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文言文《陋室铭》教学案例

文言文《陋室铭》教学案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74K 次

  一、教学目标

文言文《陋室铭》教学案例

1、情感与态度目标:了解作者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有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韵文之美,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作者,深入作品。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古文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刘禹锡的“穷则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高尚精神,更让孩子们了解这是一篇特殊战斗的檄文。他用“德馨”鼓舞了自己不竭的斗志,用“苔痕”“草色”“素琴”“鸿儒”充实装点自己的生活,用“无案牍之劳形”安慰自己屡受排挤的压抑。诸葛、子云是他心中的楷模,圣人孔子的德行、功业更是他追求的目标。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斯是陋室,惟吾独馨”这句话会给你带来些什么思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短文《陋室铭》,看看作者刘禹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个问题的?通过作者刘禹锡,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三)简介作者及文本等:

请学生默读题注,了解出处、作者、文体、题意等。

老师介绍:

a、本文选自《全唐文》

b、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人,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司政和藩镇割据。失败后受降职处分,做闲散官员。他著有《刘宾客集》或称《刘梦得文集》。

c、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一般都是用韵的。

d、“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四)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硬纸小黑板):

1、注音或填字:陋( ) 牍( ) 儒( )

tái( )痕 德xīn( ) 西shǔ( )

2、解释加点的词:

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有鸿儒: 案牍之劳形:

  (五)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听配乐朗诵,体会“之”字舒缓语气的作用。(铭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要求学生画出文中押韵的字,即韵脚)

2、再播放一遍录音,大家可以轻声跟读,理解大意,读出音韵美。

陋室简陋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隐者?(讨论后形成两个话题)

 (六)研读赏析,揣摩语言,把握意境。

明确课堂探究的两个话题:1、陋室不陋,惟吾德馨。

2、隐者不隐,奋斗不息。

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本着“自主、自愿、自由”的三自原则,寻找四人学习伙伴,立足于文本,细细品味,深入探究,确定首席发言人,组组交流。

 (七)组外成员可以声援共鸣,求证反驳。

 (八)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承担了学习者、合作者、指导者、监督者、评判者等重要角色

(1) 赏读“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小组,通过陋室:

A、 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上”“入”二字比拟生动,且以动写静。)

B、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居室主人生活情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陋室主人脱俗的情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三方面的分析,得出“君子居之,何情陋之有?”的结论。

(2)赏读“隐者不隐,奋斗不息。”的小组,讨论形成几组看似矛盾性的问题

A、既然“苔痕上阶绿”了,怎么会“谈笑有鸿儒”呢?

明确:“苔痕”说明作者居处的幽静,生活的清苦,“鸿儒”的到来只能充实他的精神,不能改变他的处境。

B、既然“无丝竹之乱耳”,前文又怎么能说“调素琴”?难道素琴声就不是丝竹之声吗?

明确:“调素琴”指的是自娱其乐,充实生活的一种方式,“丝竹之乱耳”指的是嘈杂的,充满尘嚣的生活。

C、以“仙”“龙”引出“惟吾德馨”,总觉得有些矛盾,仙和龙都是地位崇高受人膜拜者,可后文刘禹锡追求的都是“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这和仙、龙的内涵相悖。

明确:作者刘禹锡被一贬再贬为和州通判,半年之内被逼三次搬家。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毅然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他用“德馨”鼓舞自己的斗志,用“苔痕”“草色”“素琴”“鸿儒”装点自己暂时清苦寂寞的生活,用“无案牍之劳形”安慰自己屡受排挤的压抑。诸葛、子云是他心中的楷模,圣人孔子的德行功业更是他追求的目标。他相信自己有“仙”飘逸能化解心中的不平,更祈愿有“龙”相助,使“德馨”之人一展宏图。

 (九)小结:作者分别从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谈到这里,我们似乎触摸到他那青春的朝气,倾听到他那博雅的谈笑,感受到他那脱俗的情趣,和深处逆境战斗不息的昂扬志气。

借助描写陋室,来抒发感情,使要抒发的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这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

自由诵读全文,用缓慢、沉稳有力又不失自信的语调来把握。

  (十)延伸拓展,链接生活。

1、以历史的眼光来评价像刘禹锡这类作者的生活态度。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像刘禹锡一样的诗人啊!白居易、苏轼、陆游、周敦颐、范仲淹……他们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很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应该说,这群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不沉沦不逃避的诗人们,真正构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请你用一句话点评你所感受到的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

孩子的发言:——世人皆醉,唯我独醒。醒着的你们绝不能选择举身汩罗江。

——你们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为五斗米折志。

——你们用傲气和骨气写诗,写成了中国站得最直的文学史。

2、通过采访,了解身处逆境,不沉沦不逃避、奋斗不息的人物事迹,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大家听。

 四、教学设计反思

着重考虑课堂氛围的营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教材为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开发教材,联系人生体验,深入领悟,培养创造性思维。

主要体现三点:一是创设课堂情境。根据韵文的特点,惟有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才能激活学生的美官,于是在教学中诵读、美读、品读。

二是培养思辩的才干。利用四人小组的方式,目的是弥补课堂提问中发言面不宽的局限,让每个成员必须提出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如“苔痕上阶绿”怎么会有“谈笑有鸿儒”呢?这样加强了合作意识,促进了关系融洽,培养了思辩、创新能力。

三是走近作家,走进生活。在本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别开生面地让学生找“刘禹锡”类的作家,如:白居易、苏轼、范仲淹等,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的脊梁,是身处逆境,不沉沦、不逃避的现实英雄,学习古人,结合自己,应在生活中自尊、自立、自爱和自强。

  五、教学资源汇编

白居易: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糠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元和二年(807)冬,应召回朝任翰林学士、左拾遗。诗人本来怀抱“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将补救时政的缺失当作自己的责任。此时就以谏官身份连连上书,揭露政治上的弊病,陈述改革的建议。他还努力实践自己的“文章合(应该)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文学主张,和朋友元稹、李绅等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以《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为代表的大量讽谕诗,一事一吟,从不同角度广泛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腐朽官僚势力虐害人民的罪行,使豪门权贵大为恼怒。

范仲淹:

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天圣三年(1025)任大理寺丞,值母丧,他冒违制之罪大胆上书,提出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等主张,未被采纳。

康定元年(1040)边事告急,朝廷急召范仲俺为龙图阁直学士,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治军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范夫子胸中有数万甲兵。身历这段军旅生活,范仲淹创作了不少诗词,最著名的莫过于《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上阕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秋天来临,归雁成群结队的飞回南方,似乎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悲壮的军乐和边地上的笳声、风声、马嘶声搅和在一起极为壮烈。太阳刚落下,坐落在群山中的孤城早早关闭。它写出了边城将士备战的气氛。下阕转入抒情: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都白了,战士也流下了眼泪。为什么?因为朝廷托付的靖边任务还没有完成。全词慷慨悲凉,将一腔报国热情寄寓在塞外特有的秋景中,又通过对将士的心理和神态的描写,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