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

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W 次

游记散文取材范围极为广阔,无所不包.它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叙述名胜古迹的沿革掌故,也可以记录一国的重大事件和风土人情的异诡阜盛,甚至可以记一街一桥的变迁,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下面是本站小编推荐的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

  【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1】

  梧桐山之行

听人们说:梧桐山是深圳最高的山,也是最美的山,那里气壮山河,巍峨壮观,好多登山爱好者都喜欢去挑战深圳最高山——鹏城第一峰,而我,是慕名而来。

天刚亮不久,我和我的几个同事就整装出发了,向着目标梧桐山前进。清晨的城市,没有夜晚那么喧哗,宁静极了,几翻舟车劳累,也阻挡不了我们登山的决心。

大约于十点左右,我们便来到了山脚下,梧桐山三个大字屹立在牌坊上的正中间,这是梧桐山的大门,有很多人都在牌坊下拍照留影。走进了梧桐山,开始了今天的旅行。此时此刻,我们都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突然觉得,我们像是走进大森林了,还是在丛林中历险呢?一层层的阶梯拐了一道又一道的弯,每一棵树好像都有它的名字,什么相思树呀五月茶等等等等。走了一会儿,前面有一片湖水,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绿油油的一片,美极了。

小小的山路,人群从这里走过,仿佛没有一点空隙,长长的队伍就一直没有断过,可能是礼拜六的原因,很多人都放假了,由此可见:登山爱好者还是挺多的。暮然,我原来还在山脚下,山的上面离我好高,好远。我时不时的对我的伙伴们说;现在后悔还来的及哦!大伙纵然一笑。

听,哗啦啦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像是为迎接我们的到来而奏起动人的音乐,眼前的一池清泉好美,两条铁锁连接的木桥在晃来晃去,木桥下,小溪的流水哗啦啦的往下游流去,小溪的水清澈见底,不时会有人在溪边戏水,也有人坐在石头上沐浴阳光,这不尽让我想起了一歌《高山有好水》。

抬头望望蓝天,阳光依旧那么灿烂,像是没尽头的山间小道还有多远,只觉身心有些疲惫不堪。走走停停,停停歇歇,别人都赶在我们前头去了。树林丛中,偶尔会有小鸟的鸣叫声;小溪流水的哗哗声;路人的谈笑声;都声声入耳,心中不由一喜,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只是轻唱给自己听,路人太多,不好意思大声唱。

那些摆摊的店家是怎么把他们的货物搬上山的呢?我们就上个山就很累了,这年头,做生意也不容易了!弯过了一道又一道弯,山路也越来越窄,好陡的山路,远远眺望,也不知到我们走了多久了,只一个劲的往前冲,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背,气喘吁吁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丝笑容,微风拂袖而过,只觉一股寒气逼人,真是高处不胜寒呀!

翻过了这座山,顺着宽敞的马路是去好汉坡的大广场,站在一块空地上,回头望着我们上山来的路,真高,重重山峦,一山连着一山,这气壮山河的景色真叫人美不胜收。原来,我们才在半山腰。透过宽敞的视野,可以直接看到山脚下的风景,是这天气好的原因,才有如此美丽的景色,也许,是我们今天有眼福吧!

广场上可真够热闹的了,人特别的多,他们都在这稍作休息。“你们还要去山顶吗”?姗姗突然问了一句。我说:“那是必须的”。来了不去山顶,等于没来梧桐山了。她们俩始终是坚持不了上到山顶了,休息了一会儿,我和巧顺继续向着山顶出发了。

一层层阶梯笔直的在我面前,又惊又慌,怕只怕这上去了,下山的路也会更难走了,因为怕脚会发抖,怕一不小心摔跤了。走几步,停一步,就这么慢慢地往上走着,喘气的呼呼声已经让我说不出话来,望着山下的情景,已变的渐渐模糊起来,起雾了,我们被雾埋没在了此山中,凉风肆起,雾从脸额划过的那一刹,犹如吹着空调般冰冷凉爽,四周都白茫茫的一片,山谷深不见低,这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

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走着山山相峦的山顶,向着最高峰而去,处于悬崖峭壁的山顶上,还真是别有一翻滋味。像个登山者;也像个探险者,经历过,也自然的就会在心中成为永恒的一幕,不知走了多久,手机却没了信号,是我们站的太高了吧!白茫茫的一片都快看不清多远的路了,仙境般让人陶醉在迷人的景色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我不在庐山,而在梧桐山,但一样感同身受,不知不觉中想起了一首歌词:天茫茫,水茫茫,望断天涯,人在何方······

越来越觉得冷了,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最高峰,前面有一个小池名叫天池,天池里的水都快干了,怎么没看到那个大石头呢?巧顺说:就在上面。瞧,好多人都围在那里,那些人都在干嘛?为什么都站在上面不肯下来呢?人很多,都霸占着不愿离去。鹏城第一峰,海拔高941.7米,这几个字刻在了大石头的上面。我真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终于爬上了深圳最高的山。

再美的风景也有离去的时候,时间也过的非常快,想想还有人在半山腰中等着我们下山一起回去呢?鹏城第一峰,有机会,我下次再来。

沿着另一条小路启程下山了,却发现双脚没力气一样,抖得厉害,只能一个阶梯的慢慢走下山。

雾也散了,山下的景色也渐渐的清晰可见,下山也真不容易,两腿发软,使不上劲,有点痛了,回到好汉坡广场,等待的人也等的透心凉了,估计也是望穿秋水才望到我们的归来,坐着休息一会,吃了点东西,此时,已是下午四点,要回家了,不然天黑了都下不了山,想想要回到山脚下得走整整两个钟头的路,有点害怕,长路漫漫,我们慢慢走吧!

顺着大马路是一道斜坡式的下山,一路像是有人在后面推着我走一样,走两个小时也无所谓了,路上行人匆匆,都赶在回家的路上。

美丽的梧桐山,我走了,这是大自然的美,也是一条健身之路。美丽的梧桐山,我来过,或许今后,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仍然会记得,我曾经也在梧桐山走过。

  【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2】

  洛阳大福先寺

在洛阳有一座历史上非常有名而现在却不太为人所知的密宗寺庙,它的名字叫大福先寺。

大福先寺位于洛阳东郊的唐寺门("门"内+"外")村,310国道与陇海线以南,从国道去寺院必须钻过陇海线下面的一个涵洞,沿村道再前行约500米即可到达。

与一般寺庙迥然不同,大福先寺的山门坐南朝北,这在中国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寺庙最早建于唐代,明朝曾被洛河洪水冲毁。洪水过后,乡民将寺中残存之物北移至此,予以重建。民国初期,吴佩孚曾对寺庙进行过修缮,但1937年又被国民党169师砸毁。现有建筑大都建于1993年,是由当地的善男信女捐资修建的。

至于寺门朝北,这并非密宗的特殊要求,而是源于一个神话传说。据说寺庙原来临河而建,得罪了龙王,令其大动肝火,兴起洪水将寺庙冲垮。为避免与龙王发生冲突,佛祖愿意主动将寺庙北移数里,且把山门朝向改为北方,背对龙王,永不见面,以体现佛教"万事忍为贵"的思想。

大福先寺位于村道南侧,门前有一块儿裸露着泥土的数十平米的空地,空地上一堆乱石背后有一块"唐寺门遗址"的石碑,告诉人们这里是洛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比较古朴,青砖堆砌,汉瓦做顶,门楣上的"大福先寺"四个大字,是已故白马寺方丈释海法大和尚的手迹,其书写风格,与洛阳市佛教协会原秘书长李寿仁神似。朝北的中门紧闭,两侧的耳门以窗户代替,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大福先寺在现代的简陋与尴尬。

中门两侧,站着两大金刚,手执金刚杵(chǔ),守护着佛刹(chà)。所谓金刚,又称夜叉,通俗地讲就是佛的警卫。佛的四周有500金刚,分立山门两侧的只是其中的两位杰出代表,所以又被称为"二王"。

二王面目狰狞,上身裸露,两脚张开,似乎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可以随时投入保护佛法的战斗。正面左像怒颜张口,似乎在喊"哈",右像睁视闭唇,仿佛在说"哼",所以老百姓常把他们当成《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这实际上是民间的附会虚构,佛经中根本没有哼哈二将之说。

从山门西侧的小门进入寺内,东西两侧是钟鼓楼,虽然山门面北,但依然是钟楼在东,鼓楼在西,恪(kè)守了晨钟暮鼓的惯例。这里的钟楼又叫帝释天殿,鼓楼又名后土殿。

第一个殿宇是山门殿。朝南的后门门楣上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福先禅林"四个大字,这是日本高野山临济宗的著名僧人、高野山大学教授静慈圆所书。日本人称大福先寺为禅林,这表明该寺院在日本临济宗中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盛唐时期,大福先寺是中日两国佛教界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少留学僧随遣唐使来唐拜师求法,而唐朝寺院的三藏大德,都把戒律当成入道的正门,如果没有受戒,就会因为尚未取得僧人资格而为众僧所不齿。但日本根本没有传戒之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元733年,荣睿和普照两位日本僧人肩负邀请名僧大师赴日传戒之重任,来到了大唐,他们自己就是在洛阳大福先寺受戒,取得了入僧资格。原本准备邀请鉴真和尚赴日,但因种种原因一时未能成行,所以决定邀请大福先寺道璇大师先行赴日。据说道璇大师先于鉴真6年东渡扶桑,将禅、律和华严传至日本。因此,在中日友好时期,日本每年都有众多香客来此朝拜。

1.关于游记散文的摘抄

2.2016优美的游记散文摘抄

3.2016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摘抄

4.关于张晓风的经典散文摘抄

5.关于迟子建的散文摘抄

6.2016关于感恩的散文摘抄

7.2016秋雨散文摘抄

8.2016关于描写桂花的散文(摘抄)

9.感恩散文摘抄精选2016

10.描写雪的优美散文摘抄(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