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长汀归来恋客家的散文

长汀归来恋客家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19K 次

题记:从长汀归来,一幅幅黑白分明的画面,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白天蓝云红杨梅,黑瓦粉墙绿湿地。那些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再加上那些热情洋溢的客家主人,以及那些渊源留长的汀江历史,就像经典的电影胶片一样,总在我的面前重复播放……

长汀归来恋客家的散文

山里人家向往大海,海边儿女倾心山区。

夏日的暮色里,作为东道主的晋江人,我们倾尽所有热情,陪伴着来自汀江的客人们来到金沙湾踏浪。

对于大海的辽阔多情,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而对于来自山区的客家人却是如痴如醉。远望着他们脱鞋踩沙踏浪的兴奋劲,我似乎也被感染了。

别出心裁的诗餐会,在客人们兴致勃勃的猜谜下落下了尾幕,那些细心编发的谜面,被客人们如获至宝般地收藏了。

当我们从晋江出发来到长汀时,我的心还在那个笑声不断的夜晚起伏着。

坐在大巴上,窗外那明朗洁净的天空,顿时把我深深吸引住了。

长汀的天空特别高,那成片成片的云彩,遮住了近半的天空,以致我每次仰望它时,总会产生白天蓝云的错觉。谁能说不是呢?在晋江,你看到的永远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云朵是很守规矩的,再怎么变化也不会挡住天空的风采。可在这里,你经常可以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云,俏生生地随风飘荡着,硬是抢尽了天空的风头。

蓝蓝的云,白白的天,这是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当我们走进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时,门口那棵巨大的红杨梅成了我们抢着留影的对象。这是一棵有两人多高的杨梅,满身的红色“疙瘩”不正是我们最爱吃的杨梅肉吗?薄薄的绿帽戴在它身上,看起来诱人可口。可惜,它只能远观而不能品尝。

中国杨梅博物馆就座落在这里。走进馆内,你可以从头到尾细细了解中国杨梅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历史渊源以及它的产地分布。种类繁多的杨梅,令我们大开眼界。见多了闽南地区的红杨梅,在这里才知道还有黑杨梅、白杨梅。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杨梅,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详细的介绍。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只能望着图片上的杨梅止渴了。

为什么杨梅在这里特别受欢迎呢?原来这跟它的生长环境以及长汀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三洲原来是个寸草不生的山地,而杨梅的根系恰好能够吸引利用天然氨素,在瘠薄的`山地里生长,且杨梅还能提高林地土壤的肥力。除此之外,杨梅还可作为防火林带种植。

看着被作为先锋树来种植的杨梅,我不禁为长汀人的真知灼见而点赞。众志成城,敢教长汀换新天。看着这座博大精深的博物馆,我对杨梅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走出博物馆后,我们坐在观光车上把这里湿地公园走马观花了一遍。

一路上,随处可见碧水蓝天、青树绿叶,悠闲自在的野鸭在水地上自由漫步。当来到一碧千里的荷田时,我们个个雀跃不已。

酷热的太阳没能挡住我们赏荷的热情。下了观光车,我们喜悦地飞进这万绿一点红的荷花丛中。荷叶田田,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儿。荷花瓣瓣,竞相开放,有全开的,如小姑娘妩媚的笑靥;有半开的,像羞答答的小媳妇,半遮半掩,引人心旌摇曳;还有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楚楚动人。

从这片望不到边际的荷塘走出,我还意犹未尽。当一幅流畅鲜丽的山水画扑入我的眼帘时,我停下了脚步,傻傻地看着它,满眼尽是仰慕。

弯弯的石桥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面上,两畔的绿草温柔地相伴相随,蓝天白云之下,那棵红得耀眼的杨梅镶嵌其中。此时,桥上若是有一位打着油纸伞站在桥头回眸一笑的江南女子,那画面该有多美啊!

行程虽短,却让我对这个湿地公园恋恋不舍。怀想长汀人民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一座“火焰山”改造成现在的“花果山”,我就忍不住想要高歌一曲,我想用最优美的歌声来赞美勤劳勇敢、机智强干的客家人!

汀江南流历史长,客家首府美食多。长汀,作为福建省的美食名城,以种类繁多、制作手艺精湛为其特色。在长汀的短短三天之内,我们就多次品尝到它的独特美味。

“白斩河田鸡”这道经常在酒店看到的菜名,没想到它的发源地竟然来自这里。每天午餐晚餐的菜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看着这并不起眼的河田鸡,我的兴趣并不大,吃过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这才引起了我的兴趣来。轻轻夹一块放在嘴里,肉感十足,香嫩清甜。尝过了它的美味,才知道它果真名不虚传。

长汀豆腐口感劲道,令人回味留香。不管是整磨出场的清蒸豆腐,还是皮白肉香的豆腐饺,蛋白质含量高的长汀豆腐干,都令人回味无穷。

柔韧甜美的糍粑,诱人可口的米果,清凉可口的仙人冻,又香又脆的“炸雪薯”,让人垂涎,百吃不厌,唇齿留香。

走进长汀古城的济川门,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

漫步在这条倚江独立的古街上,就连脚步也变得缓慢起来。沿街走着,补鞋匠安守墙角,不疾不慢地修补着手中的鞋子。这门传统的手艺,在我的印象中,早已淹没在了时光的河流中,可没想到,在长汀居然可以看到它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大街上。

穿梭在悠长悠长的小巷之间,恍如时光倒流,如果此刻我换上长衫又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风光旖旎的翟秋白文学院。

翟秋白文学院成立于20xx年6月,以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其发展思路。这里作为长汀的文学创作、培训基地,用于开展文艺交流,培训文艺人才,资助作品出版、展演,组织文学创作和采风活动。

一踏入这个古树参天的院子,浓烈的文学氛围立即把我包围了。

进入异地他乡,我们并没有丝毫的生疏。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人太过好客,又或者是文学的力量太过强大。飘逸挺拔的云骧阁,留下了晋江与长汀山海对口交流的宝贵印记。

当天晚上吃过晚餐后,我们一行人在秋明兄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向店头街走去。

夜色笼罩下的长汀古城,宛如披了一件端庄秀逸的晚装,变得妩媚起来。

又见红灯笼。这长汀的艺术符号,又在这里四处张挂起来。我们踏着旧时光的砖石,与一间间古味颇浓的老店相逢。彭记姜糖、张氏姜糖、喜相逢客家菜馆、客家一品、汀洲妹子……众多淳朴敦厚的老店铺,展现了最原始的风貌。

灯光下的老店铺,被朦胧的月光打扮得风情万种。吸引我的当然不只是现场制作的姜糖,那香脆的味道还在舌尖回旋着,脚步就被前面的老店铺牵走了。令我意外的是,这里的每一间店铺都维持了原来的样子,方桌长椅,那些在电视上才能看得到的古老道具,在这里比比皆是。

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左顾右看,即便是在这么仓促的行程中,我依然有闲情看店里挑灯缝制鞋底的缝纫师。看着她那一脸专注的神情,我不禁停下了脚步,痴痴地看着她一圈又一圈地来回踩着缝纫机。看了一会儿,终于看出了究竟,原来缝制的针线越密,鞋底就越牢固。

当我蓦然回过神来,前面的人已经走远了,我急忙大步流星地往前追去。在即将到达城楼的一家贡元私宅,看到一棵年岁已高的铁树。在绿莹莹的灯光照射下,这棵铁树显得更加神采奕奕,我想它一定藏着很多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等我们的脚步越来越沉时,城楼终于到了。夜晚的城楼,跟白天看到的截然不同。登上城楼后,看到了一排排高挂在城墙写着百家姓的红灯笼。在这个特别的夜里,在这个特别的城楼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姓氏,真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我们沿路走着、看着、听着、谈着,不知不觉间,已然与长汀融成了一体……

长汀归来恋客家。从长汀归来已经近一个月了,那一个个古老场景,却依然萦绕脑海,特别是客家母亲缘广场的那尊慈祥庄严的石像,更是时常在我梦里出现。美丽长汀,期待下次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