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旧瓷器上的历史印记的散文

旧瓷器上的历史印记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6K 次

瓷器一般以实用器为多,如碗、盘、杯、碟等,是居家过日子不可缺少的。过去也许是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瓷器易碎,运输困难,所以人们都很珍惜。记得小时候不小心打烂了碗,就会被骂或者被打,更不用说在解放前了。因此过去出现了专门补碗这种技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个瓷器活,指的就是补碗。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这种技艺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旧瓷器上的历史印记的散文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来说,没有亲眼见过补碗这种技术,但在《收藏》杂志上见过别人买的、打过补丁的盘子,心想:什么时候也能买一个打补丁的瓷器,看看究竟是怎样补的。今年的一个星期天,在地摊上刚好碰到一个补过的小碗,遗憾的是,可能补碗的是一个新手,或者技术不太好,补得不是太好,用的也不是铆钉,而是几根细铜丝,然后又把熔化的锡汁沿接口浇铸,显得很粗糙。本不想要,但又觉得如果失去这个机会,可能就不会再碰到这种打补丁的碗了。这样一想,我把它买了下来。因为专门收藏瓷器的一般不会要这种补过的、一般的日用器,所以只花了10块钱。

这是一个口径11厘米的青花小碗,圈足,青花的.发色极浓艳,苍翠欲滴。碗底两个圆圈,里面画的不知何物,靠近碗口处也有两个圆圈,外边用青花渲染。碗的外面几乎用青花画满了不知名的图案。碗底有青花款识。碗缺了大约3.8厘米那么大的一个弧形。原以为是补碗的技术不好,所以又用锡汁再补一遍,今晚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补在碗上的瓷片与碗根本就不是一套,而是与它非常相似的另一个碗的瓷片,因为接近碗口的两个圆圈到接口那里就没有了。而且这块瓷片比碗的瓷片薄,灯光下很容易就能看到背面的花纹。正因为这样,自然不能严丝合缝了,没办法才用锡再补一遍。据说在补碗之前,先要用绳子把瓷片跟碗绑在一起,然后再用装有金刚钻的工具在上面很小心地各钻几组小眼,然后把铜线敲打成片,从打好的小孔里穿过去,然后固定,补好的碗能达到滴水不漏的效果。

既然这个碗是两个碗重新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原装的,那它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它证明瓷器在那个年代大人是倍加爱惜的。这个碗是什么时候的,我不敢确定,但至少是民国或之前的。可能无意中碗被打烂,瓷片摔得太碎,已经无法补了,但又舍不得丢掉,于是把两个碗组合在一起,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组合碗。

除补碗外,补碗的手艺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瓷器上錾刻文字。原来买过一个青花鱼盘,上面刻着几个字,一直不知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是瓷器的主人请补碗的人刻上的,这是为什么呢?在过去,农村人家在办喜事或丧事时,不像现在,有专门出租碗筷的,那时都是从别人家借的,为了区别这些借来的瓷器,所以在上面刻上容易识别的特殊文字,比如姓或名字中的一个字。

普普通通的旧瓷器,却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见证着过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