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乡优秀散文

家乡优秀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2W 次

家乡优秀散文1

不知道是不是环境变好了。在一片水塘,居然看见了水鸟(暂且称为水鸟)。这在我的家乡是很难看见的——只能看见燕子、麻雀、喜鹊这三种最常见的鸟类。

家乡优秀散文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父亲提起家乡以前的面貌。父亲说: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树,处处都是鸟,鸟的种类颇多;河里面蛤蜊也是比较多的,他下一次水,可以摸上一大袋子来。然而这一切,都是我出生以前的景象,我是绝没有机会见到的。因此,我会追问父亲:“爸,树都哪去了,鸟怎么也没了。”

“树都被砍了,鸟自然也飞了。”父亲说。

“那河里的蛤蜊呢?也飞了吗?”

父亲笑了:“水被污染了,农药、化肥用的太多,经过雨水冲涮流进河里,蛤蜊也渐渐的没了。”

对于这一切,小小年记的我,真的有点难过。我记忆中还见过一种鸟——啄木鸟,它住在村西头的一棵老柳树上。小时候经过老柳树,总会折几枝柳条,做成柳笛,吹着回家。当然也会看上几眼啄木鸟,它看见我们走近,会害怕地躲进树洞中去,等我们走远回头望去,它又会在树干上一个劲地啄个不停。让我难过的是,老柳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被人砍了,从那以后,我也再没见过这只啄木鸟。

当我在水塘面上看到水鸟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激动。我喜欢树的绿、草的青、水的碧、花的五颜六色、风的颜色。鸟的啁啾,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深深喜爱的。我喜欢看水鸟在碧蓝相间的水面上起舞,它们三五成群,有的张开双翼,侧身掠过水面,有的盘旋几圈,有的像鸭子似的在水中嬉戏,好不招人喜欢。听它们鸣叫,也是一种幸福,这是大自然自己的歌声,这旋律,比世间任何一种音律都让人痴迷。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多听一会。

当我的老柳树被砍,我怎么能不伤心。

当看见新的鸟类,我又怎们能不欢喜。

家乡优秀散文2

陶制的水缸,委屈地躲在厨房的一角,恰如美人迟暮。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宝贝,就像磁带,记载着我曾经的一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还没有扁担高,七八岁了吧,时常和妈妈去学校唯一的公用自来水龙头水桶接水,然后抬着回家放水入缸。所以那时,水桶、水缸、扁担是居家常见之物了。

也有水井的,但毕竟城里人讲究了,井水只用不吃的。花岗岩水井的井台,被水桶绳子勒出的沟壑深度与数量便是这口井的年龄标记。有时看到水井的井台密密麻麻的、大大小小的沟壑如深浅不一的刀口一般,幼小的我便不由得心头一紧,说不上来什么震撼滋味——后来才学会用“沧桑感”来形容。其实吧,身临其境,一声发自肺腑的“啊!——”就足够了!水桶上拴着一条绳子以便能取到井水,这绳子,合肥人叫井绳。记忆中,麻绳为上,草绳次之。当然,城里人一般不用买绳子的,“浓水”换来的。“浓水”,合肥话,就是泔水的,也就是把剩饭剩菜倒在一个盆里,农家每天来回收,给你一根绳子或别的什么农家手工制品作为交换。“浓水”,猪的美味佳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多种原因吧,这种交易没有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抬水的劳作, 井水的冬暖夏凉,使我自小便留意着水的品味。记得有次随妈妈在合肥市体育场开什么会,能看到游泳馆里的水。加之是夏天,那水更加诱人:清清的,蓝蓝的,一眼能望到水底,以为那就是水中之极品,真的恨不能扎个猛子下水了。后来,见识多了,知道游泳馆里的水虽然清澈透明湛蓝见底,然而没有水草鱼鳖,便缺少了灵动,缺少了生机,没有了层次,一如裸体的美人,因一览无余,远远谈不上极品了。

见过农村老家的水,以为那是极品。多年以后,那种人水一体的情感,深深地镌刻在灵魂中了。水面倒映着那棵孤独的杨柳,便有了神话般脱俗的意境。微风徐徐,波光粼粼,鱼儿水中漫步,一米深度内清楚地看见鱼鳞,动画般转动的眼睛调皮地看着你。水草有须须状附着物的。这须须状的杂物毛茸茸的,流苏一般,在水中指示着水的流向,潺潺流水似乎是最好的词汇了。大声一点,鱼儿吓得深水里去了,鱼的轮廓模糊了,消失了,于是暴露了水的深度。“噗通”,绿色的青蛙优雅的泳姿打破了岑寂,水面上留下了军舰般骄傲的波痕。透明的白米虾似隐似现,热情地和你打着招呼,神态一如调皮的少女。碧绿的水下,青蓝逐渐而蓝黑,大有通幽之意;清澈与逐渐的半透明乃至玄色,水由亲切变为神秘,恰如女神的勾引,毫不犹豫地下水了,全身心地拥在了她的怀里,感受着丝绸般无骨的柔情······

虽非智者,却也爱水的。魂牵梦萦的碧青碧绿神秘而生机盎然的水啊,时常撩拨着心弦:都说女儿是水做的,男儿又何尝不是似水柔情呢?······

家乡优秀散文3

从前,我的家住在一条小河边她的名字叫湾溪河,一条弯弯的小河。一放学,我和我的好朋友们都会第一个到小河边去玩耍。每一次,去那里,我们都会失望一次;那是因为每一次去那里,小河里没有活泼可爱的小鱼,没有绿油油的水草。小河边没有鲜花、没有树木和绿草,除了垃圾还是垃圾。突然,有一天,我早上起来去上学一出门就看见有很多工人在小河边热火朝天地在忙碌着。放学后,我回到家里,听见妈妈在说:“太好了,太好了!”我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现在政府对小河的环境关心起来,在为小河做一次整容手术呢!现在,这里已经是鲜花遍地,绿树成阴,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在这里飞来飞去,翩翩起舞。小河,不再是以前的丑姑娘了,她是一个美丽的公主了。鱼儿来找她玩了,青蛙来找她聊天了……

看呀,看呀,那里有一个水上舞台呢!老人,孩子在上面跳舞,嬉戏玩耍。老人是孩子,孩子也是孩子,他们忘记了现实,投入到欢乐中去。

从前的小河窄窄的,窄得只可以有一叶小舟过去,可是现在,窄窄的小河变得又宽又大了,可以同时有两艘大船过去呢!

现在,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过大家不要过度的依赖哦!

家乡优秀散文4

绵绵的秋雨时断时续地下个不停,勾起我对家乡雨季的怀恋。

家乡的雨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它没有一点江南梅雨的缠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像楚人的品性,两天就把山喂饱了,塘灌满了,把温柔的小河变得汹涌澎湃。

一进入农历八月,那火燎的太阳就被云彩包裹起来,三五天难得一见。天上总是铺着厚厚的云,风也是凉丝丝的吹在身上特别好受。父亲说,到连雨天了,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好年头啊。我望望天,果然有雨点落下来,开始不紧不快,随后就大起来,有时哗哗地象是从天上往下泼,砸得地上一片大水泡。急雨过去,慢雨就来了。慢雨在空中拉成的线很细,很长,落地也轻,砸不出泡泡,看上去就像傍晚水面跳窜的小鱼儿,星星点点连成一片。接着急雨又来了,倾泻了一阵又变成了慢雨,就这样急慢交替着一种高深莫测的节奏,把我送进了梦乡。

家乡因为雨而变得愈加隽秀:山上山下变得一片翠绿欲滴;北门河水暴涨起来了,凤凰山隐隐约约笼罩在雨雾中,大柳树上栖栖着几只叫不出名的白头翁,躲在树叶下;苞米缨子张开五颜六色的胡子,那瘦瘦的棒子就在这雨季中鼓胀起来;高梁也伸开了身子,咔咔地往上猛长,长过了房檐,长过了房顶,冒出一团红灿灿的穗子。那些黄色的瓜花开得正灿烂,里面时不时有蝈蝈的叫声。母亲把一盘盘青椒炒茄子,烤甘薯,炖豆角摆满一桌子,说,吃吧今年雨水好,青菜多着呢。我想,连雨天真好,可以给我们这么多的幸福。每次回老家我总吃得满头大汗,肚子溜圆。

家乡的雨,伴随我长大,也把许多美丽的故事装进我的记忆里。雨季好像是一个不变的法则,到时候她就应该来,人们对她已经见惯司空了,不知她是如何来的,更不清楚她又是何时悄然隐去的。

家乡优秀散文5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梦,尤其是儿时家乡的饭。

七十年代末,还时是计划经济。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仨在家种地。粮食是基本口粮加工分粮,虽然父亲把他的粮票省了一些补贴家里,但还是不够吃。母亲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干活,十几岁的姐姐也跟着母亲下地,帮着挣有限的工分换粮食。才几岁的我下不了地就在家做饭。

还记得我煮的第一次饭。那时我刚有灶台高,够不到锅台,就搬一张椅子垫脚。我放了些水,把淘好的米放进锅里。抓一把松针点火,再往灶堂里放一些硬树枝。火烧的很旺,不一会锅里就咕噜咕噜的响。我又趴在锅台上看锅里,准备学妈妈的样子沥饭(就是用一种名叫筲箕的竹制品把米粒和米汤分开),哪知锅里只冒泡,只见米粒,不见米汤。没办法用瓢把它舀起来,我想把米汤沥出来,就用锅铲按住米粒取汤。汤没取出来,一锅米被我按的严严实实的,那锅饭可想而知。看着一锅的夹生饭我很害怕,担心妈妈回家会教训我。妈妈从地里回来了揭开锅朝我看看没骂我,加上水,把米粒拌匀了又烧,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做好了。后来妈妈做饭就把我叫到身边,教我多少米放多少水,煮到什么程度可以沥饭,经过几次实践,我接下了做饭的重任。

米饭会煮了,再学做面条。第一道和面工序也是水的把握,水不能多,多了面太软,承不起擀面杖;水太少,面团硬,压不动推不开。妈妈亲手教了我几次,我就会审视水分了。我先把面团和好,再用擀面杖把面团压扁推开,每推一次就撒些面粉,把面饼卷到擀面杖上再滾再压,等面团推压到锅盖大的时候把面饼折叠起来,切成指头宽的面条。待锅里的水烧开了,把摊在桌上的面条拉起放进锅里煮。不一会一锅香喷喷的面条就做成了。

最好做的饭是南瓜粥和蒸山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粮食常常不够吃,只好用瓜菜代替主食。夏日的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妈妈和姐姐继续去出夜工——扯秧,我就在家做南瓜粥。我先把南瓜切开,把南瓜籽掏出来洗干净晾着,再把瓜皮去了,切成寸把厚的片,放水煮,待南瓜煮熟了再把面粉洒进去,一边洒一边搅拌。不一会又甜又香的南瓜粥就煮好了。

妈妈和姐姐还有一大群人就在屋前的田里干活。我做好了饭就蹲在场边唱歌,地里的人本来饿得晕乎乎的,听到我唱歌都打起精神来,叫我再唱一首。就那样闹闹唱唱也不觉得多困,只是肚子饿的咕咕叫。我唱一会,喊一会:“妈妈,我饿,回来吃饭。”有时候等的太久就歪在场边睡着了。

储蓄的南瓜没了,山芋成了必备的口粮。傍晚,我拣半篮山芋下池塘洗净。先在锅里放一瓢水,把蒸底放上去,再将山芋随意的倒入锅里。架上柴火蒸煮,在没闻到山芋香味之前千万不能揭开锅盖,不然山芋夹生了 很难蒸熟很难吃。

我的童年虽辛苦,但更多的是甜。甜甜的南瓜粥,甜甜的蒸山芋至今还是我喜爱的美味。

家乡优秀散文6

不觉阔别多年,伴随XX年启动的列车,从此家乡只有冬天,忘记了春夏秋的味道。那个抚育成长的北方小村,今夜是否有雪飘落。

伴随着一股股寒潮,海滨小城也迎来独有的冬天,夹杂着刺骨的海风,告诉我回家的日子近了。

窗外向后飞驰的景色告诉我,列车在前进,家乡就在那前进的方向,时而穿越大小山洞,时而跨过那些不知名的大河。伴随着窗户外越来越重的白色,家,越来越近了。

家乡在那飘雪的远方,那里是白色雪的天堂。轻快地脚步踩在雪上,莎啦啦的响,背后的脚印告我来自远方。遥望袅袅炊烟的村庄,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村边的小河早已冰冻不在流淌,冰面上的是依旧欢乐玩耍的梦想,有牧羊归来伯伯经过小桥,依旧是家乡的味道。

门口那个歪着生长的老榆树,那枝干伸展着指向远方,像是引领每位回家的孩子,找到家的方向。树下那废弃多年的老磨盘,仿佛依稀可以听到往昔工作时的吱吱作响。成排的杨木栅栏,被雪埋了半截,虽失去作为杨树的高大威武,成排成行的,也是卫兵一般的扞卫着家乡。火红的灯笼在雪上映衬着夕阳,在白色的世界里成了温暖的阳光,

屋后废弃的马车仰着头,像是宣讲它年轻时的风光。一座座被雪覆盖的粮仓,像是盖着棉被温暖的婴儿,满载的全是春天的希望。

屋檐下成串“苞米”,为白色世界点缀着一抹金黄;沉醉的高粱,像是害羞一样低下脸庞;最爱火红的辣椒,骄傲的望着远方;还有那看似不起眼的蘑菇,它拥有最馋人的芳香。门窗上红红的对联,大大的福字,满满的都是年的味道。

父亲的微笑,母亲的拥抱,渗透着温馨家的味道。虽是零下几十度的寒冬,满满的全是爱的味道。

夕阳渐渐落在地平线以下,红红灯笼映衬着白白的雪,伴随家乡的味道,渐渐安静的北方的村庄。

家乡优秀散文7

说到冬天,人们常常会想到这样一种景象:冰雪覆盖、北风瑟瑟。这种让人寒冷发抖的季节,常常被诗人作家拿来抒发悲凉的情怀,本身就寒冷的北风也就变得愈发刺骨了。其实细想来,不论是玻璃窗上的冰花,还是热气腾腾的暖炉,不论是一家人未围坐在一起的餐桌,还是孩童红扑扑的脸颊,都是温暖的、温馨的、舒适的。这就是暖冬,温暖在心田的冬日…清晨,打开房门,外面一片雪白,千树万树的梨花在枝头竞相绽放,这么纯粹的色彩,这么赤诚的情怀。让我这个喜爱冬天的人儿,更为之沉醉不已。

整个世界不再喧闹,人们放弃开车,开始步行。大人把孩子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冻得通红的小脸颊洋溢着欢快的深情。一场大雪,将整个北国都变得柔情了。旭日渐渐从东方升起,一道道耀眼的光辉洒下来,照射在这篇洁净的雪地上,浑然间天地犹如融为一体,这么美的景象,或许只有在冬日才这么让人眷恋与神往。喜爱冬天,不仅仅是她纯白的雪季,还有那安静与祥和的氛围,以及那暂时告别车水马龙的宁静。深秋的红叶,在冬日里虽已不再炽热,但在白雪的映衬下却依旧那么耀眼。这个季节,瓜果已经不再飘香,但却依然甘甜可口,绿地不再泽泽生辉,但却依旧青葱爽朗。端一杯热茶,独处在这温暖的火炉旁,感受这北国家园的宽广与壮烈,风和日丽,份外清爽!

午后,吃完午饭,静静地躺在床上,感受这一天之中最温暖最祥和的阳光,这么柔情的岁月,这么温暖的情怀。与夏日的炽热不同,冬日的阳光不会想让人逃避,似乎只有靠的更近,才会愈发地温暖。与春日的干裂不同,冬日的阳光不会那么地急躁,似乎成长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剩下的便只安静守候就好。与秋日的悲凉不同,我们在体味冬日阳光时不会带有不舍与遗憾,更愿意贴近阳光,感受冬日的温暖,静心期盼,倾诉衷肠。冬日不再寒冷,看着早上公园中跑步的人们,你便更够感受到这份冬日里特有的活跃;冬日不再寂寥,看着那些一早便去冬泳的人儿,你便更能够体会到这份冬日里所特有的朝气。冬日,是个温暖的季节,一丝丝阳光、一份份暖意、一点点期许,让我们在这冬日的气氛里,变得宽厚、充满期望。傍晚,感受夕阳西下是的壮美。残阳如血,沧海如画。

庭院里盛开的腊梅,已褪去了春夏花朵的那种竞相绽放的稚嫩,多了一份稳重与成熟,在宠辱不惊的秋日里,静静地盛开,香气慢慢地弥散,也是愈发地让人沉醉了。携一朵梅花,放于鼻尖,在夕阳西下的光景里,慢慢行走,看那如火的残阳,欣赏这逝去之前的美好场面。是谁,在这秋日的景象里,将那份忧思唱地久远…是谁,在这俱寂的黄昏时刻,将那份安稳变成凝噎…云霞映日,天空驼红。加一件厚衣物,携一头披肩长发,出来走走。忘却那份带着伤感的渐渐显现的枯黄,不去遐想那愈显沧桑的容颜,拾起那份狂热的心脏,夹带那丝曾经年轻的梦想。那天上飞过的,地上走过的,河里有过的,哪一个生命不够炽热?哪一个个体不够鲜活?

是啊,严寒,又能怎样…回味,这冬日里特有的洁净与温暖,感受这份祥和与丰硕。小桥流水,是一种仙境。冬日暖阳,尽显优雅。北方有粗狂的山脉,哪怕已经被浸染地有些苍凉,但蓬勃的朝气还没走远,来年的绿意仍然充满渴望;南方有优雅的小桥流水,即便在瑟瑟的寒风里已经有些干涸,但泉水的滋养还在,春姑娘的召唤声依旧掷地嘹亮。任凭残斜的夕阳如何将深秋的光阴带走,平静的内心仍步伐充盈与丰厚。在这暖冬的季节中,带上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感受这冬天来临前最后的温情和厚重,谈笑间体味真情的流露,用心经营我们的生活,丝丝凉意的冬日在热气腾腾的火炉边,也会显得饱满而欣雀…

冬日,白雪皑皑,清风舒畅,绿意无边虽已远去,但纯白宁静却更加能够长久。冬夜,皓月千里,寂静祥和,盛夏烂漫虽已不再,但祥和典雅也能诠释最美年华。我爱这份温暖冬景,更爱这份祥和的冬境。

家乡优秀散文8

老水井离我家很近,出门下几步石梯,过罗马店场坝,左转约百来米石板路,不过五分钟就到了。老水井因在田家大屋场旁边,因此名为田家水井。

老水井东北角上方,是一丛竹林,老水井位于一个石坎的下面。石坎山长满了各样野草,诸如巴岩姜、屋儿长、虎耳草、思茅、地枇杷、野麦冬之类;也挂满各种野藤,像杠金藤、何首乌藤、金银花藤等等。老水井约有一米多深,井口是圆形的,直径约有一米。井底是一块倾斜着的石板,水从石板周围沁出来。无论太阳怎么大,老水井始终在林子、野草、藤蔓的荫蔽之下,本来水质就好,这样一来,四季的水都很清凉。我们那个村子,就数我们那儿人口最为密集,有两三百口人。周围水井也不少,谭家水井、小湾水井、酸枣堡水井等等,但这些水井的水质、口感以及周围环境总不如这口老水井,所以,老水井要供给周围两三百口人畜饮用。老水井就像慈爱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村中一代代儿女!

老水井也有疲惫的时候。那就是每年夏季六月天大旱的季节,老水井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周围的人们,天还没亮就来到井边挑水,井水挑完后,需要等上几个小时,井底才又积存起水来。有时,来挑水的人太勤便,就只能挑上大半挑回去。遇到老水井的水实在太紧的时候,人们才会到其他水井挑水。这种时候不会太长太多--只在六月天大旱的时候。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这口井从来没干过--就是清江河干得只剩很少流量的时候,老水井还是源源不断给他的儿女们输送甘甜的乳汁!

老水井喜欢勤快的孩子。小时候,我与姐姐姐就用一只水桶,一桶一桶抬水回家;稍稍长大,就用大人挑的水桶,把桶系多缠几道在扁担上,不让桶底触地,半桶半桶挑,直到能挑满桶满桶的水,老水井就是这样伴着周围孩子们长大。老水井爱孩子,每当孩子们来到井边挑水的时候,老水井就用清澈的眼神,看着孩子,把孩子们顽皮、天真、快活的模样,映在心里!有时,孩子们来挑水,老水井忒高兴,就荡起涟漪!有月亮的晚上,老水井还会把一轮明月沉在水里,荡着,荡着,逗孩子们玩儿。遇到天旱,只井底有点儿水的时候,从井底岩缝里还会窜出一只褐色的螃蟹出来,趴在那里,吓唬村里胆小的女孩--这种时候,小女孩就会马上叫来自己的哥哥或其他男孩,若螃蟹还没走,就会被孩子捉住,掰下螃蟹的大钳子,一块儿享受美味。

村里人也爱护老水井,遇到暴雨之后,井里落满树叶、尘土,人们就会将井里的水舀干,清洗水井,把周围的树叶、杂草弄走。老水井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澈的,周围环境也都干干净净!

现在,村里都接上了自来水,老水井再也不像往日热闹了,只有一些虫子还常在井口周围的草丛中游戏着,夏天到了的时候,知鸟还在水井上方的树上歌唱。

老水井在村镇化建设中落寞了!但故乡老水井的水,在我的怀念里,仍然荡漾那清澈的细细波纹,喝一口老水井的水,永远不忘故乡的山水和人民!

我是喝老水井的水长大的孩子,虽然身在城市,喝的是自来水;但老水井亲切的模样,早已融化在自己的血脉中,沉淀在岁月深深处!

家乡优秀散文9

遇到先生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感觉到冬天的寒冷。那年冬天起,我就再也没有冻过手。不知道是不是人们所说的全球变暖的原因,还是生活富裕后穿的衣服抗寒,还是吃东西热量增加了,反正身上总是暖暖地,觉得冬天不像小时候那么难熬。可是我却把原因归结为只是遇到了他。

我的家是在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庄,说不上她有多美,可能是我手中的笔太笨拙的缘故,写不出那么多华丽的词藻。但在我的心中故乡是我走过的千山万水中最美最神圣的地方。

家乡的冬天好冷啊,初冬的时候,村头的河堤上,杨树,柳树在寒风的吹拂下,树叶在空中飘飘洒洒地打着旋往下落,眨眼的功夫,地上被树叶盖上了厚厚的金黄。每年这时候,哥哥、姐姐就会在河堤上用耙子,扫把占上一段。这一段的树叶就归我们所有了。但哥哥姐姐总是不放心,半夜起来还会去河堤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被人收走。第二天起早,他们就会早早的起来扫成堆。用小拉车送回一趟,顺便把我们几个小的叫起来,帮他们装车。手摸到带着霜的树叶一会就失去了知觉,红红的,木木的。我们从来不敢不去,因为拉回来,哥哥姐姐还得去生产队里下地出工。每年初冬,我们捡回的树叶经过晾晒堆成柴垛,等着拌上土一层一层垫进猪圈里积农家肥,挣工分。

树叶扫完,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手放在胸前,左右手相互揣在彼此的袖筒里取暖,脚不停地在地上来回踱来踱去,活动着身上就不感觉太冷了。大地被冻得裂开了横七竖八的缝隙,有两三公分宽,趁着冬闲,哥哥姐姐去地里拉土,用铁镐打冻,一米多深后才能用铁锨挖得动。天还没亮,哥哥姐姐带着我们就去了地里,让我们扶车,他们装土。我们喊冷,他们喊热,有时候哥哥还会把棉袄脱掉,披在我们身上。汗水不停地在他们的的脸上往下淌。

到了腊月,天更冷了。井台周围打水时不小心洒出的水结成厚厚冰。滑滑的很是危险,好在我们穿的都是母亲千针万线做成的布底棉鞋,可以防滑。学校里,我们每天都得起来上早校,道路两旁掉光树叶的树上,枝干一夜之间结成好看的冰花,我们的头发上也结了厚厚的霜,老师的胡子也成了白色。教室的煤火炉总是被那几个淘气男生弄得半死不活的,散发不出多少热量。老师一般不让我们在早上写字,我们揣着手背书,或是背数学定义公式。教室前,老师带着同学们把地上打扫干净,用土当上四周,让同学们轮流压着压水机。被土当成的方方正正的的地上经过几夜冷冻结成了冰,这就是同学们天然的滑冰场。我们排着队,转圈滑,或者你滑过来,我滑过去。玩的不亦乐乎。到了晚上,母亲就会把我们出过汗的湿漉漉的鞋放进烧过火的灶膛,第二天早上暖暖的,穿起来特舒服。由于在学校滑冰,没有多少日子,鞋底就磨薄了,母亲说我们穿鞋太费,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是这个话题,还不停的埋怨老师。

母亲怕我们冷,把棉衣做得厚厚的,我们行动都不方便。可是到每年到树叶掉下的初冬,我的手就被冻成了疮,晚上钻到被窝一还劲,奇痒无比,又不敢抓,难受极了。母亲说,你穿的又不比别人薄,每年就你冻手,像是被捡来的没人疼似的。同学们说是由于我的手上肉多,胖嘟嘟的手不抗冻。

过年了,母亲便把蒸好的年糕,豆包,馍馍,馒头,豆皮饼子放进西头没人住的屋里。里面有一个缸,母亲擦得干干净净,上面盖上只有大人才搬得动的石盖,母亲说怕耗子吃,其实是防我们,怕我们不到过年就偷偷吃完。

我怕冷,不喜欢冬天,我喜欢过年,所以也盼着冬天。因为感觉没有雪花飘飞,就没有过年的味道。过年是我们小时候在寒冷冬天最期盼的日子。

寒冷属于我的童年和少年。当我遇见他的时候,当他握着我的手走进婚姻,我的冬天便再没有寒冷。冬天的时候全身是暖的,生活也是暖的。他在我抗拒冬天寒冷的时候给了我春天般的温暖。让我衣食无忧过着平淡的日子。而我在平淡中做着我喜欢的工作,读着我喜欢的书,写着我喜爱的文字。我的人生从遇见他开始便与寒冷道别,说了再见。

家乡优秀散文10

家乡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烈日炎炎,河面上偶尔会泛起一阵阵的涟漪。我和小伙伴们三五结群的来到小河里。有的手里拿着个菜篮,有的手里握着一些饭粒或是菜叶。要问我们这架势是去哪儿?对!就是去河里抓小鱼。

由于年龄还小,知道的不多,就讲我们认为是鱼的动物称为小鱼。当然像虾这类活泼乱跳的动物我们还是认得的。大大的钳子,长长的胡须,再配上优美的动作,可爱极了。虽然大多数是被它的钳子夹的直痛,但也是值得的。

抓鱼的行动开始了!大家已经兴奋道了极点。从离开家门口就一直高谈阔论着自己的抓鱼技术是多好多好,讲着自己抓过的鱼都长什么样,眉飞色舞的向同伴发射他的泡沫。

也许你不禁要问,抓鱼干嘛要带饭粒?饭粒是会沉下去的,小鱼也不笨的,肯定是在饭粒沉下去了再去抢食。这一个小问题可拦不倒我们这些爱鱼的小孩儿。

就让那么瞧瞧我们的抓鱼技术吧!

首先,我们将带来的菜篮子(最好是选择塑料的,越大越好,篮子的缝隙间隔不要太大)沉入水底。用绳子绑住篮子的四角,绳子的另一端用手捉住。静观小鱼的动静。起初,小鱼对于新来的庞然大物很惊慌失措,但渐渐的鱼儿发现篮子不动了,一些大胆的鱼儿就游进了篮子里。哈哈!这次的“放篮行动”很成功。当然,我们是不会满足于这几只小鱼的。

接着,就该放诱饵---饭粒下水了。饭粒刚碰到水面,警觉高的小鱼立马飞了过来,用嘴“亲”了下饭粒,又以惊人的速度离开了饭粒,躲在另一个角落了静观其变。周围的鱼儿发现没有什么异常,便争相来抢食。看到这一场景,我们的脸上露出“奸诈”的笑容。于是,手使劲的往上提,一只只肥美的鱼儿就收入篮中。

在将滑溜溜的鱼儿放进瓶子里的时候,不免得会损失几条鱼儿。一些运气好的小鱼,一使劲的跳,就又回到了河中。一些运气差的就跳上了岸。这时,同伴总会将这些有“节气”的鱼儿放回河里,嘴里总说:“可怜的鱼儿,快回家吧!下次可别让我们再抓到咯。”说完,又看向瓶子里的“战利品”,露出胜利的笑容。

而抓虾是一件专业水准很高的事情。虾本身是透明的,和河里水的颜色几乎一样,而且比小鱼游的快,再加上它的两只大钳子。所以,能抓到虾的是高手,而能抓到大虾的则是高手中的高手。

我喜欢虾。喜欢它那透明的身体,也慑于它那锋利的钳子,对于虾便也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就不抓它了。

家乡的小河是我们是我们童年抓鱼的游乐点,但也差点成为我生命的终结点。

是的,在一次无意的过时中,我掉进了河里,周围没有任何的同伴。在水里拼命地挣扎,总感觉有一只手在水底抓住我的脚。记得妈妈说过,水里面有“水鬼”的,告诫我们不要到河里玩水。心想,自己完蛋了,水鬼来找我玩了!越想越恐怖!挣扎的就更厉害了。当自己慢慢沉下去的时候,听到了扑通的声音,一双温暖的手把我从“水鬼”的手里抢了回来。回想起来还真是惊心动魄。想想,以后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心想,以后一定要学会游泳,不让自己再次见到“水鬼”。

总之,永远也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河,它连接着我们快乐又忧愁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