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哀卵散文

哀卵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8W 次

很多年前,我煮熟了一枚完卵,将它秘密地藏在你的腹中。很多年后,你终于有了家。开始了一次生产,它便被落了下来。第一窝,别的孩子都出来了,唯有它没有被孵化。而你没有放弃。第二窝,一次覆巢的悲剧,唯独它没有碎裂。你说:我就知道!

哀卵散文

这是一个我年少时写下的简短的故事。短小而完整。当时的我,处于人生的迷茫中,却异乎寻常地能够发现生活中一些悲剧的元素。由于能力有限,我只能将其付之于短小的篇幅。如今想来,若不是这种短小的篇幅,又何来感慨的良多呢?

生活往往是一个悲剧,因为它往往带着讽刺,而讽刺常常以悲剧收场。我是说,至少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那一定是个悲剧。但对于看戏的旁人,却很有可能是一个极佳的黑色幽默。只是优秀的悲剧作者,都能将主题引向人们对主人公的同情与悲悯上去,于是悲剧最大的特点也渐渐地不再是讽刺,而是感染。

总的来说,人是一种易于受到感染,却不容易改变的动物。人和所有动物一样,有着生来就难改的习性。人有智商、人有心理,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共通,每个人也有自己各自难以扭转的心理特点。心理特点是属于你自己的,也是最为主体的。好像一个衙门里,主事的大人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而院子还是那个院子,荷塘还是那片荷塘。所以,无法改变的,我们不必去强求。

能够强求的,或许只有孩子。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情。但并不是你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了。这还要吻合孩子的性情。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有性情的。有的孩子生来腼腆,你不矫正他,他便在日后就只能做些案牍的工作,而不能侃侃而谈。有些孩子天生外向而张扬,如果不矫正他,到头来这些孩子会显得自私、自我,不懂团队协作,而与社会格格不入。所以,察其缺而补之,是一种教育孩子的通用而可行的态度。怕的就是家长希望些什么,或见着世道趋势、觉得什么有前途;便叫孩子学些什么。这样的效果,则往往引发孩子逆反,也是资源浪费。

而且我觉得,教学要讲究“适其法”。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孩子生来是厌恶哪门学科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用了这个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方法。比如练习钢琴,郎朗就曾经说过,在小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出去玩儿了,就他还在练琴,那种感觉,别提多难受了。所以,我觉得在教育上,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去“觉其乐”。就是要善于发现练习中的快乐。比如在你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努力后,发现自己总是要比别人优秀,那你就会有坚持下去的意愿了。

同时,学习还讲究“择其类”。也就是你选择的这个科目,它的属性很重要。比如说你是一个运动员,那你就要长年无休止的训练。一旦你受到伤病困扰,或是在休假时彻底放松,那么你的技艺很容易就会生疏,而影响了你的价值。这就是运动员这个职业的劣势。它不能放松,而且普遍运动寿命是很短的。更关键的是,其中能靠自己的这种一技之长获利,甚至是名利双收而过上好日子的,可谓凤毛麟角。所以照这个思路看来,当运动员,其实不是一件太明智的选择。我们选择学习的科目,最好是不用每日练习也可以得到积累,而且越到暮年就越是有所大成的。

但比这个原则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人6岁就长到一米四了,那他不打篮球就可惜了这块材料。如果一个孩子天生记忆力就特别好,那他不去发挥他的这种优势,做一个数学家或是当一个演讲家,那就是浪费才能了。所以,我们在孩子还是孩子时,就要充分发掘孩子的能力,让强项更强,远比让能力平均来得物超所值。

但是,不要忽略一点,任何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他都不可能没有头脑,也不可能没有人格。你看李连杰是个武打明星,但我很佩服李连杰的人品。同时也佩服李连杰在访谈里所透露出来的,对传统武学精神和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理解。姚明是一个篮球明星,但是姚明的篮球智商很高,尤其是在他的力量对抗不如欧美运动员的前提下,他懂得怎样更为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身高和投篮技术,来弥补力量上的不足。而且他有相当的阅读比赛的能力。并且,如果你听过姚明早年的一些媒体采访的话,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十分富有幽默感的人。只是后来成为了球队核心,而战绩不如人意的时候,他就显得越来越严肃。刘翔是一个成功的运动员,但我觉得他身上那股舍我其谁的气蕴,才是他真正为我们所追捧的关键。中国太需要像他这样自信的形象了。而自信不是狂妄,我觉得刘翔好,是因为他每句话都说得很真实,从来不虚饰些什么。你看他每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没有紧张感的样子,就觉得人要是都活得像他这么放松,并认真对待自己的明天,那我们的世界将有何等的朝气。

所以,无论你的孩子擅长什么,在他有所专长的前提下,让他的智慧和人格良好而从不间断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做人。把人做好,才有可能把学问做好、把事业做好。对此其实不要有过多的压力,因为这句话常常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就是如果你不把人做好,你就不是人了。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的。没有把人做好,你仍旧是个人,或许还是一个合格称职的人,只不过你无法成为一个优秀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而已。所以,做人的`底线,是守本分。而所谓的好好做人,其实是一种对自己期许的保障。也就是说,如果你期许着一些高端的目标,将智慧与人格提升,是其起步的条件。

一笔宕出好远了。其实这以上说的,都是人的品性与品性的形成。是不可更改的部分。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提出过“性善论”和“性恶论”。其实更为先进的理论是:人本兼具善恶、神魔同体,遇善则感其善、遇恶则习其恶。所以善恶的关键不在人性本善或本恶,而在于他接受了怎样的熏陶。换句话说,人是可以被调动的,而且如果方式合理,是极易被调动的。这就好像是选举中的中间选民一样,哪方的观点博得我心,我就支持哪方的阵营。而善恶皆是人的通性。只要抓住这种通性中,可以被审美接受的元素,你就能够造成一种公众的集群效应。

比如莎翁名剧《李尔王》,就抓住了一种人性哲理。而黑泽明翻拍了《李尔王》,创作了一部叫《乱》的影片。哲学结构和戏剧结构是一模一样的,但其区别,就在于东西方的情感表达方式上。所以,同样是美,却有环肥燕瘦的区别。同样,《满城尽带黄金甲》和《雷雨》也是一样,一个堂皇一些、一个世俗一些,但最终的散乱与分崩离析,却是同样的让人唏嘘。说到黑泽明,其最重要的电影代表作莫过于《罗生门》了。以至于这个词语已经被用来代指,一个人或几个人前后几次对同一事件的不一描述了。我看完《罗生门》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黑泽明是一个大师。因为强盗的、女人的、死者的三个叙述段落,是很明晰的。让人很简单地就可以总结出,人往往都只会说对自己有利的话。而到了电影将结尾时,那个故事的听众却十分敏锐地对那个讲述故事的樵夫说到:“你一开始不是提到,那男人有一把精美的佩刀吗?后来它到哪里去了?看来你也没有讲完全的实话嘛!”然后那樵夫神色一怔,顿了一会儿回答道:“这年头,生活困难啊,但我一定会照顾好那孩子的!”简简单单两句对话,就让题旨完全上升到极具现实意义的高度。从而脱离了单纯的讲故事的窠臼,让观众在观影完毕后遐思不断。所以说黑泽明大师的大,就大在这种结构的处理上。

所以,一个良好的故事结构,是十分有利于体现作品内涵的。说到我最初的作品,现在看来,它便无意中遵循了一种良好的结构。因为在这里,卵显然不是卵,而是一个人年轻时的理想。但这不重要,反而你这样理解了以后,文字就显得没有张力了。你就当它是卵。而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唏嘘,关键还在它的故事结构上,那就是一波三折。

首先,这枚卵很早就有,所以感情特别深。但是它熟了,所以这注定了一个悲剧的诞生,只是我们不知道悲剧将如何展开罢了。所以这是给读者的第一重悲哀,我叫它“悲剧的预感”。

其次,在第一次孵化中,别的卵都破壳了,单单它没有破。为什么?因为这枚卵是熟的,熟了的卵怎么还会孵化呢?这是给读者的第二重悲哀,我称其为“悲剧的假死”,因为我们都以为这是这个悲剧的终结。

再次,当经历了一次覆巢之灾后,照理说应该“覆巢之下无完卵”,但是只有那枚卵顽强地活了下来。为什么?还是因为那是一枚熟的卵,熟都熟了,怎么还会轻易地碎裂呢?可是恰恰因为如此,这枚卵却被它的主人寄予了不切实的期望。知道真相的我们都知道,这种期望只是一种镜花水月,只是卵的主人对这枚卵不愿轻言放弃和对它充满期待的表现。只是一个错误的预示,就会带给人虚妄的信心。而我们知道,这枚卵已经永无孵化的可能了,唯独看着为了这枚卵几近疯癫的主人,我们觉得这真是一个人性的悲剧。因为这种悲,已经不在乎一个事实,而在乎人们的执着。是执着造成了这样的悲剧,是执着延续了一个本不该延续的希望,是执着毁坏了一个人健康的理智,是执着使其忽略了生命里其它的美好。所以说,我们为这枚卵悲哀,因为它没有孵化的机会。但我们也为这枚卵感到幸福,因为它有一个对它永不放弃的主人。可我们同时为这卵的主人感到悲哀,因为为了这枚卵,他已经颠倒混乱了他原本的生活。由于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因为过度执着而导致失利的比比皆是的听闻;所以我们便看到了这种悲剧在人性中的根深蒂固,以及它仍将继续发生和存在的不可避免性。这就是我给读者的第三重悲哀,我称之为“悲剧的永生”,因为这种悲剧性具有永恒性,而一旦发现了一种带有永恒性的悲剧元素,你的悲剧就有了生命力。

说完了这些,也就彻底了结了我的一个心结。多年以来,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好故事,却讲不出其中的所以然。今天的这份梳理,让我看清了曾经的自己,也明确了未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