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文言文《荆轲》优秀教案

高中文言文《荆轲》优秀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8W 次

 教学目标

高中文言文《荆轲》优秀教案

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

2.鉴赏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3.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公平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目标2和3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

1.关于《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足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歌颂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2.相关背景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4.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文意。

5.课文内容概括

读书击剑──盖聂论剑──鲁勾践怒斥──结交渐离──太子求计──接受於期──引见田光──引见荆轲──田光自杀──太子委命──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荆轲被斩。

 四、研讨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提示:

准备(信物、匕首、助手)→诀别→行刺

2.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提示: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3.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勾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提示:

否。写这两个人物,两个细节,以表现荆轲的沉稳。

4.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荆轲不是庸俗之辈。与后来的故事发展密切相关,起着铺垫作用。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⑴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

⑵通过语言、神态、表情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⑶善于用反衬手法,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秦武阳,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衬托荆轲英雄虎胆)。

6.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对荆轲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7.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8.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提示:

从思想、性格、作用等方面考虑。

言之成理即可。

  五、梳理积累

1.通假字

吾曩者目摄之 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 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 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 通“媾”,和好

心惛然 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 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 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 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 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 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 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通“拊”,拍

请辞决矣 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震”,震慑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露

卒起不意 通“猝”,突然

2.古今异义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获罪 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 古义:内心恐惧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消除借口 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表示原因 今义:表结果(连词)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表示依据,用来 今义:表结果(连词)

3.一词多义

卫人谓之庆卿 他(代词)

而之燕 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的(助词)

居顷之 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而之燕 承接关系连词

盖聂怒而目之 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 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假设关系连词

使

使使往之主人 派(动词)

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名词)

使者还报 出使(动词)

使得至前 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让(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使命(名词)

其后秦伐魏 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 这(代词)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 等到(介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 担任(动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 变成(动词)

故尝质于赵 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 所以(连词)

以术说卫元君 用(介词)

酒酣以往 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来(目的连词)

易水以北 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 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凭借(介词)

以次进 按照(介词)

固去也 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 坚决(形容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 即使(假设连词)

徙于卫 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 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 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 向(介词)

其先乃齐人 是,表判断(副词)

其后乃可图也 才(副词)

乃造焉 于是(副词)

且至于燕 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 况且(递进关系连词)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友善(动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 熟悉(动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 被(介词)

偻行见荆卿 会见(动词)

荆轲尝游过榆次 经过(动词)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拜访(动词)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 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 趁机(介词)

足为寒心 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 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足够(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几(数词)

数困于兵 屡次(副词)

又举兵南伐楚 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全(形容词)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 如果(假设连词)

擅巴、汉之饶 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独揽(动词)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时机(名词)

异物间进 间或(副词)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 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 顾及(动词)

遂发 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 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 打开(动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这样(代词)

4.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做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 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天天(名词作状语)

稍蚕食诸侯 像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在北面(名词作状语)

南有泾、渭之沃 在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 向上(名词作状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向西 向南(名词作状语)

又举兵南伐楚 向南(名词作状语)

太子受而舍之 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 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 以……为迟(意动用法)

群臣怪之 以……为怪(意动用法)

5.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 判断句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省略句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省略句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省略句

置之匈奴 省略句

可与谋 省略句

驽马先之 省略句

使悉反诸侯侵地 省略句

以试人 省略句

欲与俱 省略句

而为治行 省略句

待吾客与俱 省略句

见燕使者咸阳宫 省略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省略句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状语后置

故尝质于赵 状语后置

窥以重利 状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 状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定语后置

南有泾、渭之沃 定语后置

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定语后置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判断句

 六、课后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一篇短文,谈谈荆轲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