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精选诗歌作文锦集十篇

精选诗歌作文锦集十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3W 次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诗歌作文锦集十篇

诗歌作文 篇1

对于传统的诗歌美学而言,它的原则性比较强调社会学与美学的一致,相较于当代诗歌的美学价值研究而言,我认为二者强调的是不同的。从表面上是一种美学原则的分歧,实质上是人的价值标准的分歧。这就是原何老一辈诗歌评论家对当代80后歌作者的作品一味吹毛求疵的根由。在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抒人民之情”得到高度的赞扬,而诗人的“自我表现”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董喜阳在《夜雨迷离的时光(组诗)》中分别用“迷茫”、“彷徨”、“迷惑”、“思考”、“春天”作为小标题,诗中说“我是太阳下一棵流浪的树”“让我一个人去品尝遥无人烟的荒凉”。这可以说是董喜阳的个人精神价值的体现,我用我羞涩的社会学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的价值是离不开个人的精神价值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权力不断复苏,在他的诗歌中所谓的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便自然会提高其存在的价值。传统的诗歌美学是存在其缺陷的,董喜阳在诗中试图去寻找新的美学天地。这个新天地要靠在当今社会中提高社会地位的人的心灵是否觉醒,精神生活是否丰富来作为标准去衡量它的意义。社会思想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某些意识和感情,但是它不能代替,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规律。笔者这里想到董喜阳的诗观(诗歌应该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在这里允许我取断句。)艺术探求的人的情感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所谓的诗歌多元化应该是不同价值标准的美学多元化。政治的实用价值和感情在一定领域是存在其非实用性的。正如一棵树在植物学家和诗人的眼中价值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想董喜阳是一个真正懂得诗歌的人。

所以建议大家多去读读他的诗歌。

建议大家去读就一定要有他的诗歌的可读性作为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是可读的,什么样的诗歌缺乏可读性,它的界限在哪里呢?在诗人董喜阳的诗作《在异乡,巧遇李太白》里,“都市锃明瓦亮的街道旁,夕阳独醉”“黄昏,老太龙钟,一些动词在喉咙集结”他在语义上制造了含混的效果。这让我想起克利恩斯·布鲁克斯在阐述它的诗学理论时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诗的语言就是悖论的语言”。也就是说,诗的语言在本质上是含混和反讽的,所谓的张力只有通过语言的推敲和摩擦才得以实现。我认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诗人如果做不到在他的写作中使用过去被判定为没有诗意的词汇,那么,他的写作多多少少应该看做是不成功的。而董喜阳则是懂得在一些人看似不平常的生活中挖掘令人震惊的诗意的诗人。

今天,正握着笔的诗人是光荣的、沉重的——后代人和未来的新艺术在多高的一层波浪中涌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今天无数个像董喜阳一样的诗人的努力,取决于为他们建筑起一层多高的阶石。也为自己在艺术世界中找到并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走下去!前方什么也没有,甚至没有脚印没有道路。每一支笔和每一个夜晚,都不会是徒劳无意的。

诗歌作文 篇2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的《菊花》使我对菊花的敬佩之情犹然而生,而菊花也是我最爱的花。 菊花虽没有牡丹的高贵大方,水仙的淡雅芳香,也没有玫瑰的浪漫,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菊花虽然错过了美好的春天,但它却在百花凋零的秋季,欣然绽放,展现出它不同寻常的美。秋天里,只有菊花傲霜凌寒,绽蕾怒放,为单调的秋天勾勒上万紫千红的色彩,诗中,“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是: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当秋天里所有美丽的花都逝去、枯萎之时,菊花却悄悄盛开,为大自然增添一份朴素却又不失华丽的色彩。 不仅如此,菊花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把沁人心脾的花香送给了人们;它把花粉献给了蜜蜂;它又把自己的枯叶作为很好的养料送给泥土……它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毫不吝啬地献给了人们。 《菊花》这首诗教给我们菊花不畏严寒的本性,顽强的性格,高尚的精神品质,而这一切,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于是,我以这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克服所有一切困难。我暗暗发誓,我要像菊花那样,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软弱、不低头,不向困难屈服,做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菊花那高尚品格的人。

诗歌作文 篇3

幽静处,心在那里踌躇

想了很多,

也感叹很多。

多想跃动手指,

把滚动的思绪

一股脑儿全倒出来,

快速地输入到电脑中。

可是,

当手指触到健盘时,

却又停住了,

不知心儿在想什么。

远处,

阳光妖娆,

袅袅的清风缭绕在静静的一隅,

绿荫下,

山野的静远诱惑着沉吟的心事。

我用礼貌的双手,

把风儿挽留,

用馨香的野花,

邀鸟儿留步。

丽日清风,四野无语。

绿荫遮罩沉步。

幽静处,

心,

在那里踌躇。

诗歌作文 篇4

很快,第五单元的学习结束了,我们被领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五彩缤纷的诗歌世界里。我们在诗歌的世界里徜徉着,尽情地饱览着一首首美妙的诗歌,令人心旷神怡。

我拾起了无数珍宝,唐诗朗朗顺口,宋词美不胜收,元曲悦耳动听。遨游在诗歌世界里,我了解了许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得到了一些赏析的方法,知道了一些诗人的生平。我边读诗边雕琢,边隐隐约约想象诗的`意境。这样读诗的方法,使我感到十分惬意。然而,我们的收获是微不足道的,就似大海里的一滴水,森林里的一片绿叶。

读到王维的《鹿柴》,我看到了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色;读到杜甫的《绝句》,我的心情欢快激昂;读到刘禹锡的《秋风引》,我感受到了他的思归之情……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哩!我脑海里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像发了酵似的聚集在一起,我心潮澎湃地写下了一首现代诗《彩虹》,我自豪地朗读起来,还受到了老师的夸奖呢!心里别提有多喜欢啦!

我把这一首首带有幻想色彩的诗歌整理起来,编成了一本《诗歌集》,我美美地读着这一串串美妙的文字,欣赏着这一首首智慧的结晶的诗歌,我感到神清气爽,“诗歌真是文学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诗歌是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诗歌是一束阳光,让人充满温暖。让我们在诗歌的百花园里,阅读更多的诗歌,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吧!

诗歌作文 篇5

秋过叶黄的白桦林,

惊醒沉寐叶冢的回忆。

过去越发清晰,

才发现从未忘记。

走过青涩的雨季,

记忆里暗霭的白桦林

记不清流过脸颊是泪水还是雨滴,

记不起耳畔回旋呜咽是风还是自己。

只犹不忘一场倾盆大雨,

累的我们迷失路口,断了寻觅

只凭,只任彼此消失,无踪无影。

还忆起,

踱步时光

经历一个个星辰交替。

每每守望星空,

无意伸手却找不到另一只的距离。

还忆起,

每一次雨季都伤心。

她愈发相似

横过星海的流星雨,

再遇遥遥无期。

还忆起,

于日记中写断她名字的最后一笔。

从此不再回忆

不再想起,

直到无意走过熟悉的白桦林,

才明白她从未离去。

诗歌作文 篇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朗朗的读书声,窗外不时几声画眉鸟的歌唱,夹杂着流水冲击的清脆响声,汇成一副美妙的乐章。我很小的似乎,奶奶便开始交我读诗,那时只知年少,随着奶奶乱读。

我的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个子矮矮的,身子很瘦弱,除了那双辛勤耕耘的手,没有什么值得为人所记住。可就是这么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成了我人生中第一位启蒙老师。

记得每天早晨,还没吃早饭,奶奶便从怀里掏出一本《唐诗三百首》,翻开那陈旧却一点灰也没有的纸,找出一首诗,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给我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流……”,未等奶奶说话,我先插了一句:“这个左一个“谷”,右一个“欠”,该怎么读?”奶奶眉上皱纹略微收紧,迟疑了片刻,又转身走进屋里,翻找了好一会儿,拿出了一本字典。她满是龟裂的手又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她指着一个字说:“左一个“谷”,右一个“欠”,记住了,这个念“yù”。”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皱纹也终于绽开了。

一天晚上,奶奶很晚回来,一进门就问我:“今天晚上读诗了吗?”我很尴尬,又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不敢和奶奶对视。奶奶似乎也看出了什么,眉头一皱,我知道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奶奶的手猛地举起,我惶恐地盯着她的手,上面还要今天新生的一条血痕。奶奶怒目圆瞪,突然手又缓缓放下,只是默默地把《唐诗三百首》拿出来,又开始像白天一样,耐心地,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交我读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奶奶永远是这样,虽是一个学也没上过的老妇人,却总是保持一如既往的认真,耐心。

诗歌韵味固然浓,却浓不过奶奶一片浓情。

诗歌作文 篇7

四季变幻,斗转星移。万物都在变化。不变的是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情愫。

第一次与你邂逅,我便深深地爱上了你。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把懵懂的我带入了宛如童话一般的世界。我想象着,在初春的清晨,雄鸡啼破了拂晓,我望着窗外缤纷的落花,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我们之间有着很深的缘分,使我对你一见倾心。儿时的我们真可谓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大了,对你的爱愈发深厚。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捧着一本《宋词全集》,与你一同漫步于湖畔,看到落花飘零,我会想到易安的“花自飘零水自流”。曾经,我把亲手摘下的桃花撒入水中,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当时的我总有这种幼稚的想法,直到现在才明白这句诗只是反映了诗人的一种心境罢了。你的魅力竟如此之大!

你伴我走过了风风雨雨,唯有真爱追随你我穿越了无尽的时空,你带我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了解了古人的情感。

曾经,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把我带回了楚汉相争的战场垓下。你让我亲眼目睹了霸王别姬的凄美和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壮。残阳如血,如血的却不仅仅是残阳。乌骓马的吼声凄厉哀伤。伴着四面楚歌,寒风打在士兵的钢刀上,发出铮铮雷韵。乌江岸,记载的永远是项羽的血。这首《垓下歌》是项羽的绝笔之作,却把当时的场面再现得淋漓尽致。诗词,你增长了我的知识,丰富了我的情感,让我有机会和那么多古人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你让我在困难时找到勇气,在绝望时看到古人的作为,从而化悲痛为力量。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但是我会去了解你,我会更加珍惜我之间这段穿越时空的爱恋。

我不后悔当初与你邂逅,与你相知。我还要和你一起面对未来,面对种种挑战。

诗词,我今生与你相约。

诗歌作文 篇8

诗歌是一种文体,也是情感体现。这些情感中有着你我的影子,换言之,我们都能在诗歌中看到你我。

当我们与想见不久的有人再次分别时,我们可以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来表达分离之苦。当我们遇到同病相怜的人时,可以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时曾相识。”当我们遇到挫折需要有所勉励时我们会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这些不正是诗歌中的你我吗?那磨砺而出的锋芒,那苦寒修来的梅香,那惺惺相惜的情感,那依依不舍的别离,就像一面镜子,照射出诗歌中的你我。诗歌表现的不仅仅是诗歌中的诗人自己,还有你和我。

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只不过比白话更具意境美、语言美,表达的情感也更加深入人心。诗歌中的你我,是情感,是意境,而这些也是你我所想要表达的。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的那一枚枚邮票、一张张船票、那一方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所隔绝的不仅仅是母亲、新娘、大陆,还有作者的思乡之情,而这也是那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们共同的情感。远在异地求学的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也就是诗歌中的你我,思乡的你我。

诗歌中的你我不仅表现在语境和情感中,还表现在它的结构上。它的对仗和字数。诗歌讲究对仗工整,云对雨,雪对风,宿鸟对鸣虫。而这些也像我和你,我们在生活中做事也要工整,不必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诗词的字数也很严格,以唐诗为例,有五言绝句,还有七言律诗,只有严格按照要求,才能被称为诗。这是底线,也是原则。而我们在做人做事时也应当坚守底线,这就是诗词中的你我,有原则的你我。

诗歌中不仅包括语言、情感和结构,还包括它的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诗歌中的你我就是另一面的你我,是你我的影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刘禹锡创作《陋室铭》时,是一个被贬的小官,并且还遇到地方官的排挤,只住在一座非常简陋的小屋中。如若是我们遇见这样的事,我们会怎么办?不满?愤怒?而他却是平淡的接受,并写下了《陋室铭》以自勉,还将自己的小屋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比。此等境界何等高超,此等胸怀何等了得!这也是诗歌中的你我,值得学习的大气和霸气!

壮阔如“大江东去”;恢宏似“落霞孤鹜”;柔情赛“惨惨戚戚”;阳刚比“金戈铁马”……

诗歌中的你我,是经验,促人成长;是影子,体味人生;是意境,感染你我;是哲理,教我做人。这就是诗歌中的我。

诗歌作文 篇9

手握着画笔,

描绘祖国的江山万里。

喜看处处五彩缤纷、一片盎然生机;

从绿荫丛中露出的的小屋,

到洗衣姑娘欢快的嬉戏;

从白云般的羊群、奔驰的骏马,

到叮咚的小溪;

无边无际的草原掩映着毡房,

马奶酒的芳香沁人心脾。

手握着画笔,

描绘祖国的江山万里。

喜看处处繁华闹市和那奔小康的村集;

在城里,

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立交桥上,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照着夜空,

热闹的超市攘攘熙熙;

村里

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

红高梁、紫葡萄、绿芭蕉、水晶梨,

将广袤的田园点缀得美仑美奂,使人心旷神怡。

乡亲们个个笑逐颜开,

家家户户都忙着布置自己的新居。

校园里,

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耳际,

我们尊敬的老师——辛勤的园丁们,

正在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书香四溢的图书馆,

莘莘学子正在攀登理想的阶梯。

手握着画笔,

描绘祖国的江山万里,

只见到处都显现着高科技的伟力。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

到载人航天的奇迹,

无处不见证着祖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神舟五号飞船啊!

你带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希望,

你带着祖国母亲的重托,

飞向了浩瀚的天宇!

手握着画笔,

描绘祖国的江山万里,

发现怎么也画不完你那秀美的湖光山色,

画不完你的发展正一日千里;

画不完你无尽的宝藏,

画不完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啊!祖国!我为你骄傲!

祖国,我要为你弹奏一曲曲美妙的乐章,

引吭高歌你的神奇!

诗歌作文 篇10

读书十余载,读过的诗歌不敢妄称千千万,却也颇丰,自然对诗歌有着不少感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看不仅应该会吟,更应该会品。

既为乱谈,自然是天马行空、不拘章法,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万一灵感戛然而止,即刻收笔。

唐诗是诗歌的顶峰,传承数百年,当然也极具个性。各家诗派风格不一,或奔放豪迈、不拘一格,或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由此构成唐朝诗坛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然而我以为,名家虽多,却不见得都名副其实,有些诗人的作品并没有后世传诵的那么出神入化。我且妄言,一抒看法。

盛唐田园诗人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孟浩然。文人殷璠称其诗为“文采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但在我看来,这位仁兄实在是有些故作高深。这些评价过于神化了孟浩然的诗句。举例如《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我实不知此诗妙在何处。全诗写景并抒情,四联共二十八言。虽是五脏俱全,却毫无亮点。用词陈俗,言语平淡,虽说此诗是歌行体,韵律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全诗押韵过于散乱,并没有诗歌应有的韵律感,读起来生涩拗口。教材上评论此诗“语调流畅,言语质朴,有流转自如的韵律感。”当真不知此言从何而来!他的其他名句诸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等,更是手笔稚嫩,措辞肤浅,着实难以经得起细斟慢酌。倒是苏轼的评价更为中肯:“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实为正解。

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与孟浩然并驾齐驱的王维则显得功力深厚一些。有《过香积寺》一首: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首联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恍如香积寺之幽深只在眼前。颔联写寺前古径僻静曲折,虽是无人留迹却又可闻钟声阵阵 ,仿佛从深山中杳杳而来,荒僻幽静,可见一斑。颈联两句仍意在表现环境之幽冷,而手法异于前两联。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用得极为形象:山中危石耸立,流泉难以轻快地流淌,只好在嶙峋怪石间蜿蜒蛇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而用“冷”字形容日色,乍看之下似乎有违常理,细品却不禁称妙:余晖之下,凄凄之日色涂抹于青青之松林,其状不甚冷寂乎?

全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径入古寺之景,潜心参禅之心,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非极言僻静,而是以钟鸣、泉声为意象,不但没有打破宁静的意境,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种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是孟浩然那种如平地流水般的言语功底所不能比的。

此二者作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稍一比较便高下立判。那么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和李贺二人自然也不能错过。

李白之名自是家喻户晓。其诗歌天马行空,浪漫而富有想象力,因此他被尊为“诗仙”;李贺系出同门,其诗歌辞藻之华丽,风格之俊逸,比太白犹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被尊为“诗鬼”。然李贺之名望比起李白有如滴水之比汪洋,难及九牛一毛。原因在于此二人对于把握华丽辞藻和高深立意之间平衡的功夫火候不同。李贺的诗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乍看之下内容丰富,言词瑰丽,连用数典,极言李凭箜篌技艺之高超,细细斟酌却难经推敲:全文主题单调,内容空洞,修饰虽多却皆言一处,没有对比,没有铺陈,没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感,更没有深刻的内涵来升华全文。且每句之间缺乏联系,使诗读起来如同拼凑缝补的华服,冶艳瑰丽却难为整体。尝闻李贺作诗乃背负书囊纸笔,随遇灵感而偶得佳句,夜归后再逐句整理成篇。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相比之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娴熟得多。全诗描绘天姥山之险峻壮美,穿插有诗人狂放大胆的想象之景,措辞同样瑰丽壮阔,格调不凡。且结尾不失抒情之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直言不讳,傲岸不羁,用自身的理想与意志升华了诗歌的内容。整首诗流畅自如,天衣无缝,不失为上上之作。

才疏学浅,乃敢于此口出狂言。史上名家如云,然一诗人所承绝大多数溢美之词皆值得商榷。有太多泛泛空谈之辈,本身不具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只不过人云亦云,找个名高望重的诗人,溜须拍马,不吝赞辞。实为一窍不通,有违做学问“实事求是”的宗旨。

末了,谨献不才劣作古体诗一首,笔墨粗浅,平仄不分,韵律凌散,万乞指点:

寄愁雨中

春寒料峭雨滂沱,银针没处尽萧索。

画栏独倚酒穿肠,千杯难掩人轻啜。

愁云欲蹙蹙成锁,霜月含珠珠长落。

山盟不消流年梭,前尘裁作断绫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