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蔚蓝的王国》知识点精析

《蔚蓝的王国》知识点精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8W 次

一<生字学习

《蔚蓝的王国》知识点精析

1.字音

蔚(wèi)蔚蓝 煦(xù)和煦 酬(chóu)酬唱

咫(zhǐ)咫尺 颤栗(chàn lì)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辨义

辨 辩

借助于偏旁部首来区分,前者“辨”与“剖析”相关,所以常用于辨别<分辨等;而“辩”和“语言”相关,比如说辩解<辩护<辩论等。

二<词语积累

蔚蓝:像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望不到头。

和煦:温暖。

精美绝伦:精致美好,独一无二。

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颤栗:颤抖。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短。咫,我国周代长度名,八寸为咫。

三<文学常识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文与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

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的反农奴制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四<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分析

1.主旨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不同的理解:①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②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③歌颂爱情的美好。④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应该说这样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着各自的道理。

2.结构和思路

这是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诗。

屠格涅夫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无疑在屠格涅夫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有着首要的位置。其实,他的散文诗创作,尽管篇幅和他的小说不好相比,但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都写在他的晚年。这一时期,作者旅居国外,远离祖国,病魔缠身,但他仍然坚持写作。这些作品都是在他逝世前的五年里写下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具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这些篇章,在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讴歌俄罗斯这一方饱经苦难的土地,颂扬淳朴善良的人们的同时,也毫不掩饰地向读者剖开了自己的心灵,他把一个老年人的思考<感受<体验浓缩到这些短小的篇章中。其中不无老人的感伤,沉重的叹息,孤独的痛苦,以及回忆幸福的青春岁月时感到的怅惘之情。然而这一篇《蔚蓝的王国》却不是如此。文章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通篇都充溢着激情。

开篇用充满激情的呼告,把久积心头的对大海的爱喷发出来,同时概括写出大海的魅力所在。“在梦中”,点明诗篇的内容是想像中的情景。紧接着作者描写了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写大海,是简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天空,蔚蓝的王国,也都是从人的视觉和感觉中写出来的。

另一个场景是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先写看到的岛屿“晶莹明澈”,其色“光艳夺目”,其味“醉人的芳香”,植物有“白玫瑰和铃兰花”,动物有“长翼的鸟儿”。这简直是人间仙岛,人间天堂。接下去的是写在花和鸟的簇拥下在海上漂游。突出写“女人的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出现笑容的“她”,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海上世界写得真正如天堂一般。这其实是通过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心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散文诗的最后一段和开头是间隔反复,内容在反复中略有变化。

五<重点语句

1.蔚蓝的王国呀!充满着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

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抒情,前后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

2.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使唤。

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灵的,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自由地驰骋,心灵和大海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六<相关知识

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便和自由。然而,散文诗决不是诗与散文的简单相加。屠格涅夫有意识地使散文与诗歌接近,又使诗歌渗入散文,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因此它既有散文那种抒写自由<形式活泼<逻辑分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诗歌那种语言简洁<音韵悦耳<描写集中的特征。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它不分行排列,不受音韵的约束,语言优美<清新,行文自由<活泼,如行云流水,具有一种内在的自然的节奏。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犹如聆听一支优美的乐曲,合上书页,那旋律仍不绝如缕,萦回在心头。这与屠格涅夫精确地描绘大自然之声不无关系。

屠格涅夫对音乐有强烈的爱好。在散文诗中,他不仅能通过文字明显地达到绘画的效果,而且也可取得听觉的效果——转化为音乐。他借助对大自然之声及音乐之声的描写,组成作品的音响效果,以突出环境<酿造气氛<渲染人物的内在感情,甚至参与人物的塑造。

七<写作特色

1.优美的语言

①运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塑造大海的形象。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大海中的一切都是形象化<人格化的。

2.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这里的大海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海。这大海是充满幸福的爱情的海。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一般都是以象征来结体的,这首诗也不例外。

八<课后习题解答

(一)“四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的海”,“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同样蔚蓝的海”,这些内容都是作者通过想像对大海进行的描写。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说“蔚蓝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是为了表达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

(二)1.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灵的,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自由地驰骋,心灵和大海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等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和美丽,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也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三)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描写了想像中的美好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作对比。不同的是,《蔚蓝的王国》通过想像所描写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像所描写的内容是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前者可以说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的王国》所描写的想像中的世界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写的想像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的勾勒,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更大。

(四)运用的形容词,如: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悦<爽朗<愉快<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这些词语之所以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像中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