然并不相......

  •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佛典故事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同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东西,并不是数学或历史等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法。由此观之,我们将佛陀称为‘做人的老师’可能是最适当的。我们这一位做人的老师—佛陀,为了要考验弟子......

  • 高傲的萨遮尼犍佛典故事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满流出来,岂不糟糕?”他听说释尊......

  • 千辛万苦求佛偈佛典故事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经没有佛法传布了,但他还是苦心寻求正道佛法,希望可以找到正确的解脱之道。有一天,空中忽然有股洪亮的声音对他说:「善信!你仔细听着,从这里往东方六十万里的地方,有个叫作......

  • 世界上最好的香佛典故事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这种香,遇逆风也会香,遇顺风也会香,遇逆顺之风也会香呢?佛祖说:"世界上确实有这种妙香。所谓遇逆风也会香,遇顺风也会香,遇逆顺之风也会香的.。"阿难继续问:"这到底是甚么香......

  • 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佛典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国时,曾请须漫尊者带着世尊所剪下的头发及指甲,到罽宾国南方的一座山中建塔供奉。这座山里住着五百位罗汉,素来渴望能亲承佛陀教化,却苦无因缘。如今佛陀的发爪在此,犹如佛陀亲临,所以五百罗汉非常欢喜且......

  • 珍惜今日云,少想明日花佛典故事 有一个小沙弥名叫心通,他忽然厌倦起暮鼓晨钟的禅修来,认为时光过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代法师。有一天心通对道悟禅师说:“我什么时候能像师傅一样道行深远、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羡慕的人生境界啊!”道悟......

  • 偷牛的佛典故事 有一个村子的人,共同偷了一头牛杀掉吃了。丢牛的人顺着牛的脚印找到了这个村子,向一个村民了解情况,问他:“我的牛在你们村上吗?”村民回答:“我们这里其实没有村子。”丢牛的人又问:“难道你们不是在村边的`池塘旁边分吃牛......

  • 持着感恩的心佛典故事 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这位年轻人就到处去拜师参学,他什么都学,从穿......

  • 佛视病人如亲子佛典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时比丘们都去,佛没有去,派人去取食物,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给诸天说法;二是要去看病人。当时,世尊看见所有的比丘都去受供养,即拿钥匙打开一间房间,看见一个比丘患病很沉重,大小......

  • 狼守斋的故事佛典故事 佛世时有一些比丘在某村落附近安居。入村乞食时,自赞自夸的比丘容易得到供养,而不自赞自夸的比丘很难得到供养,以致于有时候不得不忍饥挨饿。有一天,一位长老比丘想道,“我怎么能为了维持活命而虚妄夸赞自己,说自己得了圣果......

  • 木炭与沉香佛典故事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庞大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将财产留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成家,经过艰苦的考验才有今天,他的故事感动......

  • 猎人的今世和前生佛典故事 “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南传法句经》(恶品第125偈颂)此一偈颂,是佛陀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为一个自食恶果的猎人钩葛而说的。祗树给孤独园附近,有一个名叫钩葛的猎人,生性残暴又不通情理......

  • 出佛身血佛典故事 佛住世时,提婆达多自立新佛,分裂僧团,为了早日取代释迦牟尼佛,他竟多次设计暗害。一次,他带领徒弟们潜伏在耆阇崛山顶,等佛走过,将巨石推下。正当巨石急速下落的时候,守护王舍城的金毗罗神将巨石推开。巨石虽然没有落在佛身上......

  • 高傲的萨遮尼犍的佛典故事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满流出来,岂不糟糕?”他听说释......

  • 不会褪灭的美佛典故事 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她坐一辆由两只白马拖行的白色马车前来。陪同她一起来的,是一个大概十六岁的少年。她的衣着和举止风度都十分高贵典雅。她请一个年轻比丘引路前往佛陀的房舍,但他们......

  •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佛典故事 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两个商队准备出门经商,但因人数众多,为了避免秩序混乱,两队的领队就商议分梯出发。其中一位很有智慧的领队说:“既然要分梯出发,我让你先选择。”另一位领队心想:如果先出发,运送货物的牛只便可以......

  • 德瓶佛典故事 有个穷人替人做苦工积下一点钱,就去做小生意,每天早晚烧香,祈求天帝赐给他财富。他虽然很贫穷,只能住破茅屋、穿旧衣服,但做事非常认真,即使日子过得再苦,也不向人借钱,老老实实度日。他的诚意感动了天帝,十二年后的一天,天帝在......

  • 秤锤法师出家奇缘佛典故事 梦参老和尚说以前虚云老和尚给他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有一位在家居士,后来他出家了,外号叫“秤锤法师”。他出家的因缘大家听了很奇怪,他家父母虽然遗留下很多的产业,他还是很精勤,每天都种菜、下地,种完菜把菜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