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周记 > 精选周记中秋节三篇

精选周记中秋节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转眼一周又过去了,这一小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周记中秋节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周记中秋节三篇

周记中秋节 篇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我多么盼着快点儿过中秋节啊,晚上,家人出去吃中秋晚饭,望月、吟诗、饮酒、吃月饼,多么幸福啊!晚上,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上吃月饼,爸爸把每个月饼都切成六份,一人一份。月饼的馅儿很稀罕,都有贝壳味儿、美国蓝莓味儿、咖啡味儿、芝士味儿……我觉得芝士味儿的最好吃。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的中央处赏月。我望着月亮,月亮原来是红红的,慢慢地爬爬渐渐的变白了,上面的图像明了了,很美,给人一种畅快的感觉。

在我睡觉时,我看着窗外,想起了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是想念家人的。

不管两个人离别多久,都能看到同一轮月亮。

周记中秋节 篇2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周记中秋节 篇3

阵阵微风把我吹到了我家的后阳台,我抬头仰望天空,看见一轮圆月,我于是想起今天是中秋。

这时,天空已隔着层层烟云,弥漫整个天空,渐渐地,月亮越升越高,越来越亮,我于是想起家里的月饼。平常,人们总用“皎洁”2字形容月光,但如今的夜景在我眼中闪过,我于是想起“八月十五云遮月”这句谚语。我喜欢赏月,在无比黑暗的夜空中能看见一轮圆月,心中感到无比温暖,月中的云,云中的月,以相互反衬出一幅杰出的作画。月中黄里带白,白里带黄,总是让人不禁想吟诗颂词。

我喜欢吃月饼,因为这天,月饼是必食之品,吃了月饼,就祝愿家人生活美满,平安,其次,月饼还是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冰糖、猪油等做的。我喜欢苏轼的“中秋月”,诗句:暮云收劲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此生次也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表达了作者十分喜爱中秋佳节的感情。

我离开了后阳台,准备吃月饼,我才发现,月连一直都悄悄跟在我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