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98K 次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1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为自己的狂妄与无知汗颜。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实实在在的做法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

”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2

做最好的老师是我的心愿,于是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虽然与李镇西老师不曾谋面,也没有过交流,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仅对李镇西老师有了一些了解,更从中获得很多宝贵的财富

一、要有童心思维

某校初中班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有几天课堂上神情忧郁,无精打采,原来是她家里的一只小猫死了,因此她非常难过,班主任没有批评她,而是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她,并温和的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在你的生活中,还有比死去的小花猫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你的学习。振作起来吧!”这位老师对学生思想开导的很成功,他的秘密就在于他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站在儿童的心态与学生有心灵的碰撞。

二、教师应博爱

有一次,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欺负李镇西老师班里的学生,而且那个学生挺不讲理,气急之下,李老师动手打了他。李镇西老师班里的学生大多数是支持李老师的,但有少数同学对他说“您说您不是他老师,可是在所有看见您打人的学生中,您当然还是老师。”是啊,对外班学生的轻视,敌视以及任何不负责任的粗暴,同样会在本班学生中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周围所有的儿童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爱和教育的义务。

三、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李镇西老师一直提倡师生之间要平等,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的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是一个进步,但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我赞同李老师的说法,教师走进课堂,学生齐声说“老师好”教师应给真诚的回应“同学们好”,需要被帮助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教师首先请他坐下,课余,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嬉戏娱乐……这都自然而然的体现出师生尊严上的平等。

李镇西老师对工作认真,对学生用心,并不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对待教育,他的细心、用心、童心、爱心都是值得我学习,愿我真的像所想的那样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3

《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捧起《作最好的老师》阅读的时候,犹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带给我的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一篇篇,一幕幕,李老师的育人之道是那么得匠心独具,与众不同,那里面凝聚着他多少心血与智慧呀!合上书本,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又仿佛浮此刻眼前。

开学入学教育,第一次与新学生见面,他早已给学生准备好一份礼物——一本书(他的作品《爱心与教育》)和一封信。信中郑重地送孩子们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并解释它的深刻含义,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他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念一遍,并在黑板上写下这行大字,并结合初次见面所见一些学生的具体行为使学生看到这句话的含义,并期望每一个新朋友用自己的行动来注释这句话。他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做人第一”的品德课。能成为他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和荣耀!

为加强班级管理,他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并提议条例对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规定:“凡每月对学生发脾气超过一次,或错批同学,或利用自习课讲语文,或下课压堂两分钟以上,罚扫教室一次。”

为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他严肃地对学生讲:“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怎能例外呢”两年过去了,从第一次“犯规”一个人拿起扫把,在教室里干得大汗淋漓而引起轰动,到之后他因各种“犯规”而五次罚扫地,大家都觉得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了。

有一年的教师节,他竟然向同学们索要宝贵的“礼物”,原先他是请同学们对他的工作提出意见,为了鼓励和感谢同学们,还要来个“有奖征谏”,要同学们不要坐失良机。

他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善,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他与全体同学精诚合作,同舟共济,创造了七月的辉煌。毕业时,学生送他一句话——“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沟通!”

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学生成长便成了享受,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些怎样才能做到最好、更好……从李镇西老师的手记里,我们能够得到许许多多的启示。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4

我是一名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之初,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大陀螺,不停的在原地旋转旋转,却找不到方向。这种感觉让我一度怀疑,这还是我踏上教师岗位的初衷吗?正因为这份迷茫,让我一拿到刘胜峰老师的《做最好的新教师》便爱不释手。

书分五章,直面24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章章有新意,节节接地气。全书“术”中有“道”,“道”中有“术”,且“道”且“术”,作者刘胜峰将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为新教师指明前进的方向。也引导我在被动的旋转中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

作者刘胜峰老师本身对我就是极大的激励。查了刘胜峰老师的资料,他的出生年月让我自惭形秽。他是19xx年出生的,比我只大5岁,几乎可以称之为同龄人,而刘老师已经是教师界的翘楚,我才刚刚迈入这个行列。或许只有更努力的学习、奔跑,才能无愧于光阴,无愧于青春!

多换几种形式,提高德育的兴奋点

书中讲了一个这样的事例:20xx年的10月1日,厦门市教育局选派作者班级的30名学生作为小学生代表参加国庆的升旗仪式。10月1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升旗要起得很早,这是许多同学不愿意的。作者并没有采取强制的方法,一开始的号召失败后,依然没有放弃,而是换了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光荣进而补报;补报后没有马上允诺,而是观察一天;报名的人数够了,作者又思考如何让学生把这份热情一直持续下去,进而继续制作奖状,公布第二批入选名单、提出要求。结果,活动当天没有一个孩子迟到,升旗的2个多小时中没有一个不是笔直的站着,没有一个人的眼神显出不情愿。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强迫,却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正是因为作者肯动脑筋花心思,用多种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兴奋点。

这一点给我的触动特别大,在我原来的概念里,小孩子用规定最见效,他们年龄太小,道理听不明白,即使能听明白也不一定会积极配合。所以对于他们,直接强制性的布置任务就行,要求的越严格,效果就越好。但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发现我要求的都十分严格,可孩子们就是做的不是很好。是他们真的做不好吗?不是!是他们不愿意去做!我没有考虑他们的意愿,谁都不愿意被别人强迫,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读完这一小节以后,我试着去给孩子们一些兴奋点。比如以前说:你的字真丑,不好好写,我就罚你!现在我试着去说:你认真写的字真好看!

班主任要行走在牵手和放手之间

班主任的管理行为犹如一把多刃剑,是一个糅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工作。首先要强化责任,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反复的过程。牵手是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是指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途径上充分的放手,通过故事明理,操练导行,责任强化,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我的班级,我给学生制定了许多规定,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但是这些并没有成为习惯,甚至只要不提醒或者不严格要求,一切都会恢复原样,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并为之苦恼,一天天下来自己很累,孩子们的日常习惯却没有什么变化。现在看来,是因为我过分的插手而没有牵手和放手。首先没有让孩子们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即使说了也是以一种大道理的方式去说的,孩子根本就不感兴趣也没有真正理解,应该学着作者用故事去代表摆道理,毕竟故事更适合二年级的'孩子。另外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让孩子在做事中养成责任意识,包括家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学习作者的岗位轮流制,比如值日小班长等,注意班级中的细节,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同时与学生之间要有一段距离,并不是时时刻刻跟在学生身边就是最好。

思考在前静能生慧

书中作者在讲述这一点时,先讲了一个动物园管理员由于动物跑出,而不断加高笼子,却始终忘记了关门。告诉读者之所以要静下来就是因为要捉住本,而非本末倒置。

作为一名新老师,对学校的每一项任务都不熟悉,一开始感觉自己整天焦头烂额,被各种各样的任务追着走。但是看看周围的老教师,他们身上的担子不比我们少,甚至有些比我们还要多,为什么他们那么从容。读了书上的这点,让我恍然大悟。我大多时候,接到任务为了更快的完成,稍加询问和思索就开始布置,很多任务都不能一次成功,需要返工好几次,这样时间浪费了、孩子们迷糊了、我也累坏了,事倍功半!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静下来!比如在制定班级规定时,我一开始认为必须快速的制定规章才能使班级有凝聚力,所以大概思考和请教老教师之后便布置下去了,结果由于没有结合本班的特点,规章并不适用,班级的日常长时间没有走上正轨。

静能生慧,静了,才能嚼出味;静了,心才会恬然;静了,才会有长久的积累。积累了,才会有底蕴,有了底蕴才能有灵气。综观名师成长之路,但凡能静者,没有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便是我的方向,我要坚持读书,坚持写读书心得,让书帮助我一点一点的静下来。

课堂上教师的眼睛要看哪里

上课的时候我有一种这样的感觉,我不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提问什么样的学生,总是会大面积的提问,导致时间浪费了许多,效果却一般。作者指出课堂上老师要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看群体。根据作者的分享,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弄清楚在什么样的环节应该提问什么样的学生?认字环节列举2-3个学生,了解全班掌握情况;组词环节列举5-6名学生用以检查效果;句子环节1-2名抛砖引玉,3-4名检验;内容理解,检查4-5名,测试我设置的难度系数,适当调整难度系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好的引导学生。

如何向学生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在南京举行时,有学者问苏霍姆林斯基卡娅:“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为什么能不断发展呢?”卡娅回答:“因为学生,一代一代的学生,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不断的向学生学习”

首先从读懂学生开始,不仅要研究在课堂上的表现,而且要研究学生在课堂表现背后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起点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上的三讲三不讲。作者用到了访谈问卷、课中调查、课后测试等前中后的分析来读懂学生。学习作者的方法,针对二年级语文识字量增大,课堂上无法讲解所有生字等特点,我制定了自己的小方法:在上课前先采取检查生字词的方式,对于把握较好的生字就可以略讲,这样针对性比较强;课中观察要及时记录,从多次的记录中总结经验;课后测验,采取堂堂结、周周结、月月结的方式,不断的总结、过筛子,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全部过关。

其次是捕捉学生的精彩。大多数时候教师是在根据自己的预设来完成授课,而由于师生之间的经验以及成长差异的不同,理解和沟通很容易出现偏差,而这种偏差也会很大的降低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作者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以为语文老师在讲《长征》一课时,跟学生说红军过草地时,最后没有吃的了,只能把皮带解下来煮着吃......,一个学生问:“那他们的裤子不是都掉下来了吗?”。老师觉得学生在讽刺红军长征,学生却觉得,自己是最认真投入学习的,已经把自己的当成了红军。这就是老师和学生没有一起、没有沟通导致的。这提醒我们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自己想法的独立个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能为了知识而讲知识,一定要把知识和学生结合起来。

反思悟道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反思,我也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书中作者提到了三度反思:一度反思:课堂教学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可能会潜伏哪些问题?

二度反思: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列出解决重点问题的议程。

三度反思:课标为什么没有达成?原因何在?解决问题和改进质量应当建立怎样的策略系统与方法系统?

这样的三度反思,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一定能准确把握,但是有了方向,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做一个更加有心的人,用心反思,用心记录,一点一点的盘点自己、盘点工作,在反思中进步。

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儿,要做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经验是最让人敬畏的,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用心行走的人,让读书、反思、书写成为一种习惯。把必须做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每天都要生活在喜悦中!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模板5

暑假期间,再次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内容清新隽永,语言质朴生动,犹如夏日里的阵阵清风,汩汩甘泉,沁人心脾,滋润荡涤着我的灵魂。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禁不住总是被李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继而为之深深折服。书中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犹如一盏明灯,不仅给了我很大启示,更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反省,不断超越,而并非与他人比较。万千世界,人各不同,受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我们的修为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以成为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可更多的人却最终沦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即便如此,我们也无需抱怨,更无需沮丧,虽然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李老师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森林,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却是婆娑的杨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不断反思,更应该学会自己和自己比,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而不是拿我们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唯有如此,方能迅速成长。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回想近20年来教学生涯,我也曾一度抱怨过中国式教育体制的种种不和谐;亦曾对“后进生”发出过“孺子不可教”的感慨;为人处事虽笃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却总不乏被人误解亦或埋怨。反思自己,讲的、信的尽是世间大道理,却从未想过如何从源头、细微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知己知彼、推己及人的关心理解入手。相反,总是在固有经验及学识水平的支撑下偏执、坚韧,故而往往弄得自己身心疲倦,却收效甚微。

此次读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每天学会从以下这些方面不断反省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我今天面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也许每天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只要我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学会反思,坚持自省,我就能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细细品味,觉得李老师的话语实在是精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孩子小的6岁,大的11—12岁,他们纯朴、稚嫩,天真无邪。他们的话语或许天真,没有太多的逻辑性,却质朴真诚;他们的游戏或许简单,没有过多的刺激性,却带给人快乐;他们的礼物或许粗糙,不具备过多的收藏观赏价值,却弥足珍贵。如果我们不抱有一颗童心,那么孩子的一切,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又怎会得到认同,又怎能有一席之地?因此作为教师,拥有一颗童心弥足珍贵。

回想我以往的英语教学,机械单调的的重复,导致我的学生开始讨厌我的课堂,甚至对学英语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只因我的教学太过成人化,不符合儿童口味,未贴近儿童心理。而今,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摒弃、抛开自己那份固有的矜持,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和孩子们一起做着那笨拙如企鹅般滑稽可笑的动作。可正是这笨拙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我和还孩子们的距离。他们开始信赖我,愿意和我交朋友,同时也更喜欢上我的课了。其实,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一起说着天真烂漫的话语,并非降低了自己作为人师的尊严,相反却是多了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途径。只有懂孩子,才能爱孩子,才会欣赏孩子。

我是学校的值日教师,每周一当我迎着第一缕朝阳站在校门口迎接我的孩子们时,我的心情总是那样舒畅,感觉世上万事万物都不如那一刻美好,一切惆怅,所有的不如意都烟消云散。孩子们见到我总是主动对我说:周老师好!老师早上好!而我也从不漠视孩子们对我的问候,我总会亲切地一一回应孩子们问候,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我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学会反思,缔造爱心,将是我教育生涯中孜孜以求的目标。