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乡的寿丰桥散文

家乡的寿丰桥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W 次

我的家乡本没有山,然而小镇的街面却是纯麻石铺就,密匝匝地撒落一街。秋日的一天,我陪友人踏着落日的余晖,走在曹家镇弯弯曲曲的石街上。友人若有所思地自语说:“这街石怎么与别的地方不一样?”

家乡的寿丰桥散文

的确是不一样。据镇上的老人说,这些铺街的石子,本是当年镇上建造东西两座大石桥时剔下的边角料儿。

这两座大石桥,都叫“寿丰桥”。东街头的一座叫“第五寿丰桥”,西街的一座叫“第三寿丰桥”。它们都是半世纪前,由故里先贤、爱国人士郁芑生先生慷慨解囊,为造福家乡人民特地兴建的,并且把它们都命名为“寿丰桥”。

先生乃曹家镇人,原名世丰,改名寿丰,又名鸿兴,芑生是他的字。他在自己的众多名字中,独独挑选“寿丰”两字作为所建大石桥的用名,其寓意也许是祝福家乡的人们长寿年丰、吉祥幸福吧。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来石桥上玩耍。喜欢躺在平展的桥面上打滚,摩挲石匾上凸现的图案和石狮子雕塑,还用白纸蒙在桥石上,再轻轻地用铅笔涂色,复制“寿丰桥”的拓片玩。那时压根儿不知道“寿丰桥”是如何造出来的,竟天真地以为是天生就有的。

长大后我才知道,当年仅这两座大石桥的建造,工程就够浩大的。先是派人走南闯北,从崇山峻岭间劈山采石。那些大型条石压载在成百上千条驳船上,先后从小港一篙一桨地划进运河,再划入长江,划进家乡的运盐河,最后才抵达曹家镇,泊在芦苇丛生的小圩河里,足足有几里路长。其中有些载重上百吨的`驳船,每次千里迢迢也只能运回一块巨型石坯。听邻里老人说,这些巨型条石卸航时,好几十个搬运大汉号声震天,每一抬脚都踩得船舱和踏板颤颤发抖,船身倾斜得几乎要沉下去。这些条石再经来自安徽、山东的石匠精工雕凿,从早到晚锤声震天,历时八个月之久,这才把东西市梢的两座“寿丰桥”建造起来。而那些劈剩下来的边角碎料,便铺就了一条两华里长的石街。

前几年东市梢那座寿丰桥已被拆除,那儿的一截圩河也被填掉,重砌了一座水泥桥。眼下唯有西市梢的那座“第五寿丰桥”安然无恙,巍巍屹立。它历经沧桑之后,依然雄居小镇街头,俨然苍龙之首,而石柱石栏则是龙角,桥堍头延伸的弧度是正卷的龙须,那条两华里长石街上的麻石,宛若龙身鳞片,于夕照里熠熠生辉。仿佛只须一声断喝,它就会腾空而起,直扑云天,追赶日月星辰。

顺着河道往北,二效镇的南市梢也有这样一座“寿丰桥”,编号序列为第十一桥,桥上有副对联真实地披露了家乡人民对郁芑生先生的崇敬之情:

兴业有为,立德立功真不朽。

经营伊始,利人利己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