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唐代诗词 > 关于写景的古诗欣赏

关于写景的古诗欣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第一: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凭依,理解诗歌中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

关于写景的古诗欣赏

  (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诗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即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它和烘托的不同在于:烘托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具有感染力,它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物抒情则是一种抒情方式,指的是诗人在创作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借助景这个媒介来表达感情。请看下面两首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山水诗,诗歌借助视觉、听觉从动和静两个方面表现了清新、恬静、自然的秋晚山中之景,从而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其内心的宁静恬淡,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诗歌。

王建的诗从题目“十五夜望月”看,我们即可知道它是一首以表现人为主的诗,因为题目中“望月”一词告诉我们的就是人物的行为。读完全诗,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首以表达思乡之情为内容的诗歌。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是写景,通过被月光照得雪白的庭院地面、书上栖息的乌鸦、冷露和被露水打湿的桂花,描写了一幅中秋月夜图,其目的则在于渲染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烘托作者思乡的孤寂。

一般来说,借景抒情的诗是以写景为主的,也就说景是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对象,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而如果诗歌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不管这个人物是作者自己还是其塑造的对象,那么诗中的景则往往是诗人为烘托人物所进行的环境描写。

  (二)起兴。

起兴,又叫“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的说,“兴”的作用就是“引”,用其它的事物来引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因为它起的是“引”的作用,所以它往往在诗歌或各节(如果是比较长分节的诗的话)开头。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有“兴”的作用。如苏轼的《东坡》一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雨洗东坡月色清”描写了一幅清净、幽寂的雨后月下东坡图,正是这样的美景让自称“野人”的诗人在“市人行尽”之后出了门。也就说,描写“雨洗东坡月色清”的景色引出了“市人行尽野人行”一句对诗人行为的叙述,这样,第一句的写景就有了起兴的作用。

再如柳永的《减字木兰花》: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第一句“花心柳眼”是写景:“花心”是说花开放了,花蕊露出来了;“柳眼”是说柳枝刚刚吐芽,像睁开睡眼一样。作者描写这样一幅初春美景有何用意?我们看第二句“郎似游丝常惹绊”,这是抒情主人公发出的感慨,她为何突然会发出如此的感慨?因为第一句所写之景。看到眼前的“柳”,不仅让抒情主人公产生了对“郎”的思念,尤其是如丝的柳枝更让其联想到在外游荡的“郎”就像“游丝”常常被其他人事羁绊而不能与自己团聚,于是她不由得发出“郎似游丝常惹绊”的感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的上片是抒情主人公触景生情,其“情”是由眼前之景引发的,于是这个景就有了“兴”的作用。

其实,不只是这首诗,在触景生情的诗中,景的描写往往会有起兴的作用。因为既然是触景生情,那么景就是情生发的由头,也就是说是眼前之景引出了作者(或抒情主人公)之情,这样,景就有了起兴的作用。晏几道《思远人》一词也是触景生情。词中的第一句“红叶黄花秋意晚”也有起兴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正是看到“红叶黄花”让抒情主人公意识到时已深秋,她才自然产生了对千里之外的“行客”冷暖的担心与挂念,所谓“千里念行客”是也。像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大家不妨自己找找。

  (三)过渡。

在说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过渡作用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一点:就像我们的感情会因为环境的变换而变化一样,在诗中,诗人的感情也可能受眼前之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说,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忧或乐可能是单纯的,也可能是忽喜忽悲忽忧忽乐有所变化的。如果在一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变化,那么眼前之景就可能是导致其情感变化的原因。这样,处于诗歌情感变化之间的景物描写就可能具有过渡的作用。比如下面这首诗。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① 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注】①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

这首诗的题目为“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在写景的三联中,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是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尾联所抒之情很好把握: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与依恋之情。那么,前两联的如画美景与尾联的哀情是如何被诗人巧妙的统一起来的呢?就是借助第三联。此联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引起了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这就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从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尾联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

  (四)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尾的一种方式,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突然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全诗。使用此种技巧可以让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使诗歌韵味无穷,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情胜有情”的艺术效果。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之愁呢?诗人于尾句却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

古典诗歌中,这种结尾方式是非常多的,我们再看一首。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蕴藉,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所谓的以景结情,必须是结句之前的一句是在议论或抒情,结句突然由议论或抒情宕开转而写景,若前面都是写景,则最后一句虽然写景也不能算作以景结情;二,凡以景结情的句子从抒情角度来说,一般都是借景抒情。

  (五)借景物描写点名时令、地点或天气状况等。

诗歌讲求含蓄形象,不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如此,就是在交代时令、地点和天气状况时也常常不直说而用景物描写来表明。如柳永《雨霖铃》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仅描写送别时凄凉感伤的环境,还有交代时令(秋天的一个傍晚)、地点(长亭)、天气状况(骤雨初歇)的作用。再如杜甫《蜀相》一诗的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它是对第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的回答,因此首先是在交代武侯祠的位置,同时它也描写了祠堂环境的肃穆,表现了诗人参观祠堂时崇敬、庄重的态度。还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的结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首先是对时间和天气情况的交代,诗人用“不觉”统领这两句交代时间和天气情况的诗句就表现出了自己听琴时陶醉的状态,从侧面烘托蜀僧琴艺之高超。景物描写的这个作用很好理解,不再多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写景的这几个作用是从不同角度总结的,渲染烘托与对比反衬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景抒情是抒情方式,起兴、过渡、以景结情是结构方法,因此,同样的写景,从不同角度看,其作用可能不同,或者说,一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可能同时兼有几个作用。

1.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鉴赏

2.描写冬天的唐诗赏析

3.杜甫诗三首翻译及赏析

4.李商隐最著名的诗赏析

5.杜甫的七律古诗全集

6.精选陈子昂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