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演讲稿 >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优秀范文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优秀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6W 次

急难险重,总有记者冲锋在前。到第一线去、到现场去,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优秀范文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优秀范文1】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敬业与家业的三个小故事。

其一,我和菜贩的故事。

时光回到1996年。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为了解城市卖菜人的生活状况,我,一个刚工作的小女孩,独自一人跟着陌生的菜贩,深夜去批发市场购菜、白天又到农贸市场卖菜,从前一天的晚上一直跟到第二天下午,通宵未眠!

辛劳之余,一个温暖的细节,至今印在我脑海:那天凌晨,刚刚还在为一毛两毛精打细算的菜贩在忙碌了一夜之后,热情地邀我在小摊上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青菜面,我抢着去付钱,他却立刻跟我翻了脸:“你瞧不起人?”

那一刻,平凡的人给我最深的感动!带着情感一挥而就的《与菜贩冯学至同行一昼夜》,让我在工作的第一年即收获了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18年过去了,我还在路上,始终关注百姓的冷暖,努力打捞沉没的声音,成为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其二,我和县长的故事。

2007年的一天,我正在省环保厅采访,偶然听说厅长要去省监察厅,对治污不力的灌南县长进行“联合约谈”。 我立刻断定这是条“鲜活好鱼”,就自己跑到厅长办公室,死磨硬缠获得了独家采访的机会。

“问责政府现场直击”见报后,在全省激起强烈反响。被问责的陈县长此后被调任巿环保局局长。不少人戏称我“一篇报道挑落了一个县长”。3年后,“不打不成交”的陈局长在接受本报回访时这样说道,“问责的具体日期我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他更发自内心地说,发展经济一定不能给当地留下污染的烂摊子。这样的转变,何尝不是对新闻价值的最好肯定?

直面热点,直击痛点。回望近20年职业生涯,最让我满足的,是自己的纤弱之笔,能够担当记者的应有之责,推动社会的点滴进步!

其三,我和孩子的故事。

面对6岁的女儿,我常常感到"爱不够”的歉疚。因为她,可以说是我历经磨难才得来的。

永远不会忘记!2002年5月31日。那天,我已怀有84天的身孕。一大早,我赶到江浦的江滩上去采访,乡间小道,一路颠簸,采访结束,我发现自己流血了……而这一次失去孩子,带来此后多次怀孕不顺,成为我人生最深的痛。

一年后,我准备再次怀孕,医生却给出了这样的诊断:“因上次流产损伤严重,可能怀不上了”,顷刻间如五雷轰顶,短短几天,我的双鬓竟然长出了白发!

意外的是,在悲伤焦灼中,我却怀上了。然而,快七个月时,这个让我满怀期待的孩子忽然早产了,我哭着请医生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但最终孩子仍离我而去……

两年后,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的我又痛苦地遭遇了第三次怀孕失败。

那些年,领导同事都劝我多注意休息,但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却让我不愿懈怠:我一边坚持繁忙的工作,一边挤出时间看中医,天天喝苦涩的中药,常常背着医院代煎的药包去出差……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8年,距离我第一次流产6年之后,我以躺在床上8个月为代价,才换来了这个心肝宝贝。

孩子出生的刹那,我发誓一定要将全部心力扑在她身上,但很快我就食言了。女儿出生6年来,我6次获得省级好新闻一等奖。荣誉背后,是我常常工作到女儿熟睡的深夜。一天,我晚上8点多回到家中,女儿惊喜地扑上来,“妈妈,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啊!”

此爱绵绵,此憾千千。虽不能常伴左右,乖巧的女儿还是给了我最好的回报。此刻,我的脑中映现出这样一个镜头:躺在爸爸怀中撒娇的女儿,看到床的另一头故作妒忌的我,特意爬过来悄悄哄我:“妈妈,我不跟你睡一头,其实是怕爸爸脚臭……”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优秀范文2】

我做了一个关于“巴基斯坦印象”的街头调查,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战争、边境冲突、塔利班、恐怖主义……我不禁向问:这就是巴基斯坦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关于我和巴基斯坦教师阿里的约定。

2010年,巴基斯坦斯瓦特山谷,塔利班武装的根据地。一辆军车载着我,颠簸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作为唯一一个获得许可的外国记者,我走进这片神秘禁地。一路上,身旁没有人可以说话,有的只是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目不斜视,枪口压低,长时间的高度警惕让他们看上去就像雕像。在紧张严肃的氛围里,6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像经历了一个世纪。

终于,车停了。我来到了此行目的地:萨巴翁教习所。迎接我的就是阿里。阿里是这里的一名教师,而他的学生,就是我们俗称的“人肉炸弹”。没错,这些17、18岁的花季少年,原先是被塔利班抓去充当自杀式袭击的“人弹”,因为政府军的解救,才侥幸逃生被送来教习所改造。故事的背景让人有些沉重,阿里也看出了我眼里的不安和焦虑,便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walakum aslam”我用乌尔都语回应。“我听过你们的节目”阿里热情地攀谈起来。原来在这个偏僻的山区里,广播几乎成了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阿里有时还会把我们的节目放给学生听。“他们喜欢吗?”我问。阿里指了指墙上的几幅画,对我说,“看,这是我们学员的梦之墙。你们节目里常说,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中国梦。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转过身来接着说,“对于这些年少却经历创伤的学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国泰民安更值得憧憬”。阿里的话平实却有力,作为一名广播人,我从未想过在这片连安全和生存都不易的土地上,我们的工作能给他们带去希望与慰藉。

临别前,我把几台收音机塞到他手上,对他说:“希望你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阿里笑了笑,也对我说:“希望你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发现巴基斯坦的美丽!”这成了我俩的第一个约定。

的确,恐怖主义、爆炸袭击……在西方媒体的渲染下,这俨然成了巴基斯坦的标签,而我却始终坚信,这并非它的全部。客观全面的报道,才是中国媒体人海外传播事业的使命。2011年是中巴建交60周年,我作为驻地记者,全程参与了由国际台策划的“中巴媒体母亲河之旅”大型采访活动。我们沿着巴基斯坦的母亲河——印度河由南向北,总行程超过5000公里。一路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无一不沉醉于巴基斯坦悠久的历史文化,质朴的民俗风情,绚烂的自然风光……230多篇第一手的多媒体报道,向世界还原了一个或许并不完美,但却真实生动的伊斯兰国度。随后的一天,我接到了阿里的电话,他说:“母亲河之旅的节目我听到了,这真是来自中国最美的声音!谢谢你,你做到了。”原来他还记得当初的那个约定。

如果说广播是传递信息的媒介,那么语言则是加深融合的桥梁。阿里一直非常羡慕我会说巴基斯坦的国语,他自己也想学中文,更好地领悟来自中国的声音。只是,从何学起?2011年,我们的调频广播成功落地,带动乌尔都语广播全面升级:播出时间延长到全天12个小时,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跟我学中文”和“今日中国”等栏目颇受好评。阿里告诉我,他准备跟着广播学汉语。“那我们下次见面用中文聊天咯”,我俩立下新的约定。

与此同时,国际台与汉办强强联合的广播孔子课堂也在积极推进。帮助阿里以及千万个像阿里一样关注中国的巴基斯坦朋友早日圆梦,成为我们辛劳背后的无尽动力。从寻找合作伙伴,到签署协议,再到成功开班,我总是在第一时间与阿里分享其间的喜悦,一起分享并见证着课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每一步。我还清楚记得广播孔子课堂千人盛典的场景。巴基斯坦时任总理特意发来贺词,对我们的努力高度肯定。在台下观众的欢呼和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阿里也投来赞许的目光。

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驻外,所有故事都毕生难忘。有时我会回想起和阿里的约定——它关乎承诺与实践、职业与使命,更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我的成长,标注出国际台在巴基斯坦发展的点点滴滴。当然,这并不是关乎个体之间的故事,而是一个集体的缩影。众多与我一样的驻外记者,在媒体平台的指引和帮助下,通过各自的尝试与体验,逐渐领会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念,亲自参与中国价值观的宣传推广,近距离感知华夏文明的延伸与传递。作为一名年轻的媒体人,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有机会走在中国外宣的前沿潮头,我无疑是幸运的,也是骄傲的。

前些天,阿里来信了。信中,他说自己会说好几句汉语了,可惜我却回国了。我有些怅然,但同时,心中又默默许下了新的约定——那就是邀请阿里来中国,让他也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感知中国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