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大纲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4W 次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1

敢于把自己的缺点和失误毫无保留地展示与他人,需要怎样的勇气?骄傲自负者不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失败。自卑自惭者不敢,因为深深地自责已让他无力言说。处事中庸者或许又懒得这样做,认为是非对错自有他人评说。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

诚然,有些事情发生了,过去了,结局好坏,只需淡然一笑,说声再见。不必常挂于心,不必沾沾自喜,更不必耿耿于怀。

然而,作为参与磨课的教师,却不妨跳出课堂看看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一番,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吧。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的条理非常清晰,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本次磨课活动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重点品读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聚焦xx小学:

遵照领导安排,我在5号下午匆匆赶到xx小学。上课之后见到了五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教室颇令我吃惊,全班一共20个孩子。我好发现后面有五六个个头比较大的孩子都是单人单桌。据他们的任课老师介绍,这几个孩子比较调皮,也不爱学习,上课不怎么听讲。

我意识到了第二天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看来课前的交流要用点心了。我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陈娜,让孩子们读一读,猜一猜我为什么写这两个字。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这是老师的名字,我趁机表扬他们。与孩子们的交流就这样愉快地开始了。我发现其他的十来个孩子还是非常活泼可爱的。最后我告诉孩子们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让他们自己预习课文。从走进教室到离开一共十来分钟。一是我还要赶回学校上第二节课,二是觉得也没有必要事先和孩子接触太久。

初读课文本来打算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和理解。因为xx小学没有多媒体设备,初读课文改为指名分段读课文。这样做,第一便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关键词,了解小艇的特点。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读出小艇的长,读出新月的美,读出小艇行动时的轻快灵活,感受三处比喻的妙用。并通过对比感受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对于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后找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两个问题都很简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然后我让学生再仔细的读这段话,画出描写行船环境的关键词,体会行船的艰难。然后再读读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句子,感受船夫的了不起。再此基础上问学生想不想当一回船夫,让学生以手代挺,听老师读句子进行表演。表演过后,我挑选一位“船夫”到讲台上,大家根据书上的句子夸夸船夫。最后提议一起夸夸船夫,实际上就是齐读第四自然段。这些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文,加深理解,最终能熟读成诵。

课堂上有两三个学生特别积极,但其他孩子不太活跃。有一个男生不听课,一直心不在焉的,我几次走过去给他以暗示,无用。还有两个女生,其他孩子表演时,不参与表演。除此之外,其他孩子无论是否积极发言,都在认真的参与学习。教师语言自然流畅,自认为对学生的引导还算到位。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环节用时过多。原因是对学生字音的纠正过多,但是,我想我无法做到为了赶进度,对学生的错误读音听而不闻,置之不理。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学有所获的。对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也显得过于细致。导致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时间上有些紧张了。另外,在讲完第二自然段,本打算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在学习第四自然段之后有个小结,本段是按总分的结构来写的。结果都忘记了。

张振海老师首先肯定了我在这节课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然后指出整个课堂看起来有点散。我想那是因为安排的内容不是太多,每一步的设计都本着扎扎实实的原则,走得稳妥、缓慢。凌主任给我提出:课题不能代替板书。也就是不能把课题作为板书的一部分。还有一位老师提出应该让学生明白威尼斯的小艇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造成这样的形状。我认为都言之有理。

聚焦赵xxx小学:

赵x小学是可以用课件的,于是,六号晚上我修改了教案,并根据需要做了课件。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以为一个课件我可以快速完成,于是不慌不忙的吃完晚饭,检查过孩子的作业。才打开电脑,开始做课件。没想到又是搜索图片,又是插入视频,竟忙活到了2点。第二天一早起来熟悉一遍课件,就立刻赶往距离我家二十多里远的赵x小学。到达时已经快上课了,好在我是第二节讲课。张老师说我昨天配乐范读第三段课文时,用手机放的那个音乐不合适,应该用《威尼斯船歌》。

因为前一天没来见学生,还是先去见见学生吧。走进教室发现学生挺多的,任课老师说有四十多个学生呢。我心中窃喜,这么多学生课堂气氛应该可以吧。于是跟学生做了简单地交流,问问有没有预习课文,学生说预习过了。简单交代几句,就到楼下借用校长办公的电脑修改课件了。等修改好后到电教室听小贤讲课。小贤下课后,我就连忙去试课件。刚调整好上课铃就响了。我说:“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就开始上课了。

课堂环节比起在xx小学时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初读课文改成了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操纵自如、手忙脚乱”两个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课件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和独木舟、新月、水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明白把小艇比作独木舟、新月、水蛇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表演时不再是老师读句子学生表演,而是让学生边读句子边表演,因为可以用课件出示句子,这样方便多了。另外,把老师们给我提出的一些建议加了进来。例如,小艇为什要造成这个样子?板书也做了调整。

赵x之行,有许多的意外。课堂上学生不是很活跃,并不是不会,而是放不开。估计是我的课前交流没有做到位。提出问题之后总是听到有孩子很小声的回答,并不举手。这时我会让他大声地说出来,结果回答得很好。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本以为这样比起分段朗读课文会节省一些时间,没想到更费时。更可笑的是,我慌里慌张地就开始上课了,没有调整好心态,整节课似乎都不怎么在状态。这一不在状态啊,就容易出状况。例如,板书课题时刚写一个“威”字就听到有孩子小声说“错了”,我赶紧停下看,再仔细看,没错啊?就继续板书。谁知还没写“小”字呢,就开始指导“艇”字的写法了,我晕!再如,“道具出示的不是最佳时机。本来设计好的环节,有漏掉的现象,又临时调整。课堂语言就不够精炼准确了。一向觉得自己上课从不说废话的,这次却被张老师指出,语言太碎,不精练等等。原因估计就在这里了——不够沉着。

亲,感谢您耐心地读到这里。更要感谢您真诚的批评、指导。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2

在我眼中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唯美的,应该给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带来的都是一种享受。根据文本的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这种气息可以直抵每个人的心灵。

是的,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为了心中这个完美的梦,不停地编织着。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我都认真对待。认真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课文,然后精心设计。为了创设课堂美妙的意境,为了让课堂自然流畅浑然一体,我一贯的做法是抛开生字词,讲一节纯粹的阅读课,把一节完整的课呈现给大家。每次我都费尽心思地想:这堂课的亮点应该在哪里?这节课如何才能出彩?

课的好坏,不用他人评价,自己是能感受得到的。当我的课无法让自己满意时,他人的肯定也是毫无意义的。值得庆幸的是也曾讲过几节让自己较为满意的课,曾让自己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接到领导安排的磨课任务,我更为重视。根据要求挑选了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我们区都是农村学校,而我要到更为偏远的学校去讲课。课堂上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想改变自己一贯的风格,不要求这节课多么唯美,只想扎扎实实地上好这节课。只想让孩子们在这节课上愉快地实实在在地学到些什么。

我是在给学生上课,不是表演给任何人看。我从不怀疑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当然,以前我也是在给学生上课,而且是很认真地上课。只是更在乎听课老师的感受与评价。

我决定按部就班地讲第一课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扎实、稳妥。因为课题中含有两个生字,所以板书课题之后,我先指名两三位学生读课题,然后再齐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以点带面。

教语文不能只是教课文,只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就本课而言,只是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除此之外,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作为教师,应该把关注点全部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乐学好学。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想我应该上一节简单、朴素、扎实的语文课。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3

国培校本教研第一段磨课,已接近尾声,通过磨课我体会颇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观课前的准备

加强集体备课,老师们在一块备课,能互相交流,了解参与磨课教师教育教学动态、知识现状、各自的优缺点,能取长补短,借鉴吸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增长自己的智慧,进一步提高自己备课的主动性。让授课教师介绍课时备课的思路,做好观课说明,自己把握住教师课堂教学脉搏,掌握教学的主线。提前进教室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沟通,对提高课堂上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观察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观课,做好铺垫。

二、认真观课、提高观课效率

在观课过程中,根据研修组各自的分工,瞄准自己的观课点,把握主攻方向 进行观课,在观课中,用心灵感悟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育追求是否符合新课标,学生的学习行为,精神面貌、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启发自己主动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这课,该怎么处理?”

三、加强议课,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观课教师 观课后, 对观察到的这节磨课,从不同角度 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巩固观课效果。 课堂上 执教老师好的地方,对自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足之处,对自己也是一个 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磨课,磨出了感动,磨出了精彩,教师交流、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磨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奠定了基础。磨课是通往教育的幸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将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取得更加扎实的成绩,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作不懈的努力。

国培磨课心得体会4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智慧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比赛,也结合我在市级培训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学员实践课,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内容,我们一年级备课组齐心协力与我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课磨课活动。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艰辛,可收获和成长也是满满的。在整个过程中,与组内的两位老师不断研磨课本内容、课堂表现,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丰富了许多。

第一次试教:博采众长未必好

在接到上课任务之后,我选择了一年级下册“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课,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短。而对于几何实践内容来说主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操作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践来逐步体验、感知,自己概括出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确定好教学目标和大致方向之后,我开始钻研教材、找寻成功课例,因为自己本身没有教授过该内容,所以希望能有所借鉴,在教材中提供了“学习小伙伴跳绳”、“比身高”、“比旗高”、“比长宽”以及“方格纸比长短”这五样素材,于是我将这五样素材放入教案中并结合一般教学设计中的引入、探究、练习部分,进行了第一次试教。组内的吴春花老师和我的师傅施建平老师听了第一次试教,听完之后的感觉是比较“散”,犹如写文章一样,框架有了,可是内容却还有待商榷。那该怎么办?大家决定坐下来一起仔仔细细地研课磨课。

第二次试教: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次试教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研课磨课阶段。从引入部分开始,一步步地推敲。原本引入中我采用让小朋友来选择班中最高的同学去当运动会的旗手,企图在选择的时候让学生产生“比较”的认识需求,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在组内讨论中,师傅施老师给出了建议,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其实已经对长度比较有了一定的生活认知,那么,需求如何产生?不妨将引入改成请一位学生与老师来比一比身高,由于高矮相差较多,学生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长度比较”的第一环节:比较方法一——用眼睛看,继而出示各种生活中用眼睛看一下子就能比出长度来的事物。

接下去是新课探究环节,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积累,吴老师和施老师都给我指出了很多教学细节上的不足,比如在对学生操作活动中给出的指令要清晰、引导要准确;在教学语言的处理上如何简洁精练等等。而在探究环节的教学设计上,我们也遇到了难题:由于该内容中一共有4个长度比较的方法要涉及——“用眼睛看”、“一端对齐、看另一端”、“长方形纸片比长宽(借助工具1)”、“方格纸上比长短(借助工具2)”,那么究竟是先完成所有探究内容后再一次性练习呢?还是在每个探究环节结束后就进行巩固练习?

商量下来,因为第一次试教所采用的就是先探后练,感觉效果不是最理想,所以吴老师和施老师建议我可以在第二次试教中尝试边探边练,让孩子对比较方法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和系统的认识。而对练习部分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使得环节之间的衔接能够更顺畅。

在对教案和课件进行修改之后,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这一次感觉上也顺畅了许多,教学的内容和设计上也觉得扎实了许多。

智慧杯比赛:好的基础成功的一半

两次试教之后,终于要真枪实弹地上场比赛了,有组内两位老师为我全程保驾护航,对教学设计环节的担心基本没有了,但是对自己的临场发挥水平多少还是有点忐忑,比如教学语言的运用、课堂气氛的把握上,也是认识到了自身的这些不足,在第二次试教之后,吴老师和施老师开始为我进行教学语言的重组,细化到每一字每一句,让我真正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的逻辑性严密性都不容小觑,老师的每一个指令都要清晰明确,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懂得该如何思考该思考些什么。而在课堂上,老师的应变能力也非常的重要,我们的孩子有时候比我们更聪明,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和新颖的生成问题又该怎么去处理呢?我又学到了许多许多。

在这堂课中,学生在掌握了两个物体的长度比较方法后,按照课本素材让学生比较一张长方形纸长和宽的长度。因为长和宽是在同一个长方形上,而不像其他比较的两个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习题的难度高了一层。书上出现了这个习题原意是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比较,在这里我们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谁的方法多。显

然学生的潜力是老师们无法估量的,他们的想像和方法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想。 想出了折一折的办法,还利用各种工具:尺、铅笔、手等来“量一量”的方法,还有学生想出了同桌利用两张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纸,各取一长一宽直接比较。

智慧杯比赛虽说不能算得上完美,但也是组内老师一起研磨出来的成果,在这基础上,我们又听取徐校长的建议进行改进,力求在培训班的实践课中可以表现得更好。

培训班实践课: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徐校长的建议之下,我们又将教学设计中“学习小伙伴比跳绳长短”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在前两次试教中也发现,学生都关注在因为小胖人是最高的所以他的绳子是最长的,而不去关注比较三条绳子用怎样的方法去比较长短。没有动手体验的过程,小朋友很难将比较的方法说清楚,故而改成为每个小朋友提供三段毛线,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后自己概括出比较长度的基本方法。有了动手体验和感悟之后,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了,总结和概括起来也更加地“有话可说”。

当然,几易其稿、几经磨练,培训班实践课虽然已是大家经验累积的精华,是各位老师倾心帮助的结晶,但我作为青年教师,身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困惑,比如: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在安排小组活动时,要求不够明确或者不详细等等。

我们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磨练中成熟起来,正是在“磨课”的困惑和痛苦,顿悟和快乐中,我们感受着成长。如何将“磨课”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继续研究、改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本次磨课活动,大家虽然辛苦但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令人回味无穷,磨课更是越磨越有内涵和内容。我想:一节课越研究越有内涵,越磨越有味道,越讲越有讲不完的内容和价值。

此次活动不是终点站,今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