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短篇写景散文10篇

短篇写景散文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18K 次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短篇写景散文10篇,希望大家喜欢!

短篇写景散文10篇

我爱老家的荷塘美景

记得我儿子考上故乡公务员的那一年的夏天,我和妻儿回了老家一趟,终于见到了我日夜思念的枫株湖畔的荷塘。我一放下行李就急急忙忙地提个水桶,说是去帮母亲的菜园浇水,其实,我就是想带着儿子去看看我魂牵梦绕的荷塘。

我们父子俩自由地行走到老家的荷塘,在荷塘周围随意走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花,目睹着美丽的荷花,想起荷塘便是这美丽的家。走在荷塘边的千步长廊上面,右侧是微波荡漾的枫株湖的水面,左边是绿色的果树山林,千步长廊景致优美,由于是中午时刻,太阳酷热,我们仅是走马观花遛了一遍。接着,我们沿着荷塘周边的南堤走了一圈,堤正对着枫株湖宽广的湖面,堤上一侧种柳树,一侧植桃树。垂至枫株湖面的丝丝柳条随风轻飘,极像美人的长发在湖水里浣洗。每到初春,点点新绿,层层涟漪,一派盎然生机;进入盛夏,碧叶连天,芙蓉摇曳,好个凌波仙子;到了秋日,枯叶残荷,千姿百态,令人回味无穷;寒冬时节,冰冻三尺,藕蕴生机,怎不期待万千。因此,荷花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美丽,让那荷塘成了枫株湖畔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老幼妇孺,人见人爱,无不流连,或小憩,或观赏,或驻足,或玩耍,或纳凉,或静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荷花,为无数文人墨客所倾倒,为无数平民百姓所悦目,被尊为“花中君子”。文人咏荷情有独钟——近观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远望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墨客绘荷如醉如痴——齐白石的《秋荷》,天然淡泊意境悠远。张大千的《彩荷》,冰清玉洁画意万千。荷花之淡雅,似李白诗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之高洁,如周敦颐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周身是宝,皆可入药,清浮躁之内热,解热盛之躁火,医凡人之俗病。荷花有色有香,有情有义,更有节有操。佛祖圣境,佛家安身立命,皆于莲花宝座之上。由此可见,莲花,品质之华美高贵,境界之至高无上。渐渐地,人们从赏荷中悟出更多更深的感悟——荷花虽贵为“花中之王”,却不骄不躁,无需娇生惯养,悄然绽放于乡野河塘水泊,玉树临风,引得人们趋之若鹜。花径内空,虚怀若谷,既不会摧眉折腰,更不会趾高气扬。花枝挺直,不攀不附,不依不靠,天生丽质,笑傲群芳。莲藕虽出污泥,却洁白如玉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 藕丝连连,千丝万缕,情意绵绵,爱意无限。莲子怡人,滋养众生,莲心祛火,苦心向善···不知有意亦或无意,记得母亲同我说过,荷塘初建时,在池塘的东北角,留下了一小片不起眼的水竹。初始不过四五平米大小,相比近千平米的荷塘,甚不起眼,望着眼前那毫不起眼的水竹,有时,反倒更觉得这毫无韵味平淡无奇的水竹,更衬映出那“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风韵······

一条几十米长的石砌坝路将千步长廊与枫株湖的湖心亭相连,站在湖心亭里,正面是枫株湖宽阔的水面和远处连绵的小山丘,山丘尽处就是辽阔的枫株水库,顿时使人心胸开阔。好几对帅哥美女也在这里拥抱亲热非凡,甜密地谈情说爱,荷塘为年轻人营造了浓厚的恋爱氛围、为他们打造专属爱情回忆的好场所。同时也为中老年的村民提供了休息娱乐,锻炼身体的好环境。

我们往前继续走着,过了一座小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枫株湖畔的石头。由石头堆叠而成的“假山耸翠”很引人惊讶!平时我见过一些零星的湖石,没有这么壮观,在这见到的是货真价值的湖石。枫株湖湖石以其“漏、皱、瘦、透”为美,放在一起,各具姿态,或高耸,或低伏,嶙峋千姿,我深感好奇。

我们一路游览着,一路想起荷塘往事并说给儿子听:记得有一次,我和同村的发小们就商量着去偷同村人家的梨子吃。母亲一听到菜园里有响声,赶紧往池塘边走去,生怕有小孩子爬到靠塘边的那些树上去,掉落到荷塘里,而我们总是假装在池塘边比赛打水漂,或者是假装网捕蜻蜓。蜻蜓原本就是荷塘的精灵,她透明的翅膀直直地张开,双脚甚至是单腿独立在含苞待放的荷花上,她是在吮吸花香还是在渴饮那欲滚动的水珠儿呢?我们偶尔捕得一只蜻蜓,通常会被女伢们要了去,她们总是捧在手心里观赏,而我们男伢则偷偷地溜进荷塘岸边的荷叶里面,脱得光溜溜的,用荷叶做帽子,躲在荷叶的底下。我们拿着小石头往梨树上打,通常小小的石头飞去就会掉下来好几个梨,然后我们就躲在那一蓬连着一蓬的荷叶里面尽情地享受着天上掉下来的美味。儿子听罢我说的这个故事后,情不自禁地笑了,还是笑得那么开心。

岁月就在这平静的欣赏中缓缓地流淌着,不知不觉地,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初那美丽动人,曾经伴随我们度过无数的美好岁月,给我们带来了无尽遐想的荷塘,也在这斗转星移之间,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容颜···也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水边观看荷塘碧波荡漾的景致,那水面碧波浩渺,仿佛琉璃千顷,偶尔有鹧鸪或者是布谷鸟飞过。这时,荷塘边菜园里的丝瓜碧绿的叶子、金黄的花朵倒影水中,鱼儿在这些倒影中来回穿梭自在地游动着,而我自己也倒影在水中,跟鱼儿、花儿、瓜果融为一体,这奇妙的景像,令我惊喜不已,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喜欢老家的荷塘,它给我的不光是童年那些美好的回忆,更多的是我对那枫株湖湖畔一汪碧水的喜爱。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圣人,也非智者,我爱老家的这个荷塘,我欣赏那一汪碧水沉稳的气度、静处不争的品格。荷塘水的从容,荷塘水的气度,让我的心也变得如此的宁静与平和!

雨荷莲花别样美

六月初的一个早晨,曲院风荷内。一朵荷花静静地享受着雨露,而旁边的荷叶被台风吹成各种姿势。发挥想象后,发觉荷叶酷似一位慈祥的父亲,用宽阔的身体呵护着自己的子女,抑或像一位俊男向自己心仪的女子求爱似的。

六月的天气,好似娃娃脸,先前还是艳阳高照,一个惊雷,风骤起,乌云密布,夏雨紧跟飘然而至。雨滴淅沥沥洒在滚热的水泥路面吱吱作响,路面烟雾缭绕热,气急速上升蔓延开来。风越吹越起劲,闷热的天气顿感凉爽许多。

雨打荷叶,砰砰咚咚,似鼓点连敲,如琴弦快拨,旋律急促,节奏鲜明,满湖的莲花如仙女,臂挽着臂,肩并着肩,踏着滚滚碧波,挥动着绿色丝绸,迎风而起舞,舞姿热烈欢快,粉面含笑而端庄,想不到外表柔弱淡幽素雅的莲花竟蕴藏着如火一样的热情,有着刚柔相济的韧性,只有在风雨中才更显露他本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雨留下了自己,很少人真正的亲身感受那雨打荷叶的沙沙声,任湿漉漉的空气裹狭着淡淡荷香,填充了天地,心事飘渺,心曲田田……

不曾知道那是美,出尘脱俗,时至今日,才撩人情怀。久久不再看到心中的雨荷,心里却常常浮现那景致。荷叶夹着莲花,脉脉清水游着尾鱼,偶有蜻蜓驻足流连,荷叶上的水珠如珍珠般的晶莹剔透,下着雨,让该走的就让它走吧,留下我一个人,让我宁静致远,致远在梦幻的意境中;来点狂风,飘来阵阵清香,迷恋我久久沉思,让人沉醉,沉醉在短暂的永恒中。忘掉不可期许的花时雨季,忘掉总归败花落叶,清水成枯的宿命。还剩下精华的莲藕,期许漫长的等待,还能找回那份美。

记得著名的法学家郭道晖说过一句: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我想我的文字也正遵循着成长的法则,这点使我非常欣慰。但有时也不免又落回了俗套,就像我回往着二十七年前上饶师院毕业合影,想到当年读书求学的一幕幕。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步田间,感受着雨后清新,不知不觉行至莲花池边。波光淋漓,满塘碧绿,高的矮的,千姿百态。数支高的如玉绿盘,亭亭玉立。摇弋生姿各显独特风韵;片片矮的荷,轻巧贴水而生,随水波泛动而漂浮不定。荷在不同的季节,呈现给人们的是不同的美。夏日雨中的荷,碧波荡漾,是青春之美。冬日雨中之荷,枯黄败落,是萧条之美。谁可以写尽荷的娇美绝伦呢!雨点飘落在荷叶上,一滴,两滴。在微风中越发地顽强与卓尔不群,现在的我,应该就是那一片荷叶吧!既不会去想象泥下的莲藕,也不会去想象叶上的莲盘。

每当我看到社会中的不美好之际,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才是如此的浅陋,总会缠绵于那些很纠结的思绪而欲罢不能,所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很幼稚地想发挥一下我心爱的文字功能,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我停下来叹一口气,突然看着窗外悠然灭掉的灯,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最真的自己素面相对。

几只身着绿装的小家伙,毫不吝啬的在此开起宴会,一会儿在这跳跳,一会儿往那蹦蹦。猛然间,一声呱呱响起,粗而厚重的领唱声维持数秒后落幕,此声落,彼声起,数声呱呱紧跟其后,齐齐高歌,激情演唱挑起满塘乐。凉风袭来,片片荷叶翩然起舞,晶莹剔透的雨后露珠躺在翡翠盘里来回旋转,稍不留神从那偏斜处悄然滑落,沙沙沙激起荷塘片片涟漪。蛙声,露珠滴落声,荷叶撞击声相互融合,谱奏一曲动人篇章。漫天的雨纷然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生命难道不也如一场暴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怎样完美自足的世界!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这样,就醉在了江南水上的雨荷,在雨打不折,风吹不倒的柔韧里,明白了很多事由,如蜻蜓般迷失在那片水纹里,飞振着透明的羽翼,竟忘了是那个季节的情愫。

遥遥碧绿数支白,数朵洁白的花骨朵在雨水的洗绦下更加美丽,似开未开,欲语不语,淡淡暗香随那花骨朵幽暗处袅袅散发,弥漫心头,沁人心脾。感官,触感,嗅感齐齐并用,整个人逐渐轻飘倘若置身仙境似梦似醒。手执小花伞漫步于田间,欣然接受至纯至净的洗礼,让灵魂随细雨纷飞,梦随风缠绵遣卷。

莲花,俗称出水芙蓉,虽没玫瑰那般妖娆,更不似梅花那般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宽大厚实的荷叶,碧绿碧绿的连成一片,一片挨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挤挤攘攘重重叠叠,绿得醉人,绿得醉心。无论是天空中洒落的雨滴,还是我们顽皮的扬上去,撩上去,或是溅上去的清清河水,它都会立刻变幻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快速滚向叶心,或滚向边沿,滑入水面,变成水花四溅。莲花,更是华美,更是惊艳,更是清丽脱俗赏心悦目!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简简单单的几瓣花瓣,或粉红,或洁白,盛开着,怒放着,盛开得绚丽,怒放得灿烂,犹如水中的仙子,犹如出水的芙蓉,犹如少女般的婀娜多姿身影妙曼;满池荷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散发着悠悠的芬芳,散发着阵阵的清香,荷香。荷苞、荷盅也亭亭玉立,不蔓不枝,与荷花,荷叶相互媲美,相辅相成。

莲花独具风韵,清幽淡雅,清香诱人心醉。由古至今,莲花更是文人妙笔下的生花,多少篇名诗古文皆出自于莲花感悟。碧水清荷以菩提树的身影摇曳出我心中的清凉,倒影出你们唯美的笑颜,上路的时候,请记住,不管在哪儿,我们都要很开心,很幸福。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我十分喜欢徜徉在六月间雨中的荷塘,回味着以前,以前是那么美,美得那么单纯!也曾光着脚丫,摸着水岸,择来荷叶挡雨,采来莲花掰着玩,摘过莲蓬亲尝一颗。那时的一切如风般轻柔、草般清新……充满了新鲜。雨打荷叶,砰砰咚咚,似鼓点连敲,如琴弦快拨,旋律急促,节奏鲜明,满湖的荷花如仙女,臂挽着臂,肩并着肩,踏着滚滚碧波,挥动......

我一直很喜欢莲花,喜欢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莲花更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楷模,生活在诱惑重重的大染池内,该洁身自好,自强自立,不羡他人鱼肉。多看书多学习多磨练,历经风雨方能清香悠远。

江南乌镇

我对乌镇的了解源于文学巨匠茅盾,这位出生在乌镇的文坛泰斗,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对江南水乡的细致描写,他笔下的乌篷船、石桥、老街等那些迷人的江南景色,给人留下数不尽的向往。

正是读了他的作品,自年少时,我就对乌镇充满了向往,可是很多年都未成行,但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却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益剧增。于是利用今年假期,踏上了乌镇之行。

乌镇不大,但是乌镇有三多,河多、桥多、古建筑多。进入乌镇你就行在水上,住在水上。乌镇境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古塔高耸。到处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景致。它美丽、安静、富饶。

进入乌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石桥,驼峰般的石桥横卧在车溪河上,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却依然矗立在那里,笑迎来访的宾客,坐在石桥上迎面飘来湿湿的凉风,偶有三三两两身穿蓝花布,手持红绸伞的姑娘,从身边经过,绿水映照红伞,兰花衬托古桥,恍惚中仿佛走入戴望舒的《雨巷》......。

过石桥渐渐走入石板小街,放眼望去仿佛时光逆转回到了数百年前,一排排青石瓦房,一头枕着碧水,一头搭在岸上,青瓦盖顶,雕沿画廊,老屋已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那褐色的雕花窗棂,似乎诉说着那数不尽的远古故事。让你不由地踏着数百年前的石板路,沿着时光的隧道找寻逝去的踪迹。雕花门窗,沧桑斑驳的古砖廊檐,无不透出江南浓烈的古典气息和地灵人杰的优雅。

街西头,便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它坐北朝南。这是一幢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清代普通民居,分东西两个单元。客堂内天然几、八仙桌,茶几椅子,屏条字画,一应俱全,先生当年吃饭的碗,还放在原来的餐桌上,先生的书房依然透出袅袅墨香,除了后来添上的铜像外。一切都如先生离开时的样子。透出一股书卷气。

走累了,拐进临河的茶馆,要一杯菊花茶,边饮茶边欣赏两岸雕梁画栋,迷人风光,我梦中的江南,如诗如画。乌镇的美,是可见的,也是可闻的,走在石板桥上不经意间传来阵阵酒香,抬头看灯笼摇摆,酒旗猎猎,进去饮一杯当地的三白酒,淡淡的青色的酒,饮入喉间醇香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杏花细雨的江南,这性情温软的米酒、黄酒,陪伴了多少留恋此间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文章。

流水荡荡,橹声阵阵,千百只乌篷行在碧水之上,穿梭石桥之间,摇橹大叔哼唱着醉人的歌谣,乌篷船在水上飞行,带你领略两岸迷人的风光。

夕阳恋恋不舍坠入天边的树梢,黄昏的轻纱慢慢掩上石桥、老屋。华灯初上,千万只红笼映红了乌镇,走进江南水乡夜色,又是一番迷人的风景,这也是乌镇最是迷人的时刻,雕栏画檐,五彩绚烂。

乘夜色坐在乌蓬船上,沿河观赏,一杯清酒,几盘江南特有的小菜,朋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间或拍一下夜景的江南。间或闻琵琶古筝演奏一曲,绵绵清歌。

融入乡间水镇,没有太多的奢侈,只是让你承载更多的温暖。忘了许多的烦恼,放佛置身世外。

古隆中游记

在很早的时候,我就听说襄阳是历史文化名城,看过《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人都知道襄阳在中国古代是政治、军事和文化重地。襄阳因地处襄水而得名,汉江之水穿城而过,犹如一条婉转盘旋的长龙在奔腾。这次清明假期,我特地将旅游地点选在襄阳,就是为了一睹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风采。

四月四日早晨,我离开学校,怀着无限的憧憬,踏上了前往襄阳的旅程。望着窗外,火车飞速的向前行驶,楼房、高山、河流、田野一一映入我的眼帘。望着望着,转眼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终于踏上了这片文化热土;襄阳火车站的广场人流涌动,我静静的站在一旁,观赏这里的一切,广场对面是一座高大的人行天桥,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那一座座高楼大厦遮住了我广阔的视野,让我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更加好奇。没过多长时间,我的兄弟和高中同学相继来火车站接我,接近两年没见的高中同学,再次相见时她的笑容溢满了整个脸庞,顿时让我感到温暖、亲切;也许,这美丽的笑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同学之情、朋友之谊的最真切的印记。我和兄弟也有一个多月未见,他是个憨厚、老实又义气的人,是我一生都值得深交的好兄弟。

三人同行,谈天说地,不亦乐乎。同学向我讲述了襄阳的名胜古迹和她学校的一些情况,我也向同学和兄弟介绍了十堰的一些旅游景点。吃完午饭后,同学把我和我兄弟带到她的学校参观了一圈,我们便来到古隆中售票点,同学说以前来过两次就不一同前往,我和同学亲切告别。我和我兄弟买完票便进了古隆中景区,三门牌坊高大的耸立着,大门正面的横联刻着“古隆中”,右联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左联刻着“两朝开济老臣心”;右边小门的正面刻着“淡泊明志”,左边小门的正面刻着“宁静致远”。这些诗词名句都是三国名相诸葛亮的人生写照,深刻而又隽永,真切而又平淡。

一直以来,诸葛亮就以“忠诚”、“智慧”、“勤俭”等享誉古今,被人们誉为“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我们走进了诸葛亮的寓居躬耕之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美,青山、田亩、树木交相辉映,恬淡、质朴而又惬意。诸葛亮十七岁时便辗转到这里,躬耕苦读达十年之久,他生于乱世,也立志于乱世,一直谋求统一国家的谋略。在隆中的十年,诸葛亮躬耕陇亩,体查民情,拜师求学,广交贤达,使他深谙治世之道,也为其后来的廉洁勤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走进草庐亭,两旁是有古代建筑风格的房屋,中间有四尊雕像,分别是关羽、张飞和他们的两匹高大英俊的战马,雕像虽然屹立不动,但是威严显露,霸气十足,不愧是当年的三国名将。草庐里面留下了诸葛亮当年的许多印记,有蓑衣斗笠,有躬耕农具,还有一些纪念他的图画、诗词、书表、塑像和后人留下的赞言。诸葛亮迎娶妻室也与世人不同,世人皆爱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天仙女子,而诸葛亮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面,才堪相配”。诸葛亮之妻相貌虽丑,但明德贤惠,通情达理,智谋超群,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谓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从诸葛亮迎娶妻室这件事便可反映出其重才不重貌的高尚品德,实为后人敬仰。诸葛亮在隆中的十年苦读,为其后来的勤恳躬亲、惜民力、反奢侈、廉明清政、奉公无私的思想政治品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时早已到了午后,我们走进了三顾堂。堂外正中间立着一块“勤政篇”长匾,匾上写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是诸葛亮一生忠君爱国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光复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一心一意的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东联孙吴,南征北战,戎马半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忠君爱国的历史典范,更是后人学习的万世楷模。当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草堂拜见诸葛亮,刘备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向其谋求光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而诸葛亮前两次出门远游,第三次在堂中午睡,闭门不出,刘关张三兄弟在门外等待多时,最终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隆中对》,表述了天下之势,详述了三分天下的政治蓝图,刘备深深钦佩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当即拜其为军师,请求其出山辅佐;诸葛亮也被刘备的真诚打动,决定出山相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接着,我们继续观看了里面的画展、塑像和文物,有诸葛亮的宿寝,宿寝中的诸葛亮(塑像)正在午睡,两名弟子(塑像)站在一旁,形神平静,安然惬意;有南中平乱的简介及图画,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的图画,兵出祁山、北上伐魏的简介及地图,八阵图,再度联吴的简介及图画等。里面还有国家领导人、名人志士对诸葛亮的评价以及留念相册,如“一代贤相”,“勤政廉洁”,“公正无私”,“赏罚必行,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等,无不是对诸葛亮的推崇和景仰。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是诸葛亮对其子女、亲属及弟子的诫语。诸葛亮持家严谨、节俭,对其子女及弟子要求更为严格,其后代也大多继承了他清廉朴素的家风。来到隆中书院,里面坐着四位正在上课的学生(塑像),学生都在认真听讲,静心学习。来到武侯祠,这是一座外表简陋的小祠堂,正门里面有诸葛亮的全身雕像,手拿羽扇,面带微笑的看着门外的世界。大堂外面的庭院两侧有诸葛亮的部下及当时的名人志士的雕像,可谓千姿百态,形神具备。在祠堂的里面,有诸葛亮的供奉雕像,两侧刻着“二表深心透武略,三分鼎立见文韬”,侧堂有诸葛亮后代的供奉雕像。祠堂外面有一座观星台,七星北斗,十二星宿,雕刻的精妙绝伦。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之术,传说他当年常在观星台夜观天象,谋划未来。唯淡泊者明志,唯宁静者致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快乐的生活在这个世界。

来到三义殿,游客颇多,殿上坐着三尊雕像,分别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平静的表情中带着一丝微笑。侧堂的另一块墙壁上挂着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时的饮酒画像,三兄弟的表情、动作和眼神无不透露着豪放、喜悦、侠义之气,将当年桃园三结义时的豪情壮志展现的淋漓尽致。环顾四周,青砖黑瓦,雕龙刻虎,样式独特,古风尽现,仿佛回到了那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眼看就要到傍晚,我和兄弟匆匆忙忙的游完了小虹桥、梁文岩、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和老龙洞等地,然后又到后山各处观赏了青山绿水和柳丝红花。我们本来还想去腾龙阁和植物园看看,但因时间紧迫,便结束了在古隆中的踏足旅行。“三代下一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是牌坊背面的挽联。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无限春光。我会记住这次特别的旅行。

十年躬读无人晓,三分天下万古名。一代武侯贤相诸葛亮,是为官从政者之榜样,是经商平民者之楷模,实乃万世师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怀念一棵树

盛夏的午后,大地已被强烈的阳光烘烤的炽热,气温已高达36度,据天气预报说,在有些地区已超过了40度。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心情自然也就憋闷,百无聊赖,于是凭栏窗前,想找一个透透气的地方,找一个带来清凉放松心情栖息心灵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便怀念起一棵树来,怀念的竟是四十多年前就已长在我心底的那棵树,也就打开了我已尘封四十多年的记忆,回忆起我与那棵树的过往。

那是一棵杏树。从我记事起,就知晓家里的自留地里有一棵杏树,杏树长的粗壮,矮墩墩的,那时就一个成年人搂不过来。粗矮的树桩上雕刻着斑驳的岁月,一块块老树皮就如同耄耋老人的一张脸,一身皮,已失去了弹性,浑身皱皱巴巴,但内里却仍显现着“不服老”的余力。我先是问父亲,这棵杏树是什么时候栽的?父亲不知道。后又问上了年纪的祖母,祖母也不知道。这更在我的心灵深处增添了对那棵杏树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出对那棵杏树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愫,树底下就成了我童年乘凉的地方,树桩上就成了我少年攀爬、玩耍的地方,杏树上放飞儿时的梦想,在我脑海深处也留下了昨日的美丽风景。

回忆过往,我把那棵长在心底的杏树移植到眼前,仿佛还在昨天,那棵粗壮的枝繁叶茂的杏树还是从前,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一片绿色的风光……儿时的我常常坐在杏树底下乘凉,依偎在祖母身边,看飞来飞去的小鸟儿,听树上时断时续的蝉鸣,我就感到杏树既不孤独,也不寂寞,常有鸟儿、蝉儿陪伴。我还时而发现树桩上攀爬的一种貌似丑陋的虫子,我便急切地问祖母这是一种什么虫子,祖母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了看,似乎故意压低声音对我说:“它叫‘臭大姐,你可别叫它,若一叫它,它身上就会散发出臭气来,让人受不了。”我那时出于好奇,就对着正在树桩上缓慢爬行的“臭大姐”大声叫喊着:“臭大姐、臭大姐……”不知是不是因我的喊叫,“臭大姐”顿时散发出了一股股臭气,一时间确实觉得臭不可闻。自此以后,我就觉得它与“大姐”的亲切称呼不相符,它攀爬在散发杏树上,与周身散发着清香的杏树不相符,我也越来越厌恶起它来。这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杏树底下发生的多是些高兴的事,譬如说,我常常在杏树底下缠着祖母讲故事,祖母煞有介事地给我讲《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李世民吃萋萋菜的故事》、《乔天华的故事》……祖母最爱讲的故事当属《杨家将》,讲起“穆桂英挂帅”来,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讲起“佘太君”来,还不时地添油加醋夸耀一番,从祖母的表情上,我看出了祖母这是对同为女人、同为老年人的“佘太君”的一种敬重,讲的多了,我也不知不觉地对“佘太君”敬重起来,我的心中立起了一位精忠报国女性的高大形象。童年的杏树底下发生过许多往事,总是让我回味无穷。

及至到了我上学的时候,那棵老杏树又成了另一道风景,成了我童年的天堂,是我忘年的朋友,我童年时代的许多时光就是在那棵老杏树的树荫下度过的。因它正好长在我上学的路上,上学的时候,我的头总爱往右边歪,因为右边有我家的杏树;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头又总爱往左边歪,因为左边有我家的杏树,我还愿意总过去,抬头看看葳蕤的枝叶,伸手抚摸着粗壮的树桩,兴趣来了,还要爬到树上去坐一会儿,在树上看着小人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时做完了作业,我还会提着一张狗皮,到杏树底下玩耍、看书。即使离开它的时候,还常常三步一回头。我想,这不只是出于对杏树的呵护,更重要的是对杏树凝聚着一种浓浓的深情,这种深情是无法言表的。植物动物如同人一样,你与它交往时间长了,就会慢慢滋生着感情,日久生情,你说不是吗?

杏树的'动人之处在春天。在万物刚刚复苏的时候,杏树就抢了百树之先,枝头上的蓓蕾盛开了,那些带着嫣然笑容的杏花一簇簇、一串串,真是花团锦簇,千姿百态,整棵大树盛开出一片片洁白如玉的杏花,白花花的杏花增添了杏树的美丽,特别招人喜欢。一朵一朵挨挨挤挤的白花朵,在向人们报告美丽春天的到来,展示着它那洁白优雅的美丽。过了不多久,杏花就开始凋谢了,树枝生出了许多嫩绿的小树叶,花朵谢了的中间开始长出如同米粒一样大的绿色小颗粒,伴随着春风春雨渐渐长大,后来长成玉米粒大,也越来越好看了,儿时的我,见了就想摘下来品尝一下,结果一尝,酸酸的,接着就会随手扔掉,现在想来,舌蕾还感到涩涩的。

杏树的收获在夏天。每到春末夏初时,杏树枝上就挂满了果实,到了六、七月份,杏开始成熟了,由黄变红,特别招人喜爱,也会引来南来北往的人偷摘。这样,每当到了杏熟了的时候,我和祖母就会轮流守望着杏树,大多时候委托一位没事的邻居三爷爷看守,他和自己的那棵杏树一样守护着我家那棵杏树,这是一年中的关键时刻,每年很少遭受损失。

杏树每年果实累累,到了杏子收获的时候,全家老小提着袋子,挎着篮子,一起涌向了杏树,有站在树枝上摘的,有在树下接的,树上树下洋溢着一片收获的欢乐。那棵杏树让我家收获的不仅仅是杏子,收获更多的是一家人的亲情和欢乐。还有邻里之间的感情。儿时每当收获杏子的时候,母亲就会装满一小圆斗或一小篓,让我挨家挨户地往邻居家里送,让邻居们分享收获的喜悦。大娘、大婶们见我送来了杏子,就会说:“你一等,我给你压着篓。”往往她们去拿东西的当儿,我已跑出了大门外。也会遇到扯着篓子不放的,非要装上糖果、点心什么的,怎奈那时的小手也挣脱不了她们。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维系的是邻居之间你来我往的一种情谊。

后来,随着父母年龄大了,我又当兵在外,到了收获杏子的时候,常常会有邻居来帮忙。至今还依稀记得,那时一个十五、六岁的瘦小小伙伴,赤着脚蹭蹭地爬到树上,又熟练地踩在细枝上,我看到树枝都被他踩得弯向了大地,真替他担心,父母也不停地劝他:“你小心点,别摔着。”而他说了句:没事。”就很自然地摘着杏子。在自己家树上摘杏子,我却显得胆怯、萎缩,不能像他那样熟练、自如,一种卑怯感油然而生。其实,我那时最担心的不是伤了自己的身体,而是怕不知几辈人栽培下的树枝折损在我的脚下,还有,我对那棵杏树的喜爱,就应该那样呵护着它。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远离家乡几年,回来后,那棵杏树就不见了,我也没多问,因为杏树已经没了,问已于事无补。从此,它就留在我的记忆里,不,它长在我心里,我永远怀念它。

竹海漫游

六月初我与妻去南方,走了几座城市游览都市风光。城内的风光虽好,但内心总感到游玩的不是很尽兴。在城里人文景观颇多,自然的甚少。夏季天气格外炎热,热得在城里找不到一处凉爽地方。虽然有丝丝微风吹过,却感觉不到凉意。于是让我想起宜兴竹海。

宜兴竹海位于宜兴西南部的群山之中,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上万亩的竹林随山起伏,绵绵八百余里。我们从无锡驱车前往大约用了2小时,下高速后,汽车沿着宜兴国道行驶,公路两侧绿树成荫,路边时而会有商贩摆摊买着当地盛产的果实,茶园分布在山野田间,园内的茶树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队队穿着军装的士兵。远山翠竹荗密葱绿,一派自然景象,空气中散放的湿润与茶香令人惬意。

六月的季节,不是花的季节,不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而是大地生长青绿的季节。当汽车来到竹海入口时,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层层叠叠的翠竹,有的绿叶如墨,浓极了;有的绿叶淡中带绿,浅极了。举目望远,满山翠竹将山峦变成了竹的海洋,绿的世界。无边无际的茫茫竹海,当风吹过时,翠竹随风摇曵,如海浪般一浪接一浪,越过山颠渐行渐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那跌宕奔流的气势,带给人们的是心潮澎湃,让人们在游玩中感受自然,尽情地享受天然大氧吧带给的心怡。

竹海中有一处溪水汇集成的“镜湖”,清澈见底的湖泊犹如一面明镜,与两山翠竹交相辉映。在湖中凉亭小坐,凉风习习。抬眼观之,但见水中竹影倒立,绿得发青,山水间由竹相连,浑然天成。

竹林间,毛竹漫天青青,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相映成趣。阳光透过竹叶斜射下来的光束,与竹的墨绿形成一道独特景色,显得分外好看。竹荫下阴影婆娑,风光旖旎,清澈的山泉在山石缝中潺潺流淌,顺势成溪。走近小溪静静地聆听“哗、哗“溪声,像似在听一曲来自天籁的美妙歌声。将手伸进溪流之中,顷刻间一股凉意传遍周身,整个人顿感神清气爽。深深地吸一口弥漫在苍翠竹海中的清新气息,让人浑身长力,心旷神怡。此情此景吸引着脱离了城里喧嚣生活的游客驻足拍照,使人忘记了炎热,也忘记了世间烦恼,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不错的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据说竹的根茎很发达,它可以在土壤中延伸数百平方,形成网状。幼芽在破土成笋前,需要根茎在土壤中孕育很长时间。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努力付出,扎根于基础,储备知识,积累阅历。就会厚积薄发收获成就,登上人生的巅峰。

旺盛的绿竹你追我赶、争相拨节,很怕错过了时机落后于别人,让人浮想联蹁。想到了青年人发奋学习、自强不息;想到了青年人进取向上,不甘落后;想到了青年人不懈努力,成为栋梁之材。更想到了散文家宗璞在《西湖漫笔》中所说“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透过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的是茁壮的生命力。”

水魂

如果我说人是有灵魂的,可能反对的人不多,尽管我也拿不出确凿证据来,但毕竟与思想有关。我若说水也有灵魂,恐怕很多人都会投来不屑的眼光,说我是呆子,纯属无稽之谈。一般人都认为,水是一种能流动的物质,本身并没有意识,灵魂何来之有?不错,过去我也是这种看法,除非中了邪的人,才说水有灵魂。可自从到了苏州古城之后,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突然生起了敬畏,就连最普通的水,也认为它有灵魂。

凡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人,都喜欢到大自然中走走,只要看到村野溪涧、花果鸣禽,不但可以忘掉烦恼,还会净化心灵,我就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不过,往常我会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绕开拥挤的集市,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享受清闲和休心养性。这一次却不同,目的地是苏州,那是一座江南名城,是古今人才荟萃之地,其繁华盛况,可想而知。我为什么忽然想去闹市而不是清静之地,因为那里有个“荷花节”,在百花中,我对荷花情有独钟,苏州,除了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那里的人爱荷种荷早就出了名,恰逢农历六月六,民间传说是荷花生日,虽是旧俗,江南一带仍很流行,每年都要举办大型活动,今年尤盛,地点就在城内一个著名景区,那是座千年古镇,古时候吴国的都城就设在那里,它背靠虎丘山,面临阳澄湖,又是范蠡与西施的隐居地,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才一反常态,不去寻找乡间野趣或远山古寺,而往人口周密的城市走去。

刚到达目的地,忽然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水乡气息。我站在一座古老石桥上放眼一望,只见大道纵横,河汊如网,小船穿梭,古迹遍地;漫步街头,那肥厚的阳澄大闸蟹让人赞不绝口,香酥的黄桥烧饼叫人垂延欲滴。到了酒店下榻,最让我牵肠挂肚、欲先睹为快的还是那里的荷花,尽管还没身临其境,却已被阵阵芬芳所袭击。顾不得先休息一下,便闻香而去,没出多远,就到了一处湿地公园,站在雄伟壮观的拱门前眺望,如火如荼、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差点让我惊呆了,从岸畔一直延伸到苍茫彼处,尽是荷花荷叶,由浓到淡,由聚到散,有鲜艳,也有粉白,在争妍斗艳,一批批游客,纷纷鱼贯而入,我也随着人流,走入到一个荷花天地里。

如此铺天盖地的红花绿叶,如此生命力旺盛的葱茏湿地,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力,过去我总认为:只有田园村舍,野外风光,才能让人心旷神怡,人多车多的城市,都是枯燥无味的,如今却让我大开眼界,这里的景致有如天上人间,这里的妹子个个犹如仙女,不但美在衣着,也美在脸上,美在心里。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荷花不是一般的植物,而且是有灵性的,他们把亮丽的荷花当作身边的小妹,把荷花的纯洁比作她们的品行。难怪这里有水必有荷,有荷必有美女。这里的亭台楼阁恍若画图中,这里的荷花美女已经融为一体;我漫步在柳堤水岸,穿行于花叶丛中,转个湾是小桥流水,没几步又见画舫莲船;与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的观赏平台与景点设施,大多采用天然木头或当地的竹子,经过一番艺术的设计与能工巧匠的精心打造,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久,充分体现了苏州人的聪明才智及文化品味。我脚下的栈桥就是纯木结构,九曲环回,时隐时现,大部分掩藏在荷花荷叶底下,进入湿地中心,就象进入到迷宫一样。

置身于荷湖之中,兴奋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处处红蕾粉朵,笑脸相迎,举目一望,天蓝水碧,莲船悠悠。还没游览到三分之一,双腿就疲软了,干脆小憩于花阴中。身前身后,依红偎翠,水上水下,相互辉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仿佛身边的不是荷花,而是一群国色天香般的少女,随着一阵微风吹来,便扭动起迷人的身姿,羞羞答答,眉目传情。此时的我,已想入非非,乱了方寸。幸好这里花深似海,隐蔽中不可能被别人窥见,不然我会感到无地自容,因为我已不再象往常一样目不斜视,摆出一付正人君子之态,而是毫无顾忌地把目光投在她们身上,从娇美的脸蛋,到水嫩嫩的腰身,仔细地端详着,如同一群刚出浴的性 少女,有种天然的美丽,跟本无需霓裳舞衣,只戴颗闪亮的钻石就够了,想不到连这钻石她们也不要,只听叮咚一声,又被扔到了水里,随着一圈圈荡开的涟漪,我的思绪也紧跟那远逝的年代而去,仿佛又看到姑苏城中的万家灯火,听到秦淮河上的悠悠桨声,每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群男男女女,不约而同地来到临水的大榕树下,坐在石凳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荷花仙子的传奇……荷花仙子,自古就是青年男女崇拜的偶像,姑苏人爱荷、种荷,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那时楚国有个大夫叫伍子胥,因逃难来到这里,看到江南的水乡那么美好,可偏偏就没有荷花,这多么可惜,他便将带来的莲子,播入河池,于是,在他的帮助下,吴国迅速强大了,在他的照料中,荷花也开始日益繁盛。可以说,在苏州这个地方,伍子胥是第一个种荷人,也是荷花最早的知音。

无论那一种花儿,要真正得到人们的喜爱,仅有美的外表是不够的,还要有淡淡清香和象征美好的意义,既美化环境,又净化人们的心灵。荷花就是这样,无论生于河塘湖泊,还是长在城镇乡村,都一样的茂盛,一样的艳丽,一样的芬芳四溢,真正是出污泥而不染。我们赞美荷花,歌颂荷花,就是赞美它高尚的情操,歌颂它纯洁的品质。谁说江南只是温柔太多脂粉太重奢华太盛,谁说江南缺少雄关铁马缺少仗剑义士缺少阳刚之气,为什么杜十娘,居然把价值连城的八宝箱,当作寡情人李甲的面,扔进瓜州渡口滚滚的波浪中,连同自己年轻的生命也一起跳了进去。为什么才貌双全,一心只想从良的李香君,为了守住自己的清白和纯洁,毫不畏惧那班无义之徒,敢于在媚香楼上血溅桃花扇。难道因一时误入红尘,就是非不分地把脏水向她们身上泼去。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她们不贪富贵,不怕欺压,只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爱,与那些纸醉金迷腐朽没落的社会陋习,没有任何关系,就象这里的荷花,虽然根植于污泥之中,身上却没有半点污渍。

在荷香弥漫的水上花园,我边走边看,边看边想。湿地和森林,被誉为地球的左右肺,荷花荷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氧,使空气变得如此清新。此地几乎被湖泊和丛林所包围,到处都是花的海洋,到处都有粼粼清波,凡是天上飞的,水中游的,相辅相生,相助相益,节节循环,生生不息。因此,这里的荷花荷叶,越长越繁茂;这里的湿地风光,越来越美丽;这里的清纯女子,也越看越迷人,就是因为这里水多,到处都有水的精灵,它们不仅躲藏于河湖港汊,还隐身在土壤和空气里。

漫步在芬芳水岸,如走进一幅巨大的画图中,感觉十分惬意,不时有白鸟扑扑飞起,把我惊吓一跳,一会又有鱼戏莲叶,看得我满心欢喜。置身于这荷花天地里,在冥冥之中有如神启般让我恍然大悟:苏州的美,离不开水,有水,才有荷花,荷花,是水之魂!

清河原始森林记

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天然形成的,未遭到人的破坏的完整生物圈。原始森林的生态特征是指一个森林已经达到非常长久的年龄而没有遭到显著的干扰,树木品种多样化,植被多样化,从而也为野生动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地,林内留有多种大小的木质残体。

清河原始森林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清河林业局施业区内,总面积4600公倾。是我国大小兴安岭最后一片以红松为 主体林木的原始森林。被誉为小兴安岭动植物基因宝库。清河原始森林公园内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有植物260多种,名贵药材100多种,山珍产品30多种,飞禽走兽近百种。千年红松傲然挺拔,危岩怪石突兀嶙峋,清澈泉水激荡奔涌,白雪皑皑松涛阵阵,云遮雾罩鸟语花香,人参灵芝百草之王,獐狍成群熊卧陈仓、鹿鸣翠谷獭戏溪旁。

林业采伐由来已久,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木材采伐量剧增,大小兴安岭林区经过反复采伐,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原始森林几乎不存。清河林业局原始森林山势险峻,乱石丛生,车马上不去,树伐倒了运不出来,所以才得以保存下来。

清河原始森林距离清河小镇65公里。淡黄色的砂石路在茂密的森林中蜿蜒穿行,路两旁的大树树冠相连,为这条公路搭建了一条绿色的长廊。阳光从树叶的空隙间洒落在路面上斑斑点点,风吹树摇动,落在路面上的阳光也随着晃动,像水面碧波荡漾反射的光点。坐在微微颠簸的车里,看到的是满眼的绿,听到的是风行林间带动树的枝叶摇动、摩擦发出飒飒的声,感觉不是车在跑,而是一条长蛇驮着车在密林中穿行。

清河原始森林脚下是一处停车场,停车场西侧靠山根处是一个有两亩水面的水池,水来源于林中小溪,清澈透底,是纯正的林中矿泉水,可直接饮用。水的温度最高不超零上6度,鱼儿生存的水温最低不能低于零上7度,所以,水里没有鱼。山里人常把小溪作为天然冰箱,把啤酒、西瓜、肉等直接放到里面,冰镇、保鲜的效果特别好。水池南端是个50米长,4米多高的人造石坝,石坝中间探出两个张开大嘴的龙头,平时水池里的水就从龙嘴中喷出,七八月份的雨季,水从石坝水面溢出,就形成了一个50米长、4米多高的瀑布,也颇为壮观。水池靠山脚处,有两只黑熊的雕像,母熊抬头张望,小熊低头饮水,由于距离岸边较远,一般人很难辨认出真假,常常有惊呼声--熊!

停车场的北端是一处200多米长,20多米高的断崖,为安全起见,崖面用水泥固定,崖上有一条人工瀑布,并刻有“中国梦”几个红色大字。崖下有一个小水池,水里有一群锦鲤游来荡去。

清河原始森林最高峰叫“妈妈顶”,海拔1260米。有栈道从山脚直通山顶,全长3600米。栈道底座由槽钢焊接而成,面由两米长、20几公分宽、6公分厚的木板铺成。栈道沿溪水而建,随着山势呈阶梯延伸。

水是山的血脉。无私的滋养着大山的一草一木,树木又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渗透出来,以山泉的形式回馈给自然。原始森林的山泉水清澈透明,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的在山石间蹒跚而行,碰到石头掀起的朵朵浪花,就是她纯真的笑脸,欢歌笑语一路向前、向前。捧一口泉水喝到嘴里哇凉甘甜,顿时神清气爽。

石是山的筋骨。原始森林怪石林立,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命名了几块景观石,如神龟石、卧虎石等。最奇特的当属山顶的石峰--妈妈顶。妈妈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清河地区遭遇了一场大旱,河流干涸、草木枯黄,动物哀嚎、人走他乡。一位美丽的仙女动了慈悲心肠,经菩萨点化,用自己的身体化作一座青山,两个乳房变成两座山峰,乳汁从山峰上流出形成了两条河流---大古洞河、小古洞河,丰沛的河水使万物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妈妈顶峰由石块堆积而成,山峰的北侧像刀削的一样齐,石头和石头之间的缝隙只有二三公分宽,山峰最顶端粗细直径大约一米,上面有一块两平方米大一米厚的石块,石块上又有一个直径半米的石球,大风天,风吹的石块带着石球来回晃动,即使是人工建造,也没有这么惊奇的效果,不由得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顶峰的南侧有一块高三米多,宽两米多的天然大石椅---太师椅。坐在上面一览众山小,颇有君临天下的感觉。

树是山的灵魂。清河原始森林是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知名树种有红松、水曲柳、核桃楸、椴树、柞树、桦树、大青杨等。

一进原始森林,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棵大青杨,景区称之为“状元树”,直径2米多,高约30多米,树皮暗灰,但枝繁叶茂,明显的纵沟裂纹刻画出百年以上的沧桑。大青杨适合生于东北东部山地江河岸边、沟谷坡地,木材轻软,材质白色,致密,耐朽力强,可供建筑、舟船、造纸、胶合板、火柴杆等用。

清河原始森林中有一片在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红松林。红松是像化石一样珍贵而古老的树种,天然红松林是经过几亿年的更替演化形成的,被称为"第三纪森林"。红松在地球上只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长白山,及俄罗斯、日本、朝鲜的部分区域。红松是著名的珍贵经济树木,生长在小兴安岭南麓清河原始森林的红松,是欧亚大陆北温带最古老、最丰富、最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界"活化石"。

据专家测算红松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1300多倍。红松的生态价值主要包括:吸碳吐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物种多样性、和保护国土安全等。阔叶红松林的植被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面,红松的树根牢牢地抓着大地固定土壤,树根把雨水输送到地下形成一个天然的大水库,使水土不流失,山体不滑坡。

以一公顷红松林为例,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3吨,同时排放除氧器9.5吨,并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高于城市5-8倍,非常有益于人的健康、消除有害的病菌和尘埃、净化空气。可使660多吨雨水存入土壤,有效地调节江河的水量,从而防止山洪的形成和爆发。森林地面的枯枝落叶重达26吨,在雨季可是78吨的雨水被吸收和缓释。

红松属于其所在森林系统中的顶级群落,是支撑性的树种。红松籽是许多森林动物的主要粮食,例如松鼠、飞龙、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都要取食大量的红松籽。如果没有红松,许多以松子为食的野生动物将会绝迹,所以,保护红松也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资源,保护小兴安岭的生物链安全。

清河原始森林里的红树林,千年树龄的红松有十几棵,几百年树龄的红松有30几棵。其中一棵被称之为“红松王”,树高大约40米,直径2米左右 。据山里人讲,摸摸树王可时来运转,老年人増寿,青年人事业有成,生意人财源广进。现如今,这棵树王已被游客摸去一层皮。为保护树王,公园管理人员用铁丝网对它进行了隔离。

夫妻树盘根错节;兄弟树并列而生;母子树树中生树;“四世同堂”指的是一棵倒下逝去的大树,身上又长出一茬又一茬的小树,让人联想到母爱的伟大;天书树说的是一棵站着死去的大树,树皮已全部脱落,树干上密密麻麻的刻满各种体裁的文字,字的成因很简单 ,是虫子嗑的,但是,能嗑出各种文字只是巧合吗?

清河原始森林生长着一定数量的椴树。椴树是国家的珍贵树种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椴树作为中国的主要蜜源植物,为全国养蜂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林区可容纳来采椴树蜜的省内外蜂群40万群,是中国重要的商品蜜基地之一。椴树每年七月开花,每逢椴树丰收年,一个强大的采蜜群能采到商品椴树蜜50~100kg,全省林区在椴树丰收时可采商品蜜1~2万吨,所以,黑龙江省享有"国家蜜库"之美称。

椴花蜜色泽晶莹,色为浅琥珀色,醇厚甘甜。具有浓郁的香味,容易结晶。是我国东北特有蜜种,具有养胃补虚、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效,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椴树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激素、酶及酯类,是不可多得的蜂蜜佳品。到清河原始森林旅游千万记住:要买一点椴树蜜带回去!

清河原始森林花园位于半山腰,面积有几公顷。行走于密林之中,忽然出现一片平坦的草滩,顿觉眼前一亮。草丛中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走马芹开的是白色伞状的花,紫色蝴蝶状成串盛开的是草乌花,紫红色喇叭状的是萱草花,苦麻菜开出的花朵呈黄色向日葵状,花千屈的花小而密、粉红色、长穗状花序,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儿。鲜艳的花儿引来不同品种的蝴蝶,最引人注目的是黑色的马蹄莲。绿色的草地镶嵌着各色的花,风吹草动,花随风舞,蝶绕花飞,好美的一幅图画。

清河原始森林是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其中名头最响的是“关东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

人参,俗称"棒槌",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它能补血养气、固津生液、调节神经、开心明目、益智安神、降压健胃等,尤其对于治疗久病衰弱者非常有效。清河原始森林公园“人参泉”景点讲述的就是“放参”的故事。“人参泉”是在一片松树林内的一块石头下渗出的碗口粗的小水泉,八十年代,一个放参人在这个水泉上方十几米处挖出一颗人参,老辈流传“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而这颗人参重约一斤,成为轰动一时新闻。放参人将这颗人参上缴给当地政府,为此,政府奖励他一台东风汽车。

鹿茸是雄鹿额头上生长的未骨化的角。鹿茸含有丰富的复合蛋白质和激素,以及磷酸钙、胶质软骨素等化学成份,是一种高级补品和名贵药材。鹿茸能温肾壮阳,生精益血,强筋补髓。主治虚劳赢疲,血虚眩晕,腰膝酸痛,萎滑精,虚寒血崩等病 。

乌拉草叶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为草鞋、草褥、人造棉的良好材料。旧时东北人用皮革缝制、内絮捶软的乌拉草作成防寒鞋,是北方贫民心爱的“土皮鞋”。“乌拉”是满语皮靴的意思。

即使一个人行走在清河原始森林,也不会感到寂寞,鸟儿优美动听的歌声会始终陪伴着你。原始森林最常见的动物有野猪、狍子、马鹿、獾子等,也有黑熊,但不常见了。最招人喜爱的要属花鼠 子,花鼠子因背上有5条黑色纵纹而得名,尾毛长而蓬松,呈帚状,小脑袋,大眼睛,耳朵竖立,常常蹲坐着,两只前爪抱在胸前,萌萌的看着你 。

清河原始森林里野生蘑菇随处可见;还盛产红松籽、榛子、五味子、山葡萄、圆枣子、山核桃等;蕨菜、刺嫩芽、薇菜、黄瓜香等山野菜更是山里人的最爱,如今已变成了他们的致富菜。

“山神座” 是一个高一米多、直径几十公分的树墩。从腐朽的程度判断,已有百八十年的历史。当时的人猎获了大动物或放过大人参,就伐一棵大树,把树墩作为祭祀台,摆设贡品祭祀山神。山里人有一个规矩,进山不允许坐树墩,树墩是山神的座位。

“雷劈木” 指的是被雷击中的树木。清河原始森林里有一棵独树一帜的雷劈木,材种为红松,直径近两米,高约20多米,树皮已全部脱落,顶部有明显被雷击中燃烧的痕迹,整棵树呈火炬状。一把燃烧过的火炬突兀在山崖丛林之中,不仅让人浮想联翩:一条修炼千年的蛇精,不知因何事触犯了天庭戒律,玉皇大帝派遣雷公、电母一路追杀,蛇精走投无路,躲藏到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不料还是被雷公、电母发现,只见电光一闪,咔嚓一个霹雷,蛇精被劈死,大树也被拦腰劈断并引起大火。大火熊熊燃烧了几日,才被龙王降的一场大雨浇灭。方圆几十米这棵树最为高大,也就应了一句俗语:木秀于林雷(风)必摧之。传说雷劈木可降妖辟邪。

东北四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反穿皮袄毛朝外,大姑娘叼着 烟袋。清河原始森林里生有青杆木,青杆木的树枝就是过去人们做烟袋杆的最好原料。青杆木心是空的,取一截拇指粗、一尺多长的树枝,一头削成扁状,另一头接上用榆木疙瘩做成的烟斗,就是一个地道的烟袋锅。据说烟经过用青杆木做的烟杆吸到嘴里别有一番滋味。

云山雾罩是清河原始森林雨后常见的景象。云在山峰间任意游荡,或层层叠叠相拥而行,或潇潇洒洒独来独往。雾笼罩整个山林,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就像刚刚出浴身披薄纱的少女,婀娜多姿的身体若隐若现。走进山林,雾又变成了小小的水珠,轻柔的亲吻着你的脸。被浓雾洗过的空气格外清新,吸一口沁人心脾,让你不如是天上还是人间。

雪花飞舞的季节,清河原始森林脱去绿衣换上银装。雪成了林中的主角,雪的厚度最深处可达1米多。雪挂在树上,微风吹过树降云烟,大风袭来,则会“大珠小珠落玉盘” 。山林中的泉水被白雪覆盖,仍在雪下流淌,只是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在陡峭处泉水流出一层冻成一层冰,层层相叠就形成了几米高,几十米长的“冰壶”。

言犹未尽!只有走近她,用心去体验,才能感受到她的美丽、她的雄伟、她的博大、她的神奇……

清河原始森林欢迎您!

丫山面壁

“落水洞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它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落水洞形成的开始阶段,是以沿垂直裂隙溶蚀为主。当孔洞扩大以后,下大雨时,地表大量流水集中落水洞,冲到地下河。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石砾,往下倾泻,对洞壁四周进行磨蚀,使落水洞迅速扩大。有时岩体崩塌,也可使落水洞扩大。因此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当丫山景区的导游指着岩壁旁一个直径约4~5米垂直向下的一个深深洞穴,用三分背书,三分卖弄,还有四分自豪的声音向我们解说落水洞景观时,我总感到她的声音就像是从某一遥远地方传来的回声,虽清晰可辨但却隔着遥远的距离,只是让我漠然。

也许丫山本就是一个让我不知所以的地方。因为,数年前若问及丫山花海,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像我一样一脸茫然。但信息时代媒体的力量几乎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片长江边上名不见经传的丘陵,在被人认识了其地貌具有特殊性和观赏性后,数年努力,一番包装,几度炒作后,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亮点的4A级景区便闪亮登场,赫然出现旅行社推出的产品目录中。于是,我们便随着众人踏入了丫山石林花海的景区。

皖南的丫山,恰如它所在的位置,虽有着江南的灵秀,却终究不离皖地的朴实。算不得大家闺秀,但决不输小家碧玉。当不起风情万种,却可称落落大方。也许世间最尴尬正是这种触目皆是的中才,因为它既不能美得令人心神皆醉,又丑不到让人深恶痛绝。

这种不知所以的感觉,从一进景区的大门,似乎就已袭上心头。进了景区后,公路便跃上了岗地,一眼望去,空旷一片,虽有几座丘峦,但山势无奇,勾不起人寻奇探幽的冲动。汽车在缓坡的公路上疾驰,游客却也在公路上漫步,分明一派乡间景色,平和、恬淡、自然。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缺乏过渡,仿佛是偶有微澜的人生——乏味。随着导游一番游弋后,除了主景区那一片石林中点缀着数朵牡丹的景色外,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让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了400余级台阶才得一睹真容的珠帘瀑布,虽然那瀑布水量并不大,但毕竟是有着40米落差、历经千年才形成的钙华瀑布,于长江下游算得极少见了。至此,心中总算趋于平静,自认不虚此行了。

丫山归来,所有感觉皆随风逝去,恰如什么也没发生。第二日忽有一极厚道的朋友Q我,神秘地告诉我他有一张不敢与人分享的照片,我好奇地让他传来,当影像最终出现在显示屏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就是那落水洞旁的一个景点标志碑,碑文书“面壁思过”,而“面壁思过”下的箭头恰直直地指向站在碑旁的我!刹那间,逝去记忆又清晰地浮现出来,那个导游在给我们做完落水洞的科普功课后,又坏坏地笑着给我们扯上了金庸,扯上了华山思过崖,仿佛我等众人男的个个都如令狐冲,女的个个全像岳灵珊,全都该上思过崖一般。最后她来个华丽转身,指着那碑说“看,这就是思过崖,那里就写着面壁思过”,然后兀自闪开,去一旁偷着乐了。而我们一行人全都着了道,还真去那碑前“思过”了。我虽嘴角上挂着一丝不屑的笑,但到底还是被人逮个正着。

天意!山川景色本与人有缘,无论烟波浩渺、大漠戈壁、飞瀑鸣涧,林深壑幽,喜好不同、心境各异,感受却千差万别。平庸也罢、雄奇也罢,灿烂也罢、眩目也罢,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无须从众,只要置身自然中,便该放飞心灵,欢乐源自于心。否则,即便是置身梅园也只觉苦寒,全不知有幽香阵阵,纵然是焚香操琴也难会余韵缭绕。也许我真该面壁了,那这一回,且在丫山面壁!

晓月武夷山

清风明月本是乡野间无尽的资源,只因我们常觉清风沁寒、皓月惨淡,终不及东风夜放、凤箫声动更为热烈、变幻,便于不自觉时渐渐地疏远了它们。当我们终于有些厌倦了水泥森林,受够了烟尘尾气时。则又带着一丝丝猎奇、一点点怀旧,出现在旅游地。此时,那些精明的导游常爱指着那些奇妙的山山水水故弄玄虚地问游客:“你们数,这里晚上会有几个月亮?”然后,带着一副狡黠的微笑,满意地听着游客们五花八门错误的回答。

一日,我也坏坏地问:“武夷山天游峰前有九曲溪,溪水为天游峰所阻,随即绕一峰而折返,你道月上中天时,有几轮明月?”

友道:“这要先问你心中有几轮明月?”

心中有几轮明月?

的确,最容易忘记的恰恰是心中明月!若无心中明月,纵有皓月当空,亦终为虚空之像,空中月、水中月,皆因境而现,又何言几月?也许武夷山的导游们饱受武夷山儒、释、道三教文化浸淫,早已明白个中道理,只是在众说纷纭时,淡淡地纠正道:“共有三轮明月,天上一轮,水中一轮,心中一轮。”此言虽白,却是切中要害,充满机锋。

相传,武夷山由彭祖所开。这位原籍徐州的仙人,不知于何时,离开了老家后,一路潇潇洒洒来到了福建,竟爱上了山清水秀的武夷山,终成武夷开山之祖,为武夷山带来了绵泽不绝之灵动仙气。

此后到了宋代,武夷山又多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人。“奉旨填词”的柳永自此北上,演绎出他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由北归来的朱熹,则在此山中建起武夷精舍,绷起他的脸道:“存天理、灭人欲”将理学推向了极致。

历史总爱在人不经意时开个玩笑。自武夷书院出来的游人大多怀着对朱老夫子满腔敬意,导游们却在九曲溪畔指着溪边的二块巨石津津有味地讲起了朱熹和狐狸精的风月恋情。

且说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著书立说。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不意忽现一妙龄女子——胡丽娘。皓月当空,美色当前,老夫子此时哪里还记得“天理、人欲”,只知道殷勤相邀、共饮唱和。此后日久情生,才貌双全的丽娘和老夫子俨然过起了恩爱生活。其实丽娘是修炼千年化为人身的狐狸,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直言自己的前世今生。却说武夷山九曲溪中有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的法力。于是就乘丽娘外出时候,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话,你晚上看她的鼻子。会有意外收获的。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夜里假寐,后来果见丽娘的鼻前挂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玉箸。朱熹失声大叫。丽娘从梦中惊醒,玉箸掉在地上,化为粉末。丽娘掩面痛哭。说这是她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没有了。不得不离开。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见朱熹闻声而至,急忙落慌而逃。朱熹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将过去。将老乌龟夫妇化做一对石龟,成了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丽娘离去,后悔莫及的朱熹随后紧追,但逃回山上小庙的丽娘已溘然逝于百花丛中。朱熹、丽娘就此缘尽……

武夷山风月多情,一个忙于著书立说,成天嚷嚷着“存天理、天人欲”的朱老夫子生生被武夷山的清风明月改造成了一个人妖相恋的多情种子。800年后,民国总统蒋中正先生则在武夷山天游峰巅为他的夫人宋美龄建起了一座行宫,欲与夫人在清风中共赏天上银盘、九曲明月,且歌且舞共同续写他们的忘年恋情。若不是西安事变华清池的子弹击碎了蒋公的柔情梦,只怕武夷又添一段千古情话!

世间万物变幻无穷,人之心性自然也不可一言以蔽之。政治领袖蒋中正一生之中当然会有柔情似水,而在明代才被神圣化的朱熹其实在宋代却充满了争议。且不论他在台州为了与永康学派的观点之争,一手制造了严蕊冤狱,严刑逼供一个风尘弱女子,企图以风化之罪污陷台州知府唐仲友。《宋史》载,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时任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如“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据此,沈继祖主张将朱熹斩首。令人寒栗的“庆元党案”是从思想到生活作风对朱熹的全面揭发,无疑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严蕊当年宁死不肯陷害他人,最终在被岳霖释放后留下一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大度豁达之气流芳百世。朱熹面对严峻的弹劾,则是上表认罪,说“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且还承认自己“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等等数条,并说要“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表示要悔过自新。一代大儒,斯文扫地!最终,朱熹被弹劾挂冠,宋宁宗还当朝宣布道学为伪学,禁止传播。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人之一生,或因时、事而心境不同,所见虽同却行为各异。东坡豁达时见清风明月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亲情牵动时又道“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寂寞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羁旅时,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柳永沉醉于风月,出入青楼、混迹红尘、一生潦倒,竟成一代词宗。虽客死他乡,但红尘中的知己却慨然解囊将他安葬,800年后,流落镇江的孤魂终返故乡。朱老夫子著书立说,虽不失为一代宗师,但“人欲”不灭,徒留话柄为后人所讥;蒋总统几乎将江山丢尽,唯于爱情却有一份真收获。

风月本无心,只是人多情。既有情,又何妨在清风明月中或诉、或悟?只是相由心生,心中当存一轮明月,免生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