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5W 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鸭子和白兔请客》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了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客的事。首先写白兔请鸭子到家做客,用鲜嫩的草芽和菜叶来招待鸭子,但鸭子很不高兴,认为白兔太小气;再写鸭子请白兔到家吃饭,用田螺、泥鳅招待兔子,但兔子不爱吃这些东西;最后鸭子明白自己错怪了白兔,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除了识字和练习分角色朗读之外,就是让同学从读中感受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个道理。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语言浅显易懂,因此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随文识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的:

1. 认识10个会认的生字及会写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这篇课文分为二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并指导书写五个生字。这里我就单说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的2、3、4条及指导书写2个生字。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的,从教材实际,学生学情出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过程中,主要突出两中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能根据情境,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不断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交流各自看法。形成统一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相机展开讨论:1、看图说说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对方吃了什么?他们喜欢吗?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的意思。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过些日子鸭子请白兔吃饭会吃些什么?”等几个问题。

2、情感朗读教学法:

《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课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浅显易懂。所以,我没作较多的讲解,而是采用多种朗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同桌合作朗读,互相指导,取长补短;分角色朗读及重点段的朗读等个性朗读训练。这样,学生如果感情把握好,自然而然也就感受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了道理。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议一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议一议” 让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讨论,“说一说” 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读一读 ”找出课文中对应的自然段,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程序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思路:

(—)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不认识的再加以巩固,然后给予组词。

2、说说这节课你想做些什么?或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插图,、展开讨论:

1、 鸭子到白兔家做客,白兔请鸭子吃了些什么?鸭子喜欢吗?看插图1讨论并说一说。

2、 白兔到鸭子家做客,鸭子请白兔吃了些什么?白兔喜欢吗?结合图2讨论并说一说。

(四)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找出跟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有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全篇读,重点段读,重点句读,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结束后,我还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朗读的任务:

1、你找出一句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最难读?

2、找出一句课文中你读得最好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3、找出一句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你不明白在哪里?

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入了。

(五)归纳全文,进行课外延伸。

说一说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客后明白了什么?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句话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学会善于理解他人的道理。

(六)指导书写

让学生说说书写“这”和“家”两个字时应注意哪些地方。你要怎样写才更漂亮。并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两个。

五 说板书

鸭子(简笔画代替):草芽、菜叶

不喜欢

白兔(简笔画代替):田螺、泥鳅

(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司马光》是省编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想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给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

1、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主体得到发展,结尾处设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学的重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情怀。

2、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

1、从课件中质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课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从课件中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近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学生所提问题正是目标1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图了解当时的情况,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学生自读1—3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课件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孩子是“不小心”没留神掉进缸里的,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紧急。

(3)再读课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个问题。以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1经过自读,学生了解到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么办?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该怎么办,束手无策,而司马光是怎样做的?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次读课文,独立思考当时司马光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经过反馈得出当时司马光想如何尽快让水离开孩子。做法:拿起石头使劲砸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水流出来,小朋友得救了。从司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个敢想敢干、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为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方法,结尾设计了一个情景,“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2)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果:

有人认为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办法。如团结起来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里,因为缸里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来。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网子捞……

(3)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再与司马光的办法比较,发现只有司马光的办法能既快又保险地救出孩子。所以在求异中求佳,同时肯定同学们的想法。

五、说板书。

板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 拿 砸 缸 得救

聪明 勇敢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

一、 说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科普童话,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它通过品读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我在教学中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的过程(即: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为明线,以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即新奇——高兴——急切、失望——疑惑——喜悦)为暗线展开教学。

二、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注重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

3、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

4、通过帮助小松鼠找花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感。

其中培养读书兴趣,引导个性化的朗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 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够朗读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兴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活泼、富于想象的心里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感体验法。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主要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表达与欣赏,理解与思考。具体方法我将结合教学过程来谈。

四、说教学过程:

本文的具体教学设计过程分以下三个板块:第一部分为复习导入,第二部分为品读感知,第三为部分回归拓展,第四部分为学写生字。

(一)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

通过词语过关的形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同时为下面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好字词的铺垫。

(二) 跟随小松鼠一起找花生果。

在第一自然段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花开的美。结合插图形象感知,读好短语“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然后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想象说话,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学生充分进入情境,进而读好全段。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充分体会小松鼠因认识花生而产生一个美好愿望时的高兴的心情,让学生进入角色,跟着小松鼠一起经历由好奇到高兴的心情转变,进而读好课文。在此过程中,还引导说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会有什么打算?”借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会打算的人,同时培养了有条理的说话能力。

第三自然段抓住“每天、都、可是、直到、也、”这些关键词充分感知小松鼠找花生果时的急切以及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时的失望、难过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小松鼠急于吃到花生果的着急心情,我设计了说话的训练,“在去和回来的路上,小松鼠会想些什么?”在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愿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自然段我引导学生抓住“睁大眼睛”“奇怪”“自言自语”等词语,让学生角色表演,体会小松鼠心里的奇怪、意外之情,采用小组比赛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技能。同时,渗透了“语”的生字教学,引导学生从偏旁了解了自言自语的含义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第二单元编排《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看电视》这篇课文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二、教学目标

《看电视》这首诗歌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知目标:学生会写“家”、“完”两个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技能目标: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人与人之间亲情;

三、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及理论依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小记者采访,谈话导入新课

1、小记者采访时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平常在家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第二个问题: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吗?第三个问题:你家的遥控器平常谁拿着,你家看什么电视节目谁说了算?

2、小记者采访代替了教师的平淡谈话带入,让他们带着新鲜、好奇进入本课学习,而且所采访的问题为后面学习课文时解决重难点搭设了一个桥梁,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二)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范读,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藏着好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闯四关”(这样设计是充分掌握学生好胜、喜欢挑战的心理,设计“闯四关”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往下学习的愿望)。

第一关:放课件,认生字,摘果子,教写“家”、“完”两个字。

第二关: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才算闯关。教师提示:遇到读不准的字要看准字音,多读几遍,知道读准再往下读。学生读完后可让学生说“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每组喊一学生读课文来代表本组闯关。

第三关:同桌读书,一人读、一人听,读得好,奖给他一颗星。可以让他当小老师,纠正别人的错误,也可以当虚心的学生,从小伙伴那学会一个字。

第一关认生字是复习上节课所学,是为后面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写“家”、“完”两个字,主要是把识字量分散,体现了每节课动笔!第二关一读课文,要求明确,教师提问题“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难点,互相有启示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成功学习的体验。第三关二读课文,互听互帮,读得有层次、有目的,合作读书,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第四关经过一读课文二读课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爱看 ;却换成了 ;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

外面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

第四关的填空是将课文的主线抓出来,学生读课文后如果能将这条主线抓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同时,第四关的填空题将学生的视线直接拉入到学生课文之中。

(三)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针对填空题解决三个问题:

1、为什么爸爸和我爱看足球赛,却又换成了京剧?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这些的?学生读第一小节后,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2.为什么奶奶爱看京剧却又把它换成了足球赛?出示课文上插图,学生观察图上有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奶奶当时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师生赛读、生生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重点指导读第三小节。

3、为什么我们最后又都提议换成音乐舞蹈?指导齐读第四小节,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正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剖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用上“因为”、“所以”说话,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三个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了第二问题上。通过看图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种方式指导读第三小节,可谓是突破了重点中的难点,解决了难点中的重点。本课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本课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话讲述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

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读诗时,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画面,在转述过程中让学生隐隐感觉体会到诗歌分行排列的文体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体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讲完了,她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问:你现在知道欢欢家看电视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最后一问,是对全文的一个整合,学生自由说的答案也是对课文所要表达“情”的一个整合。

(五)小记者采访

问题一: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问题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欢看的《动画城》开始了,而奶奶最爱看的《梨园春》也开始了,你会怎么办?

小记者采访首位呼应,同时小记者所提的两个问题也是对本科内容的一个综合,而且将“情”落实到学生今后的行动上来了。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学生读的有层次,先自己解决难题读,再同桌互读,培养了学生会倾听的好习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读书后要读有所收,读有所获。教案在设计时也注重了文本的整体,先整体感知,在分段细细的品读,最后在整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

说教学目标 :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情趣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全文,尤其是读好三次对话;

2、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具体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3、能练习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自学第二、第三次对话;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道理。 本文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所以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小鹰与老鹰在飞行中三次说的话,感受说话神态,语气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是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努力,虚心好学。

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

1、情境教学法,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通过情境导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2、品词析句法,朗读训练时,教师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比较,读,悟,表演使学生体会到文中语言运用精当之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学生的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寓意。

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将情境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寓意。据此我如下设计教学 ;

一、通过朗读张扬个性。

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

1、初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划分自然段,并思考小鹰在学飞过程中一共说了几次“自己会飞了”。接着分自然段读,同时思考小鹰说这些话时到底学得怎样?老鹰怎么回答的?

2、在学习第2-3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老鹰和小鹰的话多读一读,结合插图,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会怎么想?再结合文字“高兴”、“喊”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出来,进入情境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高兴、满足的心情。这时候,再问学生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初读阶段让学生读了3遍课文,学习2、3自然段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情境感情朗读,这不仅使学生的读书有了量的保证,而且不同的要求与形式让学生每次读书都有新的目标,也就是让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

二、通过活动演绎精彩。

如何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体验“小鹰学飞真刻苦”以及更进一步体会“学无止境”的寓意。我在教学中通过读悟、指点、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通过活动再现出作品的情景,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1、在学习下文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二次试飞(第四、第五自然段)。

A、小鹰怎么说?

B、老鹰怎么回答?

C、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孩子是最喜欢动起来的,在交流时播放插图使学生体会飞到大山上空,小鹰更加高兴了。指导学生自己编动作朗读老鹰和小鹰的对话,指名学生上台表演,鼓动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边读边演中学习朗读,理解词语。

2、在半扶半放中学会了小鹰的第二次试飞后,我放手让学生同样带着上面的三个问题自学小鹰第三次试飞(第六、第七自然段)。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朗读。 教师注意重点词的理解,“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用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快而短促地喘着气,这些都让学生来表演,体会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练得很累,连呼吸也变得快而短促了。这时,小鹰用探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学生在小组内表演朗读并体会小鹰当时急促地喘着气说话的神态和不敢肯定的语气。(这一环节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小鹰第一次试飞时,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学第二次试飞时,半扶半放引着学生分析朗读,在学小鹰第三次试飞时,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只是在一旁画龙点睛,引导学生利用重点字词体会分析。

三、通过想象拓展感悟寓意。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老鹰对小鹰的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小鹰再往高处看。这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几只鹰在盘旋”,会想些什么?它又会怎么去做?从而悟出鹰还可以飞得更高,也就是说,飞行的本领是没有尽头的。 在课文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你们在学习新本领时,也像小鹰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

各自交流谈体会,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道理,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板书设计:

针对本课是童话故事这一特点,在板书设计上,力求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实用性直观性。有故事内容小鹰跟老鹰学飞,到思想教育,通过移动图片,展示学飞的过程的阶梯性。

在这节课上,在课件的有效辅助之下,我们的孩子体验到的情感都是令他们终身难忘的。最为重要的,是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将小鹰学飞的精神运用到自己今后的学飞生活中去,勤奋努力,不断进取,那么这节课的目标就达成了,教学重点得以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了一系列描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美景图文,描写了春天的人、景、事,并针对春天的话题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既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诗歌描写了春雷把柳树叫醒、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为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做游戏、小朋友陪伴柳树一起玩耍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合理,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我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朗读来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悟春天的美;学习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学习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情境创设、情感朗读、合作表演、直观感受、文本扩展”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语言是零碎的、不规范的,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语言。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 “复习旧知,积累词语——观察图片,引入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拓展阅读,深层感悟—学编诗歌,理解运用——欣赏《春天在哪里》”的学习方法,使孩子们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培养熟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流程

(一)复习旧知,积累词语。

1、认读词语,说自己的发现。

2、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设计理念: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只有多积累优美的词语,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观察图片,引入课题

1 、引导看课文主题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指导读题。

3、学习“醒”

(1)交流“醒”字的识记方法。

(2)你们的认字方法都不错,谁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醒”呢?

(3)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

4、看题,质疑

(设计理念:通过看图,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春天,在课题中学习本课的生字“醒”,分散识字,有效降低识字难度。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都是谁来叫醒了柳树?在书上圈注出来。

2、生交流。师板书:雷、雨、风、燕

3、指导书写“春”字。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相机指导书写“春”,低年级写字指导,尽量做到分散完成,每课时完成一部分,这样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他们叫醒了柳树,那他们是怎样叫醒柳树的?相机学文。

(设计理念:抓住文中的关键东西,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同时为后面的写话做好铺垫。

(五)拓展阅读,深层感悟。

读儿歌,说说谁也醒了?是什么样的?《迎春花》《春天到》《滴答滴答下雨了》。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而我们班的孩子,大多达不到这个阅读量上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勤于观察,善于表达,并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学完了这篇诗歌之后,我适时出示与春天和柳树有关儿歌,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春的无穷魅力。

(六)学编诗歌,理解运用。

(设计理念: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只有孩子们学会了运用语言,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语文。在学习中,孩子们参与并快乐着,从他们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含深意。因为,一颗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一个孩子的眼里,就有无数首优美的童话诗。)

(七)欣赏《春天在哪里》

五、说板书设计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春雨 洗澡

春风 梳头

春燕 捉迷藏

孩子们 玩耍

六、说课后反思。

《柳树醒了》是一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孩子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中,着力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这一课结束,我反思如下:

1、在交流“醒”字的认字方法后,通过做动作,感悟醒的意思,然后,我引深了一个话题: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孩子们的回答真精彩,如有的说:每天早上是妈妈把我叫醒的,有的说:每天早上是我的小闹钟把我叫醒的……无论何种方式,都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愉快。我随机引导:我们过了一年长大了,应该学会自理,用小闹钟叫早的方式比较好,早睡早起身体棒。

2、让孩子们和春雷对话,和柳树细语。通过角色的扮演,迁移感情,更深层次感悟文本,内化思想。

3、拓展阅读落到了实处。拓展材料紧扣一个问题展开:“儿歌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图片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你还知道什么也醒了?”紧扣“醒”字拓展阅读,为最后环节的消化语言,运用语言做好了铺垫。

4、语言运用。通过学习,孩子们做的小诗还是令人满意的,也有让我感到惊喜的。但是,素材还不够丰富。如果课前安排更长一点时间去观察春天,去了解春天,相信效果会更好,思维会更活跃。

5、写话的方式略显单一,在这里我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也许会有更多的惊喜。第二课时的语言运用,我让孩子们自由地写,素材丰富了很多,有孩子用第一课时的仿写方式写,也有写成的自由的儿歌,还有的写了几段话,效果非常好。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

一、准确把握,说教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识字课文,《识字6》是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前二课采用“词串”的形式识字,后二课采用归类的方法识字。《识字6》是属于“词串”识字形式。

《识字6》这篇课文围绕夏天的乡村夜晚,把12个词语按一定逻辑关系,排成四行,一、二、四行押韵,与前面识字课文不同的是每一行最后的词语都是三个字,这种形式的词串读起来富有七言诗的韵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配有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又能把学生带入夏天夜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遐思。

根据本课特点,分为两课时进行,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全文,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2、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3、随文识字,学习四个生字“星、奶、女、扇”,利用汉之星拆分法识记生字。

认识新偏旁“户”,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四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2、随文识字,学习四个生字“星、奶、女、扇”,利用汉之星拆分法识记生字。

认识新偏旁“户”,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四个生字。

教学准备:汉之星教学平台,ppt课件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好奇心强,准确性差,识字记得快,遗忘得也快。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和课时目标及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不强的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诗意教学法:创设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营造诗意的夏夜氛围,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激励带入课堂,把情感带入课堂。让学生身心沉浸在诗情画意的小院里,思维和想象得到发展。

2、直观教学法:借助PPT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辅助教学,让学生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

3、以读带讲:

⑴借助拼音读准确。其中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指名读,领读,男、女生配合读。

⑵去掉拼音读出形象。让学生图文结合读词,在头脑中建构事物形象。

⑶想像画面读出情感,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这样在多层次的诵读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字,理解词语。

4、汉之星输入练习:通过汉之星输入发,正确拆分合体字:星、奶、扇,较熟练说出汉字编码,利用汉之星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三、明确主体,说学法

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求知。本课我指导学生主要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在学生通过自学,同桌交流讨论后,再各自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2、探究发现法

根据老师的引导,运用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发现词串在组成形式上的共同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词串组成的规律后,朗读起来就更真切、自然。

3、披文入境,再造想象

在反复诵读中配合插图展开合理的再造想象,“天上的繁星像——”使学生披文入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烈的最佳状态。

四、合理安排,说过程

(一)猜谜激趣、整体感知

孩子们喜欢新奇的上课方式,一个谜语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入识字六的关键点——萤火虫(过渡:夏天的夜晚,萤火虫飞呀飞呀,它把我们带进了识字6(板书),带到了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

板书课题:识字6

1、猜谜语:白天睡,夜里行,尾巴上面带星星。

古代有人曾借用,刻苦读书当明灯。

2、和“萤火虫”打招呼。读准字音。

(二)创设情境,感知全文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播放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象,引导学生识字说话,依据课文的内容,相机出现"爷爷、奶奶、小丁丁",接着想象祖孙三个在院子里,爷爷手拿蒲扇,指着满天繁星会说什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讲述"牵牛、织女"的故事,扩展课文内容,把大语文观引进课堂,引出全文。

(三)整体感知,读出节奏

1、多形式读,积累词语

通过学生的多种形式的读,来积累语言,在本节课有小组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读,老师范读,想象读等,在这当中加入学生的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本课意境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2、追根溯源,巩固联系

借助汉之星汉字字源软件,找出“蒲扇”一词,了解“扇”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把识字与观察认识事物相结合。

3、主动编码,自主识字

教学3个生字,由学生当小老师指导识写,强调新笔画“横折折折钩”、新偏旁:户。对于独体字“女”引导学生正确写出每个字的笔顺,有意识的强调首笔、末笔。学习合体字时,让学生说说可以拆分成哪几个部件,并能说出每个部件的名称。

“组字小魔术”:()+()=扇女+乃=()()+()=星

4、示范讲解,规范写字

(1)利用汉之星的汉字演示,学生发现书写要点,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临写。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书写。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根据插图,用上今天学的词语写一段话。

2、在家里使用汉之星输入法练习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6

户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山爷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的儿歌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鉴赏文章。

(二)教材分析

《山爷爷》这篇课文是三字句组成的儿歌,好读易记,对山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使山爷爷的形象有一种亲切感,易被儿童接受。但也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整个环保行为都隐含在具体的形象的描绘之中了。我对这堂课的设计侧重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己谈谈对大山的感受,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然后借助多媒体激励学生自由想象,创造发挥,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展。

 (三) 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教材后,为《山爷爷》这课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② 借助多媒体启发,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认知,理解、感悟。

③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① 识字、写字。

②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植树造林”的意识。

(五) 教学设计

(1)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景入情。我在教学中利用谜语(个子和云一样高,树木都在它怀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绿秋黄景色好。)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大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然后我再适时小结,告诉学生并非所有的大山都那么绿,那么美。

(2)图文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通过插图努力营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因此,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初步感知山爷爷的样子,然后再借助课文理解植树前后山爷爷面貌的变化,从整体上把握文中的思想内容。

(3)结合课文,认读生字

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教低,重点是识记生字。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因此我在制作课件时,将本课的生字用横线和不同的颜色作标记,并把flash制作的生字卡链接到课文中,让学生更好地借助课文识字。

另外,我在教学生字时鼓励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然后再请小老师上台教读,并告诉小老师教读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因此,我让学生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适时地听课文录音,并提出要求,就是“认真看书,仔细听”因为有的一年级学生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示范作用,这是一个必要的细节。

(4)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谈谈读好课文的方法后诵读课文,再播放课件,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畅谈感受。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朗读指导。具体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我的指导所在,只有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感,然后在图片的帮助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几点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认为,愉悦的教学情绪有利于智力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展示生动的画面,播放优美的音乐,动听的录音,创设了生动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具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无形的课本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有形知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氛围,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本课的设计致力于创新,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多媒体为教辅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9

【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第二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进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这篇课文的内容简单、富有童趣,所以学生不难理解,因此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难点是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准备的教具主要有:①教学挂图;②兰兰画的小手图;③生字卡片;④录音磁带;⑤小黑板等。

【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三个教学目标:

1、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两个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2、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说手段】

这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与学法: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运用猜谜语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表演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中来,引导学生以“看、说、想、演”为主要方法,充分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说、写能力。

【说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手)

2、让学生拿出课前的小手图,让学生说一说:我有一双()的小手,说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书中的“胖乎乎的小手”也不要局限于说是一双勤劳的手,可以是能于的、可爱的、灵巧的等等。

3、教师出示兰兰画的小手图,问: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从而揭出课题,学习生字“胖“。(板书:胖乎乎)

4、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猜手、画手”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扣题目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边听录音边认真看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熟悉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

(1)首先出示生字,请“小老师”领读,指出易读错的音,再请同桌互读,去掉音节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

(2)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与同桌合作识记生字字形,再进行全班交流。

(3)通过做“摘果子”游戏,巩固学过的生字新词。

(4)送生字宝宝回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他们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是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对生字的学习,由字到词,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再请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内容。最后通过指导观看课文插图,从全家人的表情,学生不难看出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我拿出示先画好的小手图,问:爸爸喜欢兰兰的这张画,他是怎么做的?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让学生在课文第二自然段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2)请学生拿出自己画的小手图扮演爸爸,并演一演爸爸当时的做法,体会爸爸喜欢这张图的心情和想法。然后请演得好的学生上台演一演。有了体验,学生们此时的心理情感完全和兰兰一家融于一体。

(3)引导学生想:兰兰看了爸爸这么做,她是怎么想的?又会说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兰兰不明白,问:“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最后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里,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理解课文,让学生扮演爸爸说出兰兰的想法与做法,让全班同学用“看、演、说”来理解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指导写字:

首先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让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要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写字方法。对说得好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爱说、敢说。

写字时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结束前,我布置了两道作业:

1、回家把课文读给家人听。

2、想一想:兰兰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最后我说说板书设计:之所以这样设计,图是为了突出课题《胖乎乎的小手》,“?”为下节课的学习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课文是一首诗歌,共6行,3句,向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六种小虫的美妙生活,最关键的是,这几种小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子旁的字,所以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寻找汉字偏旁部首的规律是一个需要教师重点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小动物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忙碌的美丽景观。

二、说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重点认识虫子旁和走之底这两个新偏旁,并能初步养成根据偏旁推敲汉字含义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当堂达标。

3.使学生感受到小动物们忙忙碌碌的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对比相同偏旁汉字含义的特点,养成根据汉字偏旁推敲汉字所表达内涵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在本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悟。首先,借助色彩鲜明的贴图、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人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另外,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角色转换的方式感悟诗歌中景物的美,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伴着音乐和图片,老师向学生介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的午后,一群小动物们正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看这里都有谁?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说,如:有蜘蛛,它正在屋檐下织网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呀就和这些小动物们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儿歌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是:通过多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情感。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荷”等12个生字,会写“朵”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我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会读。三个原则是: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3、是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观察研究,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读式教学。学法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三、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4种小动物头饰。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就会给学生以真实感、轻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为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同学们,咱们上堂课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都在哪儿?

看图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谁在哪儿”句型进行说话训练,由浅入深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穿插朗读指导,老师适时纠正读音。

第二步,把文中带有“是”的中心句找出来,小组交流讨论,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这4句中“我”指谁?并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第三步;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即兴表演。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 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出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蜒的停机坪,小鱼儿的凉伞,那在你眼里荷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最多,哪一组就获胜,并适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

2.初读课文。每读一遍,都有明确的要求,都让学生有自己练读的机会,再根据学生兴趣指名朗读,有目的性地进行检查,以便接收到学生读书的真实情况。

3.整体感知。通读全文后,就课前质疑的问题再进行解答,也就达到了初步感知课文的教学目标。

4.识字教学。对于生字的识记,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生字,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整段的学习以读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最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

(第二课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融汇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1.当“我”把小鸟关进笼子里,小鸟在想些什么?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进行想象,关注小鸟的命运,开始走进小鸟的心灵世界,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小鸟与鸟妈妈见面了,小鸟会说些什么呢?鸟妈妈会说些什么呢?当一回动物语言翻译家。通过学生形象逼真的表演,真真切切感受到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的痛苦。

3.小鸟回到了大自然会干些什么呢?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为此,陶行知老先生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地为床,天为被。我们也要打破语文教学的课堂局限,将学生由课堂引向课外。只有了解小鸟会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才能真正感受到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王冕学画》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本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侯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编排此课,是为了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养成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

在领会大纲精神、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情况综合把握的基础上,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编排此课的意图,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讲王冕刻苦学习和观察荷花的词句,认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状况,根据本节课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王冕学画,质疑: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二、三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按引导学习第五句——自学三、四句——读一、二句——朗读全段——看录象想象——看板书指导背诵的步骤教学。值得强调的是本节课的板书着重于第二自然段,既:

夏天的傍晚——一阵大雨过后,满湖通红——荷花更鲜艳—粉红花瓣

碧绿荷叶

出了神 想(画下来)

这种板书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简练而又科学,又是学生背诵的纲目。

(三)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第三自然段,指导讨论,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才能成功的道理,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再读全文,复述课内容,并谈谈自己从王冕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教学设计既加强了读的训练,又使学生的说话得到了训练,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的愿望。

(五)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进行写字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又加强了写字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六)练习设计:用投影打出:

1、选合适的词填空,再读句子。

①荷花开得( )鲜艳。(很、更)

②王冕只念了三年书,( )去给人家放牛。(就、才)

③他用( )( )节省下来的钱买画笔。(平时、有时)

2、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①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②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丽了。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

一、准确把握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识字课文,《识字6》是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前二课采用"词串"的形式识字,后二课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识字6》是属于"词串"识字形式。

《识字6》这篇课文围绕夏天的乡村夜晚,把12个词语按一定逻辑关系,排成四行,一、二、四行押韵,与前面识字课文不同的是每一行最后的词语都是三个字,这种形式的词串读起来富有七言诗的韵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配有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又能把学生带入夏天夜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遐思。

学生准备:生字本语文书铅笔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2课时

根据本课特点,分为两课时进行,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知全文,识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学习三个生字"星、奶、爷"。

①认知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掌握新笔画""

2、了解农村夏夜的情趣。

②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③感情目标:

1、感受农村夏夜的情趣。

2、养成细致观察,认真书写及阅读时"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好奇心强,准确性差,识字记得快,遗忘得也快。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和课时目标及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不强的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愉快教学法

创设和诣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激励带入课堂,把情感带入课堂。教学时以唱《闪烁的小星》这首歌引入,做到课伊始,趣即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激励学生想问题,解问题,教师的情感跟着学生走,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诣、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直观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等优越功能辅助教学,让学生将课文的内容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并进行再创造。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

3、开展开放式讨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老师不断地创设情境,开展开放式讨论,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大胆发表与老师、课本不同的看法,如:爷爷拿着蒲扇指着天空,你们想一想他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明确主体,说学法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把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联系起来,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求知。

本课我指导学生主要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培养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在学生通过自学,同桌交流讨论后,再各自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纪、皇、帝、庆、祝宫、进、运、带、踢、自、己”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写过的生字“纪、庆、进、运、带”

(1)、指名读并组词,全班跟读。

二、学课文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出示第一自然段投影)

相机出示“圆圆的身体,个头不大,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2、指名读

3、指名上台表演,评奖。

4、齐读

过渡:是啊,足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关于足球的历史,让我们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些什么?

1、自读

2、交流

(1)、点出“很久很久”“中国”读好、自豪

(2)、“只有……才”师:可见足球是件非常高雅的活动。

(3)、“他们在皇宫前…….里”(放动画)

师:有谁对当代的足球有更多的认识?

1、指名说

2、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许多年过去了,今天,踢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

师展示何以为流行:大连的足球建筑,足球的望远镜,足球报,印有足球图案的衣服……

师:小朋友们再来看这两张图,人们都在干嘛?(欢笑)是谁带给他们“欢笑”(足球)

平时生活中你或你的家人有没有这种举动?说说怎样的?

1、指名交流(球迷)

2、师:足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欢笑,那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句中“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什么意思。

(1)、指名说(能给别人带来欢笑,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2)、指名读最后一句

过渡:课文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足球,你还知道足球的什么知识?

1、交流

2、齐读全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宫、庆、祝”

(1)、认读,并组词。

(2)、说说如何识记。认识新偏旁。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师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