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素材 > 高考作文新鲜素材

高考作文新鲜素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5W 次

在部分学生的记忆中,高考却是一道难言的伤痕。 一位旅美教育学专家反思中国高考制度时说,高考好像是制约人才资源发展的瓶颈,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高考作文新鲜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作文新鲜素材

名师指路

一些同学由于平时阅读面狭窄,积累不够,作文时往往爱选用那些“老掉牙”的事例,“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这样的文章必然缺乏新意,读来索然无味。而作文要想胜人一筹,在素材的选用上就必须避免陈旧、过时,力争让材料丰富、新颖、新鲜,让文章彰显时代特色,这样才可能获得好评,取得高分。

制胜策略一:关注现实,紧跟时代潮流和时事热点。

当今社会,新鲜事物、新闻人物、时事热点层出不穷,同学们平时不妨多关注现实,将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或人物)纳入视野,注入笔端。

素材运用技法解读

选段将目光聚焦于当红农民歌手组合“旭日阳刚”,通过王旭的成功经历来论证“只有经历挫折,方能抵达成功”的观点,素材新鲜、典型,富有时代气息。

建议同学们在积累素材时做好分类,如时代人物、社会焦点、青春榜样、励志故事等,然后在写作中随时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加以运用。

制胜策略二:关注影视,向虚构作品汲取新鲜看点。

除了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同学们还可以从影视、小说等虚构作品中汲取新鲜看点,借助影视、小说中的情节或人物展开文章,阐述观点。

学生佳作片断示例

流水在碰到有障碍的地方,才能释放出它自身的活力。某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农民歌手组合“旭日阳刚”意外蹿红,让世人震撼。其实,成名之前的王旭,如同许许多多的“北漂”一样,也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日子,在地铁通道唱歌里的他常常被赶走,几次参加选秀节目的海选也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正是这样的挫折,使得他更加坚定了梦想,更加执著地去努力、奋斗,从而才有了后来的成功。正如他在那首《笑着哭》中唱的那样,“生命就像一场云游,坎坷也是一种收获……”

——《感谢挫折》

素材运用技法解读

选段精心选取了《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以及《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这两个事例,一古一今,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突出强调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一个人要懂得及时享受自己的生命。所选素材既符合文章主旨,又给人以新意。

平时作文,大部分同学都是写现实生活或现实人物,如果我们能打开视野,适当关注一下影视、小说等虚构作品,从中撷取或典型或新颖的写作素材,相信一定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制胜策略三:关注网络,向网络潮入学习新鲜语言。

作文时,除了在选材上要遵循“喜新厌旧”的原则,在语言表达上,我们也不妨尝试着创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新鲜、生动的时尚热词应运而生,作文中如能适当加以运用,也可令人眼前一亮。

学生佳作片新示例

我们在这优胜劣汰的竞争时代,前有师长掌舵,后有父母加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学习上,我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永不知足;面对挑战,我们绝不能被挫折和失败吓倒。不要怕输,青春是永远“伤得起”的,只要你肯努力,梦想终会实现,我们会将胜利的旗帜高高举起——我的青春我“给力”!

——《我的青春我“给力”》

素材运用技法解读

选段善于从生活中学习新语言,将网络热词“伤不起”化用为“伤得起”,巧妙地点明了“青春不怕输”的特征,同时“给力”一词也有力地突出了“我的青春积极向上”这一主题。正是对时尚词语的巧妙运用,使文章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富于韵味。

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对于网络新词的选用,一定要遵循准确、恰当、生动的原则,尽可能选用人们已经高度认可或能为大家所理解的新鲜词汇,切不可为了标新立异而选用那些较为生僻或有争议的新词汇,甚至自己生造词汇,以避免以文害意。尤其是通篇采用网络语言的极端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佳作示例

令我感动的曾经

易鸣

那曾经,如一泓清泉,滋润我干涸的心田:那曾经,如一缕阳光,温暖我冰冷的心灵;那曾经,如一缕秋风,拂去我精神的污浊。那曾经耳闻目睹的一切,都令我感动。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援助。他们用倔强的行动与善良告诉我们兄弟的含义。”唐山十三位农民,他们代表了十三亿中国人民,向我们诠释了善良、互助、和谐的含义。他们奔赴雪灾前线,他们赶赴地震战场,为挽救生命劳碌,为抚养孩子奔波,为了一切生命的尊严辛劳。这奉献与付出,这担当与责任,这大义与承受,怎能不让人感动?

“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要奉献出全部的芬芳…一”于语诗《我的梦》拉开了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序幕。聋哑人用美丽的舞蹈传递着内心的语言,用行云流水般翩翩的舞姿诠释着多彩的人生。他们从逆境中走来,用优雅的动作、坦然的微笑,给观众呈献了一个和平、友爱、坚强的图景,也给了我们难以形容的震撼。这坚强的乐观,这坦然的面对,这生命的激情,怎能不让人感动?

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通过选秀节目而一炮走红,甚至登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名之后,他依然保持朴实本色,当被问及有无商演逢约对,他老实回答:“有,但我都没答应。大家把我捧起来,我不能光想着挣钱,一定要有了自己的作品再出来。”很多人把他奉为明星,但他自己却说:“俺觉得俺就是一个农民,也没那么多文化俺的水平还差得多呢。”面对金钱、荣誉等各种诱惑,他幽默而又真诚地说:“出名不出轨。”朱之文朴实的农民本色,成名之后的淡定心态,怎能不让人感动?

作为四川藏区福利学校的教师,胡忠、谢晓君夫妇放乒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靠着300多元生活补助,在寄宿制学校支教了近十年。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这份执著,这份坚守,这份无私,怎能不让人感动?

感动无处不在。邰丽华“于无声处彰显生命的蓬勃”,用舞蹈演绎出人生的精彩;刘伟面对人生的厄运,没百翅膀也飞上了生命的巅碴:阿里木靠着一颗慈善的心,即使只烤羊肉串,也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

那逝去的曾经:虽已然烟消云散,却永久地定格在了历史的影册。我感动,感动于伟大的精神,甘动于顽强的生命,感动于朴实的本色,感动于美丽的心灵……

现场精评

亮点评析:

1.时事素材新鲜,丰富。文章选择了大量时新素材,如唐山十三农民、聋哑人舞蹈、胡忠、谢晓君夫妇、“大衣哥”朱之文、无臂钢琴师刘伟、羊肉串慈善家阿里木等,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些新颖素材的运用,使文章避免了老生常谈,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夺人眼目。

2.引用及化用恰到好处。文章在列举唐山十三位农民、胡忠、谢晓君夫妇等“感动中国”人物事例时,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了“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如:“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甲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援助。他们用倔强的行动与善良告诉我们兄弟的含义”:“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等,既高度传达出人物精神,又增添了文章语言的美感。

不足之处:

素材取舍不够精当。如后文中的“邰丽华”素材与前面“聋哑人舞蹈家”事例重复,而无臂钢琴家刘伟的事例与聋哑人舞蹈的事例在精神内核上也司属一类,建议不妨将之删去,同时再围绕“美丽的心灵令人感动”选取几个与阿里木事迹类似的“慈善人物”素材铺陈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