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近《诗经》散文欣赏

走近《诗经》散文欣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1W 次

历史的精深与厚重,需要后人慢慢走近认真体味。

走近《诗经》散文欣赏

——题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总集)。其艺术表现,艺术精神以及个性情感,不知让多少后辈沉浸其中。它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人文精神,艺术素养水平,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本文试从个性情感一角出发,通过观察礼乐文化对《诗经》的影响,再次拜读《关雎》、《氓》等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代表性且被世人津津乐道的有关恋爱、婚姻的诗篇。笔者所做的努力是初步的浅显的。概言之,即为走近《诗经》,体味其精髓。

《诗经》中的篇章,大都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百年间(约公元11世纪至公元6世纪),其中在这个阶段,周代的礼具有一定的统治地位。礼的作用在当时简言之,即维护周代的两大社会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关系。周代等级关系是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建立起的,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大夫。由此人身依附关系也显而易见。与这两中关系相应的是,西周初周公制礼作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于是代表周代主流文化的礼乐文明也建立起来,礼乐文明自然也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主导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周代的礼的思想在本质上是限制情感,否定情感的——“欲败度,从(纵)败礼”。(《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五)为了使礼更具有价值取向方面的扩张性,意识形态方面的收拢性,周代的统治思想则从各个方面对人的情欲进行人为的诱导、制约、改进。在这样的礼乐文化居于统治地位之时,人们追求男女之情,被视为有损于礼,无视礼的制度。礼的思想要求人们极大的限制自己的情欲,甚至将其扼杀,而使自己的行为思想合于礼的规定,但这样说并非是说礼在根本上全盘否定人之情欲。倡礼者也看到情欲则是人之本性情,不可根除,只可引导,“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这也是被看作礼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爱情的合理性的有力证词。

《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它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至江汉流域。地域不同,部族构成不同,相应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虽然在周代的社会中周王朝上层统治者大倡礼乐之道,欲将礼乐思想散于社会各个角落用以巩固其统治。但地域的广袤,加之上层社会与平民之间的普及差距,实际上礼不可能面面俱到,民间保留一些天真烂漫的上古风情也在情理之中。《诗经》中有诸多描写恋爱、婚姻的诗篇,在受礼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下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诗经》首篇《关雎》是一首恋歌,描写一位有修养的(或曰贵族青年)追慕一位贤淑而美丽的女子。这也说明了自周代起,人们对爱情有了较多严肃的认识,也已将原始的性爱平稳的上升到了情爱,表达出人内心原始的高尚、纯洁的情感。“诗篇在择偶与表现爱情上都反应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①青年男子在水边邂逅了一位形貌娇好的少女,遂生爱慕之情。青年将她视为自己苦苦寻求的适合于自己的女性。这种“适合”应被看作是经过了些思考和时间的磨砺,是朴实的自然之情的流露。他思念着,想像着,为激情所困扰,“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从礼乐之道来评审,这显然是有违礼的纲领性的精神,但也更趋向于礼的另一层面——“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此诗篇,读者可基本辨别和肯定的是,他是重感情,重想像的人。诗人并非写他如何将爱情变为现实,即如何结婚生子,甚至如何尽享天伦之乐等,他只是含蓄的也是恰到好处的向世人陈述了爱情给他的心灵震撼。如果好奇心促使我们想方设法硬从中撕开一条缝,看故事结局,正如戴君恩所言“……写个欢欣鼓舞的场景……若认做实景,便是梦中说梦。”②单纯的梦,是一种纯净自然的想象,而如果梦中求梦,则显得荒唐可笑,也会从根本上破坏初始梦所带来的美感,更何况这种梦是暗含浓浓的自然深情。但不论他们如何的相思,感情如何的炽烈,“都会显示出他们心灵中的礼的印痕。”③而且这种礼的显现,这种道德水准的流露是自然的、纯净的。不因礼的“禁”而望而生畏,见心慕的形象转身逃避,也不因礼的“欲存”的.肯定大胆妄为冲上前去……。所以礼的教化使得本篇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诗的典范。

另如《氓》篇,我们便不再会看到如上篇礼的“含而不露”而带给人的情真意切的感触,相反,从《氓》我们会深深体会到礼所带来的沉重。最迟自周代起,中国便建立了以男系为主的父系社会,自此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文化所带来的悲剧也逐渐多起来:女性受制于男性,男子喜新厌旧,女子终而见弃……。《诗经》中的《卫风氓》就是典型的弃妇之作。抒情的主人公与“氓”从小嬉戏在淇水畔,“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到了青年时期,他们相恋相爱,还信誓旦旦互表心迹。从周人的礼的思想来看,这已是属于越“规”的行为,为他们以后的悲剧性也打下了伏笔。他们由恋爱而结婚,被该在生活中享受婚姻的幸福,情形却骤变。女主人公无辜被弃,一生尽毁于一旦。无端见弃,原因何在?她恨对方,也恨自己。她认为自己的不幸根源在于“爱得太深”,不能有所清新认识,因而也对“氓”寄望过高。这显然与礼所提倡和“担心”的不谋而合,因为《国语楚语上》云“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④欲的无节制则会使德义无限下降。这在如今看来是有其合理性,但在当时,二者却被视为水火不容,是绝对对立的。最终女主人公的生活在“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悲凄中悄然落幕。女主人公通过回首往事,“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她希望后来人不要像自己那样“陷得太深”而“与士耽”,而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适应礼的程序来谋求自己的幸福。从自由恋爱到对过去生活的否定,从中可看出她对礼的束缚的抗挣最终又复归于礼的艰辛与无奈。

了解《诗经》,认识礼之作用是关键。《诗经》中类似上述篇章占有一定比重,笔者在此只举两例加以浅析,但也相信具有代表性的这些诗作多少会带给读者一些启发,更何况“没有一件艺术作品会永远以同样的方式感染我们。”⑤孔子以〈诗三百〉来教育众弟子,而一代代的经师从三百篇中引出精深的哲思,将《诗经》上升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圣经法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认为《诗经》为代表的典籍,由于内容“根柢盘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所以艺术效果才“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宗经》)

虽然《诗经》时代已去,虽然作品泛着淡淡旧意,但体会其中无穷意味,需在一天天的努力,一天天的新的启发中。

注释:

①卞孝萱黄清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页

②戴君恩《读风臆评》转引自上书第4页

③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83页

④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三七第982—948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⑤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第63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