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演讲稿 > 地质研究所主管师竞聘演讲稿

地质研究所主管师竞聘演讲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94K 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地质研究所主管师竞聘演讲稿

大家好!

我叫刘风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岗位动态北区主任,主要负责动态北区的日常管理及桩西、老河口油田的开发动态管理工作。

我于1996年7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同年分配到采油三队任地质技术员,1997年11月调到地质研究所综合室,2003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在动态室分管老河口油田的开发与管理。2008年12月通过地质所竞聘,走上动态北区副主任岗位,2009年12月受地质所的信任,再次竞聘担任动态北区主任。

近几年来,坚持以创新创效带动油藏开发管理不断向前推进(在以桩106为代表的岩性油藏,优化注采比、适时提液提速;在桩106南注聚实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桩106北注聚区通过完善注采井网、精细过程管理,仅注聚一年就见到明显效果;在桩139稠油油藏实施DCS实验取得成功,实现储量的有效动用;在产能单元桩斜148、老168块实施同步注水,建立注采关系。)动态北区承担的原油产量由43万吨上升到55万吨。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产量任务,指标连年创优。

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先后荣获省部级成果3项,地学开拓奖等局级奖励8项,发表论文9篇,荣获采油厂 “科技突出贡献奖”铜奖、“双文明先进职工”,管理局“青年岗位能手”、“提高采收率先进个人”等多次荣誉称号。

适逢采油厂这次难得的竞聘机会,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展

之所以竞聘这个岗位,我希望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较为丰富的油田开发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更好的发挥和运用,为“百年桩西、共铸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能在新的岗位上接受挑战,经受磨炼,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结自身,主要有以下四点优势:

一是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油田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地质是基础,尤其是在桩106地震分频项目的直接参与过程中,使我对开发地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开发地质工作的重要性。砂体的重组、岩性的尖灭、断层的遮挡等直接影响着油藏开发水平的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对比与分析、理论与实践,2009年汇报的局级课题《桩106北精细地质模型及井网完善调整研究》一次性通过局级验收,并得到领导的好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桩106地区被确定为2011年综合调整单元,部署新井15口,新增产能3.1万吨。通过向地质室学习电测曲线的解释、录井资料的应用,向钻井室学习侧钻井开窗位置的选择、向生产室学习有关生产测试的知识,2008年以来利用报废井共实施侧钻井5口,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5.5吨。在地质所的支持下,两次外出参加“提高采收率培训”,在桩106南转后续水驱时,通过堵调、变流线、提液引效等方法实现了后续水驱两年基本不递减。一如既往地学习与交流,对我是一种进步、一种财富,也是成为一名主管师必备的条件。

二是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从事过油田开发的人都知道,做好油田开发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我正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十余年来,由采油队的一名地质技术员成长为今天地质所的一名主任,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基层一年多的锻炼,具有了丰富的现场经验,用动、静结合的观点来分析油藏、管理油藏,对于低渗油藏桩8块以微裂缝的观点提出了脉

冲注水,区块日产油由40吨上升到80余吨;对于小断块桩394块地层能量不足问题,提出边部注水,减缓了单元产量递减。在综合室把握住了油藏的开发规律、各项指标的科学预测方法、新区产能方案编制的流程等,这为我后来从事油藏的动态分析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在动态北区油田的开发与管理中,针对老163块地质情况复杂,优化注采井网的建立,开展井间干扰试验,验证砂体的连通性。单元日产油由169吨最高上升到200吨,产能连续两年达到方案设计指标,参加编制的产能方案被评为分公司优秀方案一等奖。在采油厂最大的注水开发单元桩106地区,在油层厚度仅2米、河道宽300米的窄河道油藏引进水平井开发,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在边滩侧积体治理低产低效井,保持平面产液结构平衡;在主力注水砂体,提高注入强度,提液提速,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区块自然递减下降了5.2个百分点。(在老17、老451等复杂断块油藏,通过挖掘墙角剩余油和韵律层挖潜,新增可采储量5万吨。在桩斜148低渗油藏,压裂配合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目前已有2口油井见到明显注水效果。)与此同时,我的地质基础分析能力和油藏工程应用能力得到了根本的提升,这为我竞聘主管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正是因为有以上基础,在工作上,踏实肯干,自己的科研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老168产能建设过程中,优化油藏方案设计,同步建立注采关系;优化新井投产论证,由按地面顺序投产转变为按油藏需要投产,使井组新井投产投注一步到位;加强地质、工艺、作业、管理等多部门联合分析,确保措施论证与实施到位;优化资料录取、压力干扰试验、连续测压等监测手段,深化油藏认识。目前区块日产油能力达到480吨,投转注井20口,当年投转注率87%,建成产能16.8万吨。在年初分公司组织的40天原油会战中,被推荐为采油厂会战“青年标兵”。

四是受地质所“发展地质、成就个人”的文化熏陶,在“传-帮-带”活动中,具有良好的传承作用。我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信条,对周围的人真诚相待,在提高自身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同进步与提高。针对动态北区技术人员年轻,平均年龄仅29岁,为了使年青人少走弯路,增强人才建设发展的后劲,2009年制定了动态北区班组的目标“一个人进步不是进步,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通过“问题就是课堂”、“困难就是学习”的形式,“师带徒、徒帮师”,言传身教,动态北区涌现出了“胜利希望奖”获得者何富强,技术增油能手王继强,先进个人盖峰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班组在2010年“比学赶帮超”活动中被评为厂“油藏管理典型班组”,个人被推荐为胜利油田“模范班组长”。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主要是与领导和兄弟组室的交流和沟通还不够深入,此次竞聘的主管师岗位,为我改正不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果我能竞聘成功,我会认真落实岗位职责,带头与开发技术人员搞好油藏管理工作,与兄弟组室积极协作,主动配合,服从领导的安排,使油田开发水平再次迈向一个新台阶。

我厂原油产量能重上100万,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滩海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在外扩勘探受限的情况下,如何稳住百万吨油田,主要依靠老区内部的精细与挖潜。对岩性油藏实施注采井网重组、提速提效,争取扩大三采的规模;复杂小断块实施高效注水工程,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和油水过渡带;在低渗油藏以注水、配合酸压、增大泄油面积等方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对边底水油藏可实施水平井二次挖潜、重力分异、分小层交替大排量提液实验等。具体是:

一是加强地质基础研究和油藏开发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桩西采油厂有“地质大观园”之称,地质与油藏的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采油厂82个开发单元

中日产油小于5吨的就有22个,含水高达96.9%,但采收率仅为17%,如何挖掘这部分潜力,关键靠地质二次认识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目前动态室地质基础相对薄弱,仅有一人熟悉老区地质,通过加大研究力度,或把日常生产性分析工作的压力逐步分担到采油队技术员层面上,使得室主任和区块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老区研究和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以提高油藏开发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精细化油藏管理的基础上树立开发一体化的理念。采油厂油藏分类管理、精细管理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比如以桩106为代表的复杂岩性油藏,早期是在投产完后,边摸索边建立注采关系;在老163单元以CMG为指导,实现了边投产边建立注采关系;而在老168的投产过程中,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配套建模、数模立体化,实现了同步注水、同步开发的愿景。

三是加大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的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老163与老168的建设过程中,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建模与数模的学习过程中,使我体会到油藏立体开发的必然性;在三采、稠油、水驱油藏、断块油藏等专题讨论会中,使我体会到了提高两率的关键。目前,动态分析的手段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与地质的信息化接轨。充分利用采油厂提供的计算机平台进行建模、数模的应用以及OFM油藏管理分析软件的应用,对注采调配、参数调整、单项方案等日常工作实现定量化指导,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扩大三采的应用规模,引进多元复合驱,提高油田采收率;实施HDCS大规模实验,提高稠油油藏储量动用程度;低渗油藏极限小井距转向压裂、岩性油藏“三小一新”技术的应用,逐步形成具有桩西特色的开发技术系列。

我用满腔的热忱来做这次竞聘演讲,用语言来表白我的思惟,用思想再去安排举动。所以说,敬请领导信任我,我说到做到。对这次竞聘我不仅做好了入选盘算,同时也做好了落选预备,假如我落选了,说鸣我离队上对这方面的要求还有间隔,但我决不泄气,判若两人的尽力工作和学习,争夺在下一次竞聘上获得胜利!盼望在座的领导对我所述的不足之处给予修改,对我不释怀之处给予指导。谢谢,无比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