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潮涌动中,一颗心在路上散文

秋潮涌动中,一颗心在路上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W 次

【一】

秋潮涌动中,一颗心在路上散文

或许是因为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懂得了用心和欣赏的缘故吧,感觉北方的秋天还真是越来越美了。深浓的秋意感染着此刻的思绪,给眼睛和心都盛满着浪漫的诗意和色彩的斑斓。

秋天,成了我最不舍得错过的季节,总是怕匆忙间的自己还来不及欣赏,就与这一季精彩失之交臂了。于是,它让我愈加明白了时光的短暂,也更教会了我要去珍惜。

我眼里的秋天,是果实的累累飘香,是绚烂色彩的堆积层叠。像是谁不经意间打翻了七彩魔瓶,那般随意又潇洒的涂抹和勾勒,便绘出了一幅幅瑰丽万千的生动画卷。

秋天,在我的眼中是立体层叠的。充满着无限质感和想象。看,山峦叠嶂不正如满溢豪情的水手么,推开了万千层色彩的波浪。

是的,我是如此的热爱着这个季节。它的美丽,总是让我身不由己的沉醉。这份诗意的沉醉在蔚蓝又空灵的晴空里,在高高低低的山峦河套间,也在惊叹满眼的视线里。

在这份美丽的诱惑下,如果不出去走走,也真是凭空辜负了这一片大好秋光了。

【二】

要去的地方是承德兴隆县的塔西沟。据说离著名的雾灵山景区也仅仅几十里地的距离。我们周边的人几乎都知道,兴隆的山是极美的。突兀俊秀,亦是挺拔俏丽别有一番滋味的。

周六早早地就起了身,隔着窗户往外望。看上去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是因为半夜里的那场雨。往集合地点走着的时候,便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祈祷着:千万别再下雨了,否则一切计划就真泡汤了。

望望天,感觉依旧阴得深沉。不下雨看来都是有些奢侈的愿望了,就更不敢再奢望天晴了。

等一行二十二人的队伍终于坐上车,浩浩荡荡地朝那里进发的时候,我的心又一样充满着兴奋和期待了。

一路上先是穿过了蓟县县城。

蓟县,古称渔阳。春秋时期称为无终子国,战国时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而今是隶属于天津市的一个县城。县城虽小,旅游景点倒是真不少。加上这几年旅游热,但凡能开发的山山水水,也都被他们资源利用了。已然成了一个旅游的小城,吸引着天津和北京这些大城市的游客们。

不过也真别说,私下认为家左近的这些景点,还是比较喜欢蓟县的。这里无论山水,都带着几分灵秀之气,俏得有形、有款的。这年头,什么都讲究个独特,讲究个韵味。想想景也如人,不一定非要有多好看,但必要有那份灵秀脱俗的韵致吧。不像我家乡的山,产的是石头,少的是韵味。而且因为连年开发,山也大抵失掉了本来的面貌,也许不久将来的某一天就真被夷为平地了。相信到那时候,曾经的真实存在就真得只能是记忆里的沧海桑田了。

一路上隔着车窗看窗外的风景。映入眼里的秋色也是赏心悦目的,美得让人惊叹。

最惹眼的是那漫布视线里的红色。不是枫叶,而是大片大片的火炬树。不知为什么,枫树在寻常的路边并不多见。倒是那皮皮实实的火炬树,在路边、在山脚,密密匝匝一长一片片的。

那一树树炎炎的红叶,真像是正烈烈燃烧着的火把,也真算是对得起它“火炬树”的名号了。

而白杨树的枝干虽然依旧是灰白的,那叶子却也如醉了酒般微醺着。像是有一支画笔正蘸了素淡的黄,一道道抹过那绿色葱郁的枝头。

看到树木们的美丽,忍不住又要赞叹造物的神奇了。看眼前这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不正是它们最曼妙神奇的作品么。

过了蓟县地界,车子开始一路翻山越岭,回旋,上升。从这个山头辗转到另一个山头,越攀越高。忽地就看见书着“青松岭”这三个字的界石正矗立在路边,被安放在苍苍莽莽的高山上。

哦,原来是到了青松岭!怪不得眼里的山又险又奇的,特别有味道。

相信好多同龄人都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部电影——《青松岭》吧,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感觉这里的山貌和蓟县又是不同了。山峦起伏、流水潺潺、怪石林立的,让人感觉很是险峻。但青松岭于险峻之外却又不失一份秀美。另外这里还盛产着红果、优质梨、板栗、核桃等,是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

电影《青松岭》后,又陆陆续续在这里拍摄了《花开花落》、《烽火少年》、《到青山那边去》、《笨人王老大》、电视剧《青松岭后传》等20多部影视作品。随着影视剧的播出,更提升了青松岭景区的知名度。

但,今天我们可不是奔着它来的。目的明确,心亦不可太贪。因此,路过时我只是静静欣赏着窗外的一切擦身而过,内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

估计是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吧,窗外正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种建筑机械搭建在崇山峻岭间,忙着修路和隧道。那番颇为壮观的景象,让这片原始的山岭间也开始弥漫了现代的繁华气息。

沿着颠簸的山路,司机师傅颇为淡定的勇往直前。可是那路却真是看得人揪心。

路不单单是盘山路,又是土路,还多了好多硬生生的“胳膊肘儿”弯,自然显得极其险陡。身边是深不见底的高谷深渊,车子一路颠颠簸簸,七弯八拐地扭着秧歌。一车人忐忑着,等终于驶上了平坦的路面,才算都松了一口气。那颗始终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底。

【三】

待车子穿过了青松岭,离兴隆县城就又近了许多。

塔西沟离兴隆县城也就几十里地的距离。那是驴友们钟爱的一处原生态,同车就有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但塔西的山山水水不同季节来都有着不同的韵味。听来过的驴友们说,塔西的春天因山花而旖旎,盛夏因树木而葱茏,因溪水而活跃灵动;而塔西的秋光也是迷离又妩媚的,那是一份归于田园的宁静诗意;那里的冬景就更是韵味独具了,因为白雪的覆盖和点缀而愈显了它的生动灵秀和浪漫。其实,这次去后又多了一个感觉,觉得那里的人也是极淳朴热情的。

那家开在村头的农家院,简单朴素却也让人感觉舒适整洁。到那的时候,虽然已时近中午,但一群人的兴致却是极高的。稍事休息,便排了一条长龙,前后脚相跟着朝山里进发了。

虽然已是深秋,路边沟子里却依旧溪水潺潺。水宽些的地方,能看见农妇们正端了盆子,蹲在潺潺的溪边洗洗涮涮。

越往山里走,住屋越显得零散疏落,没了什么规矩。那些隐在山沟里、丛林间或立在坡畔上的房屋,大多显得素旧古朴。以至于回来后的印象里,总也抹不掉老屋留下的那份沧桑和凝重。

老屋兀自站在岁月的烟尘中,如一个空了许久的巢,却依旧不畏寂寥,始终心怀温暖和期待地守望着。那份固执又有些盲目的坚持,实在让人觉得有几许酸楚和无奈,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落寞又尴尬的坚持。

踩着脚下大大小小的碎石,一路往山里走。又正碰上农妇斜跨着一个装东西的兜子,手里挥着一只鞭子,赶了一群山羊往山上奔。

那一大群山羊,大大小小的,总有几十只吧。无论大小,每一只都生得膘肥体厚的。山羊是以白色为主的,却也有个别黑色和深灰的。夹在羊群里毛色油亮水滑的,显得特别惹眼。大多的山羊头上都长了一对角,如熟透了的两枚长辣椒。下巴上又生出一撮稀稀疏疏的胡子,确实显得有些滑稽老成。我忍不住暗暗发笑,极自然地就想到了小时候听过的那些故事里每提起山羊便总是伯伯或者爷爷,估计一定也是因为下巴上那一小撮胡子惹的祸了。

在我瞅着这群山羊还在发愣的时候,它们已经如潮水般迅猛地超过了我。没一会又把我远远甩在后头,寻不见了一丝踪迹。想必那赶羊的妇女每天追着这一大群山羊跑,腿脚也早是被锻炼出来了。匆忙间的行走,竟感觉不出一丝气喘。

羊群像一股哗哗啦啦流过的水,可真是显得有声势。在我们忍不住赞叹羊群经养得干净肥壮的时候,农妇半开玩笑地说:看着好,就干脆买两只带回去呗。

这么大老远的带两只羊回去?有没有搞错!呵,真是佩服了她这份想象。

我们笑着,终于不置可否地摇摇头。估计要是真带两只回去,那这一路上也就真有热闹可看了。老虎拉车——谁敢啊!

继续往山里走,踩着脚下大大小小的石子。看得出这山里多得是石头,不用摸也确信。不禁又想起我们当地流传着的一个嗑儿。要形容谁说话不厚道不可人信,便往往会说:这人靠不住,他要说北山上有石头,你也得亲自去摸摸。其实要真是那样,说明这人这次说的还真是实话,因为我们当地的北山上只有石头,不摸也罢。

一群人一路嘻嘻哈哈欢快着,感觉越是往高处走,景色越是美了。

这没有雨,天已是一片净蓝。有几抹云飘着,是那样的白,也是那样的悠然自在。

因为不是雨季,溪流便显得有些细瘦。却也是那样的清,清可见底。忍不住瞪大眼睛寻找,看那水里是不是会有鱼。可找来找去倒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想想水至清则无鱼,那么人至察当然也是无徒了。生活中,谁也不会喜欢跟死板又苛刻的人交往。还是郑老先生的那句话说得好:难得糊涂。人生一世就是要逐渐学会用糊涂的态度待人处事。此糊涂非彼糊涂也,它实在是人生一种难得的境界。

溪流追着我们一路欢歌,像我们此刻的心情那般欢快跃动。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里,总会收获最轻松和纯粹的快乐。

当溪流一点点汇聚,越聚越多成了一潭的时候,还隔得老远便能听见轰鸣的水声了,感觉还真是挺有集小流足以成江河的气势的。

越往里走,便越发现了景色的亮点。不仅峰是那样的秀美,石头也是那样的奇异。溪水旁边正有一块大石头平躺在水边,光滑无棱,名曰佛印。远远望去还真宛若一只摊开的手。石头上有几个窝窝一字排开,每个窝又都刚巧能容下一个人稳坐。往那大石头上盘腿一坐,双手合十敛神静气地吐纳天地万物,便似乎感知到了充盈在天地间的那股神奇的意蕴了,而那意蕴渐渐汇聚,成了一股隐于心中的禅意。

大石的旁边还立着块石头,也是光洁挺拔的,像一扇硕大的门。攀上去四望,高高低低的一切便尽收眼底了。立着的那块石头又正与远处挺拔在山顶上的一块大石遥遥相望,似情侣彼此间殷殷的期待与守候。

站在石头上,不由地张开手臂呼喊。回声缠绕于山林沟壑,那尽情的姿态也真是“山高我为峰”的狂妄和肆意了。

溪流汩汩,绕过石头从底下穿出,一路窸窸窣窣,大石也没能阻挡它们的欢快和逍遥。

通过一条窄窄的架在溪上的小石桥便开始拾级而上了。脚下是先人们砌好的一层层石阶,都是差不多一般大的长条石。

踩着脚下满布落叶的每一层石阶。落叶是去岁的,也有今秋的`。一丝敬佩之情竟是油然而生。想想今天的自己沿着台阶往上走,还感觉气喘的有些腿软,而那些先人们却要在本没有路的山上开凿出路,再把这一块块长条石铺到脚下为后人提供便利。这份付出的艰辛,得需要多大的耐力和坚持啊!

此刻的行走间,安静地看岁月从容叶落无声。而脚下沉默着的每一块阶石,也似乎成了一种对过往无声的告白。

【四】

因为到了深秋,山里的景色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树们大多给自己穿上了一件件彩衣。红的、黄的、稠的、淡的,除了那些常绿的松树和柏树们还依旧裹着一身墨绿的衣裳,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从容和淡定。

越往山上去,林子显得越密。从以前的高高低低的灌木,变成了挺拔的油松。树枝上还挂着零零落落的松果,而地面上却落了厚厚一层的松枝儿。脚踩上去好像是在质感的坚硬上又多出了一层柔软,像铺了一张硕大无比的褐色毯子。

不知谁喊了那么一嗓子:呀,这树下有蘑菇!

这一句倒真是吊开了众人的胃口。大家都变得兴奋异常,猫下腰瞪大眼开始一丝不苟地在树下捡蘑菇了。还真别说,没一会就有人捡了小半袋子。个个都是圆乎乎的头儿,深褐色的,看着肉就肥厚。

因为看别人收获颇丰的,我也对捡蘑菇充满了信心和热情。可是不知道是怪自己眼神不好看不见,还是该怨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差。腰猫的都快到地上了,手也是小心翼翼地不断翻开树下积得很厚的松枝儿。在这个动作被重复了大约有n次之后,才终于发现了一小堆新生的蘑菇。嫩嫩的、小巧的,煞是可爱。赶紧把它们一个个捡到了袋子里,心也因为这小小的收获而开出了花。其实,这点蘑菇并不是想为着吃,根本还不够塞牙缝呢,不过是想当做此行的一点纪念罢了。

前面的人又开始吆喝了:不捡了,赶紧走吧。

一听人家急着赶路,自己也不能搞自由主义瞎耽误工夫。山高林密的,要真是掉了队才算惨了。深山里行走,即使能听见不远处传来的说笑声,却也怎么都看不见彼此的身影。这境倒似乎真应了王维诗句里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了。

何况捡不到蘑菇,却还有那么多的野山果呢。一嘟噜一嘟噜的红就挂在不太高的枝头上,走到近旁才知道那是熟透了的山楂。历来都不太敢吃山楂,因为酸。吃不了几个,牙就酸了软了,不敢再嚼东西。但不是我不能吃就代表别人也不能吃,于是看别人採山楂的时候,自己也兴趣高涨地跟着採。

其实根本用不着费啥事。山楂都熟透了,只要晃晃树干,立刻就会稀里哗啦下一阵紧密的山楂雨。落到身上,也砸到脑袋上,咚咚的还真显得挺硬实。

历来吃上都比较挑剔,不喜欢大鱼大肉,就喜欢这些土生土长的原生态。老玉米,毛豆花生,家里长得大刺的黄瓜,树上的香椿叶,地里生的能吃的野菜……一水儿的原滋原味真是让我爱不释口。也许是平时不常吃的缘故吧,就觉得吃起来特别有味道。

于是一边在树下捡山楂,一边就忍不住往嘴里放。新下树的山楂,带着那股子熟透了的新鲜劲儿,嚼在嘴里虽然酸,却也又有几分甜。肉质肥厚面呼呼的,还真是挺细腻。忍不住吃了一个又一个,因为没管住自己,吃着吃着就又多了。那牙酸软的感觉都不是自己的了,就更别提再咬别的东西了。

【五】

当我拎着那满满一袋子野山楂往回走的时候,这次郊游也该算是告一段落了。

拍照、赏景、捡蘑菇、摘野果,感觉这次玩得还真是挺惬意的。估计同行的那些人,心情也是如我这般吧。

回来的路上不禁就有人感慨着发问了:想想这儿的人每天都在这么美的地方生活着,他们是不是会感觉特别快乐和幸福?

也许不会吧。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否定了。

想想每天都呆在同一个地方,即使那里景色真美,也会因为审美的疲劳而心生厌倦了。更何况我发现这里的山民们生活真是好辛苦。他们用大背篓去收山里的那些山果和粮食,然后一点点背回家。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啊!

他们不像此刻的我们,在自己家里呆腻了,便可以跑到这里来捡捡蘑菇,摘摘野果,放松一下紧绷着的神经。

对于不常拥有这样日子的我们,这确实是一种放松,一种难得的享受。可是想想如果我们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每天都要去收山果捡蘑菇,然后再辛苦地用大背篓背回来,等着外面的人来买走以维持家庭的生计,我们还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和满足吗?

记得曾经看过一段话,大致是说小学生写作文一提到家乡便是美丽富饶的。其实想想,真正美丽的地方往往并不富饶,而真正富饶的地方又早已被人为破坏地失了那份自然的纯美。如果能够选择,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让自己生长在富饶的地方,远离贫穷和落后。这样我们才能有条件在方便的时候,带上一份远行的冲动,一份美好的心情,到美丽的地方去转转。

说实话,看着眼前这一片美丽的风景,我既希望他们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开发和利用,发展旅游业它们是有资本的。却又怕它们终会一点点失掉本来的面貌,变得不再那么美好了。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来说,被开发确实是造福一方的好事。但也必然承认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人群的地方总是免不了污染和破坏,就像回来的路上路过的那片“十里画廊”。

本来很美的景色,感觉挺迷人的。山是黛青色绵延入云的,显得异常灵秀生动。山下是绿草和潺潺的溪流。但那水边出现的各色垃圾真是让人倒足了胃口。看到这景象心里便又忍不住纠结了,难怪连小孩子都知道说不能开发,一开发自然生态就被破坏了。

想想他们或许是从老师的嘴里,也或者是从书本上得了这些常识。可这破坏究竟是自然给予的,还是人为造成的?

其实美的东西都离不开人的欣赏,因为被欣赏才具有了价值;但美的东西也更离不开人的重视和维护,因为让美丽恒久存在实在是一件难之又难的事啊!我们经常会说,地球是我家,维护靠大家。但如果这仅仅是一句用来宣传的口号,就真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了。

相信谁都知道,容颜的衰老是因为岁月的无情,是岁月夺走了这份美丽;那么心灵原本该有的清澈和美好又是被什么夺走了呢?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思绪忍不住又一次陷入了思考……

或许我只是在想:为了这份美丽恒久的存在,我们究竟该去做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