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歇后语 > 有哪些形容差距的歇后语

有哪些形容差距的歇后语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1W 次

差距表示事物之间相差的程度,也指距离某种标准的差别程度学先进。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形容差距的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哪些形容差距的歇后语

八字写了一撇---差一半

麻雀子打架---隔颗米

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坐在飞机上钓鱼---差远了

跷脚驴子跟马跑--- 一辈子也赶不上

膝盖上钉掌---离了蹄(题)

六月做年糕---差着半年

十点才到九点六---差点四(事)

戴斗笠亲嘴---隔一大截

跛子追贼---越追越远

半天云里挂帐子---差一大截

钉掌的敲耳朵---离蹄(题)太远了

扁担靠在电杆上---矮多了

高山顶上看城郭---隔得远

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况不一样

舌头舔鼻尖---还差那么一截子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从地上滚到竹席上---高了一篾片

小鬼见了佛---矮了一截

嘴咬肚脐---够不着

王字和玉字相比---只差一点

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半天云里吹唢呐---哪里哪里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