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的家风家规故事征文

我的家风家规故事征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35K 次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风家规故事征文,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风家规故事征文

  【我的家风家规故事征文1】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风的含义很广泛,比如善良、坚强、勤俭、诚信等。家风是积极健康的,代表着正能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影响着人的一生成长,我的家风很温馨和睦,至今回忆起来心里仍暖流涌动。

小的时候家里人口多,父母养育我们六个孩子,加上爷爷、姥姥和我们一起生活,全家十余口人的生计都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捉襟见肘,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就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全家三代人一起生活很少有矛盾,日子虽然清苦但和睦温馨,邻里关系也相处融洽,这全有赖于我勤劳善良的母亲,她营造了这种和谐相处的家风。

我的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小时读过两年私塾,后来因家庭困难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她主动让给了舅舅而自己辍学务农。后来舅舅走出了大山来到了省城,最后成为省报的总编。说起小时候的事情,舅舅很感慨母亲当年的付出。母亲一生与人为善、吃苦耐劳,遇事总先想着别人很少考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有什么好吃的,母亲总是先拿给别人吃,剩下的自己才吃,即使到了晚年她仍保持这一习惯。记得为了改善生活,她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块荒地,种上蔬菜粮食补贴家用。当时我还小,母亲白天背着我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家忙着给一家老小做饭,饭后在灯下给我们缝补衣裳一直到深夜。当时爷爷和姥姥年岁已高,她还要照顾两位老人,真是上有老下有小。爸爸工作在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母亲的肩上,但是母亲仍豁达乐观,没有怨言,矮矮个子的母亲,在我们心中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在艰难的日子中,她不忘教育我们要善待他人、与人和睦相处,她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告诫我们永远不要做坏事。虽然自身并不富裕,但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母亲仍帮助比她还困难的人。我的表哥父母去世得早,母亲经常把表哥叫到家里,做点吃的让他吃顿饱饭,临走时再带些地里种的红薯。这些东西今天看来实在不算什么,但当时在一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对于一个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几十年后,当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几岁的高龄,表哥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怀感激,在母亲晚年的时候,表哥常去母亲跟前探望、问寒问暖,对母亲的当年的举动念念不忘。我想这正是应了母亲说的那句话:做人善有善报。

今天,母亲已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她的吃苦耐劳、她的与人为善,仍影响着、教育着我们,并使我们把这种品质作为家风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我的家风,我母亲留给我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的家风家规故事征文2】

听妈说,那时我刚会走路。小女孩见到花花绿绿的小手帕很惊喜。有一天,我从外面捡到一条花手帕,非常开心,拿给妈妈看。妈沉下脸对我说:“从哪拿来的还送到那里去。”我不肯,妈妈大声训斥,我依然不动;妈妈扬起手,打我,一下又一下,我哭了。妈妈毫不手软,巴掌越来越密集,我哭了很久,以为妈妈会夸我能干,没想到换来的是小屁股上火辣辣的痛。我哭累了,返身走到捡到手帕的地方哭哭啼啼地丢下手帕。我是爸爸妈妈的长女,他们对我百般疼爱。那一次,妈妈却狠下心肠。后来,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辈子都记住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爱读书勤动笔是我家的家风。从我记事时起,冬闲时节,只要爸爸在家,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爸爸就开始给我们读小说、讲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警世通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我们姐妹三个听得很投入。妈妈也收拾一摞碗、手握一捆筷子,欲走不能,被故事吸引住了。我上学前,爸爸给我买来文具盒铅笔等,还把乘法口诀表抄下来,贴在我的文具盒里面。我开始写作文,几乎每一篇作文,爸爸都要把关,给予指导。爸爸总是对我的字不满意,对我的作文提出意见。爸爸非常爱看书。直至今日,古稀之年的老爸每天还要读三份报纸,遇到精彩的内容,爸爸都要抄下来,等我们回家,跟我们分享。妈妈总是说:“等你告诉孩子们这些信息,他们早就从网上看到了。”爸爸依然不改对文字的钟爱,一天不拿笔,手就痒痒。弟弟去外地上大学四年,爸爸每天都要记下合肥和弟弟大学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我们劝他不要这么麻烦,要想知道随时天气预报,打开电脑就查到了。我们小时候,村里有很多人家全家目不识丁,爸爸每年都自备笔墨纸张义务给人家写春联,爸爸写的春联全是自创的。至于村里人家的书信诉讼之类的文字,只要找到我家,父亲从未推辞过。在我们家,过年从不玩牌,在电视机电脑出现之前,我们家人的业余时间都耗在看书上。家里到处能取到书籍杂志。我们姐弟四个都受到爱读书这个家风的熏染。现如今在电子产品的冲击下,我们跟书籍的关系正在经受挑战呢。

“只记恩不记仇”是我们从父母几十年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风。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期,很多亲戚都躲得远远的,生怕受到连累。有一年,爸爸有感而发,贴出一副对联:“家富友常至 主贫客渐稀。”有些亲戚朋友不但对我家的困难视而不见,还动辄冷嘲热讽,讥笑爸爸不识大体,让闺女们一个劲念书,不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有个别邻居甚至做出恩将仇报的事情,一度让妈妈伤心至极。后来,误会消除,人家对妈妈感激不已。此时,妈妈早就忘了那些事。在我们家处于低谷时也有亲戚朋友给过我们家一勺油三碗米和一两句宽心话,妈妈至今还经常念叨他们的好。去年,妈妈回老家扫墓,打听到一位恩人的下落,特地去看望。那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现已双目失明。我母亲是孤儿,小时候在孤儿院呆过几年,这位好心的老太太当年曾给我母亲梳过头洗过衣。这些年,母亲一直在打听老太太。爸爸也有一位恩人。爸爸童年时,邻居一位孤寡老太太经常给他零食吃。老人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与我的爷爷奶奶一同去世,墓地也跟我的爷爷奶奶相隔不远。爸爸每年回去扫墓,都要去给那位无后的老太太烧纸。爸妈常告诉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的恩情一定要记住,能报答就报答,不能报答也不能忘记。至于仇恨就不要往心里记了,人家迟早一天会知道好歹的。

我的家庭很传统。父母要求我们诚实本分。我们离开老家进城二十多年了,很少回去。我们回老家时,一定要讲最地道的家乡方言。爸爸不允许我们把普通话和外地口音带回去,不许 “撇腔”,让乡邻见笑。我们三姐妹穿着一直很保守,爸爸见不惯穿着前卫,我们也就习惯了。我没烫染过头发、更不会描眉画眼,这些都是家规。妈妈则在生活细节上对我们提出严格要求,妈妈的爱干净是来自骨子里的,我们也就形成这样的习惯。我们小时候,妈妈在外面干活再累,回家也是要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哪怕少吃一碗饭,也要抽出空来把床铺整理好。我们虽然出身贫寒家庭,妈妈也教给我们一些生活品味。家里来了客人吃饭喝酒,高声谈笑,客人走后,妈妈会把吃剩的菜倒掉,不让我们吃。那时候,我们一年见不到几次荤。妈妈说,客人吃饭喝酒唾液四溅,让孩子们吃剩菜不卫生。现在生活好了,不吃剩菜不再是稀奇,在当时可是很另类的举动。

那时候,冬天农村经常有叫花子上门讨饭,有的人家遇到正在端碗吃饭的,就从自己碗里倒一些粥或饭给叫花子。妈妈绝不会这么做,一定要从锅里盛给叫花子,还叫我们以后遇见叫花子也不准从自己碗里倒食物。在妈妈看来,叫花子同样有尊严,从自己碗里倒饭给叫花子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在妈妈眼里,尊重他人,不应尊卑有别。

我们家姐弟非常团结,几乎不分你我。我们姐弟四个时时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总认为姐弟中其他三个比自己更孝顺。这些年,我们个个都在暗暗叫着劲对父母尽孝。妈妈时常提醒我们的另一半要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帮父母多做事情。

我们家最鄙视的就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人。我们家人也一直远离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