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垂钓三题散文

垂钓三题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钓鱼遇到花骨群

垂钓三题散文

年轻时我也曾是个钓鱼迷,闲暇时常到黑龙江边钓鱼。那时黑龙江里的鱼很多,每次钓鱼都不会空手而归。回想起我的钓鱼历史,最难忘的是那次“一日三钓”的经历。

那是发生在1970年初夏的事情。我工作的修造厂就在黑龙江边,西去二里便有一条通向大江的勤得利河,当地称为“大亮子”。夏季水盛,江水倒灌,大亮子就形成了一片明亮的稳水,很适合钓鱼。是个星期天,我提前挖好了曲蛇作饵料,天一亮我就扛着渔竿提着鱼笼奔向大亮子。那时钓鱼,没有现在“洋气”,我那所谓的“渔竿”,就是一根拇指粗的柳条,顶端绑上一段从竹扫帚中抽出的细竹枝而成。钩线是讨来的一段胶丝线,钩漂是用高粱杆做成。

走到大亮子,东方天边刚刚冒红。那天晴天,无风,面前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平,是个难得的钓鱼的好时机,这预示着我今天肯定会有好收成。我选择了一段铺满了山石的河岸坐下,将渔钩挂上曲蛇诱饵甩进水中,两眼紧紧盯住漂子,希望它赶快扎进水中。可那钩漂真是不尽人意,足足有十分钟漂在水上一动不动。我提起渔钩查看,诱饵还在,便重新甩钩进水。这次很快便见漂子点头,接着一个蒙子扎下水去!我随手甩竿,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摇头摆尾被钓上岸来。接下来也没出现什么好彩头,到太阳升起一人多高,我才收获了两条鲫鱼和一条嘎牙子。

彩头是在几只晨起的江鸥在空中嘎嘎欢叫时出现的。那时太阳已有两人多高,我面前平静的水面突然泛起了一片涟漪,在晨阳照耀下波光粼粼如散金碎玉般。我心里一动!是鱼群来了!正这样想着,觉得手中的渔竿被拉了一下,一看漂子,早没影了。我忙提渔竿,一条半尺多长的花骨鱼被逮住了。我一下明白了,我是遇到花骨鱼群了。

花骨鱼,又称花吉勾、吉勾鱼,系鲤鱼科,遍布黑龙江省各水域,因此被列为黑龙江省“名优土著鱼类品种”,佳木斯市也把它列为本市特产鱼种。花骨鱼体重在100---600克左右,属于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喜在稳水中生活,进入湖泊中肥育。以底栖动物为食,也吃其它小鱼,是黑龙江省垂钓的主要鱼种之一。它咬钩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最受钓者垂青

那天我遇到的花骨群,可把我忙活坏了,从摘下第一条鱼起,挂上诱饵,甩钩进水,在渔钩入水的同时,漂子也扎进水里,那真是“好吃莫商量”。既然鱼群来我这吃早餐,那我也“有求必应”吧!在随后的半个时辰里,我就那样机械地摘鱼、挂饵、甩钩、提钩,根本不用看漂子,一条条花骨鱼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了。

半个小时后,可能鱼群里的智者,发现受骗上当了,向鱼群发出了警告,于是疯狂地争抢咬钩停止了,可仍有些“愣头青”贪吃不要命,瞅准机会还是扑向渔钩。一个小时后,水面终于恢复了平静,知难而退的花骨鱼群,不知游向了哪里。

鱼不咬钩了,我也实在是累了,借此机会,我捡点收成,一只可装30斤左右的渔笼,早就塞得满满登登,已是“无立锥之地”了。

喜钓鳑鮍群

一钓花骨群,使我得到了预想不到的收成,心里很惬意,便掏出烟来点上,一面吸着烟,一面看着平展展的水面映着蓝蓝的天空,偶有几朵白云在随意地飘动。这天水合一的景象,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我的宁静致远的心情,突然被一陈嘹亮的渔鹰欢叫声打破,抬头一看,不远处一群雪白的渔鹰在河面上空盘旋,不时有渔鹰如箭出弓弦俯冲而下,在河面弹起一朵水花即起,口中已是衔着一条银白的小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渔鹰俗有“钓鱼郎”之称,凭着它的犀利双目,能够穿水三尺发现鱼群。我想:这么多渔鹰聚集一处,跟踪盘旋,下方定有一个鱼群。果不出所料,当渔鹰们渐近我所处的水面时,只见平静的河面又荡起了细小的波纹。我喜出往外,想不到这空中的“钓鱼郎”,竟是如此好心肠,硬把鱼群撵到我的面前,让我这地上的“钓鱼郎”,也渔翁得利。于是,我便手忙脚乱,把渔钩挂上诱饵投入水中。可水中的漂子随着波纹晃动着,只轻轻地点了几下头,再没有动静了。我提钩一看,钩上的曲蛇诱饵,早没影了!心想:这下坏了,我面前的鱼群肯定是鳑鮍鱼了。

鳑鮍,俗名胡芦子,鲤科鱼类,黑龙江省分布很广,一切静水和缓流的湖泊中均有。体形与鲫鱼相似,比鲫鱼小,体长一般为5.4---8厘米。眼有彩色光泽,背面淡绿色,略带蓝色的闪光,腹面银白色。以水生植物为食,但也喜吃曲蛇,因此也成为垂钓者常钓到的鱼种之一。但因鳑鮍鱼小嘴也小,除非用专用的小号钩,像我所用的7#钩,它就轻易不咬钩,只在钩外蚕食诱饵,磨磨叽叽很是烦人。

但是,对付鳑鮍鱼我早已从垂钓高手那里学艺在手,便减少诱饵,只把一小节曲蛇挂在钩尖至倒剌处,用倒剌挂牢,不露钩尖,这样就能诱使较大的鳑鮍咬钩了。此法果然奏效,我刚把渔钩甩进水里,漂子随即点头,当点到第三下时我就提钩,一条二寸长的较大型的鳑鮍被钓上来了。就这样,一条条鳑鮍接连上岸,鱼群还是不肯离去。因为,岸上有我这个“钓鱼郎”挥竿狂舞,空中的“钓鱼郎”就不敢靠近,无意中我就成为鱼群的保护伞了。

已是日上中天了,炽烈的阳光把我坐下的山石烤得滚烫,这提醒了我,该为午餐做准备了。于是,我收了渔竿,拣了十几条鳑鮍鱼,去了鳞,抠出内脏,在河水里洗净,洒上带来的细盐,摆在岸边几块石板上,来个不动烟火的`烤制鳑鮍鱼。鳑鮍虽小,但用“自然火”烤制出来别有一番滋味,这是夏季晴天垂钓者充饥的常用之法。

鱼在石板上让太阳烤制着,我只需隔段时间翻动一下就行,并不影响我继续钓鱼。鳑鮍鱼群在我面前的水面呆了将近两个小时。此时空中的“钓鱼郎”见无利可图,早已“叫骂”一阵四散飞去。到鱼群离去时,我腹中也饿了,正好鱼也烤熟了,我便停钓用餐。

二钓鳑鮍群,不仅钓到了上百条鳑鮍,还使我享受到一顿鲜美的午餐。

巧钓六须鲶

午餐刚过天就起风了。沉闷的天气里有风吹过清凉倒是清凉了,可柳摆腰肢岸草点头,平静的河面也掀起了垅沟浪。钓鱼“不怕雨,就怕风”。我本想就此罢手也算满载而归了,可看看饵料盒里还有几条曲蛇在爬动,便抓住江风乍起,水浪不大的时机,进行三钓。

可能受风浪的影响,眼看着漂子在浪中上下颠簸,却没有鱼咬钩的迹象。十几分钟过去了,风浪越来越大,我决定停钓回家。正在这时,我面前“哗啦”一声!有一条鱼打了一个很大的水花,接着我的钩漂就不见了。我忙抬臂甩竿,只听“咔嚓”一声!我手中的渔竿揽腰折断,只见水中漂着的半截渔竿顶着水花迅疾地向河口处奔去。凭甩竿时手中的感觉,我知道这是一条很大的鱼,要不不会连面都不见就把渔竿拽断了。

倘若这条神秘的大鱼一直向河口奔去进入黑龙江,或者改变方向奔向对岸,我就会束手无策放它一条生路。可这条鱼傻透了,它只沿着我钓鱼的岸边逃跑,遇到一片被涨水淹没的青草处就不动了。它以为,藏身草下就万无一失,可哪知有那半截渔竿就暴露了它的藏身之地。我衣服未脱就下到水中,当河水漫至腿根处,我一把就抓住了那半截渔竿。可能我的扯动惊动了它,那条大鱼“唿啦”一声窜出了水面,由此暴露了它的身份:原来是一条3尺多长的六须鲶。

六须鲶,俗名怀头。体似鲇鱼,无鳞,头扁平而阔。眼小口大,体多为灰黄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在黑龙江省各水域均有分布,系该省经济鱼类。六须鲶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列世界淡水凶猛鱼类“十大杀手”的第7位。但它游动迟缓,不集群,不作远距离游动,喜潜伏水底或隐避于障碍物下。它食量大,生长快,最大体重可达百斤左右。由于它贪吃无厌,黑龙江的渔者,常以活小鱼为诱饵,以“撅达钩”钓它,有时会有惊喜的收成。可想用我手中钓中、小型鱼类的“漂竿”钓到这么大的六须鲶,那可是“谈何容易”。

在六须鲶“腾身亮相”的瞬间,我怕它挣断了钩线,只好把渔竿放开。可这条六须鲶,认准了这块水草之地最安全,只打了一个“磨磨”,便又停下不动了。当我再次抓住渔竿时,还是无计可施。我拽钩线它就跑,它跑快了我就得松竿。如此三番五次,我已是浑身湿得像个落汤鸡,六须鲶像是也累了,比先前老实多了,但我还是无法逮住它。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时,我见从河口处走来一位老人,也是一位垂钓者,他肩上用一个抄罗子杆撅着一筐鱼。走到近前我示意他过来帮忙。老者心领意会,忙脱下长裤手持抄罗子下水了。有了抄罗子这逮鱼专用工具,制服六须鲶就容易多了。我轻收手中的钩线,慢慢靠近六须鲇,当六须鲇发现有人靠近刚要起身,老者早已趋步上前,一抄罗子将六须鲶的大脑袋罩在网兜内。我不雇一切地扑上去,连搂带抱的逮住了这条20多斤的六须鲶。

一日三钓的丰硕收获,为我自己创造了个人钓鱼史上的辉煌,以至于若干年后,我还常以此事对人夸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