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游转身洞散文随笔

游转身洞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4W 次

转身洞位于九华山分水岭北,可沿九黄公路直接进入。这里青山环抱,绿水长流;藤萝缠树,怪石嶙峋。这里还有人工拦砌石坝,阻断河流,蓄水成池,池乃高山之处,曰天池也。池,一举两得,既为游人观光时游山玩水添一景致,又供景区———九华街居民生活用水。从天池往前走300米,遇有岔道,路边立一指示碑———“转身洞”。

游转身洞散文随笔

转身洞边有道小河,小河上一座不知年代木桥,别有情趣。说是小桥,其实是就地取材在河面上横放着几根杂树。过桥便是古徽道,由南向北直通九华街。古道两旁这个季节里开满了野菊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道面上,全被飘落下来的黄色秋叶铺盖,恰似一条金色的地毯,向前方铺伸去。走在上面,不免让人感到有点怜惜。古徽道耐人寻味,皆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经年磨踏,光滑如镜。可见昔日古徽道上的马帮穿梭往来,香客游人不绝于道之盛。古徽道沿着小河西边纵伸于深山,过分水岭下至南阳湾至徽州。鹅卵石铺道,高山之处遇此路径,比较少见。踏着金色的地毯,向北走上约三百步再向左拐百步,有一石屋。石屋仍有六根柱子与横梁完好无损地竖在那里。粗大的方形石柱四米多高,底有方形饰纹伞礅,石柱与横梁打磨光滑,尤其是横梁,琢工精细、略带拱形且有纹饰。石柱上面眼洞与粗大的横梁接榫天衣无缝,在那个年代,又是在这深山老林子里,石柱是怎么运来的?又是怎样竖起来的?粗大的石横梁又是怎样架上去的?石屋其它构件散落四处,唯有这六根石柱驮着横梁矗立于此,这一切是个谜,令人惊叹。石屋的前门高大,宽约两米。门前有一直径为1.5米的石香炉躺在那里,亦可见过去转身洞这里有过香火旺盛的时候,却不知此处后来怎就荒凉了。也许是毁于兵燹吧。

我们继续向前走上30米,至转身洞下院。此处十分平坦,约有3亩田开,而今也是一片荒凉之地,只是盛开着一片山菊花。高大的门楼牌坊条石,横七竖八地躺在荒草野花之中,唯见古寺遗址断墙残垣。踏着石级再前行百米,眼前是转身洞。洞口上方高处的石壁上,“转身洞”三个一米见方的行楷大字十分醒目地映入眼帘。别有情趣的是“身”内的两横未写,但更显潇洒飘逸。进入佛门,身心空空余也,是否是一种名利的放弃?不知当年题字之人是否隐喻此意。

洞口现有人用条石与小石块简易垒成洞门框。洞深约有6米,面积有30多个平方米。洞内较暗,洞的左侧有出口,洞顶上有一“U”形裂隙,很是蹊跷,如人工开凿,又不似人工凿成,只可容一人转身一圈。若从裂隙中转一圈,回头一看,竟又回到了石洞外,一片光明世界。曲洞通幽,十分有趣。洞门左边不远处有一水井,井水十分清澈。僧人大概是出门去了,打了一桶水放在那里,以供游人饮用。

探幽寻趣转身洞,有两条路可行,一为古徽道南阳上,一为九华街至闵园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